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和各項費用開支標準及審批程序
第一條為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嚴格執行財務制度,依據公司的規范化管理實施大綱,特制定本標準及程序。
第二條借款審批及標準
(一)出差人員借款,必須先到財務部領取“借款憑證”,填寫好該憑證后,先經部門經理同意,再由各線主管領導批準,最后經財務經理審核后,方予借支,前次借支出差返回時間超過三天無故未報銷者,不得再借款。
(二)外單位、個人因私借款,填寫“借款憑證”后,一律報財務總監審批,經財務經理審核后,方予借支。凡職工借用公款者,在原借款未還清前,不得再借。
(三)其他臨時借款,如業務費、周轉金等,審批程序同第一條第一款。
(四)試用人員借支旅差費或臨時借款,須由正式員工具擔保書或簽認擔保,方能辦理,若借款人未能償還借款,擔保人應負有連帶責任。
(五)各項借款金額3000元以內按上述程序辦理,超過3000元以上的需報請財務總監審批。
(六)借款出差人員回公司后,三天內應按規定到財務部報帳,報帳后結欠部分金額或三天內不辦理報銷手續的人員欠款,財務部門有權在當月工資中扣回。
第三條出差開支標準及報銷審批
(一)住宿公司部門副經理以上人員,平均每天不能超過80元,主辦業務不能超過60元,業務員不能超過45元。高層領導因工作需要住宿費超過80元標準后經財務部總監批準后可予報銷。
(二)出差補助按出差起止時間每天補助30元。
(三)市內短途交通費控制在人均每天30元以內,憑票據報銷。
(四)其他雜費如存包裹費、電話費、雜項費用控制在人均每天10元內,憑單據報銷。
(五)車船票按出差規定的往返地點、里程,憑票據核準報銷。
(六)根據出差人員事先理好的報銷單據,先由主管會計對單據全面審核,同時按出差天數填上住勤補貼,然后由部門經理簽認報有關各線主管領導批準,財務經理審核后,方能報銷。
(七)出差坐飛機,需由部門經理批準,連續三個月虧損單位人員出差,一律不準乘坐飛機(特殊情況報上一級領導批準)。
第四條業務招待費標準及審批
(一)總公司本部各業務部的業務招待費,控制在各部門完成的營業收入的2.5‰之內,由部門經理掌握,總公司本部的各行政職能部門,按總公司分配下達指標使用,由財務部經理掌握,下屬公司根據完成的營業收入,控制在4‰內,由經理掌握開支,超過一部分一律在年終利潤分配留成公益金中予以扣除。
(二)屬指標內的業務招待費,報銷單據必須有稅務部門的正式發票,數字分明,先由經手人簽名,注明用途,部門經理加簽證實,再報財務經理審核,然后由各線主管領導審批,方能付款報銷。
(三)超指標外的業務招待費,一般不予開支,如有特殊情況,須經總經理審核加簽,董事長批準,方能報銷。
第五條福利費、醫藥費開支標準及審批
(一)在未實行醫療保險制度以前,職工本人醫藥費可按公費醫療待遇,憑區級以上醫院發票實報實銷;臨時工憑區級以上醫院發票報銷50%。
(二)公司職員已辦理獨生子女證的子(女)憑區以上醫院證明享受醫藥費待遇,沒有辦理獨生子女證的,只準一個孩子享受醫療費全報待遇,其余子女享受半費待遇。職工無職業的父母憑以上醫院單據報銷一半醫藥費(家屬名單由人事部門核定)。
(三)職工子女學雜費,憑有效發票,經人事部經理簽認,財務部經理審核,給予報銷。
(四)煤氣瓶購置費憑有效發票一次性報銷200元,夫妻雙方在本公司系統工作的,只能報一方。
(五)其他福利及醫藥費開支,50元以下由財務部經理批準,50元-500元由總會計師批準,超過500元的開支一律報財務部總監批準。
第六條其他費用開支標準及審批
(一)屬生產經營性的各項費用,2000元以內的憑稅務部門的正式發票,先由經辦人和部門經理簽名后,報分管領導批準,然后送財務經理審核報銷。超過2000元以上的須報財務總監批準。
(二)屬非生產經營性的各項費用,2000元以內的按第六條第一款執行,2000元-5000元的,報財務總監批準,超過5000元的報董事長批準。
第七條補充說明如經費開支審批人出差在外,則應由審批人簽署指定代理人,交財務部備案,指定代理人可在期間行使相應的審批權力。
篇2:公司行政管理費用開支規定
公司行政管理費用開支規定
為加強公司經濟核算,規范費用支出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世行、亞行及波蘭政府貸款武漢市污水綜合治理項目的順利開展,特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公司行政管理費用包括工資、補助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職工醫療、養老、待業、住房等開支)、勞動保護費、工會經費、辦公費、水電費、運輸費、業務費、差旅交通費、會議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咨詢費、保險費和其它管理性費用的開支。
第二條嚴格執行國家財政財務制度和財經紀律。對國家統一規定的各種支出的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單位職工的工資、津貼、補貼和各種福利待遇,均應嚴格按照國家統一規定執行,不得擅自違反。對國家財政財務制度和財經紀律沒有統一規定的,可由單位作出規定,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
第三條節約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在支出管理中,要精打細算、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花錢大手大腳的做法,要加強經濟核算,采取切實可行措施,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第四條因公務或經濟業務的需要,須預支、墊付款項的,一律要正式地履行財務手續。各部門均不得以口頭信用、白紙條或其他不合規章的形式預支款項。具體規定如下:
1、工作人員因公務出差、開會等原因需要事先借用公款的,本人應按實填寫借支單,經主管領導批準后,由計財部予以辦理。事務結束后,必須在一周以內向計財部報銷清帳。
2、工作人員因公需轉帳支票,經辦人員要填寫支票借用單,經主管領導核準后,財務給以簽發。在支票票面上,原則上應填寫日期、收款單位、用途、金額。事后經辦人員要如期向計財部辦理銷帳手續,對逾期不辦或不退還未用支票的,計財部應督促其辦理。在未了結前帳之前,如無特殊情況,不得再借支票。持票人必須妥善保管好支票,不得污染、折疊,也不準轉給他人代辦,謹防遺失、被盜,否則,一切后果由經辦人自負。
3、需要由財務匯款或辦其他票據的,應由經辦部門提出申請單或對方單位收據、合同。經主管領導批準后,財務給以辦理。
4、各部門因工作需要借備用金的,需先提交申請,經總經理批準,款項負責人要按用途正確使用,任務完成后及時歸還。
第五條凡到計財部辦理經費報銷的費用單據,必須符合財政、稅務機關規定的標準格式和具備完善的財務手續。其具體規定如下:
1、報銷的憑證單據必須是稅務與財政機關印發的或認可的,經濟內容填寫完備,大小寫金額一致,并加蓋公章的合法單據或按國際慣例出具的帳單。
2、屬于費用性的報銷單據,應具有經辦人、證明人、審核人、核準人四者簽字,并注明用途。
3、屬于財產或結算性的報銷單據,需附實物驗收單或工程決算,且由總經理簽字。
第六條嚴格執行總經理一支筆的財務審批制度,未經總經理簽字的正規單據,計財部一概不予受理。
第七條由綜合部負責采購、保管、發放公司辦公用品(辦公用品包括文具、用具、辦公桌椅、錄像帶等),其他部門不得擅自購買辦公用品,因特殊情況急需購買,應經綜合部協商同意,并由綜合部負責登記。凡屬社控范圍內辦公用品,需請示上級機關同意后購買。零星用品購置、辦公用品購置、過橋費、郵電費等報銷,統一由綜合部部長審查證明。
第八條計財部嚴格把關,對于發票收據明顯不合規章、超標、事由不祥、無審核批準人或審核批準違反規定等情況,計財部有權拒付。
第九條對于管理費用的結余部分,按有關文件,進行三七分帳,項目單位留七成,上交三成。但實際由于內配資金緊張,該三成資金仍由上級部門返還本公司,為此,該結余資金按5:2:3的比例提取企業發展基金、職工獎勵基金、經理基金。
第十條本規定未盡事宜,均按《財務通則》、《會計法》、《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一條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開始執行。
篇3:???????縣人民政府公文報送和審批
縣人民政府公文報送和審批
第1條公文報送和審批,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和《山東省實施〈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細則》的規定辦理。
第2條縣政府辦公室負責縣政府各類公文的處理、承辦工作,負責協助縣政府領導審核或者組織起草以縣政府和縣政府辦公室名義制發的公文。
各鎮政府、縣政府各部門報縣政府審批的公文,應當由縣政府辦公室按規定程序受理。除縣政府領導直接交辦的事項外,一般不得直接報送縣政府領導個人。
第3條各鎮政府、縣政府各部門報送縣政府的請示性公文,必須以正式文件上報,并由其主要負責人簽發。可由縣有關部門解決的事項,不再上報縣政府。下列內容的請示性公文,直接報送縣有關部門辦理。
(一)有關經費申請的公文,報送縣財政局辦理。
(二)有關土地使用的公文,報送縣國土資源局辦理。
(三)有關城鎮規劃建設的公文,報送縣建設管理局辦理。
(四)有關人員調動、人事管理的公文,報送縣人事局,由縣人事局按組織人事管理權限辦理。
第4條縣政府部門內設機構需要請示的事項,要先向主管部門請示;確需向縣政府請示的事項,由主管部門向縣政府呈報。非常設機構不得直接向縣政府行文請示。
縣政府部門報送縣政府審批的請示事項,凡涉及其他部門職能的,主辦部門要事先與有關部門協商一致。
第5條縣政府領導按工作分工閱批國務院及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及省政府辦公廳,市政府及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的公文,審批各鎮政府、縣政府各部門上報的公文。
第6條縣政府領導閱批的公文由縣政府辦公室呈送。閱批意見用鋼筆寫在公文所附的文件處理箋上。閱批后的公文和批示件直接退交辦公室,由辦公室根據閱批內容轉有關承辦單位,并按時催辦和反饋辦理結果。
縣政府領導接到各鎮政府、縣政府部門(單位)徑送審批的公文,應交由縣政府辦公室按程序處理。
第7條加強網絡化辦公進程,推進電子政務,提高公文辦理效率。公文運轉的各個環節都要按規定的時限要求完成。縣政府辦公室轉有關部門辦理的公文,承辦部門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辦結;特殊情況不能按時上報的,應在規定時限內向縣政府辦公室說明理由。
第8條以縣政府或縣政府辦公室名義制發的公文,其內容應屬于關系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改革方案、政策措施、政府規章以及需要全縣各級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執行和周知的重要事項,主要包括:
(一)對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的決定、命令、行政法規、重要工作部署和縣委、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定、決議提出的貫徹實施意見。
(二)須由縣政府向市政府、縣委、縣人大報告、請示的重大問題。
(三)發布政府規章和縣政府的決定、地方性政策措施。
(四)安排部署縣政府確定的重要工作任務,對縣政府部門和各鎮政府的工作做出指示。
(五)答復縣政府部門和各鎮政府報請縣政府決定、解決的重大問題。
(六)批轉縣政府部門的重要工作情況和意見。
第9條以縣政府或縣政府辦公室名義制發的公文,一般由主管部門代擬草稿,縣政府辦公室負責審理和送審、送簽。縣政府領導不直接簽發未經辦公室審理的公文文稿。縣政府和縣政府辦公室公文運轉程序為:
(一)非規范性文件的制發。主管部門起草后先交縣政府辦公室根據分管副縣長意見進行修改,由分管副主任進行綜合把關,送分管副縣長閱簽后,報請縣長或常務副縣長簽發。
(二)規范性文件的制發。確定制發的規范性文件由主管部門起草,先交縣政府法制室進行合法性審查(會簽審核),由分管副主任進行綜合把關,提交縣政府集體研究或分管縣長簽字后,報送縣長或常務副縣長簽發。
(三)以縣委、縣政府名義聯合行文的公文文稿,按上述程序審核后,經分管副縣長簽字后送縣委簽發;以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名義聯合行文的,按上述程序審核后,經分管縣長或辦公室主任簽字后送縣委辦公室簽發。
第10條公文簽發權限:
(一)以縣政府名義向市政府的請示、報告,以及涉及重大方針、政策的事項,由縣長簽發或縣長委托常務副縣長簽發。
(二)以縣政府名義報請縣人大常委會審議的議案,縣政府發布的政府規章、通告,由縣長簽發。
(三)縣政府工作部門行政副職,辦事機構、縣政府派出機構的行政正副職,局(科)級事業單位的行政正、副職,部分國有企業的董事會、監事會成員的任免公文,由縣長簽發。
(四)各副縣長、各鎮長、縣政府工作部門正職的出國公文,由縣長審核后報縣委簽發。
(五)以縣政府名義下發的其他公文以及以縣政府辦公室名義制發的涉及縣政府工作的公文,由縣長或常務副縣長簽發。
(六)已經縣政府常務會議或縣長辦公會議議定的事項和屬于例行批準手續的事項,需以縣政府名義行文的,由縣長或縣長授權副縣長、辦公室主任簽發。
(七)以縣政府辦公室名義制發的公文,屬于辦公室工作職責范圍的,或經縣長、副縣長批示同意的,可由辦公室主任簽發。
第11條精簡公文和電報。
行文應當確有必要,注重實效,嚴格控制公文規格和發文數量,可發可不發的一律不發;可以縣政府辦公室名義行文的不以縣政府名義行文;可以縣政府工作部門或幾個工作部門聯合行文的,不以縣政府或縣政府辦公室名義行文。下列內容的事項,不以縣政府或縣政府辦公室名義行文:
(一)對國家部委、省政府、市政府部門下發的文件提出的貫徹執行意見。
(二)屬于部門和鎮政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
(三)縣政府領導在會議上的講話和會議紀要。
(四)照抄照轉上級文件,內容空泛,對指導工作沒有實際意義的文稿。
第12條縣政府部門不得越級行文。部門之間對有關問題意見不一致的,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屬于部門職權范圍內的事務,由部門自行發文或聯合發文。
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審核事項外,未經縣政府批準,縣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不得直接向下級政府正式行文。屬于業務性較強或行業性的重要工作,或其他需要請示縣政府同意的事項,報經縣政府領導審定后,可加“經縣政府同意”字樣由部門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