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一年級學生傾聽習慣培養》課題總結報告

《一年級學生傾聽習慣培養》課題總結報告

2024-07-31 閱讀 1742

《一年級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課題總結報告

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說:上帝賜予人兩耳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聞多見而少言。寥寥數語,形象而又深刻的說明了聽的重要性。據有關資料表明;人們在日常交往活動中,聽占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聽與讀說寫幾項能力中,聽排在了第一位,很明顯傾聽是很重要的。在開題的時候,王校長說,在一年級如果學生就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那么以后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會順暢,教學質量都會提高上來。細細體會,的確是這樣。

確立了這個課題,我們學年組的6位教師先在網上搜集了大量的資料《數學課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學會傾聽》《傾聽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傾聽策略》等10幾篇經典文章,字數達10000字之多。在這些資料里,我們知道了傾聽對于一個人學習成長的重要性;它也是一個人文明交際的綜合素養的體現;同時我們也知道了讓學生學會傾聽的策略方法。

接著,我們組的教師分別在教育教學以及班級管理中有意識,有步驟,有方法的一步步進行了適合一年級年齡特點的傾聽習慣的培養。(具體做法一會詳談)這樣,我們的學生能在剛入學4周,20天就能接待學校領導的匯報課檢查。這在我們學校歷史上,好像也是空前的。這不能不說是我們組扎扎實實研究本課題取得的顯著成果。

然后,我們組在上學期的三課兩反思課題組活動中,侯貴鑫老師講了數學課《9加幾》;劉巖老師講了《雪地里的小畫家》;王鐵英老師講了《詠鵝》。三節課上,三位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有機的進行傾聽習慣的培養與訓練,對本組教師起到了資源共享,引領示范的作用。同時也為課題的深入研究與探討,提供了案例。下學期的三課兩反思活動中,侯貴鑫連續講了三節課

篇2:小學語文課題實驗總結報告

小學“低年級同學習作意識的培養和研究”課題實驗總結報告

劉荷英

一、實驗背景

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同學具有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包括同學的識字、寫字、閱讀、習作等方面的能力素質。作文教學雖然在中高年級是重點,但是,假如作文從中高年級再抓起,在實際工作中老師的壓力很大;一是同學不知道該寫什么;二是同學不知道怎么去寫。所以,每次習作,同學無從下手,不能準確表達自身的情感。對于低年級來說,最重要的是識字教學,培養同學的識字能力和良好的書寫習慣。同時,閱讀教學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小朋友良好的閱讀習慣應該從小培養。假如從低年級就開始培養同學的習作意識,那么同學進入中高年級后,他們的習作意識、習作習慣、習作能力將會有很大的提高。現在,我們從一年級開始著手培養同學的習作意識,并結合實際教他們一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已初見效果。相信,這樣日積月累,小朋友到了中高年級,作文對他們來說已經能夠得心應手了。這樣做,他們的觀察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和習作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也能達到我們的最終目標--培養提高同學的良好語文素養。

二、實驗目標

1、培養同學習作的意識。

讓同學將發生在身邊的,自身親身經歷的,自身心里看后、聽后的感想用文字表達出來,從而培養同學熱愛生活、觀察生活、表達生活的良好習慣。

2、多角度的提高同學的語文素養。

同學在習作中寫自身的感受、寫對人和事的態度,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同學的語文素養。

3、推進教學評價的改革。

新課程規范倡議對同學評價方式的多樣化,通過與大家分享交流,進行多種形式的評價。這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評價改革形式。

4、促進同學學習方式的革新。

同學在習作過程中,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同學在習作中自主表達自身的情感,與大家分享交流自身的習作效果,為同學達到真正的自主學習方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通過實驗讓同學具有初步的習作意識。

通過課外閱讀開道,依口頭表達練就,從而達到能恰當、自覺地將自身要表達的意思很得體地轉化為書面文字。

三、實驗的實施

1、**--**學年第二學期以和**--**第一學期,在一二年級全面開展課外閱讀、課前三分鐘說話和每周一篇小作文活動。

2.具體要求:

(1)每天讀一篇或是一段課外閱讀。要求課堂知識消化于課堂,課下基本不安排書寫作業,留下空余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2)每周寫1到3篇讀書筆記。要求筆記內容書寫工整,可以摘抄優美詞句,可以寫出自身讀后的感受和收獲,只要內容精即可。

(3)每節課前說話三分鐘。上課前三分鐘留給同學讓同學說自身愿說想說的話,要求話語完整,表意準確,語句流暢。

(4)每周寫一篇小作文。這些小作文選材來自同學親自參與的課外實踐活動、校內集體活動,或是班級舉行的隊會,或是自身在社會、家庭的見聞感受。字數不做強調,但內容必需完整,能圍繞一個中心來寫,語句流暢,表意清楚,書寫規范。

(5)建立自身的博客。通過校信通建立自身的博客,將自身的讀書筆記和小作文和時發到網上。這個需要家長的支持參與。

3、每周進行課外閱讀、習作講評。老師將小朋友們寫的讀書筆記和小作文在班級進行講評,老師從中指導筆記和作文的寫法。并將每周優秀習作投到各大報社。

4、老師在進行實驗中要對自身的實驗進行反思。以便總結經驗改正缺乏,同時達到與其他同事交流的效果,從而更加推進自身的實驗。

四、實驗效果與收獲

1、一年來,我們低年級同學每人閱讀量達四五萬字,寫讀書筆記達100多篇。筆記形式有摘抄式的,有記錄感受式的,有發揮想象式的。(見和件一:《同學習作效果(一)》)

2、一年來,我們低年級同學依據學校所搞的多次有意義的活動(見和件二:《同學活動照片和總結》)每人每周末寫一篇小作文和活動作文達50余篇。(見和件一:《同學習作效果(一)》)

3、一年來,低年級博客開通達260多人,博文達一萬多篇。(見和件三:《同學習作效果(二)》)

4、一年來,《大河報》、《東方今報》、《鄭州日報》、《河南商報》已發表我們低年級同學作為達三四十篇。(見和件四:《同學習作效果(三)》)

5、一年來,《鄭州日報》小記者網已給我們低年級寄來10多個采用通知單。(見和件五:《同學習作效果(四)》)

6、一年來,我們低年級已有四個班被河南省校信通博客大賽評為“河南省書香班級”。(見和件五:《同學習作效果(四)》)

7、一年來,我們低年級同學參與各類征文競賽獲多個一、二等獎,老師獲輔導獎。(見和件五:《同學習作效果(四)》)

8、一年來,我們老師在網上發表40余篇有關我們實驗課題的教育論文、反思和教學設計。(見和件六:《教師指導生習作效果》)

五、實驗小結

實驗前后同學習作意識問卷分析統計表(見和件七和八:家長和同學問卷調查表)

數據

調查方式

養成習慣讀書從書中積累語言的

口頭說話提高自身表達能力的

想將自身的觀察體驗用文字表達出來的

實驗前

個別問話

15%

20%

10%

實驗后

問卷

80.4%

74.5%

79.18%

非實驗班

問卷

40.3%

50.1%

35.25%

實驗班

問卷

80.4%

74.5%

79.18%

通過實驗前后和實驗班和非實驗班的調查結果相比,可以看出,通過我們一年來的努力培養和研究,小朋友更樂于讀書,從書中積累豐富的語言,獲得文化知識,更愿意通過自身的口頭說話來表達自身的意愿,更愿意將自身的所思所見所想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同學的讀和說提高了同學的習作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