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研究課題總結

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研究課題總結

2024-08-03 閱讀 7461

繪聲繪色,享受閱讀

――《繪本資源在小學低年級英語中的開發與利用》課題總結(20**.6)

一、課題介紹

(一)課題的出發點

我校被評為武進區英語課改基地,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文本,感受到更多純正地道的英語文化,我們決定要用行動來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好學習英語的基礎。

(二)課題的確立

經過大家的進一步研討,我們發現英語繪本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閱讀資源。它具有畫面優美、情節簡單,句型反復、語言押韻、寓意豐富等優點,這些都是很吸引學生的特性。同時我們認為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不單單是在認知學習、語言發展上,在生活能力、人格涵養、美感與創造力的開展等方面,都應該能有所成長。

因此,自20**年起,我校正式確立了《繪本資源在小學低年級英語中的開發與利用》課題,并展開研究。其研究的目的包括:

(一)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與習慣。

(二)提升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

(三)增加學生多元文化的認識與尊重,擴展國際視野。

(四)省思教師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

(三)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

1.研究選擇、建立分級英語繪本資源庫的標準和策略

2.研究在低年段進行英語繪本的教學策略

二、課題研究的操作過程

(一)確定各年段繪本教學的總體目標

我們首先邀請專家針對我校特點,規劃英語繪本教學計劃,并建構本校英語繪本閱讀指導模式。由于各年段學生的學習特點有差異,我們的繪本教學的目標定位也不同:

低年段:

1.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2.能在繪本圖片的提示下聽懂、讀懂簡單的小故事。

3.能對繪本中的內容做簡單的角色表演。

4.完成與繪本學習相關的活動。

5.在了解熟練26個字母的基礎上,對繪本中所出現的一些語音規則有一定了解,形成一定的語感。

6.能根據要求制作簡單的英語繪本。

(二)選擇合適的英語繪本

我們首先建立分級標準,之后將事前挑選出的繪本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每一等級之中的繪本也依分級標準再做難易程度上的區別,依據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牛津英語教材的編排和節日風俗等安排教學。

(三)英語繪本教學的實施

1.繪本閱讀時間安排:

(1)每周一節英語校本課時間作為繪本課堂學習時間,由英語教師指導完成。

(2)利用一周兩節早自習20分鐘時間進行英語繪本的朗讀訓練,并可請其他教師進行協助播放相應的電子繪本、歌曲。

2、進行英語繪本課堂教學的實施:

繪本教學前的準備:

繪本教學前的充分準備,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同時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的學習成效。選擇合適的媒體輔助教學,如圖卡、玩偶、flash動畫、網絡等,可增加故事的效果和學習的樂趣。

具體的課堂教學實施:

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所選的繪本不同,各年段的教學具體實施環節也不同。

經過老師們不斷的教學反思研討,我們總結出英語繪本教學包含的基本活動流程如下:

教學活動流程

教學內容

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為了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而設計的教學活動。以繪本為例,以學生本身的經驗切入。

發展活動

一、介紹繪本內容(包含用電子有聲繪本、PPT、繪本大書與繪本小書等的不同方式介紹繪本)

二、單字教學(以實物或圖片搭配單字卡,結合wordbox進行教學)

三、句型教學(以句型條建構學生句型應用的概念)

四、韻文教學(將繪本中重要句型自編成韻文,讓學生能透過相同句型不斷重復,而能將句型朗朗上口)

綜合活動

一、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繪本故事中的人物,以戲劇的表演方式來呈獻學生學習英語繪本的成果)

二、故事大王(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繪本的主要內容進行講述)

三、讀者劇場(將繪本故事改編為劇本,并讓學生在適當的假想情境中,以有感情的語調重復演練對話)

四、學生作品分享(能以繪本故事內容制作出富有創意的作品或自制小書)

3.關于英語繪本的課外活動的開展

我們總結教學中常見的、實用的沿伸活動有角色扮演、重述故事與戲劇表演、寫作、涂鴉與小書制作等。

1.讀書推薦卡的設計:在每一篇繪本學習之后,我們都要求中、高年級學生設計繪本讀書推薦卡。在卡上體現出:書名、作者、繪圖者這些基本信息,中年級學生的讀書卡上有你最喜歡的角色和你最喜歡的句子。高年級學生的讀書卡上有你最喜歡的句子和故事的概要。

2.開展繪本故事誦讀比賽。

3.開展自編繪本創作大賽。

我們評選出的優秀的繪本小書訂在學校的英語墻報上,讓大家都可以來翻閱。激發了同學的創作積極性。

4.同時,定期針對每一本讀物,我們制作了彩色海報展示于學校英語墻報上,其中內容包括有故事內容的大綱、作者的照片、生平簡介以及相關網站鏈接。另外在學校的網站上,我們把所學的一些英語繪本的相關內容上傳,以便學生回家及時復習、自學。

4.開展英語繪本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我們要求每一位英語教師要分課時撰寫英語繪本教案,并定期以英語繪本教學內容為研究,向全體英語教師展示繪本課堂教學。同時以“名師指導團”、“區課改基地展示”為平臺,邀請市區領導、專家及教師來我校指導、研討英語繪本教學工作。力求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教師及時反思教學策略,提升繪本教學質量。

(四)英語繪本教學的評價方式

根據各年段所指定的目標不同,評價標準也不同。教師對學生繪本學習的評價主要從口試、學習單的完成以及參加的延伸活動中的表現三個方面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每一篇繪本,教師根據要求考察學生,同時根據完成情況,給出星評分,并記錄在學生的繪本小書上,學期結束時,匯總評估。最后,凡是在學校的故事大王、故事創編、讀者劇場等中有表演和參與的同學,也要給與相應的加星。力求通過多方面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成就感,真正做到“享受閱讀”。

(五)繪本教學取得的進步和成績

通過繪本教學的開展,學生們在英語學習上有了取得了一些進步和成績。

繪本教學的進行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表現能力。學生表演的小劇獲得了市區一等獎。有多人多次在新中比賽,英超聯賽,希望之星比賽中獲獎。

同時,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也在收獲。大家共同參與、共同研究,共同感受、共同體驗。多位老師曾以繪本為主題向市區展示公開課。

我們在開放書架和學校的網站及翔宇報上呈現英語繪本,給孩子們更多的途徑接觸英語繪本。形成學校――家庭、課內――課外、書本――網絡相結合的繪本學習平臺。

我們希望透過英語繪本教學,讓學生感受不同的學習氛圍與情境,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及學習興趣,讓學生享受閱讀,享受英語!

篇2:幼兒繪本教學目及實施方法

淺談幼兒繪本教學的目的及實施方法

摘要:在幼兒的啟蒙教育過程中,生動活潑的繪本占據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繪本是幼兒認識繽紛世界的窗口,也是幼兒發展理解能力的助推器,特別是在幼兒園語言教育階段,繪本教育的水平直接影響著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本文主要討論了繪本教育的目的以及實施方法的問題。

關鍵詞:學前教育繪本教學教學方法

一、繪本教育的目的

(一)豐富幼兒的繪畫技巧,初步培養審美能力

在學前教育時期,幼兒的繪畫能力還未發展充分,只能掌握一些簡單的線條和圖形,豐富多彩的繪本不僅在視覺上刺激了幼兒,更在無形之中向幼兒展示了更靈活更豐富的繪畫技巧,并發展了幼兒對于周圍事物的審美感知,初步培養了幼兒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

(二)提高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力

繪本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述一個故事,前后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幼兒通過閱讀繪本,提高了邏輯推理和理解能力,進一步地鍛煉了認識事物發展規律的思維能力。

(三)增加幼兒的自然人文知識和生活經驗

繪本故事中許多情節都蘊含著科學知識或生活經驗,教師應善于發現這些細節,并加以引導啟發,讓幼兒在讀故事的樂趣中掌握豐富的自然和人文知識,習得日常生活的禮儀和規范的行為舉止,寓教于樂。**年的一則新聞證實了這種可能性:江西某個幼兒園的老師為小朋友講述了黑熊如何利用河水撲滅森林大火的故事,十分巧合的是,幾天后孩子們的午息房間真的起火,幾個小朋友首先發現,機智地用隔壁盥洗室的水澆滅了還未蔓延開來的火勢。事后,老師們都十分慶幸給孩子們講過那個故事。的確,學前教育時期是孩子掌握生活常識的敏感期,任何細微的經驗都會被幼兒迅速理解和吸收,并運用于日常生活。

(四)發展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加,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被扼殺在溫暖的搖籃里,常常在面對困難時不知所措,放聲大哭,這也時常讓幼兒教師哭笑不得。但只要教師在繪本教育中適時引導,就能激發幼兒面對困難的勇氣,鍛煉幼兒解決問題的思維順序,這更影響幼兒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影響他的個性和氣質類型的形成。

(五)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在其著作《童年的秘密》中提到:兒童的想象力是無拘束的,是成人所不能解讀的。繽紛而變幻的繪本極大地刺激了幼兒的大腦,他們在接受信息的同時,也會天馬行空地揮灑自己的想象力,讓故事更豐富更多元,這就是幼兒教師們會發現的一個問題:同一個故事,不同的孩子會轉述出不同的內容。這就是幼兒被充分激發創造力的表現,繪本故事掀起了幼兒頭腦中的創意風暴,為其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篇3:《活了一萬次的貓》兒童繪本教學反思

《活了一萬次的貓》兒童繪本教學反思

我在上二年級的導讀課之前,我挑選了許多兒童小說和繪本,但是最打動我的還是這本《活了100萬次的貓》,整本書以白色為基底,封面就是一只站立著的虎斑貓,它的模樣有些傲慢,雙臂張開,頗有些小個性,可以說,因為封面我買下了它,但看完之后,吸引我的就絕不僅僅只是封面而已了!

在【日】佐野洋子的筆下有一只神奇的貓,它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有100萬人寵愛這只貓,又有100萬人在這只貓死的時候哭了,可它從未哭過。它討厭每一個養它的人,也不怕死,直到有一次,它變成了一只誰都不屬于、只屬于自己的野貓,于是,在孤獨與不安之中,它不知不覺地愛上了一只美麗不語的白貓。這是一種在它漫長的生涯中從沒有過的感情,這讓它有了愛與被愛的體驗,它頭一次知道為什么而活了。當心愛的白貓死去時,它寧愿死去,因為對它來說,沒有了愛,再渾渾噩噩地活一百萬次又有什么意義呢!

這是一本神奇的繪本,讓人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讀著,每一句、每個場景都深深地觸動著我,太多的感所想,人生的種種......由于面對的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所以,對這次導讀的設計我著重抓住“愛”與“被愛”,“享有”與“付出”等主題來引導。首先就讓學生化身為那只享有百萬次生命甚至長生不老的虎斑貓,當我這樣問:“假如有一種魔法能讓你活百萬次,甚至長生不老,你愿意嗎?”學生馬上被這種奇幻色彩所吸引,讓我詫異的是,也有學生說不想,他說:“那我不是成妖精了嗎?”這可都逗樂了大家,可是這一瞬間也讓我感受到,原來不是每個人都這么貪婪的想要享受無盡的生命。當學生都被這種魔力所吸引時,我乘勝追擊:“如果你是這只虎斑貓,你會想成為誰的小貓?”讓孩子帶著自己感情走進這個神奇的故事。

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我把內容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貓的過去,也就是它的前100萬次生命,經過一次次輪回,它是國王、水手、小偷、老奶奶、小女孩兒等人的貓,但它卻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么而活,討厭每一個愛它的人,向學生提出:“虎斑貓啊,虎斑貓,你為什么不想成為他們的貓呢?”學生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觀點,對比之前想成為某個人的小貓的緣由,我選擇了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并沒有去定格他們的觀念。而第二部分則是虎斑貓自己的人生,它成了一只漂亮的野貓,并遇到了它深愛的白貓,從此懂得了付出愛、表達愛、享受愛......這一部分,我選擇讓學生一點點的去發現并體會虎斑貓在尋愛這條路上的變化,我這樣問道:“虎斑貓究竟想要什么,它得到了嗎?”原本大家都以為這只貓只為得到自由而快樂,而遇到白貓、愛上白貓,并且與之一起生活,只到老去、死去,讓大家明白,唯心中有“愛”,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抓住學生的這個感觀點,我把全面的兩個問題重新問了一次:“虎斑貓究竟想要什么,它得到了嗎?”似乎這時學生才明白,虎斑貓為什么哭了一百次!而導入的那個問題:“假如有一種魔力讓你活上百萬次甚至長生不老,你愿意嗎?”孩子們的回答,讓我欣喜,有的說不愿意,因為這一生要付出全部的愛給愛他的人,或要把那100萬次生命給他想要愛的人;也有的說愿意,因為他可以愛更多的人,幫助更多的人......不管是哪種,我想他們都明白,要懂得付出愛,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吧!

這本書不僅僅是兒童繪本,它也可以是成人讀物,里面蘊含的東西太多太多,用“一千個讀者就要以前個哈姆雷特”也不為過,每一個想法、每一個感悟都沒有誰對誰錯,大概是我太過于認為引導孩子讀一本好書,一定要交給他們些什么,有些許刻意把孩子往我想要去到的方向帶,其實想想看,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多留一些空間給他們,也許才是對他們更好的引導!

孰不知遇到一個好的故事不僅能讓孩子們快樂,連我這個講故事的人也陶醉其中。通過這次導讀課,我想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引導孩子們閱讀,不如與孩子們一起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