煤礦綜采工作面強制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1102采區綜采工作面液壓支架已安裝完畢,已具備回采條件。為確保初采的順利,特制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一般規定1、必須熟悉液壓支架放煤控制系統性能、構造及原理,掌握本規程,能夠按完好標準維護保養支架放煤控制系統,懂得放煤方式、方法和“工作面作業規程”,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2、在液壓系統截止閥、隔離閥關閉狀態下,嚴禁放煤操作。3、放煤支架應保持完好狀態,否則不準操作。綜采放頂煤工放煤前應首先認真檢查各操作系統、管路情況,各操作閥必須靈活可靠,管路齊全,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確認無問題后方可操作。4、放煤前,應清理好后部輸送機前浮煤、矸石及雜物,保證操作人員能看清后部放煤情況。5、放頂煤支架無自動噴霧裝置時,放煤口打開前需先手工打開噴霧裝置。放煤時必須開啟放煤噴霧裝置。放煤過程中,必須使用、維護好放煤口噴霧裝置。6、放煤前檢查頂板(煤)、煤壁情況。放煤時,要與其他工種配合好,上下3組支架后嚴禁有人進入或工作。7、放煤支架所用的閥組、立柱、千斤頂,一般不準在井下拆檢,可整體更換。更換前盡可能將缸體縮到最短,接頭處要及時裝上防塵帽。8、通過支架后方的管線必須吊掛排列整齊,不得有砸、壓、擠、埋和扭折現象,否則不準進行放煤操作。9、備用的各種液壓膠管、閥組、液壓缸、管接頭等必須用專用堵頭堵塞,更換時用乳化液清洗干凈。10、更換膠管和閥組液壓件時,只準在“無壓”狀態不進行,而且不準將高壓出口朝向任何人。11、嚴禁拆除和調整支架上的安全閥。12、大塊煤(矸)卡住放煤口時,嚴禁爆破處理。二、頂板、端頭支護管理1、工作面要采直,支架與煤壁垂直,不正的支架及時調整,保證支架呈直線式切頂。2、正式生產前必須確保液壓系統完好。乳化液泵站及工作面液壓支架的零部件必須齊全、完好,立柱、千斤頂和閥組應聯結牢固、密封良好、動作靈敏可靠。3、支架安全閥整定合理,保證支架工作阻力。4、嚴格控制采高,采高不低于2.0米,以防來壓時頂板下沉量大,影響拉架式機組運行。5、落煤后及時移架,避免長時間空頂。6、片幫嚴重時,要超前移架、超前維護。7、移架時,相鄰支架不得同時降架拉架,必須按順序進行。8、適當加密超前支護,加強兩巷的支護強度,支柱迎山要找好,與柱要給足液,保證有足夠的初撐力,失效支護及時修復。9、礦壓觀測要做預報工作指導施工。10、上、下兩出口要保持暢通,不得堆積物料,清凈浮貨,出口高度在1.8米以上。11、初采、初放期間,跟班礦長、段長、現場指揮,確保初采、初放工作順利進行。三、準備、檢查與處理1、準備⑴工具:扳手、鉗子、螺絲刀、套管、小錘、手把等。⑵備品配件:u形銷、高低壓密封圈、高低壓膠管、常用接頭、彎管等。2、、檢查⑴支架架間、架后有無掉矸、漏頂的危險。⑵支架后方放煤空間有無雜物、大塊煤矸及超過“作業規程”規定的浮煤碎矸,架間距離是否符合規定,頂梁、掩護梁與尾梁工作狀態是否正常,插板是否能夠正常伸縮,是否有大塊煤矸堵塞放煤口,后方頂煤是否充分破碎等。⑶結構件:頂梁、掩護梁、尾梁、插板、側護板、千斤頂、連接等,是否開焊、斷裂、變形,有無邊、連接脫落,螺釘是否有松動、壓卡、扭歪等現象。⑷液壓件:高低壓膠管有無損傷、擠壓、扭曲、拉緊、破皮斷裂,閥組有無滴漏液,操作手把是否齊全、靈活可靠,是否置于間停止位置,管接頭有無斷裂,u形銷是否合格。⑸拉移后刮板輸送機千斤頂與支架、后部輸送機的連接是否牢固。⑹照明燈、信號閉鎖、灑水噴霧裝置等是不齊全,靈活可靠。⑺液壓支架有無嚴重漏液、串液、卸載自降現象,有無千斤頂伸縮受阻使插板不動作現象,有無尾梁自降造成后部運輸不安全問題。3、處理⑴當架后頂板、架間及放煤機構存在問題時,應及時匯報并采取適當措施處理。⑵更換、處理液壓系統中損壞的膠管、插牢u形銷。⑶清理支架后方及兩側的障礙物,將管、線、通訊設施吊掛、綁扎整齊;人員到架后方工作時,停止后部刮板輸送機。⑷處理上述存在問題,不得帶“病”放煤操作。四、加強通風管理。綜采放頂煤開采要合理選擇通風方式,確保工作面有完善、可靠的通風系統。工作面風量、風速、空氣溫度等符合規定,并保證風流穩定,減少漏風現象;回采工作面至少保持有2個安全出口,一個通向進風巷道,另一個通到回風巷道;加強工作面進、回風巷道,特別是上、下安全出口超前支護段的巷道維修工作,確保通風和行人暢通;工作面收尾撤出支架期間,要采用有效的支護措施,保持工作面全負壓通風。五、瓦斯管理1、工作面回采前,必須對瓦斯涌出量進行預測,2、制定瓦斯綜合防治措施;3、強化工作面上隅角和架間瓦斯管理,4、嚴禁采用局部通風機吹排瓦斯。5、對工作面實行瓦斯抽放措施。6、打一條瓦斯釋放通道。7、工作面必須裝備安全監控系統。監控設備的種類、數量、安設位置、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以及瓦斯報警點、斷電點、斷電范圍、復電點、信號傳輸等符合規定;工作面上隅角必須安設甲烷傳感器和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六、煤塵措施1、該采區采用濕式打眼,降塵管路每隔50m設一個閥門,2、轉載點噴霧,運輸機各轉載點均設一個噴頭。3、上下兩巷煤塵沖刷,對工作面回風巷和進風巷每班沖刷一次,防止煤塵積聚。4、工作面回風巷及入風巷各設置一組隔爆水袋,水袋設置在直線段巷內。水袋棚安裝方式的原則是:當受爆炸沖擊力時,水袋的水容易灑出。兩個水槽之間的間隙不得大于1.2m,水袋邊與支架、頂板之間距離不得小于0.1m.5、隔爆水袋安裝質量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防塵規范》要求。6、每處防爆水袋不小于18袋,做到經常清刷,保證水量。7、第一組隔爆水袋距工作面60~8om,并隨工作面推進而移動。七、做好防治水工作、⒈回采前對盤區內排水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保排水系統正常排水。⒉嚴格執行“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則;若工作面回采過程中發現頂板有滴、淋水現象,應及時匯報礦調度室。⒊如果工作面出現透水預兆(掛紅掛汗、產生霧氣、煤壁變潮、底板鼓起等)應及時匯報調度室,并停止作業;如情況緊急、應立即通知可能受水威脅的人,沿避災路線圖撤出。⒋打眼時,如遇煤巖松散、片邦、來壓或順釬桿淋水時,必須停止打眼,不許拔出釬桿,撤出人員到安全地點,并向調度室匯報。⒌保證有完善的排水系統。⒍健全井下井上通訊系統,保證井上下通訊的不間斷。回采工作面的上下出口,儲煤庫的下出口及各車場,候車室都需要有完好的聯絡電話,并有專職人員定期檢修,保證通訊系統的可靠運行。⒎回采工作面在回采時,要經常檢查采高,頂板冒落程度,同時做好記錄,發現異常及時匯報。六、加強對綜采放頂煤開采的監管1、礦長跟班要負全職。2、安檢員要責任心強。3、初采、初放期間,主要領導現場指揮,確保初采、初放工作順利進行。七、嚴肅查處放頂煤開采工作面的違法違章行為1、施工一定按規程執行。2、不得違章作業。3、如違章作業一律嚴懲。
篇2:工作面強制放頂安全措施模版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五十六條、五十七條的規定,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及采用垮落法控制頂板時,回柱后頂板不垮落,懸頂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必須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強制放頂或其它措施進行處理。因此,當23602工作面摧進到12m及摧進過程中采空區局部懸頂大于2×5㎡時,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規定要求加強支護或采取強制放頂的方法對采空區懸頂進行處理。為保證強制放頂操作過程中的施工安全,制定以下安全措施。并嚴格落實執行。
1、采用人工強制放頂的方法處理懸頂。根據該面頂板巖石性質,使用電煤鉆人工在工作面切頂排處向采空區頂板打放淺眼,進行爆破,爆破后將直接頂頂板崩落下來,破壞頂板的完整性及減弱頂板垮落的強度。
2、打眼放炮前,必須按照作業規程規定要求加強工作面支護,在密集排沿傾向每隔6m使用一組叢柱,特別要打好密集支柱及使用好戧棚,防止放炮時崩倒密集支護及矸石滾入工作面。
3、打眼前要打好護身點柱,隨時敲幫問頂,摘除懸矸危巖。
4、工作面初次強制放頂時,沿工作面方向由下而上在距密集排0.3m的老空側每隔2m打一個眼,眼深1.5-2m,并與頂板成65°夾角左右。
5、放炮時要分組定炮,每次定3個炮眼,放完后再定放下一組。
6、雷管使用煤礦許用瞬發電雷管,每個炮眼一個雷管,每眼裝藥量0.6千克,炮眼剩余部分要加裝一個水炮泥,然后用炮泥封滿。
7、采用正向定炮方式,串聯起爆,聯線采用上拉線方式,長度不得小于30m。
8、放炮前,要嚴格檢查老空區的瓦斯濃度,其瓦斯濃度達到1.0﹪及以上時,嚴禁放炮,應采取措施沖淡瓦斯濃度,符合規程要求后方可進行操作,防止老空區的頂板大面積冒落時瓦斯大量涌出,造成瓦斯超限引起瓦斯事故。
9、放炮前,必須對工作面及老空區進行灑水滅塵,防止老空區頂板大面積冒落時造成煤塵事故。
10、放炮時要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三保險制度,炮前炮后要對工作面灑水、滅塵。
11、在進行放頂工作時,工作面內無關的人員要全部撤到警戒線以外,并由隊長安排專人站崗,現場只留有放頂操作人員、隊長及安監人員現場監護。
12、放炮后,炮煙未散,視線不清,頂板不穩定時,人員不得進入工作面。符合要求后,由跟班區隊長及安監人員檢查頂板情況,待確認無危險后,方可定放下一組,如有隱患,及時處理。
13、放頂工作結束后,跟班區隊長對工作面要全面進行檢查一次,確認無危險后方可進行正常生產。跟班區隊長及安監人員要認真檢查放頂情況,并將放頂情況匯報總工程師,看放頂情況是否達到要求,如達不到要求,工作面摧進一刀后要重新放頂。
14、工作面正常摧進時,如果懸頂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根據懸頂的傾向長度,按初次放頂的要求進行局部強制放頂。
15、強制放頂時的頂板管理、支護質量、火藥管理及通風管理等安全技術措施按該面作業規程的規定執行。
16、放頂過程中如有情況與本措施不符時,要及時補充措施。
篇3:強制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3043綜采工作面頂板巖性及減少支架后方漏風,以及為了避免初次來壓對支架造成巨大的沖擊載荷,提前破壞頂板的完整性,使其盡早跨落,減小初次來壓的礦壓顯現強度,減緩初次來壓對支架的破壞作用,預在3043工作面空頂區布置4組炮眼,距支架尾梁最突出部分1m,每組布置5個炮眼,共計20個,呈“一”字形分布。其中頭1#和尾1#孔長為5m,呈15°角布置(向工作面傾斜),其它孔深3m,垂直布置,炮眼間距1.75m,分別對應相應支架中線位置,第一組布置在6--10#架,第二組布置在51-55#架,第三組布置在96--100#架,第四組142--146#布置在。詳見炮眼布置圖。
為保證強制放頂作業順利完成,特制訂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放炮前工作面所有支架必須處于完好工作狀態,各種閥組、乳化液管接頭等必須完好,支架拉成一條直線,并要接頂良好,打出所有側護板,否則不得放炮;
2、放炮前要求工作面所有電器均切斷電源;
3、放炮前及兩次放炮期間必須對工作面和回風順槽及回風系統內的煤塵進行徹底清洗;
4、放炮前工作面及順槽內所有放炮人員必須撤到距工作面150m外的運輸進風巷,并在所有可能進入放炮地點的入口處設置警戒,放炮人員必須在距放炮地點150m安全距離以外的順槽聯巷內進行放炮工作;
5、炮眼采用風鉆進行施工,鉆頭采用Ф42mm合金鋼鉆頭。施工炮眼時必須嚴格遵守該鉆機操作及維護規程;
6、炸藥采用乳化炸藥,雷管采用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管,聯線方式為串聯,起爆方式采用延期雷管導爆索起爆。長孔需裝藥13卷(2.6m長),2個電雷管;短孔裝藥7卷(1.4m長),1個電雷管。炮泥裝填不少于1m,炮泥為黃膠泥制作;
7、裝藥前必須清凈炮眼,用木制炮棍將藥卷裝入炮孔內,根據炮孔長度確定導爆索長度,導爆索只能用快刀切割,嚴禁沖擊擠壓,藥包要推至孔底,裝緊裝實,黃泥要充填密實;
8、導爆索的連接:將第一組孔串聯,作為第一次起爆段,依次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分別各自串聯,依次作為其他三次起爆段;
9、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炮眼,并采取濕式打眼;
10、井下放炮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和“三人連鎖放炮制”;
11、打眼人員必須站在支架尾梁下面進行操作,嚴禁站在空頂區直接作業,非工作人員嚴禁進入支架后;
12、爆破作業前瓦斯員要嚴格檢查20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超過1﹪時嚴禁爆破,爆破時上隅角瓦斯探頭必須撤出;
13、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煙吹散,爆破工、瓦檢員和班組長必須首先巡視爆破地點,檢查瓦斯、通風、煤塵、頂板、拒爆、殘爆等情況。如有情況,必須立即處理;
14、爆破工必須把炸藥、電雷管分開存放在專用的爆炸材料箱內,并加鎖;嚴禁亂扔、亂放;
15、爆破人員,包括爆破、送藥、裝藥人員,必須熟悉爆炸材料性能及«煤礦安全規程»的相關規定;
16、嚴格執行火藥領退制度,領退要有記錄、簽字,做到用多少領多少,剩余部分必須交回火藥庫;
17、施工時,必須有跟班隊干在現場統一指揮;
18、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在班組長指導下進行,并應該在當班處理完畢。處理拒爆和殘爆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由于連線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連線起爆;
(二)不論有無殘余炸藥嚴禁將炮眼殘底繼續加深;嚴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嚴禁用壓風吹拒爆(殘爆)炮眼;
(三)處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報的電雷管;
(四)在拒爆處理完畢以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與處理拒爆無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