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運輸巷修棚措施安全技術措施

運輸巷修棚措施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8470

1065運輸下山修棚掘進鉆場方案及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1、1065運輸下山原巷道支護方式為梯形棚支護,巷道設計為斷面:巷道拱基線凈寬上B=2500mm,底凈寬B=3100mm,巷道凈高H=2100mm,S凈=5.88m?。(見巷道斷面圖),由于受礦山壓力影響巷道出現底鼓變形。

2、本月計劃在1065運輸下山變坡點以上掘進1063運輸巷,為1063運輸巷做準備,先掘進5m鉆場,打鉆后再開始掘進。

經礦委會研究,對該段20m巷道進行維修落底改造,將鉆場口6棚原設計梯形棚支護替換為U型棚支護,為保證安全施工,特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如下,望相關單位及施工人員嚴格遵守執行:

二、施工方案

1、先對變坡點1065運輸下山變坡點以上20m巷道落底,將底板落平后,對預開口位置(鉆場)6棚工字鋼棚替換U型棚,架抬棚上穿梁,使用π梁做穿梁,將1065運輸下山內新架設U棚棚梁穿在一起鎖牢,采用U棚卡攬配φ30mmU鋼筋(特制U鋼筋卡螺絲桿)和螺帽上緊卡牢,再將中間4棚棚腿去掉。然后掘進鉆長,鉆場深度5m,支護形式采用U棚支護,規格與外邊抬棚一樣。

變更巷道支護方式:將原設計梯形棚拆除改為架U型棚支護,U型棚規格為中寬凈3800mm,凈高3050mm(見附圖)。

2、技術科地測人員現場標定修棚范圍,并現場向施工隊隊長交代。

3、施工單位根據巷道實際情況由外向里(段向三岔口)逐棚進行維修換棚,必須先套U型棚后去梯形棚。

4、施工方法:

1、擴刷段:采用風鎬擴刷,底根部分放松動炮將巖石崩松,臨時支護采用內注釋液壓單體支撐頂板,同時加固施工地點前后5m,煤矸石采用皮帶運出地面。

2、掘進鉆場時,采用鉆爆法破煤巖,煤矸石采用皮帶運出地面。

三、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施工前,由技術科安排施工隊施工范圍。

2、施工單位提前將施工位置10m范圍內的頂板進行加固牢固;施工地點預備四根內注式液壓單體,便于臨時加固使用。

3、施工單位提前準備好支護材料及施工機具,防冒頂材料(鐵穿桿1寸鋼管1.5m長,不少于50根)。

4、提前將風、水管管接至施工地點附近5m內。

5、施工前,施工單位必須對爆破地點左右10m的管、線(包括瓦斯管路、所有電纜)及風筒進行保護,采用舊皮帶將管線風筒擋嚴,并且每次放炮前進行檢查,確認無問題方可進行防爆作業。

四、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風鎬操作安全措施

1、每次使用風鎬前必須檢查風動工具及風管、風帶要捆綁牢固。

2、使用前,必須認真進行敲幫問頂,確保施工安全。

3、嚴禁使用風鎬撞擊鐵物料。

4、必須使用合格的風鎬尖,發現風鎬尖尾有裂紋、變形要及時更換。

5、使用風鎬時必須灑水滅塵。

6、每班使用風鎬前,必須對風鎬、風帶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方準使用,瓦斯超限嚴禁作業。

7、風鎬處理頂板時,下方不得有人以防掉矸傷人。

8、要相互照應,防止在裝碴過程中相互碰傷。

(二)找頂工作:找頂前由班組長安排兩人站崗,施工地點以上10米處一個,施工地點一下10米處一個,找頂期間嚴禁過人,找頂時一人進行操作一人監護,監護人員應站在人員側后方,發現問題及時提醒,找頂人員應采用長鋼釬從上向下進行找頂。

(三)施工注意事項

1、施工單位嚴格按標定范圍施工,根據現場中線與巷道高度進行擴刷,每班施工前,先進行巷道加固,必須對施工地點附近10m內的支護進行加固,采用內注式單體將所施工巷道頂板及前后巷道頂板撐牢,由外向里向逐段進行。

2、施工前,要先把巷內的電纜、管線重新吊掛。

(四)瓦斯管理措施

1、每班設置專職瓦斯檢查員,按規定檢查瓦斯。

2、嚴格檢查落實“三對口”(井下記錄牌板、檢查手冊、瓦斯日報表)情況。

3、瓦斯檢查員必須做到現場交接班。

4、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瓦斯濃度確保不得超過0.8%,超過0.8%嚴禁打眼,放炮。

5、工作面瓦斯及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立即停止工作,并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6、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瓦斯濃度達0.8%時,嚴禁裝藥放炮作業。

7、電動機附近20m以內瓦斯濃度達0.8%時,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停止運轉。

8、在體積大于0.5m3的空間,瓦斯濃度達到2%時,20m范圍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制定措施進行處理。

9、帶班礦長、值班隊長、班組長、爆破工、流動電鉗工每班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儀。

(五)質量標準化措施

1、安全質量管理

(1)嚴格按設計進行施工(見巷道支護斷面圖)。

(2)嚴格按質量標準化標準進行驗收,不合格的支護必須整改合格后,方可向前施工。

(3)嚴格執行好現場交接班制度,上班及下班班長必須交清現場的安全、質量、設備運行等情況,下班班長必須組織人員先行處理好安全隱患后方可進行施工。

(4)設專職驗收員對每班的工程質量進行驗收,驗收員(或班組長)必須每班將巷道中線延至迎頭,并畫出巷道的輪廓線。

2、文明生產管理

(1)實行綜合防塵。

(2)設備、材料必須掛牌管理,牌板上必須明確責任人。

(3)工具材料碼放整齊,清除雜物、積水、淤泥,浮矸清理干凈。(淤泥、積水長度不超過5m,深度不超過0.1m)。

(4)風水管吊掛整齊,嚴禁出現“跑、冒、滴、漏”現象。

(5)對巷道及時進行洗塵。

(六)頂板及支護措施

1、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每次進入工作面、炮后及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認真找凈沿途幫、頂的活矸危石;敲幫問頂時,敲幫問頂人員站在敲幫問頂后方安全的地點,并將有可能危及到安全的人員撤至安全地點,按由外往里,先頂后幫的順序,用6′管在一頭焊上一節200mm長的堅韌鋼筋錨桿制成的3m長的釬子對頂、幫松散體找凈后,方可作業。此項工作由當班班長負責落實。

2、使用臨時支護時,炮后立即采用內注式液壓單體支柱加板梁將頂板撐牢;上邊鋪金屬網片頂板臨時支護頂牢,方可進行出渣工作。

3、永久支護距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大于200mm(擴幫時必須采用帶帽點柱將頂板撐牢),嚴禁空頂作業。

4、施工過程中必須安排有經驗的人員進行觀山,同時要確保退路暢通,發現險情,及時撤出人員,安排有經驗人員處理隱患。待將隱患排除,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恢復施工。

5、每班進入迎頭工作面時,必須沿途對巷道的支護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迎頭工作面進行施工。

6、由于頂底板松軟,易片幫、冒頂;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敲幫問頂工作,支護要及時拆一棚架一棚;當兩幫危巖較軟時,還應靠幫補打貼幫柱,防止片幫、冒頂事故發生。

7、每次放完炮后,進入1065運輸下山施工段,必須從外向里進行找頂,每次換棚長度不大于0.7m(一棚距離),防止因懸頂長度過大造成冒頂事故。

(七)放炮管理:

1、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長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炮眼深度小于0.6m時,不得裝藥、爆破;在特殊條件下,如挖底、刷幫、挑頂確需淺眼爆破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須封滿炮泥。

(2)炮眼深度為0.6~1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

(3)炮眼深度超過1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0.5m。

(4)光面爆破時,周邊光爆炮眼應用炮泥封實,且封泥長度不得小于0.3m。

(5)工作面有2個或2個以上自由面時,在煤層中最小抵抗線不得小于0.5m,在巖層中最小抵抗線不得小于0.3m。

2、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一炮三警戒”及“三人聯鎖”放炮制度。嚴格執行炮后驗炮制度,放炮后30分鐘,待炮煙散盡,由班長負責,放炮員、瓦斯檢查員參加對施工地點煤矸進行清底驗炮,檢查幫頂及風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認無問題后方可安排施工作業。

3、1065運輸下山放小炮時,必須控制裝藥量,1065運輸下山擴刷巷道每次起爆不大于4個炮眼,裝藥量每個炮眼不大于30g。

4、爆破作業時:

(1)1065運輸下山擴修段爆破作業撤人范圍及警戒地點:

放炮前,班組長負責將警戒線內所有人員撤到警戒線以外,撤人范圍:1065回風下山整條巷道、1065運輸下山整條巷道、1065聯絡巷、1065運輸巷防突風門以里全部撤到1065運輸下山防突風門外避難硐室內,安排專人站崗;

(2)斷電范圍:1065運輸下山及回風流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源,由當班電工停電閉鎖至風機配電點處,

具體站崗位置:①1065運輸下山防突風門外避難硐室一個崗(兼起爆地點),②一采區下山風機處;警戒人員必須在警戒線外拉繩掛警戒牌,沒有得到班組長撤崗通知不得離崗。

(3)聯線、檢查線路和通電工作,只準爆破工一人操作,聯線結束后,爆破工必須最后離開爆破地點。放炮前,班組長認真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向礦調度室匯報,得到礦調度室值班人員同意方可命令放炮員放炮,放炮員,操作放炮前,必須回頭看確認無問題后,方可起爆。

(八)U型鋼支架安設注意事項:

1、架設支架、立柱腿、上頂梁時,施工人員不少于三人,前后人員應配合協調,步調一致,統一聽從班長指揮,以免柱腿、頂梁歪倒、落下砸傷人。

2、架設支架立柱腿時,要同時喊號,防止人員擠傷手,柱腿立好后用及時插入棚梁內用卡纜與棚梁固定牢固,防止傾到傷人或砸壞巷道內的風水管路及電纜。

3、上頂梁時,搭設高架操作平臺,操作平臺搭設要牢固可靠。

4、立柱腿時,深度要一致,柱腿要放在實底處安設,防止棚腿歪斜不正或懸空。

5、立柱腿時要注意風、水管路及電纜,支設支架時把風水管路及電纜保護好。

6、上頂梁時,先搭設操作平臺,操作平臺固定牢固后,人工將棚梁抬運至迎頭操作平臺下,操作平臺上至少三人配合上梁,下方人員上遞時,平臺上人員抓牢后,下方人員方可撤離至安全地點,操作臺上人員將棚梁接著后及時太至前探梁上,然后上鐵拉桿固定,并鋪網護頂。

7、支設U型鋼支架時要檢查支架無裂紋、弧線段無飛邊、氧化物、溶渣等阻礙物,無硬過渡現象,如發現后立即更換支架。

8、支設U型鋼支架時,工作人員要配戴好膠皮手套,防止支架上的鐵屑或毛邊劃傷手。

9、防冒頂措施:若遇到頂板巖石質松軟時,采取撞楔法在已架好的棚梁上,超前打入鋼管及圓木棍(鋼管規格:1.5m×φ30mm,木棍規格:1.5m×3000mm×φ30-35mm),超前鋼管和木棍要密集楔入巖層層,間距不大于10mm。

(九)出煤(矸石)、材料運輸安全措施

1、出煤(矸石)必須在永久支護(或臨時支護)的安全地點進行。

2、采用溜子出矸時,機頭機尾壓柱必須打牢,溜子內不得站人。

3、物料必須卸在運輸巷指定地點。卸料前先清理環境,防止卸料砸壞管、線,以及砸飛它物傷人。

4、人力運料時,注意不要刮碰電器設備、管子和電纜等。堆放物料時,要按品種、規格分類碼放整齊平穩,料堆要下寬上窄,并保證行人行車寬度和通風斷面。

(十)避災路線

1、發生瓦斯、煤塵、火災事故時,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立即佩戴好自救器,并沿著新鮮風流方向撤退,其路線為:

1065運輸下山→1065聯絡巷→1065聯絡上山→副斜井→地面。

2、當發生水災時,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沿著高處巷道向地面撤退,其路線為:

1065運輸下山→風斜井→地面。

3、發生頂板事故時,冒頂附近所有作業人員必須以最快速度撤到安全地點。

(十)其它方面仍按《1065運輸下山作業規程》相關規定執行。

附圖:

1、《1065運輸下山修棚平面布置圖》

2、《1065運輸下山原支護圖》?

3、《1065運輸下山架U支護斷面圖》

4、《1065運輸下山放炮警戒示意圖》

5、《1065運輸下山修棚避災路線示意圖》

篇2:S1214運輸平巷修棚修巷安全技術措施

S1214運輸平巷由于原設計是炮采工作面刮板運輸機運輸,斷面2.5m×2.5m,現采用高檔普采布置,S1214運輸平巷采用皮帶機運輸。現皮帶運輸機安裝好后,運輸平巷局部地段行人安全距離不夠,經2008年5月7日礦技術人員及礦領導研究決定,對運輸平巷局部不夠地段采用修棚擴巷的辦法。為使施工順利進行,特編制此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一、技術措施:

1、S1214運輸平巷水溝側有少數地段行人安全間距不夠,擴巷時只擴水溝側幫。

2、S1214工作面運輸平巷安設的皮帶以巷道中心線為準安裝,在擴幫時,由外向里逐架棚進行量取數據,皮帶機組邊緣距水溝幫棚架間距不得小于0.5米。

3、經現場量取數據,若皮帶機組邊緣距水溝幫棚架間距小于0.5米時,采取擴幫達0.5米后重新架棚護頂。

4、擴幫時,采用鋼釬、二錘等工具進行工作,嚴禁采用放炮的方法施工。

5、修棚擴巷必須由外向里逐架進行,完好一架才能修第二架。

6、S1214運輸平巷支架間距為0.8米。

7、施工前備齊足夠數量的支架材料及坑木、楔子,枕料長2米,穿料、幫料長1.2米,幫站料長1.8米。所用坑木用直徑≮200mm或用直徑≮160mm的圓木。

二、安全措施: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經安全技術培訓合格后才可入井作業。

2、入井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煤礦“三大規程”及礦、隊有關規章制度。

3、施工人員入井前,必須開好班前井口會后方可入進作業。

4、施工人員必須詳細了解本措施,并嚴格按本措施執行。

5、修棚擴巷作業前,必須對作業地點前后10.0m范圍進行全面敲幫問頂,以防止危巖、活矸傷人。且必須對作業地點前后10.0m范圍的支架采用幫桿綁扎牢固。

6、在擴幫處理過程中,需要取出棚腿時,先采用相應高度的木支柱摻好替換支柱后方可取出需處理的棚腿。

7、在擴幫時被敲落的煤或矸暫堆碼在擴幫的附近,待皮帶運輸機運行時利用皮帶運輸機運出。

8、擴幫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在擴幫施工過程中,擴幫的具體量根據現場量取而定,擴完后,把棚腿架設好,棚梁利用原架設的棚梁,調整棚腿角度和移動棚梁位置達到設計要求。

10、在調整棚腿棚梁前,要松開穿、背料和幫料,調整好后,必須重新鉸接穿、背料和幫料至頂幫牢實。

11、施工地點必須有隊長或副隊長在現場負安全、技術、質量工作。

12、施工人員要聽從隊長或副隊長的工作安排,不得隨意憑經驗工作。

13、每班施工完出班時,必須向調度室交班當班施工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篇3:下巷修棚安全技術措施

11020工作面下巷12#工字鋼梯形棚支護,因巷道壓力大,須對其進行維修,為保證安全施工,確保工程,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技術要求;

巷道中線和腰線:由地測科現場標定,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中、腰線施工。

、巷道為梯形斷面,12#工字鋼梯形棚,掛棱形網,木錨桿支護,棚距500mm,上部凈寬2.5m(梁長2.8m),下部凈寬3.9m(扎角距0.6m),腿長2.80m,凈高2.65m(棚腿柱窩深0.20m)。棚距中-中0.6m。

(2)、背木間距0.35m±50mm(頂八幫六)。撐木;每棚四根,棚梁左右各打一根,兩幫棚腿下端向上0.30m處各打一根。撐木、背木要打成直線,且撐木、背木直徑不得小于50mm。頂幫要背嚴、背實,不得有空頂空幫現象。

(3)、棚間距0.50m,允許誤差±50mm。

(4)、梁水平,梁兩端高差≤40mm。

(5)、棚不允許扭斜,扭矩≤50mm。棚梁接口離合、錯位≤5mm。

(6)、棚必須達到嚴、緊、穩、正、牢。梁垂直巷道中線,梁兩端要求水平,支架迎山(不超過設計±1°)有力,不得退山。

(7)、巷道做到高、寬、平、直、凈。巷道內無雜物、無淤泥、無積水。巷內物料、工具、設備,按要求在合適位置擺放整齊、有序,并掛牌管理。

(8)、木錨桿標準

1、錨桿角度:垂直巷道輪廓線≮85°,底角錨桿75°;

4、錨固力:頂部錨桿≥12t;幫錨桿≥8t;頂部錨桿的預緊力矩為250Nm,幫部錨桿的預緊力矩為200Nm。

5、錨桿外露:錨桿露出托盤10~15mm。

6、間排距:600×600mm,誤差±100mm;

7、鋪網質量:金屬網鋪開展平,網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并每隔100~200mm用11#鐵絲捆扎一道。

8、錨桿施工質量:錨盤緊貼巖壁,桿體和托盤不得松動,必須木楔楔緊。

9、所用材料必須達到合格標準。

二、施工方法:

手鎬落巖(煤)

三、維修流程:

維修流程:檢查加固附近支架---拆除支架---架棚

四、安全技術措施

1、維修前首先檢查加固維修地點前后支護,維修過的工字鋼棚用撐木固定;

2、維修前后的管線、電纜要加以妥善保護,維修前將敷設在兩幫上的管線、電纜放到底板上,然后用皮帶覆蓋,前后覆蓋長度不低于5m。

3、維修前必須清理好退路,維修地點后巷道5m內高度不得低于1.8m,保證后路暢通無阻。

4、維修前,要準備好手拉葫蘆或撥柱器、加長卸載手把(長度不小于0.7米)、長釬等回棚工具及背木、坑木等護頂背幫材料;無護頂背幫材料,不得撤換支架。

5、維修前,要檢查維修地點10m內安全情況,發現爛幫漏頂立即處理,并對維修地點前方5m內的支架進行加固(如打抬棚、戧柱等)。

6、維修期間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找落浮石(煤)活矸(煤),防止煤矸傷人。

7、找頂工作應有兩名有經驗的人員擔任,一人找頂,一人觀察頂板和退路。找頂人應站在安全地帶,觀察人應站在找頂人的側后面,并保證退路暢通。

8、找頂應從完好支護的地方開始,從上往下,先頂部后兩幫依次進行;找頂范圍內嚴禁其它人員進入。

9、找頂工作人員應戴手套;用長工具找頂時,應防止煤矸順桿而下傷人。

10、架設和拆除支架時,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撤換支架的工作應連續進行;不連續施工時,每次工作結束前,必須接頂封幫,確保工作地點的安全。

11、架棚時按以下程序進行:

(1)固定鋼梁:前探梁前移,量取棚距,按中線和腰線確定鋼梁位置,用背木及網背頂(必要時加木錨桿)。

(2)挖腿窩:先量取棚距,按中線和下寬定腿窩位置,按腰線確定其深度。控制好頂幫后,再把腿窩挖至設計深度。挖腿窩時,須由專人觀察頂板和兩幫安全情況。

(3)立棚腿:棚腿栽入腿窩,扶正、與頂梁合口,兩幫打上撐桿。

(4)全面檢查支架架設質量,柱梁接口嚴密、不扭斜邁步,符合質量標準要求后,把支架架穩架牢。

(5)背幫背頂,楔緊打牢,背木數量符合要求。

12、架棚后應對以下項目進行檢查,不合格時應進行處理。

(1)梁和柱腿接口處是否嚴密吻合;

(2)梁棚接口處及棚腿兩端至中線的距離;

(3)支架有無歪扭邁步,前傾后仰現象;

(4)支架幫頂是否按規定背緊、背牢。

五、其他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2、上梁時,必須手托棚梁,穩抬穩放,不要將手伸入柱梁接口處,防止頂板落矸傷手和擠手。

3、跟班隊長要經常檢查巷道支架情況,發現片幫、漏頂或支架變形等不安隱患,要立即處理,確保巷道暢通無阻。

4、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有跟班隊長現場指揮安全生產,安檢員負責現場監督安全生產。

5、避災路線

火災、水災避災路線:作業地點→11020下巷→軌道上山→井底車場→副井底→地面

6、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11020作業規程》和礦有關文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