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心理學導論》學習體會

《心理學導論》學習體會

2024-08-02 閱讀 3148

學習《心理學導論》的收獲和體會

為期五周的心理學導論課已經結束,這堂課讓我對心理學在科學層面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以下作為我學習這門課的一些思考:

1、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腦的機能

在我們大多數人看來,心理是一個很主觀的概念――人的知覺、意志、情緒等都包含在內。并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感到別人的心思很難弄懂,自己也不是真的了解自己,于是感到研究心理是一件很虛無縹緲的事。但是人的心理真的毫無規律可循嗎?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心理是腦的機能,它是通過腦這一特殊物質實現的一種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應。也就是說,我們實際上研究的是腦這一器官的機能和規律,我們可以采用科學的方式幫助人類了解自己的心理,于是我們的心理學也就出現了。

2、感覺與知覺

人的認識過程分為五種: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其中最難區分的就是感覺和知覺,感覺是指刺激物作用于感覺器官,經過神經系統的信息加工所產生的對該刺激物個別屬性的反應;比如說當我們看見一個水桶,發現它是藍色這是一種感覺、發現它是圓柱狀也是一種感覺,但這些并不能反應它的全部屬性。知覺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在腦中的反應,是人對感覺信息的組織和解釋過程;有時看到同一幅圖畫,有些人說看到了杯子,有些人說看到了人臉??傊?,我們可以看出直覺在感知客觀事物過程中,對客體的各種屬性和各個部分作整體性反應。

3、人的感受性需要發達的神經系統

我們知道人的反應無論是條件反射還是非條件反射,都建立在我們發達的的神經系統上。而神經系統又是由無數反射弧構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如此一來,當一個人接觸到外界刺激時,相應感受器就會以電信號的形式將信息傳遞至神經中樞,神經中樞經過分析能對原先是中性的、但具有信號意義的外界影響產生反應,而感受性標志著動物心理反映形式的發生。預測在未來的進化中,為了適應日益復雜的生活環境,人類的神經系統將越來越復雜發達、心理活動也將更豐富。

4、人類和動物心理的差別

在許多動物園或馬戲團的表演中,我們常能見到大猩猩、老虎等動物靈活連貫的精彩表演。它們可以把許多習得的動作連貫起來,來達到最后的目的;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它們雖然能通過模仿來學習,但是通常只是模仿動作本身而不是動作的結果。因為它們并不知道這套動作有什么意義,它們接受飼養員的訓練只是為了獲取最后的獎勵。而類人猿更特殊,它們可以排除眼前刺激物的引誘而從事有“長遠”目的的活動;比如說它為了獲得最終獎勵可以放棄觀眾投給它的食物,它們為了達成某種目的,不僅能利用現成的工具,有時還能對工具進行一定的“加工”,使之變成更合用的工具。那我們不禁要問,類人猿已經如此智能,那么人類心理和它的區別是什么呢?人之所以能從事有“長遠”目的的活動,是因為人可以預見未來;人除了制造和利用工具,還能保存工具;最重要的是人具有傳遞社會經驗的特點,人類的經驗和知識是可以通過書籍和語言一代一代傳遞積累的,每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都可能取得巨大的突破。

5、理性面對青年期

伴隨著成年,我們已不再是少年,而是成為需要承擔更多責任、更加自律的青年。在青年期,我們的生理已經趨于成熟,但人生觀和價值觀正處于逐步重建和穩固的關鍵階段。比如我們開始思考人為什么活著?為了幸福還是為了真理?或者是思考如何認識自我和理解自我、學習如何認識社會和對待社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越來越趨向于成熟,成為一個心智健全的社會人。

6、需求層次理論與雙因素理論

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分為五種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這五種需要倒不是非要前一種需要得到滿足,后一種需要才會產生,大多數情況下是多種需要并存但以低一級需要為主。在雙因素理論中,我們把使人感到滿意的因素稱為激勵因素;把防止人產生不滿意的因素稱為保健因素。因此我們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通常是保健因素;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通常是激勵因素。在我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中,也可以從每個人根本的需求考慮,不斷引導和強化團隊成員的動機,使心理長期處于積極向上的狀態。

7、氣質的類型

巴甫洛夫認為,氣質是以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為生理基礎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并簡單的分為四種基本類型: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四種氣質都來自先天,沒有優劣之分,并且各有其優缺點。比如多血質的人熱情活潑,喜歡與人交往,但注意力易轉移,

興趣易變,易受環境感染和影響。我們知道,生活中許多因個人氣質引發的后果并非無法避免的,通過后天的鍛煉和培養也還是能改善的――比如多血質的人做事要訓練專注度和持久性,不為外界干擾而分散注意力。還有由于人的復雜性,氣質的存在往往也不是純粹的,它很多時候以多種氣質復合的形式存在,影響著我們的智力活動方式和行為方式。

8、情緒與控制

情緒包括主觀體驗、外部表現和生理反應,它是人對反映內容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受到焦慮、憤怒、委屈等消極情緒的影響,這使得我們的日常行為活動遭受一定程度干擾破壞。因此我們要學會調節情緒,不要過分壓抑自己,而是正確面對、調整認知、積極宣泄,如果發覺情緒超出控制,也可以去心理咨詢室向專業的心理老師咨詢。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保持愉快情緒,維護良好心境,避免讓自己經常處于應激狀態,而是處于心境和激情狀態。讓情緒成為我們的朋友,與我們的認知一同協調發展。

最后,當我們暫離個人的角度,將目光投向社會,我們發現整個社會也有它的社會心理,只要身處社會,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理都會和它聯系并相互影響。在當今這樣物欲橫流的社會影響下,我們無可避免的染上幾分“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影子,在天下熙熙中,太多的人選擇了從眾,選擇了背離原則的模仿;試想如果未來有一天我們傳承數千年的普世價值觀不再流行,剩下社會達爾文主義和虛無主義感染了全人類,那么整個世界將病入膏肓。

篇2:大學生心理學學習感想和體會

學習大學生心理學感想和體會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系和諧,很好的融于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通過這學期對大學心理的學習,我對心理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對心理學的發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學習了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并且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識,在團體活動中大家彼此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積極的參與到了集體的活動中,在此中再一次體現了集體的力量…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入門書籍,這對于我們這些想了解最根本的心理知識,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大學生而言,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里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戳诉@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每個人都渴望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渴望了解別人。心理學是一面鏡子,能讓我們把自己清晰地呈現出來。心理學是一座橋梁,跨越這座橋梁,讓你通往別人的心靈。有人說心理學是神秘的,我想神秘的知識隱藏在其背后的人們。其實很高興在大學里初識了心理課,我覺得最大的收獲就是看到了鏡子里的自己,大學生活已走過了一半,回頭卻看不到神秘沿途的風景,只留下時間的腳印。

在科學技術飛速進步,知識爆炸的今天,人類也隨之進入了情緒負重的年代。隨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在大學院校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而且,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自身存在著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問題,人際關系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因此,本書籍是由各高校聯合編輯,并且在大學開設專業課堂,為的就是幫助大學生解決上訴問題的。

進入大學后,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多,因而需要有較強的自控能力,學習自覺自己主性,否則要么因方法不當,不得要領而事半功倍,要么自控力不好,浪費時光.

克服自卑

我們周圍有不少人有自卑心理,也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對青年來說,正確評價自我、接受自我至關重要。它關系到建立正確的自我觀念,適應環境,促使性格健康發展。接受自我,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證。怎樣才能增進自我接受感呢?只要我們做到真正了解自我、樹立符合自身情況的奮斗目標、不斷擴大自我的生活經驗、誠實坦率、平心靜氣地分析自我,找出問題之所在,就能及時予以補救,化失敗的打擊為增進自我接受感的動力,由主觀因素造成的心理動機的種種沖突都可能讓大學生產生挫折感,如學生所學專業與本人不相符合,班集體中人際關系不協調,生活上不適應以及個人的外貌,身高,經濟狀況,家庭狀況不佳等等.

正確走好感情之路,學習

心理學讓我們的氣質類型粗略地歸納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四種。同學們在戀愛過程中,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常有不同的表現。但由于氣質本身并無優劣之分,故其表現也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各種氣質類型的人都可能嘗到愛情之果的酸甜苦辣。戀愛的不順利,原因很復雜,但氣質方面的消極因素無疑也起了作用。有的固然失之于古板遲滯,而有的卻恰恰受害于過分的靈活通便。但擁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知識的同學,每個人都能走好自己的感情之路:擁有膽汁質的人,在戀愛過程中盡可能發揮自己胸懷坦蕩之長,不猶豫地向你真正所愛者吐露衷情,但切忌急躁,且應注意方式。另外,對性知識,性行為的不適當的認識和理解,也會形成心理壓力,從而進一步發展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同時,還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盡快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并且,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培養大學生的個性心理,使大學生擁有善于獨立思考,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

醫學衛生的基本工作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真理:環境衛生好了,個人衛生意識、衛生習慣好了,人的健康水平必然提高,盡管疾病不可能完全消滅。拉馬克的進化法啟示我們,地球上疾病徹底消除的那一天,就是人類免疫系統徹底退化的一天。但是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到來;所謂困難越大,信心越強。人類在與各類疾病做斗爭的過程中,免疫機制的功能會越來越強大。

從認識社會、認識自身出發,立足學習與發展,對于大學生心理發展教育也是如此。雖然,現在大學生心理存在著許多問題,但是我相信,通過學習此書,再根據老師課堂的正確指導,我們一定可跨過那道砍的。當我們出現矛盾或是抉擇時,只要想想這本書告訴我們的心理學知識,想著自我做心理調節,那么我們一定不會被那些瑣碎的事情所困擾,不會因為暫時的失敗而放棄的。

雖然我沒系統的學習過心理學,但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心理學,在高中時還夢想著自己在大學時可以學習到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我從圖書館借閱的一些圖書中略知心理學很深奧,所以要學好學通心理學并非易事,如果把心理學的東西以授課的方式講出來,更是難上加難。因為要找到一種靈活,生動,通俗易懂的授課方法把模糊,抽象,深奧的心理學知識向學生解釋清楚分析透徹確實很難。如果課堂形式繁多,做游戲,看電影,搞辯論,搶答題等等會使課堂氣氛非?;钴S。那么此課堂就幫忙解決了這些難題。現在,雖然不是主修那門課程,但是還是會有機會再次接觸心理學,并且學到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東西。這個課堂的開設,更多的是在課堂的實踐活動,大家都會積極的參加,在學習中學會對合作精神,學會相互信任,學會相信自己的伙伴,相信自己,這些都是很寶貴的東西。在未來的十幾二十亦或是終身收益。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好,那么真正的認識自己就變得很重要了。在從新認識自己的道路上,小心艱難的前行著,只是卻不感覺到孤單,因為心里滿足了。不會感覺到恐慌,因為我們明白怎么定位自己。在未來的大學生生活里,沿途的風景總是會消逝,那么看看自己的腳印吧,哪一段走的比較直?哪一段的

印跡深刻些?學會認識自己,相信自己,那么未來的道路上,錯過了風景,卻留下痕跡。

完成了大學心理學的學習,我對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規劃,對以后的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了一個初步的規劃

可見,心理學對我們大學生的幫助之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交際方面都可以用到這方面的知識。

這門選修課我很感興趣的一門,我有種不用逼自己去專心聽課,而是那種不由自主被老師所吸引的感覺??梢娦睦韺W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雖然我選修的心理課結束了,但我對心理知識的學習卻還沒有結束,或許心理學跟我以后的職業沒有什么很大的聯系,但是心理學知識對于我的幫助卻是長遠的,甚至是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