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繪本教學中應答有效性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在繪本教學中的應答的有效性
自從接觸“繪本教學”以來,我發現孩子的觀察、語言表達、看圖講述等能力都有了較全面的發展。幼兒的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巧設提問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但是這提問技巧的把握,是我一直想突破的難題:
1.我的提問過于簡單,幼兒沒有思考的價值。上課提問時很喜歡問幼兒“是不是”、“好不好”、“對不對”等。幼兒的回答當然會是“是”、“好”、“對”等。
2.提問過于急于求成。教師在提出問題后,沒有給幼兒足夠的時間思考,急于讓幼兒回答,甚至自己說出答案。
3.我對于孩子回答的回應語言單一。只是單調的再次重復幼兒的回答,沒有對幼兒更深一層的啟發。
在學習了《提高教師在繪本教學中的應答的有效性》一文后,我初步的認識到提問的重要性,如何提問與應答讓繪本教學發揮出更好的作用。
我開展了一個繪本活動《米莉的帽子變變變》。這個活動看是很簡單,但是運用恰當的提問與應答,會讓孩子體驗到不一樣的思維旅程。例如在環節----想像他人心理活動與帽子形態之間的關聯,并引導幼兒清晰完整的講述時,就可以這樣提問應答:公園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帽子。而且全都不一樣哦!師:看看他們都給自己想像了什么樣的帽子?(幼:有一個頭戴獎杯帽子的運動員)師:你能從他頭上的帽子知道他在想什么嗎?(幼:他在想他這次比賽一定可以得冠軍)師:他是一位想為國家爭光的運動員,他很愛他的國家,為國家而感到自豪。由于這樣的應答,可以讓孩子們在繪本中滲透愛國情感。
教師作為一個細心的傾聽者,適時地對幼兒報以有效的回應,會使繪本教學更加豐富、有意義。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讓有效地教學演繹繪本精彩
讓有效地教學演繹繪本的精彩
繪本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繪本是他們在學習道路上接觸到的第一本書。繪本它是一種以圖畫為主、甚至完全沒有文字而全是圖畫的書籍。其中,它隱藏著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主要是通過簡單明了的圖畫,讓孩子理解故事情節,掌握故事內容。同時,能喚起他們閱讀的欲望,提高他們對文學與美學的鑒賞力,對幼兒的成長有著獨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為此,我們結合各年齡段幼兒的特點,根據幼兒的認知規律,利用繪本,在輕松、愉快、互動的氛圍中,通過多途徑導入、多樣化閱讀、開放式提問、互動性拓展等方式,讓幼兒暢游繪本世界,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提升他們的整體學習能力。
一、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拓展繪本教學活動
對于小班幼兒來講,因為生活經驗的缺乏,閱讀就不能只局限于讀本。怎樣把讀本中經驗遷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達到知識經驗的內化成為核心的思考內容,是我們要思考的一個方向。如《讓我們跟著腳印走》,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讀本,孩子們跟隨書中的腳印來到了一個神秘而又新奇的世界,通過跟著腳印走,了解了大象的特點和生活習性。閱讀活動結束后,孩子們仍然意猶未盡,不停的去探索、發現無處不在的小腳印。
幼兒園的沙池是孩子最喜歡的,也是最適合孩子進行這個活動的探索。于是我就利用玩沙池的時間進行延伸活動。課前將沙池表面刮平,然后用腳踩出一行大大的腳印。之后引導幼兒自己去發現,他們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七嘴八舌地議論“會不會是大怪獸來了?”、“可能是大巨人來過”,還有人懷疑“大象就在附近”……眾說紛紜,最后通過跟隨腳印走一走來探個究竟。讓幼兒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通過比較形狀和大小,最后自己來找出謎底。同時還讓幼兒兩兩組合或多人組合,一人跟著另一人的腳印走。這樣的延伸活動即鞏固了原有的知識經驗,又在活動中體驗了合作的愉快,提升了小班幼兒的在群體中的社會交往能力。
因此,在拓展繪本閱讀活動中要多從幼兒身邊取材,結合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延伸活動,必然能讓幼兒對每個活動更感興趣,并能培養幼兒從小喜歡探索,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從而形成好學的良好習慣。
二、圍繞繪本內容,進行多元延伸活動
隨著《綱要》精神的深入實施,我們逐漸感受到:幼兒語言學習的本身應是語言與認知內容的結合,而認知內容應當滲透于生動有趣、具有橫向聯系、并能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發展的主題教學之中,這種語言與主題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為幼兒恰當地使用語言提供了廣闊而豐富的語言環境。為此,在繪本閱讀的延伸活動中,我們挖掘繪本價值,開展多元延伸活動。
繪本《顏色的秘密》以讓人耳目一新的方式,為幼兒揭示了顏色的奧秘。既讓幼兒認識、感知了各種顏色,還用形象生動的畫面告知小朋友: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的顏色,例如:紅色的果子、綠色的草叢、黃色的陽光、藍色的海水等等,另外,還讓小朋友了解到:紅色、藍色和黃色三種顏色相互混合,可以組成自然界的所有顏色。這些激發了幼兒對于顏色之間混合的好奇心,因此,我們圍繞繪本《顏色的秘密》的內容,進行了多元延伸活動。
我們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發現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讓他們感知美麗、豐富的色彩藏在哪里,生活中哪些事物是紅色的,哪些是黃色的、哪些是藍色的……在科學探索游戲中,玩玩色彩碰撞游戲,請幼兒將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又將變成哪些顏色;在表演活動中,唱一唱彩色的世界,感受彩色世界的奇妙;在戶外活動中,玩一玩七彩傘,感知七彩傘絢麗的同時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在益智游戲中,找一找串項鏈的規律,按一定的規律串一串彩色的項鏈;在創編活動中,初步嘗試簡單的續編故事……在這些活動中,幼兒進行了主動積極的思維,融入了情感活動,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了思想的啟迪,享受了審美的樂趣,同時幼兒還建構了自己的語言、空間、數理、交際等各項智能。
篇3:幼兒繪本教學目及實施方法
淺談幼兒繪本教學的目的及實施方法
摘要:在幼兒的啟蒙教育過程中,生動活潑的繪本占據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繪本是幼兒認識繽紛世界的窗口,也是幼兒發展理解能力的助推器,特別是在幼兒園語言教育階段,繪本教育的水平直接影響著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本文主要討論了繪本教育的目的以及實施方法的問題。
關鍵詞:學前教育繪本教學教學方法
一、繪本教育的目的
(一)豐富幼兒的繪畫技巧,初步培養審美能力
在學前教育時期,幼兒的繪畫能力還未發展充分,只能掌握一些簡單的線條和圖形,豐富多彩的繪本不僅在視覺上刺激了幼兒,更在無形之中向幼兒展示了更靈活更豐富的繪畫技巧,并發展了幼兒對于周圍事物的審美感知,初步培養了幼兒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
(二)提高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力
繪本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述一個故事,前后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幼兒通過閱讀繪本,提高了邏輯推理和理解能力,進一步地鍛煉了認識事物發展規律的思維能力。
(三)增加幼兒的自然人文知識和生活經驗
繪本故事中許多情節都蘊含著科學知識或生活經驗,教師應善于發現這些細節,并加以引導啟發,讓幼兒在讀故事的樂趣中掌握豐富的自然和人文知識,習得日常生活的禮儀和規范的行為舉止,寓教于樂。**年的一則新聞證實了這種可能性:江西某個幼兒園的老師為小朋友講述了黑熊如何利用河水撲滅森林大火的故事,十分巧合的是,幾天后孩子們的午息房間真的起火,幾個小朋友首先發現,機智地用隔壁盥洗室的水澆滅了還未蔓延開來的火勢。事后,老師們都十分慶幸給孩子們講過那個故事。的確,學前教育時期是孩子掌握生活常識的敏感期,任何細微的經驗都會被幼兒迅速理解和吸收,并運用于日常生活。
(四)發展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加,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被扼殺在溫暖的搖籃里,常常在面對困難時不知所措,放聲大哭,這也時常讓幼兒教師哭笑不得。但只要教師在繪本教育中適時引導,就能激發幼兒面對困難的勇氣,鍛煉幼兒解決問題的思維順序,這更影響幼兒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影響他的個性和氣質類型的形成。
(五)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在其著作《童年的秘密》中提到:兒童的想象力是無拘束的,是成人所不能解讀的。繽紛而變幻的繪本極大地刺激了幼兒的大腦,他們在接受信息的同時,也會天馬行空地揮灑自己的想象力,讓故事更豐富更多元,這就是幼兒教師們會發現的一個問題:同一個故事,不同的孩子會轉述出不同的內容。這就是幼兒被充分激發創造力的表現,繪本故事掀起了幼兒頭腦中的創意風暴,為其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提供了很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