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下巷修棚安全技術措施

下巷修棚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7741

11020工作面下巷12#工字鋼梯形棚支護,因巷道壓力大,須對其進行維修,為保證安全施工,確保工程,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技術要求;

巷道中線和腰線:由地測科現場標定,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中、腰線施工。

、巷道為梯形斷面,12#工字鋼梯形棚,掛棱形網,木錨桿支護,棚距500mm,上部凈寬2.5m(梁長2.8m),下部凈寬3.9m(扎角距0.6m),腿長2.80m,凈高2.65m(棚腿柱窩深0.20m)。棚距中-中0.6m。

(2)、背木間距0.35m±50mm(頂八幫六)。撐木;每棚四根,棚梁左右各打一根,兩幫棚腿下端向上0.30m處各打一根。撐木、背木要打成直線,且撐木、背木直徑不得小于50mm。頂幫要背嚴、背實,不得有空頂空幫現象。

(3)、棚間距0.50m,允許誤差±50mm。

(4)、梁水平,梁兩端高差≤40mm。

(5)、棚不允許扭斜,扭矩≤50mm。棚梁接口離合、錯位≤5mm。

(6)、棚必須達到嚴、緊、穩、正、牢。梁垂直巷道中線,梁兩端要求水平,支架迎山(不超過設計±1°)有力,不得退山。

(7)、巷道做到高、寬、平、直、凈。巷道內無雜物、無淤泥、無積水。巷內物料、工具、設備,按要求在合適位置擺放整齊、有序,并掛牌管理。

(8)、木錨桿標準

1、錨桿角度:垂直巷道輪廓線≮85°,底角錨桿75°;

4、錨固力:頂部錨桿≥12t;幫錨桿≥8t;頂部錨桿的預緊力矩為250nm,幫部錨桿的預緊力矩為200nm。

5、錨桿外露:錨桿露出托盤10~15mm。

6、間排距:600×600mm,誤差±100mm;

7、鋪網質量:金屬網鋪開展平,網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并每隔100~200mm用11#鐵絲捆扎一道。

8、錨桿施工質量:錨盤緊貼巖壁,桿體和托盤不得松動,必須木楔楔緊。

9、所用材料必須達到合格標準。

二、施工方法:

手鎬落巖(煤)

三、維修流程:

維修流程:檢查加固附近支架---拆除支架---架棚

四、安全技術措施

1、維修前首先檢查加固維修地點前后支護,維修過的工字鋼棚用撐木固定;

2、維修前后的管線、電纜要加以妥善保護,維修前將敷設在兩幫上的管線、電纜放到底板上,然后用皮帶覆蓋,前后覆蓋長度不低于5m。

3、維修前必須清理好退路,維修地點后巷道5m內高度不得低于1.8m,保證后路暢通無阻。

4、維修前,要準備好手拉葫蘆或撥柱器、加長卸載手把(長度不小于0.7米)、長釬等回棚工具及背木、坑木等護頂背幫材料;無護頂背幫材料,不得撤換支架。

5、維修前,要檢查維修地點10m內安全情況,發現爛幫漏頂立即處理,并對維修地點前方5m內的支架進行加固(如打抬棚、戧柱等)。

6、維修期間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找落浮石(煤)活矸(煤),防止煤矸傷人。

7、找頂工作應有兩名有經驗的人員擔任,一人找頂,一人觀察頂板和退路。找頂人應站在安全地帶,觀察人應站在找頂人的側后面,并保證退路暢通。

8、找頂應從完好支護的地方開始,從上往下,先頂部后兩幫依次進行;找頂范圍內嚴禁其它人員進入。

9、找頂工作人員應戴手套;用長工具找頂時,應防止煤矸順桿而下傷人。

10、架設和拆除支架時,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撤換支架的工作應連續進行;不連續施工時,每次工作結束前,必須接頂封幫,確保工作地點的安全。

11、架棚時按以下程序進行:

(1)固定鋼梁:前探梁前移,量取棚距,按中線和腰線確定鋼梁位置,用背木及網背頂(必要時加木錨桿)。

(2)挖腿窩:先量取棚距,按中線和下寬定腿窩位置,按腰線確定其深度。控制好頂幫后,再把腿窩挖至設計深度。挖腿窩時,須由專人觀察頂板和兩幫安全情況。

(3)立棚腿:棚腿栽入腿窩,扶正、與頂梁合口,兩幫打上撐桿。

(4)全面檢查支架架設質量,柱梁接口嚴密、不扭斜邁步,符合質量標準要求后,把支架架穩架牢。

(5)背幫背頂,楔緊打牢,背木數量符合要求。

12、架棚后應對以下項目進行檢查,不合格時應進行處理。

(1)梁和柱腿接口處是否嚴密吻合;

(2)梁棚接口處及棚腿兩端至中線的距離;

(3)支架有無歪扭邁步,前傾后仰現象;

(4)支架幫頂是否按規定背緊、背牢。

五、其他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2、上梁時,必須手托棚梁,穩抬穩放,不要將手伸入柱梁接口處,防止頂板落矸傷手和擠手。

3、跟班隊長要經常檢查巷道支架情況,發現片幫、漏頂或支架變形等不安隱患,要立即處理,確保巷道暢通無阻。

4、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有跟班隊長現場指揮安全生產,安檢員負責現場監督安全生產。

5、避災路線

火災、水災避災路線:作業地點→11020下巷→軌道上山→井底車場→副井底→地面

6、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11020作業規程》和礦有關文件執行。

篇2:S1214運輸平巷修棚修巷安全技術措施

S1214運輸平巷由于原設計是炮采工作面刮板運輸機運輸,斷面2.5m×2.5m,現采用高檔普采布置,S1214運輸平巷采用皮帶機運輸。現皮帶運輸機安裝好后,運輸平巷局部地段行人安全距離不夠,經2008年5月7日礦技術人員及礦領導研究決定,對運輸平巷局部不夠地段采用修棚擴巷的辦法。為使施工順利進行,特編制此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一、技術措施:

1、S1214運輸平巷水溝側有少數地段行人安全間距不夠,擴巷時只擴水溝側幫。

2、S1214工作面運輸平巷安設的皮帶以巷道中心線為準安裝,在擴幫時,由外向里逐架棚進行量取數據,皮帶機組邊緣距水溝幫棚架間距不得小于0.5米。

3、經現場量取數據,若皮帶機組邊緣距水溝幫棚架間距小于0.5米時,采取擴幫達0.5米后重新架棚護頂。

4、擴幫時,采用鋼釬、二錘等工具進行工作,嚴禁采用放炮的方法施工。

5、修棚擴巷必須由外向里逐架進行,完好一架才能修第二架。

6、S1214運輸平巷支架間距為0.8米。

7、施工前備齊足夠數量的支架材料及坑木、楔子,枕料長2米,穿料、幫料長1.2米,幫站料長1.8米。所用坑木用直徑≮200mm或用直徑≮160mm的圓木。

二、安全措施: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經安全技術培訓合格后才可入井作業。

2、入井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煤礦“三大規程”及礦、隊有關規章制度。

3、施工人員入井前,必須開好班前井口會后方可入進作業。

4、施工人員必須詳細了解本措施,并嚴格按本措施執行。

5、修棚擴巷作業前,必須對作業地點前后10.0m范圍進行全面敲幫問頂,以防止危巖、活矸傷人。且必須對作業地點前后10.0m范圍的支架采用幫桿綁扎牢固。

6、在擴幫處理過程中,需要取出棚腿時,先采用相應高度的木支柱摻好替換支柱后方可取出需處理的棚腿。

7、在擴幫時被敲落的煤或矸暫堆碼在擴幫的附近,待皮帶運輸機運行時利用皮帶運輸機運出。

8、擴幫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在擴幫施工過程中,擴幫的具體量根據現場量取而定,擴完后,把棚腿架設好,棚梁利用原架設的棚梁,調整棚腿角度和移動棚梁位置達到設計要求。

10、在調整棚腿棚梁前,要松開穿、背料和幫料,調整好后,必須重新鉸接穿、背料和幫料至頂幫牢實。

11、施工地點必須有隊長或副隊長在現場負安全、技術、質量工作。

12、施工人員要聽從隊長或副隊長的工作安排,不得隨意憑經驗工作。

13、每班施工完出班時,必須向調度室交班當班施工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篇3:下巷修棚安全技術措施

11020工作面下巷12#工字鋼梯形棚支護,因巷道壓力大,須對其進行維修,為保證安全施工,確保工程,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技術要求;

巷道中線和腰線:由地測科現場標定,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中、腰線施工。

、巷道為梯形斷面,12#工字鋼梯形棚,掛棱形網,木錨桿支護,棚距500mm,上部凈寬2.5m(梁長2.8m),下部凈寬3.9m(扎角距0.6m),腿長2.80m,凈高2.65m(棚腿柱窩深0.20m)。棚距中-中0.6m。

(2)、背木間距0.35m±50mm(頂八幫六)。撐木;每棚四根,棚梁左右各打一根,兩幫棚腿下端向上0.30m處各打一根。撐木、背木要打成直線,且撐木、背木直徑不得小于50mm。頂幫要背嚴、背實,不得有空頂空幫現象。

(3)、棚間距0.50m,允許誤差±50mm。

(4)、梁水平,梁兩端高差≤40mm。

(5)、棚不允許扭斜,扭矩≤50mm。棚梁接口離合、錯位≤5mm。

(6)、棚必須達到嚴、緊、穩、正、牢。梁垂直巷道中線,梁兩端要求水平,支架迎山(不超過設計±1°)有力,不得退山。

(7)、巷道做到高、寬、平、直、凈。巷道內無雜物、無淤泥、無積水。巷內物料、工具、設備,按要求在合適位置擺放整齊、有序,并掛牌管理。

(8)、木錨桿標準

1、錨桿角度:垂直巷道輪廓線≮85°,底角錨桿75°;

4、錨固力:頂部錨桿≥12t;幫錨桿≥8t;頂部錨桿的預緊力矩為250Nm,幫部錨桿的預緊力矩為200Nm。

5、錨桿外露:錨桿露出托盤10~15mm。

6、間排距:600×600mm,誤差±100mm;

7、鋪網質量:金屬網鋪開展平,網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并每隔100~200mm用11#鐵絲捆扎一道。

8、錨桿施工質量:錨盤緊貼巖壁,桿體和托盤不得松動,必須木楔楔緊。

9、所用材料必須達到合格標準。

二、施工方法:

手鎬落巖(煤)

三、維修流程:

維修流程:檢查加固附近支架---拆除支架---架棚

四、安全技術措施

1、維修前首先檢查加固維修地點前后支護,維修過的工字鋼棚用撐木固定;

2、維修前后的管線、電纜要加以妥善保護,維修前將敷設在兩幫上的管線、電纜放到底板上,然后用皮帶覆蓋,前后覆蓋長度不低于5m。

3、維修前必須清理好退路,維修地點后巷道5m內高度不得低于1.8m,保證后路暢通無阻。

4、維修前,要準備好手拉葫蘆或撥柱器、加長卸載手把(長度不小于0.7米)、長釬等回棚工具及背木、坑木等護頂背幫材料;無護頂背幫材料,不得撤換支架。

5、維修前,要檢查維修地點10m內安全情況,發現爛幫漏頂立即處理,并對維修地點前方5m內的支架進行加固(如打抬棚、戧柱等)。

6、維修期間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找落浮石(煤)活矸(煤),防止煤矸傷人。

7、找頂工作應有兩名有經驗的人員擔任,一人找頂,一人觀察頂板和退路。找頂人應站在安全地帶,觀察人應站在找頂人的側后面,并保證退路暢通。

8、找頂應從完好支護的地方開始,從上往下,先頂部后兩幫依次進行;找頂范圍內嚴禁其它人員進入。

9、找頂工作人員應戴手套;用長工具找頂時,應防止煤矸順桿而下傷人。

10、架設和拆除支架時,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撤換支架的工作應連續進行;不連續施工時,每次工作結束前,必須接頂封幫,確保工作地點的安全。

11、架棚時按以下程序進行:

(1)固定鋼梁:前探梁前移,量取棚距,按中線和腰線確定鋼梁位置,用背木及網背頂(必要時加木錨桿)。

(2)挖腿窩:先量取棚距,按中線和下寬定腿窩位置,按腰線確定其深度。控制好頂幫后,再把腿窩挖至設計深度。挖腿窩時,須由專人觀察頂板和兩幫安全情況。

(3)立棚腿:棚腿栽入腿窩,扶正、與頂梁合口,兩幫打上撐桿。

(4)全面檢查支架架設質量,柱梁接口嚴密、不扭斜邁步,符合質量標準要求后,把支架架穩架牢。

(5)背幫背頂,楔緊打牢,背木數量符合要求。

12、架棚后應對以下項目進行檢查,不合格時應進行處理。

(1)梁和柱腿接口處是否嚴密吻合;

(2)梁棚接口處及棚腿兩端至中線的距離;

(3)支架有無歪扭邁步,前傾后仰現象;

(4)支架幫頂是否按規定背緊、背牢。

五、其他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2、上梁時,必須手托棚梁,穩抬穩放,不要將手伸入柱梁接口處,防止頂板落矸傷手和擠手。

3、跟班隊長要經常檢查巷道支架情況,發現片幫、漏頂或支架變形等不安隱患,要立即處理,確保巷道暢通無阻。

4、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有跟班隊長現場指揮安全生產,安檢員負責現場監督安全生產。

5、避災路線

火災、水災避災路線:作業地點→11020下巷→軌道上山→井底車場→副井底→地面

6、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11020作業規程》和礦有關文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