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高考書面表達訓練提高策略小課題總結

高考書面表達訓練提高策略小課題總結

2024-08-01 閱讀 5227

高考書面表達訓練與提高策略小課題總結

書面表達在高考中一直都是高考英語試題中的重頭戲。它要求學生要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具備一定的審題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等,但不少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薄弱,丟分現象嚴重。本課題旨在找出原因,探究對策。

通過問卷調查,我了解到學生寫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心理因素方面----學生對老師布置的寫作任務持害怕態度占較大比例,喜歡的只占少數,畏難情緒和信心不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學生感到寫作費時多,見效慢,影響了寫作有效訓練的動力。寫作基礎方面----學生感覺寫作最為突出的問題是詞匯貧乏,遣詞造句能力差,寫不出好的句子,寫出的句子錯誤也比比皆是。寫作內容方面----學生對作文內容感到無話可說的占半數,大部分作文翻來覆去就那么幾句話,內容單詞平淡,蒼白無力。寫作技巧方面----學生在寫作前不審題不構思的占多數,他們常常想一句,寫一句,東拼西湊,語無倫次,忽視前后句子的銜接,主題不清,段落不分,寫完文章后進行修改的幾乎沒有,學生不懂如何修改,導致明顯或低級錯誤較多。

此外,教師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過度重視結果,忽視過程的指導

在寫作教學中大多數老師將注意力集中于學生的“一次性成品”(上交作業),并將主要精力用于批改、評判這些成品,如要點是否全面,用詞是否恰當,語法是否正確等等,而往往忽略學生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當然更不用說有效的指導了。

2.教師延后了訓練的時間

學生高一、高二時部分教師對寫作的訓練普遍重視不夠,常常到了高三階段才針對性進行寫作訓練以應付高考,其結果是,學生學習了多年卻在高考中連100個詞左右的英語短文都錯誤百出,失分較多。

3.批改方式陳舊

教師在學生寫作成文后,批改的重點在語法詞匯、拼寫等句子水平上的正誤,不僅耗時且費力,更收效不大。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首先加強了學生基本工的訓練。

基本功的訓練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熟記基本連接詞,有助于文章結構更為嚴密。在書面表達中,行文連貫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為使文章結構嚴密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我們應教會學生在句與句之間恰當地使用一些過渡性詞語。這些過渡性詞語常用來表達句與句之間的并列、轉折、因果、比較等邏輯關系,也是連接上下文的邏輯紐帶。常見的過渡性詞語有:1、表并列:notonly---butalso.and,aswellas等。2、表轉折:while,but,yet,however等。3、表原因:because,as,becauseof等。4、表結果:so,asaresult,等等。在訓練連接詞的應用時,我們可以選取與當前課文題材相同的一段文字,抽掉一部分,給出連接詞,讓學生續寫下文,使學生熟練掌握這些連接詞。

(二)培養良好收書寫習慣,促進書寫規范。書面表達的質量,既反映在書面表達形式上,有些學生在進行書面表達時,往往不注意大小寫,該大寫時沒大寫,不該大寫時又偏偏大寫,要么一句話的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或一些專有名詞首字母沒大寫,要么逗號后一句話的首字母出現大寫。亂用、錯用標點符號現象也比較普遍,該用句號時用逗號,該用逗號時用句號,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狠抓學生的書寫、抄寫、拼寫、聽寫等基本功,從不馬虎。還要求學生書寫規范,寫好勻筆斜體行書,注意連寫,以及文面美觀。并采用出專刊的形式,讓全班同學都參加英語書法評比,從而激發學生練習英語書寫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其次,平時要求學生背誦常用句型,并進行連詞成句、句型轉換等練習。

篇2:高考經驗總結和備考方案市級發言稿

高考經驗總結和備考方案市級發言稿

新一輪的高三英語復習已經悄然展開,為了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使英語高考再上一個新臺階。我們高三新備課組潛心研究了我校**年高考復習方案,并針對本屆學生狀況制定了新一輪的備考方案。**年我校的高三英語考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回顧**屆英語復習經驗,有些非常值得我們借鑒。

一、借鑒經驗

原高三備課組團結協作,充分發揮集體備課力量,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了整個備課組的教學水平。他們堅持每周進行實效集體備課。每位英語教師輪流提前對每個單元基本知識點進行整理歸納成提綱,再由全組討論通過,達成共識,進而在班級授課中落實;同時,全體任課老師根據實際授課情況向負責本單元老師反饋信息,負責老師再根據情況,查漏補缺,編輯單元測試卷,及時對學生進行檢測。

原高三組在第一輪的復習中效果特別突出。他們的宗旨是:夯實基礎,細化知識,形成體系,提升能力。他們的做法是回歸教材,高于教材,因為新教材是高考訓練的母版,所以充分挖掘教材,達到溫故而知新。具體如下:

以教材為載體,以單元為單位復習詞匯,以《學海導航》為輔助,以自編試題為檢測材料,引導學生掌握單元詞匯和目標語法,提升語言能力。

(一)教師帶領學生重讀課文,歸納重點詞匯,句型和語法知識點。結合高考真題使學生零距離接觸高考,感悟高考重點詞的用法,同時也使學生感覺高考并不可怕,因為考題大多源于教材,源于平時的積累。考慮到本校生源的基礎不好,每個單元有計劃地擴展四五個重點詞匯,讓學生重點擴展運用。過多地擴展運用反而會欲速則不達。這一課時的結束要進行基礎詞匯的過關測試,夯實基礎。

(二)以話題為中心,在語篇中鞏固運用知識點,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短文填空,可以是一個詞的派生詞在語篇中的應用,也可以是幾個核心詞匯的拓展詞組的綜合運用;可以采用運用重點詞匯進行時事語段的翻譯,在學以致用中鞏固詞匯,激發學生學習的熱忱。

(三)在本科班每單元依據重點詞匯句型,以與單元相關話題,進行寫作練習。鍛煉學生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能力。

(四)在每個單元后一份單元復習檢測題,對知識點的鞏固和擴展,獲取反饋信息,及時調整學生學法的指導。

二、**屆現狀分析:

由于我們七中是一所普通高中,生源條件決定了我校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底子差、進步慢的現狀。同時,近年來高考題取材的廣泛性,知識點考查形式的多樣性又使他們在學習中時時會出現力所不及的現象。文綜、理綜強化訓練力度加大,這無疑又在不同程度上擠占了學生用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面對這種并不樂觀的局面,要求我們英語備課組必須合理安排時間,科學制訂計劃,在有限的時間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應試能力和學習成績。我們采取了上屆第一輪復習回歸教材,高于教材的模塊復習,細化知識,形成系統,同時更注重了點撥技巧提升能力。我們的宗旨是細化知識點撥技巧提升能力。

三、復習對策

在這一屆我們更注重科學復習,點撥技巧,提升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一)點撥技巧,提升能力

1、提高聽力技能

聽力是高考的重點內容之一,但聽力的提高卻讓教師和學生感覺很難,平時教師一般就是讓學生每天堅持聽,但進步的步伐還是很艱難。我們備課組研究科學理論采取聽說結合方式,加快進步的步伐。日本語言專家在研究中發現,世界上各種語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聲波頻率。而且人過了6歲聽覺機能基本上是固定下來,耳朵就會進行過濾,只能聽到某一規定頻率的語言,所以突破音頻也是學生學習外語的捷徑。學習語言的關鍵是培養聽覺,開啟新的語言聽覺的回路。所以我們備課組不僅要學生堅持聽,而且歸納聽力中經常出現的詞匯和語句,如:turnupone’snoseat,turndown;Howcome.......;Ithasbeenpouring;paper—turner等等。讓學生大聲地朗讀,形成聽覺回路,有效提高聽力能力。

2、把握詞匯關

詞匯和基礎語法是英語學習的兩大基石。詞匯是項鏈上珍珠而語法是串起的珍珠的線條。**年考試說明中要求學生掌握的詞匯升至2600個左右,對詞匯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借鑒采取上屆經驗,詞匯回歸教材復習詞匯外。我們還要幫助學生有效記憶,如以點帶面擴展記憶法(同義反義相近詞等);語境故事里面記單詞。誰都愛聽故事,但并非誰都愛記單詞,把愛聽的故事與不愛記的單詞結合起來,把記憶與形象思維聯系起來。當學生面帶笑容看完故事之后,發現這些單詞并非面目可憎,其實是有親和力的朋友。如模塊8第一單元第二課時的單詞的記憶,可以通過一個故事記憶單詞。

Johnandhismotherusedtoraisecattlenearthewharfandtheyalsohadabakerynexttothetramstation.Hewasasocialistandtheonlyapplicantforapositionofthecentralgovernmentthatyear.Buthewasforcedtoleavewithlittleluggageforunknownreasons.Unfortunatelyhewascaughtbythefiercepiratesandtakentoanislandbyferry.Thepirateleaderwantedtobuildcablecarsontheislandandindicatedthatifhewaswillingtohandinsomemoney,hecouldgethisfreedomagain.Itoccurredtohimthathemustescapebymeansofthechance.SoJohnpromisedtodoubletheamounttheyhadwanted.ItwasapparentthatJohnreactedsurprisingly.Thoughsurprised,thepirateswereverygladtoseeJohnteamupwiththem.Johnsentamessagetohisfamily.HismotherhiredabravemantotakemoneytoswapJohn.AndJohnslippedawayfromtheislandonasmallboat.Atsea,hemethisfriends.Theydecidedtogetridofthepirates.Theytooktheislandbysurpriseatnight,killingagreatmanyofthepirates.Johntookintherestandlaterinsertedsomepeasants.Heformedhisarmyandbeganhiscareer.Atlasthefoundedhisempire,wheretheislandwasmarkedoutforseagulls,thebirdsJohnlikedbest.

無論是詞匯還是語法,都要學會科學記憶。英語中有許多小語法是瑣碎而無聯系,一個介詞冠詞的用法,集中記憶容易疲勞和低效。除了在具體的語境中應用記憶外,在平時的記憶中采用分散記憶法是最好。央視的希望節目曾采訪各省的狀元,發現他們復習語法都是分散式的記憶,可以建議學生餐前餐后睡前等5分鐘學習法,節省時間科學記憶。

3、完型又完意

完型填空經常也被學生認為失分最多的考項之一,因為它不僅檢測學生的語篇的理解能力也檢驗他們的詞匯語法知識能力。在做完型填空時先讓學生完意,理解語篇意識,把握重大情節,切忌斷章取義,要準確捕捉作者的思路。在解題時要點撥學生注意中西思維方式的不同,西方人喜歡用的演繹思維來寫文章而我們傳統的思維是用歸納法,所以在解題時要加強上下文聯系,捕捉關鍵詞,提高完型的速度和準確度。在訓練中用回填法來鞏固知識點,即讓學生在完成試題后,大聲朗讀文章,理解語篇中蘊含作者的思想情感,讓學生完型又完意,培養語感和文化意識。

具體做法:每天一篇難度適中的完型文章,以記敘文為主附帶其它文體。(《學海導航》為主,再補充其它資料)。每篇完成后歸納知識點,如下例題目取自與某年的高考完型填空:

Thenews_____twentyminuteslater.

A.continuedB.lasted

C.spreadD.arrived

許多學生會在A和B兩個選項中難以做出選擇。我們就可以對continue和last兩個同義詞進行辨析。動詞continue可以表示(某一狀態)一直延續,此時該詞與last同義,但該義與本句中表示非延續性時間狀語twentyminuteslater相悖;continue還可以表示(中斷之后)重新繼續。第二種用法與此處文意符合。像這樣結合具體語境,進行同義詞和近義詞的辨析,總結記憶他們的內涵和外延及適用的語境。

對本科班的學生提升難度,將歷年高考真題改編,不給選項,只給首字母填空聯系,提高他們的語言準確性。

4、閱讀速度和技巧全方位提升

閱讀理解是現在高考中的一大重頭戲,學生在做題時經常是文章大意似懂非懂,選擇選項時模棱兩可,搖擺不定。所以在閱讀訓練時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提示學生通過尋找主題句、猜詞、推理、跳讀等技能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對照答案,反復揣摩作者思路及意圖。加強長句和難句的分析,提高深層理解問題的解答能力。閱讀訓練不僅要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質的要求。學生在完成每篇閱讀后有什么收獲和啟示,讓學生在閱讀后能悟到什么而不僅僅是懂得了什么,從而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的思維能力。

具體做法:

學生在做閱讀理解練習時,一定要限時間,根據高考試卷對閱讀理解題限時的要求,一般限制在40分鐘內完成20道小題的選擇,5篇文章。由于擔心學生帶回家當作業時,對閱讀不夠重視,所以復習時,盡量每周安排一節課的時間做隨堂限時練習,然后進行細致講解,及時處理閱讀難點。

在每周一節的閱讀課,教師可選擇閱讀材料開設專題閱讀課程,還可以選擇性進行詞義猜測,提煉大意,語篇結構分析等技能點撥。看看語篇的考點是什么,如何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然后讓學生用學過的閱讀策略進行解題,以各省市的高考閱讀文章為主,讓學生對閱讀的命題和作者的設問意圖特點有一定的理解。堅持持之以恒的閱讀訓練,個別基礎太差的及時個別評講。

5、改錯促寫作

短文改錯是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試題,檢測學生寫作中的檢驗能力,是進行寫作必備的能力。所以可將改錯和寫作聯合在一起提高。在寫作程序中,校驗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要強化改錯能力

學生英語基礎本身薄弱,自己平時做題目,寫文章,都是錯誤百出,讓他們做改錯題,難度就可想而知了,因為他們連自己的錯誤都發現不了,又怎能找出別人的錯誤呢?!所以為了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我們備課組打算將改錯做為我們復習的一個重要專題之一。花時間尋找一些比較好的歷年高考的改錯題,先用一個月的時間,讓學生做專題練習。而后可將改錯和寫作結合起來,在平時的訓練中,讓學生互改作文。糾錯后的短文往往是一篇寫作的范文,無論從字數還是語言運用難度都非常適合做學生范文。所以改錯后建議學生大聲朗讀短文,培養語感和形成聽覺回路。

書面表達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靠平時的積累,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詞匯到句子到段落再到語篇,要求層層遞進。所以先訓練學生正確運用詞匯、語法寫出基本句型造成100-120的短文,再從選詞、句子段落銜接和潤色做詳細的寫作技巧指導。加強學生的英語語篇認識,鍛煉學生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能力。具體做法

1.每個單元從話題引出書面表達的題目,引導學生復習本單元的與寫作有關的詞匯;小組討論衍射出相關詞匯鏈和句型,再呈現范文的結構,引導學生謀篇布局。文章完成后學生互改再謄寫上交。第二節課及時反饋學生寫作情況;找出學生習作中的亮點:如佳詞加佳句等。將優秀學生作文打在屏幕上供大家欣賞記憶;對典型錯誤集體改錯,學生在改錯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高了書面表達能力。

2.布置作文題目時,注意體裁的選擇,盡量讓學生接觸方方面面不同體裁的話題,以至于學生以后碰到題目,不會因過于生疏,而無話可寫。

3.有計劃的給學生歸納一些常見且優美的句式結構,如諺語等,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背多記,這樣是為了讓學生在寫作文時,能提升文章的層次,增添文采。

4.不斷提醒學生在寫作文時應注意的幾個要點:比如,分析內容體裁-提煉要點—選擇表達—連句成文—流暢潤色—檢查(查拼寫、查詞法、查要點、查語態、查單復數、查時態)

(二)評析試題舉一反三

上好英語試題評講課,試題評講課無疑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型,尤其是在高三的復習階段,它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形成舉一反三的知識遷移能力,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習意志,學習興趣等方面的積極因素,促進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提高課堂復習效果。因此,對試題評講課的探索和研究,是每位英語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要上好英語試題評講課,一般要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因疑施教,有的放矢;知識網絡化,系統化;重視解題指導;注重聯系課本;設計補充練習;著重個別輔導。

(三)滲透勵志教育,提高學習效果

我們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夸獎贊揚中成長,經不起失敗和批評。逆商AQ(挫折商或逆境商)都很低。在高三強負荷的壓力下,往往會有許多焦慮氣餒的情緒,這樣的情緒往往會阻礙作用學習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滲透提高逆商教育很重要。尤其是教師在講解一些文章(完型閱讀理解),滲透些勵志教育,

總之,在高三階段的第一輪復習,我們旨在讓學生熟悉知識點的源頭,在課文語境中落實知識點,在課外練習中拓展強化。我們備課組精誠合作,力求細化知識點,點撥技巧,全方位提升學生英語能力,使**年的高考更上一層樓。

篇3:溪安八中高考政治學科總結

溪安八中高考政治學科總結

**年高考已經過去了。這一年雖在緊張復習中度過,感覺自己也很勞累、疲憊.但看到試題,特別是學生考完的情緒,有一些欣慰,也有遺憾。遺憾的是盡管教學做了很多調整和努力,學生失誤的現象仍大量存在,這既反映出學生的能力不強,也反映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綜合平時模擬考試學生的答案和這次高考的情況,現在把試卷情況及備考經驗教訓總結如下:

一.試卷分析

1、試題基本穩定,在穩定中趨向保守

與去年相比,政治學科分值未變(100分),選擇題12小題(48分,從24題至35題),主觀題5小題(52分),選擇題中組合式選擇題占2/3(8小題),且組合式選擇題全為對稱式組合題(兩兩或三三組合)。政治學科經濟、哲學、政治分布較為均衡。

從試題的考查形式看,以往很活躍的漫畫題、圖表題、詩歌題難覓蹤影,試題形式異常樸素。

2、重基礎、重記憶,重知識組合。

選擇題中的24、32、33、34、35等題,主觀題中38題第(1)問,39題(5)、(6)兩問記憶性色彩十分濃厚。估計踏踏實實“背教材”的考生會有一定優勢。主觀題38題中的第(1)問屬思維發散型試題,對考生能力要求較高,考生要做好該題需要書本內外知識大加整合。

3、迎熱點上,時代感極強

第24題考國家宏觀調控,第25題考CPI,第26題考區域經濟,第28題考對外開放,第29~31題考雪災,第32題考自主創新,第35題考中日關系,第38題考CPI考三農,考宏觀調控,第39題(5)(6)兩問考民族問題(涉及藏獨)等,似乎是時政熱點的一次大聚會。且多數試題單刀直入,對時政熱點顯性介入。在今年備考中,老師如大膽引導學生抓熱點問題(尤其是熱點中的熱點),對考生高考十分有利。

總之,試題傳承了以往考題基礎主干知識,理論聯系實際,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與書本知識有機結合等特點,整套試題平和、穩定,命題較為成功。若講有什么不同看法,本人認為第25題答案有點莫名其妙,其科學性值得懷疑,第32題(1)(2)選項有重復之嫌,似乎有點資源浪費,不符合*****。另外,試題過于保守、沉悶。當然這只是一點瑕疵。

二.備考總結

我剛剛從事高中政治課教學,高中畢業班也是首次涉足,一年來,可以說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亦步亦趨.下面我就搜集使用信息方面,談談幾點有益作法,

其一,訓練測試題資料使用與匯編。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應對高考,要提高學生的能力,重要的途徑是多練、多講評,而此道首要的是教師要選好、編好訓練題。而要編題,首先在選題,必須一道一道地審,要求有幾項:一是題目要新,材料要新;二是答案不能太難,必須有唯一性;三是面對使用的主體,不能重復;四是題型要符合本地區高考要求。然后,根據高考試題結構安排各類各范圍試題的數量,最后把選好的各試題匯編成試卷。

其二,高考各題型習題的精選與訓練。凡是高考有可能考的題型方式,都應該讓學生熟練掌握。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從往年的、外地的習題和試題中選出有代表性的題型,并印發解題特點、方法等,印發學生人手一份,供學生練習并備存,不斷復習。這就需要教師長期留心,匯集有效信息,并盡可能窮盡其題型。

其三,高考重點難點知識評析資料的匯集。政治高考的重點難點知識往往有名家的專題,學生、老師常有發現,但都是零碎的,局部的。科任教師要做“有心人”,廣集信息,精彩的,符合我們學生實際的,我們匯總,有目的的,分期分批的,提供于學生使用。這對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其四,解題答題方法也有資料匯編。我一直認為,學生準備政治科高考,除了掌握和理解基本原理之后,重要的就是培養解題答題技巧。解題技巧,要在實踐中體會,經過長期培養。而典型題例,規范解答,除了教師詳加分析指導外,應精選此類解答,分類集合,分批印發,以供學生臨摹。

存在的主要不足和問題如下:

問題一:知識準備不足

表現在一是知識的全面把握不夠,二是對知識的理解不夠,因此,答題時只能就是論事,就題目所給的材料“論”材料,缺少理論分析,缺少知識理解。

問題二:思維能力不強

表現在一是審題不清,抓不住問題的中心和要點。審題能力是指考生在解答問題之前認真、仔細、準確、完整地把握題目要求的能力。而答非所問現象的大量存在,說明對題目的理解和把握不夠。二是答題思維混亂,層次不清。高考閱卷固然是“踩點”給分,但如果層次不好,條理不清楚,“點”難以能答上,更難答全。

問題三:理論不會聯系實際

從平時的答題情況可以看出,答案或者抄題目材料,或者空話連篇、口號連篇。許多學生對此很委屈,認為自己花費了很多功夫來學習政治課,而且對于理論知識都能“倒背如流”,為什么答題時卻答不好呢?關鍵還在于對理論不理解,即平時學習時就沒有理論聯系實際(只會背概念、記憶原理),對理論的內涵就沒有深刻理解,只當作“口號”來記憶,答題時必然空話連篇了。

以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修正。

1.政治學科的基本知識主要是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因此,不能夠背誦記憶,必須理解記憶,這是在今后的教學中特別需要強調的。教學中對基本知識的內涵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進行深層分析、比較分析。因為,教材只是從特定的角度、特定的背景對某一具體知識進行分析和說明的,換了背景和角度該如何把握?在教學中需要多做一些嘗試。從知識內容看,除了把握教材的顯性知識外(大多數學生只能停留在這個層次),對教材知識延伸的隱性知識,即所謂教材文字背后的東西,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要重點把握。

2.通過適當的解題訓練,增強思維能力。

從高考要求看,學會知識是最基本的要求,重要的是對新問題、新情境的認識和解決過程的要求。試題看起來不難,答案也是簡練的,但其背后的思維過程卻是復雜的,思維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必須通過解答試題的訓練,增強思維能力。要選擇一些好題,放大考生思維的空間和時間。要研究這些題目的命題思路、思維價值、知識要求等。這樣,一方面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深化理解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去訓練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重視理論聯系實際。

有人說:第一階段的復習是“理論聯系實際”,第二階段的復習是“實際聯系理論”。其不同在于:“理論聯系實際”主要強調在學習理論知識過程中,要注意聯系實際問題來加深理解;而“實際聯系理論”則主要強調在新情境中運用知識,在實際問題的認識和解決過程中運用理論。因此,在這兩個階段的教學要有所不同。在“理論聯系實際”過程中,由于學生對教材理論知識的掌握還不能作到全面、透徹,所以,理論所聯系的實際問題應該是被拆解開、被分解了的實際的某一個側面、某一個片段;而在“實際聯系理論”的過程中,實際就應該是比較完整的、全面的。此時必須培養學生將學科理論體系打破,根據問題情境的展開情況,根據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重新篩選、整合理論知識,建構一個新的理論知識框架。

總之,不管是對學生還是對教師來說,政治都是一門較難準備的學科:試題靈活,考察能力多。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