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崗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案例分析題
教育心理學案例分析
[案例1]
一位熱情而熱愛教育工作的教師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及提供一個更有情趣的學習環境.新學年開始了,他對教室進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內周圍的墻上張貼了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圖畫,窗臺上還擺上了花草,植物,使課室充滿了生機.請你判斷,它將產生什么樣的效果為什么
[分析]
這位熱情的教師出發點雖然很好,但事與愿違,反而產生分散學生注意,影響學生集中學習的效果.根據無意注意的規律,有趣的圖畫,室內的花草,植物這些新異的刺激物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尤其對低年級學生,他們容易把注意轉移到欣賞圖畫,花草植物上,而影響了專心聽課.
[案例2]
教師在板書生字時,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與相異部分分別用白色和紅色的粉筆寫出來,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規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區別,使學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覺選擇性規律:知覺對象與知覺背景差別越大,對象越容易被人知覺.
(2)符合感覺的相互作用中同時性對比規律:紅白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學生容易區別形近字.
[案例3]
教學生識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師告訴學生如何區別"買賣"兩個字時說:"多了就賣,少了就買."學生很快記住了這兩個字.還有的學生把"干燥"寫成"干躁",把"急躁"寫成"急燥",老師就教學生記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從此以后,學生對這兩個字再也不混淆了.這些教法有何心理學依據
[分析]
這些教法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發和借鑒作用.心理學的知識告訴我們:凡是有意義的材料,必須讓學生學會積極開動腦筋,找出材料之間的聯系;對無意義的材料,應盡量賦予其人為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記憶效果就好.簡言之,教師應教學生進行意義識記.
[案例4]
教師在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時,其試卷為什么不單純用選擇和判斷題,而常常求助于填空,問答題
[分析]
選擇和判斷主要通過再認解答;填空,問答主要通過重現來解答.由于再認和重現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認記憶優于重現記憶,而且能再認的不一定重現.因此僅靠判斷,選擇難以說明記憶已達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問答,填空等題型.
[案例5]
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教師對學生作業采用"漏一補十""錯一罰十"的做法.你怎樣看待這一現象請運用記憶的有關規律加以分析.
[分析]
這種做法違背記憶規律,也是行之無效的.學生識記的效果和識記材料的性質和數量有關,在一定的時間不宜過多,否則,易引起學生過度的疲勞,降低記憶的效果,同時,"漏一補十""錯一罰十"的做法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和記憶的信心和主動性,對進一步學習制造一些心理障礙.
[案例6]
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列舉磚頭的用處"時,學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倉庫,造學校,鋪路";學生小明的回答是:"蓋房子,蓋花壇,打狗,敲釘",請問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賞哪種回答為什么請根據思維的原理進行分析.
[分析]
小方回答磚頭的用途都是沿著用作"建筑材料"這一方向發散出來的,幾乎沒有變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僅想到了磚頭可作建筑材料,還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這樣的發散思維變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篇2:特崗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寫作范文例文
從“一滴水”到“常流水”
以往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要有一杯水;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它之所以流行,在那個時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目前科技和社會發展的速度而言,“一滴水”和“一桶水”的關系已經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需要我們以運動的觀點去認真的對待!
首先,這滴“水”應該是學生所需要、所渴求的。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說的任何事都是對的,教師就是權威,是整個課堂的主宰者。所謂的“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就如同一個裝滿知識的容器,對學生說道:“過來!把我有的給你倒上!”于是,今年給這批學生向腦子里倒,明年再給另外一批學生往腦子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常有這樣的現象,教師在前面講的可謂是聲情并茂,熱火朝天,但一看學生卻是無精打采或強顏歡笑,為什么!困為這滴水不是學生所想要的,雖然你給學生倒了好幾杯,但卻沒有學生所想要的那一滴。于是,教師越教,學生就越不會學,
篇3:特崗教師招聘考試面試題答題注意事項攻關策略
在所有的招教類考試中,面試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現在特崗教師的考試當中,很多時候面試占到六成的分數。在一些在編教師考試當中,甚至會更高,占到70%,80%,為什么這么設置呢?因為你將來是做老師,不管基礎知識答的有多么好,如果你不能很好的講課的話,全都是白費。從面試準備的角度來講,首先也是講一個儀表,所有的面試都很注重儀表,但是對于自己身份的識別認知要非常清晰,你現在去考老師,儀表、談吐要像一個老師,不是像,是從角色認同上就把自己當成老師來看待。如果不像一個老師,可能一下就會被淘汰掉了。雖然現在麻辣教師很受學生歡迎,但是我希望大家在考的時候,還是不要麻辣,要更中庸化一些,社會認知上老師是什么形象,你就打扮成什么樣,不要過于前衛,當然邋遢就更不用說了,永遠不會受到主考考官的認可。
另外,在面試的過程中,主要采取的形式是說課和試講,試講就是正常的講題。說課很多學生沒有接觸過,它是老師進行教研活動的方式,就是介紹課程的設置,設計思路,你最終要達到什么樣的教學目標等等,既是對在座的考官進行一個闡述,它不是講課,而是你對課程的設計的講述。然后說課也好,試講也好,都可能會有考官提問,考官提問說明比較好,如果不提問大家就可以準備下一場考試了。基本上老師都會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