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面煤巷掘進防突安全技術措施

工作面煤巷掘進防突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2264

為了有效預防16209-2工作面進、回風順槽、開切眼、集中運輸巷、聯絡巷煤巷掘進期間發生突出事故,確保工作面安全掘進施工,根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防治煤與二氧化碳突出技術規范》并結合本礦實際情況,特編制16209-2工作面煤巷掘進期間專項防突設計,請有關單位認真組織學習并嚴格貫徹執行。

一、工作面概況

1、煤層情況

本工作面開采煤層為煤二層,煤二層沿工作面走向為一寬緩的向斜構造,煤二層底板呈波浪起伏,局部有底板隆起的可能。煤層傾角3°~10°,平均傾角5°,煤層平均厚度14.9米,容重為1.33t/m3、堅固性系數0.49~0.52,夾矸層數3~5層,夾矸厚度0-0.45m;煤層自然發火期最短為55天,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爆炸指數為34.26%。

2、瓦斯情況

根據瓦斯地質圖、地勘803、804#孔資料和打鉆采樣化驗,工作面瓦斯相對涌出量ch44~6m3/t,平均5m3/t,co222~38m3/t,平均30m3/t,c02-c040.34m3/t。根據實測,工作面原始最大噸煤瓦斯含量ch4:2.81m3/t,co2:14.83m3/t合計:17.14m3/t;瓦斯放散初速度δp:ch4:10.268,co2:27.639。在工作面煤層頂板以上28~90m的范圍內有油砂層6層,呈微量~少量含油,累計厚度22m,含油級別為微量含油級,油氣組份為0.293~0.304%(主要為c2h6、c3h8),無工業開采價值,由于本工作面布置在16209-1工作面下部,16209-1工作面在實際回采中沒有出現油氣下泄,故油砂層對本工作面掘進不會構成安全威脅。

3、地質構造情況

本工作面內煤二層為一寬緩的向斜構造,軸部位于工作面中部。煤二層底板呈波狀起伏,底板局部隆起。

本工作面停采線外有f6-7斷層,接近開切眼處有f6-5斷層。在16107工作面掘進中,發現靠近開切眼有小斷層發育。

本區內水文地質條件簡單,油頁巖頂部只有弱含水層及極弱含水層,且地表水補給條件差,施工時應預防16105、16107、16205、16209-1工作面采空區灌漿水通過裂隙帶滲入到本工作面內。

4、鄰近區域巷道布置情況

16209-2工作面位于六采區南部,布置在16209-1工作面下部,工作面北側與16207-2工作面(正在回采)相鄰;西側隔f6-1斷層與16211工作面(已回采結束)相望;南側為六采區開采邊界(其外圍尚未開采);東側以16209-2工作面設計開切眼為界(其外圍尚未開采)。

5、保護層開采情況

16209-2工作面布置在16209-1工作面(已回采結束)下部的煤二層中,根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第四十八條規定,16209-2集中運輸巷153.063m、16209-2工作面設計停采線以外回風順槽開口33.5m范圍、進風順槽開口17.5m范圍掘進過程中均未受到16209-1工作面充分保護。(詳見16209-2工作面未充分保護區示意圖,附圖1)

二、建立安全可靠的獨立通風系統

1、煤巷掘進工作面有獨立可靠的通風系統,與工作面回風系統相通的各聯絡巷道設置兩道反向風門。16209-2集中運輸巷、進風順槽、回風順槽回風流經16209-1回風巷進入1505回風延伸巷,再經1475南總回風巷從哈拉溝風井回出地面。(詳見16209-2工作面掘進通風系統示意圖,附圖2)

2、通風設施必須按標準制作,做到質量合格,構筑合理。

3、風筒過風門處要安裝防逆風裝置。

4、與該系統相連的風門、密閉等通風設施必須堅固可靠,防止突出后的瓦斯涌入其他區域。

5、通滅隊必須定期檢查通風系統的完好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匯報通滅部等相關部門安排處理。

6、工作面區段內所有風門必須設置閉鎖,人員或車輛通過風門時,必須過一道關閉一道,嚴禁同時打開兩道風門。

7、嚴禁任何人隨意損壞通風設施。

三、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及防突措施效果檢驗的鉆孔布置及方法

1、前探孔引導

為保證施工安全,在工作面未充分保護區布置至少12個直徑≥75毫米的前探鉆孔,掘進施工以最短鉆孔終孔點投影位置為準,留≥5米的鉆孔超前距;在工作面充分保護區布置至少1個直徑≥75毫米的前探鉆孔和探放水鉆孔,掘進施工以最短鉆孔終孔點投影位置為準,留≥5米的鉆孔超前距,同時根據探放水及鉆孔施工情況下發前探鉆孔控制距離通知單。

2、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及防突措施效果檢驗的方法、指標

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及防突措施效果檢驗判斷指標為鉆屑量和瓦斯解析指標k1值及各種異常動力現象,噴孔、夾鉆、煤爆聲等綜合指標。測定儀器為wtc瓦斯突出參數儀和彈簧秤。(詳見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及防突措施效果檢驗判斷指標臨界值表,表2)。

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及防突措施效果檢驗判斷指標臨界值表?表2

最大鉆屑量?k1?異常動力現?象?危險性

kg/m?ml/g.min1/2

≥6?≥0.5?有?突出危險工作面

<6?<0.5?無?無突出危險工作面

在下列情況下,無論預測值的大小與否,均必須采取小直徑密集鉆孔排放措施。

(1)地質構造破壞帶,如出現斷層、褶皺等施工區域。

(2)煤層傾角、厚度、走向等賦存條件急劇變化及軟分層增厚的地帶。

(3)打鉆過程中出現噴孔、夾鉆、頂鉆、吸鉆等現象。

(4)采掘應力疊加區。

(5)工作面出現明顯的預兆:頂板來壓、煤壁掉渣及外鼓,煤體干燥、煤塵飛揚、煤壁光澤暗淡,煤層層理紊亂,工作面瓦斯忽大忽小,溫度降低,工作面前方出現煤爆聲。

預測方法:鉆孔每打1m,測定鉆屑量1次,每隔2m測定一次鉆屑解吸指標k1值,根據每個鉆孔的最大鉆屑量sma*和已測定的鉆屑解吸指標k1值,預測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當實測的任一指標sma*≥6kg/m或k1≥0.5ml/(g.min1/2)時,工作面預測為突出危險工作面,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經連續突出危險性預測,若實測指標小于臨界值時,則預測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允許掘進。在掘進時,必須留有不小于3m的預測鉆孔超前距。

3、預測、效果檢驗鉆孔布置

在工作面未充分保護區掘進采用連續不間斷預測預報,每循環布置9個預測效果檢驗鉆孔,鉆孔直徑42mm,孔深8~10m;工作面充分保護區以每掘進50m巷道為一個地質單元,每個地質單元進行預測效果檢驗2次,每次布置5個預測效果檢驗鉆孔,鉆孔直徑42mm,孔深8~10m(詳見16209-2工作面效果檢驗鉆孔布置平、剖、斷面示意圖,附圖3)。

四、防突措施的選取及施工設計

當工作面預測為突出危險工作面時,選用排放鉆孔、瓦斯抽放等局部防突措施,之后再進行措施效果檢驗。

排放鉆孔:根據工作面效果檢驗情況,在工作面施工排放鉆孔排放,排放鉆孔孔深12~15m,鉆孔終孔控制巷道頂板5m,巷道兩幫4m,鉆孔直徑42mm,終孔間距0.8-1.0m,數量根據巷道斷面確定。排放鉆孔施工完后再進行效果檢驗,直至消除突出危險為止。(詳見16209-2工作面排放鉆孔布置平、剖、斷面示意圖,附圖4)。

五、安全防護措施

1、在距工作面25~40m安裝一組壓風自救裝置,后巷每50m安裝一組,在放炮警戒設置點和放炮地點分別安裝一組,每組安裝自救袋8個。壓風自救裝置與壓風管路之間不設置閘門,保證正常供風。

2、工作面放炮,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放炮簽字、匯報調度許可制度和在反向風門外的進風側放炮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在與該巷道回風系統相連通的各個聯絡巷的進風側風門外設置警戒。

3、放炮器由安檢員負責保管(鎖在反向風門外專用箱內),在接到放炮命令后,由安檢員負責交給放炮員。放炮完后放炮器由安檢員收回保管,嚴禁將放炮器帶到反向風門以里的掘進工作面及其后巷。

4、加強放炮工作管理,工作面掘進放炮必須全斷面一次起爆,杜絕補小炮成型,確需采用放小炮時,必須斷電撤人,執行反向風門外遠距離放炮和回風系統斷電撤人和匯報調度等措施。在全斷面一次起爆時,應盡量增加炮眼數量,減少單孔炮眼長度和總裝藥量,避免放炮震動誘發突出。

5、掘進作業前嚴格落實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搞好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及時搞好永久支護,嚴防冒頂,誘發突出。

6、每次放炮前由專職瓦檢員和安檢員負責監督撤出人員,監督施工隊關好反向風門、風筒蓋板及調節風窗(反向防突蓋板),并用防突擋板和沙袋堵嚴溜子洞。

7、工作面電氣設備供電做到“三專兩閉鎖”,所有電氣設備必須嚴格檢查,杜絕失爆,嚴禁帶電檢修,搬遷設備。凡施工隊安裝拆卸電氣設備,要提前打報告給機電運輸部,嚴格按供電設計執行。

8、工作面、后巷要按規定分別懸掛瓦斯傳感器和二氧化碳傳感器,工作面懸掛在距窩頭不大于5m處,后巷懸掛在巷道開口15m處。傳感器懸掛在距巷頂小于300mm,距巷壁大于200mm處,放炮時將傳感器移至距窩頭大于50m處。傳感器必須完好,按規定標校,確保數據準確可靠。

9、所有進入工作面的人員,不論工作或休息,自救器都必須隨身攜帶,并熟練掌握其使用方法。

10、跟班干部、班組長、安檢員、放炮工、防突員、工程技術管理人員、流動電鉗工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檢儀。

11、跟班干部、瓦檢員、安檢員每次接班后要認真檢查風門、風筒、壓風自救設施、供水施救設施、電話、監測系統是否完好正常,有一項不完好必須停止工作面作業,匯報有關單位及時處理。

12、跟班干部、安檢員要認真檢查工作面窩頭及后巷支護情況,凡發現后巷變形,窩頭空頂、頂板破碎等情況時,先維修后巷,再處理窩頭,然后掘進。后巷維修時,只準一組進行,維修點以里嚴禁有人。

13、通滅隊必須加強通風設施的檢查及有關安全防護設施的完善和維護。工作面設專職瓦檢員,瓦檢員隨時對窩頭及后巷氣體情況進行檢查,安檢員負責工作面現場各項防突措施的監督落實。凡發現氣體超限,出現煤體內聲響、煤的層理紊亂情況、打鉆時頂夾鉆和噴孔情況、煤硬度變化、掉渣及煤面外移情況、煤光澤變化、工作面瓦斯涌出變化情況等突出預兆時,瓦檢員有權立即停止工作面作業,撤出所有人員,通知施工隊跟班干部或班長派專人在所有與該巷道相通的巷道進風側設置警戒,并向調度及有關部門匯報,停止工作面所有作業8小時。凡發現工作地點出現緊急情況,工作人員來不及撤離現場時,迅速打開自救器,選擇就近壓風自救點自救,并及時匯報調度及有關部門組織搶救。

14、通風滅火部定期檢查通風、防突、防塵等設施的完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有關單位進行處理,并有權對破壞通風、防突、防塵等設施的相關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和進行處罰。

15、掘進工作面局扇由施工隊每班放專職風機工負責管理和維護,嚴禁無計劃停電停風,一旦停電停風,瓦檢員、跟班干部、班長負責立即撤出所有人員至進風側巷道。

16、掘進隊做好風筒的日常維護工作,風筒吊掛要平直,無脫節、破口、漏風,窩頭風量滿足要求,風筒末端距窩頭不大于10m,迎頭風筒不落地,無破洞。

17、鉆探隊打鉆人員要經防突知識培訓合格后方可進行上崗作業。打鉆期間要注意頂鉆、卡鉆、噴孔等以及氣體變化情況,若有異常或出現較大煤爆聲時要迅速沿避災路線撤離,但不得拔出鉆桿,在打鉆期間嚴禁人員正對鉆孔作業。

18、工作面煤巷施工放炮期間1505回風延伸巷、1475南總回風巷及哈拉溝風井回風系統巷道嚴禁人員行走和作業。確需行人、作業時由調度統一安排停止放炮工作。

19、放炮聯線采用串聯,每次聯線后,放炮工要認真復查腳線和母線聯線,做到聯線完好,母線無斷絲、破皮,放炮器電量充足,一次放炮成功。

六、組織管理措施

為了確保16209-2工作面進、回風順槽、集中運輸巷、聯絡巷、開切眼等煤巷掘進施工安全,防止瓦斯、煤與co2(含ch4等復雜氣體)突出事故的發生,礦成立16209-2工作面進、回風順槽、集中運輸巷、聯絡巷、開切眼等煤巷掘進施工領導小組:

組長:馬文群

副組長:張洪賓?黃?衛白文秀?張可榮?靳?全

成員:高寶珍?赫海全周慶國?俞斌山?史?選?李?超

張田錄?晏忠義?柴發英?魏?雄?張軍良?白生武?孟嘉彬?李軍軍?梁?磊?劉小山?貟維莊?李纏合?王凌晨?石來貴?丁國良

1、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主要負責16209-2工作面進、回風順槽、集中運輸巷、聯絡巷、開切眼等煤巷掘進施工期間的施工組織安排、各項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審批和落實、煤與co2(含ch4等復雜氣體)突出防治工作的管理,對施工中出現的疑難問題進行技術指導,協調解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困難,確保安全施工。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處理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張田錄,成員由通風滅火部、生產技術部工作人員組成,主要負責16209-2工作面進、回風順槽、集中運輸巷、聯絡巷、開切眼等煤巷掘進施工時的施工組織、措施編制、防治瓦斯、煤與co2(含ch4等復雜氣體)突出管理工作。組織各生產部室加強現場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和隱患登記在冊,督促責任單位及時整改,對施工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和隱患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請示,制定解決方案。

2、各有關單位責任如下:

(1)通風滅火部:負責16209-2工作面日常瓦斯、煤與co2(含ch4等復雜氣體)突出防治工作的管理。負責工作面前探鉆孔的設計,督促鉆探隊嚴格按設計施工鉆孔,鉆孔施工結束后組織召開防突會議,分析工作面水文及地質構造情況,下達前探鉆孔控制距離,幫助鉆探隊、通滅隊協調有關“一通三防”方面的事宜。

(2)生產技術部:合理安排隊伍,精心組織施工,與通滅部共同搞好16209-2工作面瓦斯、煤與co2(含ch4等復雜氣體)突出防治等工作,協調解決在鉆孔施工等瓦斯防治方面需要采掘隊配合的問題。

(3)機電運輸部:與通滅部配合協調解決好16209-2工作面供電,停送電管理、電氣防爆檢查和在鉆孔施工、瓦斯抽放、接掐電等方面的工作和問題。

(4)安全管理部:與通滅部共同搞好16209-2工作面瓦斯、煤與co2(含ch4等復雜氣體)突出防治等工作,加強現場管理,嚴格督促落實各項措施、制度,確保施工安全。

(5)鉆探隊:嚴格貫徹落實“四位一體”的綜合防突措施。按照通滅部安排,精心組織,確保完成16209-2工作面鉆探進尺和瓦斯抽放任務,每天認真檢查抽放系統,消滅管路漏氣、積水等現象,杜絕瓦斯超限作業。

(6)通滅隊:管理好16209-2工作面通風設施和局部通風工作,確保通風系統穩定、可靠,局部通風機運轉正常,風筒漏風率達到安全質量標準化的要求。

(7)掘進施工隊:嚴格貫徹落實規程、措施的規定,不干違章活,不做違章事,杜絕瓦斯超限作業,維護和使用好“一通三防”及防突設施,按照生產部的施工進度安排,保質保量完成每天的作業計劃。施工隊施工每一條巷道時都必須編寫相應巷道的防突安全技術措施,注明放炮地點、警戒位置、突出和氣體涌出時的避災路線等防突安全防護措施。

七、避災路線

工作面集中運輸巷、進風順槽、回風順槽→16209-1回風巷→1505回風石門→16207-2甩車場→16207-2進風材上→1496皮帶巷→1495大巷→1496候車室→暗斜井→1812候車室→新平硐→地面。(詳見16209-2工作面避災路線圖,附圖5)

篇2:H礦掘進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金沙縣城關鎮祁興煤礦來礦對我礦的“頭、面”調整,確定為我礦“一采兩掘”,結合我礦實際,現對我礦的通風系統調整如下:一、礦井的通風情況?我礦三進一回,即副井、主井、人行進風井做為進風,總回風做為回風井,礦井主扇機型號為:FBCDZ-8№21,額定功率為:2×110kw。礦井總進風量為:1926m3/min,總回風風量為:2150m3/min。二、作業采煤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情況1、采煤工作面為:1151殘采工作面。2、掘進工作面為:1153-2運輸巷和1153-2回風巷,這兩個作業點進行交錯作業。3、對原1193-2運輸巷作業地點進行密閉。三、全礦井風量用風量情況1、1151殘采工作面需風量風量計算的依據:依據工作面的有關資料提供的相關技術參數。(1)工作面風量計算A.按瓦斯涌出量計算Q=100qgK式中:Q——回采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m3/minQg——回采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絕對涌出量1.68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8.064m3/t。K——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不均?系數,一般可取1.2~2.1,本礦取1.5。Q1=100×1.68×1.5=252m3/min。(2).按工作面進風流溫度計算Qwd=60×Vw×Sw×kw=60×1.5×2.0×1.0=180m3/min式中Qw——采煤工作面需要風量,m3/min;Vw——采煤工作面風速,按其進風溫度從表1中選取,m/s;Sw——采煤工作面有效通風斷面取平均值,一般取1.5~2m2;kw——采煤工作面的長度系數,可按表2選取;采煤工作面進風流空氣溫度與風速對應表表1采煤工作面進風流氣溫:℃采煤工作面風速:m/s<150.3~0.515~180.5~0.818~200.8~1.020~231.0~1.523~261.5~2.026~282.0~2.5采煤工作面長度風量系數表?表2采煤工作面長度:m采煤工作面長度風量系數:Kw<150.850~800.980~1201.0120~1501.1150~1801.2>1801.3~1.4(3).按使用炸藥量計算Q3=25Aa式中25——以炸藥量為計算單位的供風標準,即每公斤炸藥爆破所需風量稀釋污風。Aa——回采工作面一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藥量kg。Q3=25×12=300m3/min(4).按工作面最多人員計算?Qw=4×Nw=4×20=80m3/min式中?Qw——采煤工作面需要風量,m3/min;4——每人每分鐘應供給的最低風量,m3/min;Nw——采煤工作面同時最多人員數量,個;(5).按風速進行驗算(1)按最低風速驗算采煤工作面的最小風量Qw≥60×0.25×Sw=60×0.25×2.0=30m3/min(2)按最高風速驗算采煤工作面的最大風量Qw≤60×4×Sw=60×4×2.0=480m3/min式中?0.25——采煤工作面的最低風速,m/s;4——采煤工作面的最高風速,m/s;Sw——采煤工作面的有效斷面積,m2;(6).按風速驗算采煤工作面的風量為:60×0.25·S采

(3)按一次性爆破的炸藥量計算:半圓拱形斷面采用全斷面一次起爆。故取裝藥最大值。

Q=K×A=25×5.7=142.5m3/min式中:Q—掘進工作面所需風量K—全斷面一次起爆取25A—次爆破最大炸藥量(4)按局部通風機吸風量計算局部通風機安設在集中運輸巷新鮮風流內,局扇參數如下:局部通風機參數表風機型號功率轉速額定電壓風量聲級FBDNO6.0-2×222×22kw2940380/660v525~310m3/min22(5)按風速進行驗算0.25×60×S掘≤Q≤4×60×S掘0.25×60×6.21≤Q≤240×6.2193.15≤Q≤1490.4則Q=152m3/min式中:S掘取巷道的掘進斷面根據風量計算,掘進工作面需風量152m3/min,百米漏風率按5%計算,設計通風距離600m,則局部通風機供風量應大于197.6m3/min。擬選用2臺FBD№6.0/2×22kW局部通風機,可滿足要求,一臺工作(開二級風機),一臺備用;并實現“雙風機、雙電源”和“三專兩閉鎖”,且兩局扇能自動切換。φ600mm膠質阻燃風筒向掘進工作面供風,風筒口到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大于5米。3、同理可得:1153-2運輸巷需風量為:根據風量計算,掘進工作面需風量152m3/min,百米漏風率按5%計算,設計通風距離600m,則局部通風機供風量應大于197.6m3/min。擬選用2臺FBD№6.0/2×22kW局部通風機,可滿足要求,一臺工作(開二級風機),一臺備用;并實現“雙風機、雙電源”和“三專兩閉鎖”,且兩局扇能自動切換。φ600mm膠質阻燃風筒向掘進工作面供風,風筒口到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大于5米。4、其它硐室用風量:我礦井大部分硐室都是串聯通風,因礦井采掘作業點較分散,因此礦井巷道存在一部分洋溢風。計劃風量為:200m3/min?5、全礦井需要風量為:895.2m3/min四、全礦井風量分配計劃:?1、一采區軌道上山風量分配計劃本區域包括用風地點有:1151采煤工作面、軌道上山及絞車房。計劃風量分配為:600m3/min的風量。?2、+723集中巷風量分配計劃本區域包括用風地點有:井下永久避災硐室、1153—2運輸巷和1153-2回風巷。計劃風量分配為:不小于1000m3/min的風量?3、其它地點風量分配計劃井下變電所、水倉等地點計劃風量分配為:150m3/min的風量?4、全礦井主扇風機進風量為:1926m3/min;結合我礦實際計劃各作業地點用風量為:1750m3/min,因此礦井的總進風量能夠滿足礦井各作業地點的風量。五、根據風量分配情況完善相應的通風設施?1、一采區軌道上山及運輸上山的通風路線?第一線路:副井→井底車場→軌道上山→+769軌道石門→1151運輸巷→1151運輸機巷→1151殘采工作面→1151殘采工作面回風巷(作業的采面)→回風上山→進入總回風上山→地面風井。此線路約配風量為:450m3/min的風量,根據這條線路必須在1151運輸巷內設置一組調節風門,才能完成控風的目的。?第二線路:進風人行井→運輸上山聯絡→巷軌道上山絞車房→通過絞車房的調節風門(利用此風門才能控制風量)→回風上山→進入總回風上山→地面風井。此線路約配風量為:150m3/min的風量。2、1153-2運輸巷作業點的通風路線副井→井底車場→進風行人井的部分風同時進入+723集中巷(此巷配風量為不少于800m3/min,并在1153-2運輸石門20m前安裝局部壓入風機)→1153-2運輸石門→1153-2運輸巷→1153-2運輸巷磧頭→1153-2回風上山→集中回風巷→1101回風上山→回風上山→進入總回風上山→地面風井。此巷需要風量為200m3/min。3、1153-2回風巷作業點的通風路線?副井→井底車場→進風行人井的部分風同時進入+723集中巷→聯絡巷(此巷配風量為不少于400m3/min,并在1153-2回風巷20m前安裝局部壓入風機)→1153-2回風巷→1153-2回風巷磧頭→集中回風巷→1101回風上山→回風上山→進入總回風上山→地面風井。此巷需要風量為200m3/min。4、以各通風系統符采區分區通風,采掘工作面形成了獨立通風系統。六、通風系統調整的安全措施1、準備好通風系統調的各種材料、測風工具和調整通風系統有的設備和人員。2、成立通風系統調整的機構,地面指揮由總工程師擔任,井下現場指揮由通防副總負責。3、在調整通風系統期間,禁止以通風系統調整有關的人員入井。4、對1153-2運輸巷和1153-2回風巷各地點局扇進風流中安設瓦斯傳感器,斷電值瓦斯濃度為0.5%,斷電范圍為1153-2運輸巷或1153-2回風巷的所有電器設備。5、每班必須加強各局扇風機的檢查,按要求搞好斷電試驗。禁止拉循環風。

篇3:樁井開挖掘進施工工藝措施

樁井開挖掘進施工工藝

土層、砂卵石采用短鎬、鋤頭類工具挖掘,遇堅硬狀障礙物或巖層時,改為風鎬掘進。棄土采用吊桶裝載,用人力絞架垂直提升到井口,棄土于離井口1.5米以外或指定地點。為了保證卵石層順利掘進,并減少流砂現象的發生,在采用井點降水的情況下,再視具體情況在場地內布置幾個降水井(可先將幾個樁孔快速掘進作為降水井),降低地下水位,保證含水層開挖時無水或水量較小。

樁井開挖進入持力層,如遇堅硬的中風化灰巖(抗壓強度達50MPa)或中風化石英砂巖(抗壓強度達78MPa),用風鎬極難掘進,應采用松動爆破。

成孔采用手持式風動鑿巖機,鉆孔前準確標定炮孔位置,并仔細檢查風鉆的風管及管路是否連接牢固,鉆機的風眼、水眼是否暢通,鉆桿有無不直、帶傷以及釬孔有無堵塞現象等。鉆孔由一人操作,雙手持鑿巖機對正位置,使鉆釬與鉆孔中心在一條直線上。鉆時先開小風門,待鉆入巖石,能控制方向方開大風門。鉆孔應根據巖層性質、最小抵抗線等因素合理布置并嚴格掌握鉆眼方向、深度及間距。

采用多孔小藥量松動爆破,炸藥采用防水硝銨炸藥,導爆管引爆。采用松動爆破時炸藥用量可用下式計算:

Q=0.33q?a?b?l

式中q-炸藥單位消耗量(kg/m3)

a-孔距(m)

b-排距(m)

l-鉆孔深度(m)

實際工作中,可根據經驗、炮孔深度和巖石堅硬情況來確定用藥量。裝藥長度一般控制在炮孔深度的1/3-1/2。

裝藥并堵塞炮孔后,對爆破線路進行檢查,發出爆破信號,撤離人員,設置警戒方可放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