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魏書生班級管理藝術》有感
如何做好班主任
--讀《魏書生班級管理藝術》有感
常聽同事感嘆:當班主任容易,當好班主任難!從教十幾年,當了十幾年的班主任,對此我體會頗深。學生是越來越聰明,可也越來越淘氣,越來越嬌氣,越來越有主見了,“老一套”對他們全然無用,班級管理工作也越難做了。傳統的班級管理片面強調管理的主體是班主任,而忽視或弱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及主觀能動性。另外在班干部的任用上學生受眾面小,而忽略了對全體學生的培養,違背了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近日,拜讀了魏書生老師撰寫的《魏書生班級管理藝術》一書,受益匪淺。在魏書生老師管理方法指導下,我及時調整傳統的教育教學的方法,通過一系列實際操作運行我發現,只要方法得當,再難管理的班級同樣也能夠充滿競爭意識,形成合力。
魏書生老師班級管理的最大亮點就是“民主、科學”二字。讓學生在班級的大熔爐里,不斷地自我學習、自我成長。魏書生老師在班級管理中,通過選好常務班長,設立值周班長、值日班長,鼓勵學生自薦等方式,實現班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結合魏書生老師的班級管理模式,我將學生的自主發展與班干輪流制結合起來,嘗試實施班級自主管理模式,力求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考慮到班級管理的穩定性,我仍設立了常務班長及各委員作為班級的核心管理,再設立值日班長,由班級學生輪流擔任,協助和督促各委員完成各項工作,根據班級的管理制度,檢查和評價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值日班長在檢查、督促的過程中,了解了班級中存在的問題,熟悉了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領會了遵守班級制度的重要性,發展了學生的自我教育,培養了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與能力。值日班長作好每天的評價記錄,認真填寫班級日志,交給常務班長審查,再傳給下一位值日班長。班主任通過班級日志,也能及時了解班級發生的事情。遇有較大的問題,通過指導學生開展主題班會,也能及時研究和解決。由于班上只有30人,所以每個月幾乎人人都有擔任一次值日班干的機會,這不僅培養了民主平等的意識,還解決干群矛盾,民主管理的優勢一下體現出來了。
魏老師認為:學校、班集體絕不是制造統一型號、統一規格的升學零件的機器,是將學生載向遠大前程的渡船;是培養學生生命的幼苗在合適的陽光、土壤、肥料、水分中長大的園地;是學生走向社會各個不同崗位的實習場所,實習小社會;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最大限度發展的培訓基地。是啊,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俗話說:龍生九子,各個不相同。十指亦有長短,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絕對不能千人一面,讓每個學生都達到同一個高度。在魏老師在班級管理中,既科學管理班集體,制定一系列的班規班法,又有特殊情況育人方法種種。如“和后進生組成互助組”、“犯錯誤,唱歌”“有時也需要留學生”、“上進于反復之間”等。尤其是“上進于反復之間”,魏老師針對后進生上進的過程充滿了反復,而允許學生有反復,用自己的耐心、愛心寬容學生的反復,最終取得進步,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了發展,好學生更好,后進生逐步進步。作為寧國市首批課改實驗學校,要求的是班級的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但每個班級中,總會有那么幾個“后進生”,不管是學習上的,還是品行方面的,班主任在采用各種方法幫助、教育,有的可能立竿見影,收效較大,但更多的時候則是左耳進,右耳出,好了一天,又回到了從前。讀了魏老師的特殊情況育人方法才讓我明白,面對“后進生”千萬不能放棄,而應該靈活采用各種育人方法,寬容學生的過失、反復,堅持讓每個學生得到發展,才是真正的班主任!
為了給我班上的“后進生”更多的展示空間,我嘗試在墻面上開設各種版面,展示學生引以為自豪的作品,如學生的優秀作文,學生的收藏,學生的繪畫書法等作品,并且不斷地予以更新和選擇,這些墻壁欄目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審美能力,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尤其對成績不優秀的弱勢學生提供了成長的平臺。我還特意購置了一些美麗的花草,美化教室,走廊、窗臺。我專門挑選了一部分“后進生”成立專人護理小組進行培養,精心的布置與種植。“后進生”們在自己親自布置的美好而溫馨的教室里找到自信,心情愉悅而快樂,“后進生”們更加愛護班級的環境,班級同學之間也更加和諧。我這個班主任對“后進生”的管理自然是越來越輕松。
在魏書生老師的班中,全員參與,相互制衡。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時而動,權力彼此制約,而教師則處在一個駕馭、服務的位置上。于是我根據幾次綜合考試的成績,遵循優良中差搭配和學生自愿組合的的原則,我們班分成了六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都有一個小組長。小組內部成員之間要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小組與小組之間展開競爭,作業比認真,發言比積極,紀律比安靜,打掃比干凈。小組之間還建立起詳細的評價機制,每天對班級、小組進行量化考核。每周評出優勝小組兩個,評上的小組成員操行分各加三分。除了這個,還要通過成長檔案盒的方式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價,促使每個學生自主發展。成長檔案盒內裝有學生的獲獎作品、榮譽證書等,內容的豐富程度直接決定學生的發展水平。這種管理模式讓每個小組、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了班級管理之中,充分調動了每個學生主動發展的積極性。
魏書生老師這樣說“我屬于愿意當班主任的那類教師。我總覺得,做教師而不當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長能力的機會,吃了大虧。”的確,總結我幾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有幾許勞累,就多幾分收獲,我咀嚼過失敗的苦澀,也品嘗過成功的甘甜。在魏書生老師高超管理藝術的指引下,我的全新的班級管理模式已初見成效。而魏書生老師崇高的人格魅力更讓我感受到只有做班主任老師才是不乏味的、沒有遺憾的、才是充實的、完美的老師。
篇2:班級管理藝術:無為中大成
班級管理藝術:無為中大成
班級是學生集體的基層組織,是學生共同學習、生活的地方。班主任是全面負責一個教學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的工作對一個班集體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拿破侖曾說:“一頭獅子率領的羊群部隊能打敗一頭綿羊所率領的獅子部隊。”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一個領導者的重要性,而班主任正是一個班級的領導者。“親其師,則信其道。”人格高尚的班主任應當是一面旗幟,一盞航燈,引導全班學生健康成長。在這幾年班主任的工作中針對同學的共性和特性,我摸索出了一套融合著自己的方法和特色的班級管理方案。
一、管理理念
高中班級管理應與時俱進,要有創新精神。班主任工作應該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提高、在提高中創新,創新意味著更進一步的提高。班主任獲得一種科學正確的現代教育理念往往比掌握局部的工作技能更重要。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當好一個班主任的首要條件。班級發展靠經營,提高質量靠管理。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要樹立服務理念,追求質量,講究效率,實現學生、家長、學校三贏戰略。在任課老師相同的前提下,要評價一個班級的先進與否,班主任的管理能力與思想起決定性的作用。優秀的班主任首先應該對自己的工作飽含熱情,樂于奉獻。優秀的班主任應不斷地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充實自己,將所學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付諸于實踐,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別人的先進經驗,以期把自己的班集體打造成一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人特,人特我精”的集體。班訓:做學問,先做人。治班警言:怕苦累莫入此門,圖輕松另尋他處。
二、班級管理
1.抓班風建設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始終應把創建優秀的班集體當成班級管理的首要任務。集體的輿論、集體的作用和集體的意識能形成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很強的推動力。集體主義及榮譽感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徑。在一個融洽的班集體中,每個學生都會養成一種不懈的追求精神,盡管充滿著競爭,但更多的是洋溢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尊重、理解、關心和友誼。
班主任是班集體建設的總設計師,應根據學生不斷取得的進步,隨時改進和調整班級的工作和學習計劃,認真鉆研其他優秀班主任的先進經驗和方法,及時汲取營養,取長補短,使班級取得不斷的轉變和進步。
2.抓學風養成
(1)抓早讀。每天早上同學們盡可能早到班,利用早飯前的早讀課把前一天未消化的盡快消化,再把當天需要預習的盡早把握。
(2)抓課堂。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把握住課堂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關鍵,本著我校實行洋思教改模式,提醒與督促學生切實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
(3)抓自習。我班學生由于數學底子薄,而高考時數學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能否上大學,所有我們利用自習課的時間,除了完成當天的任務外,還要對以前的知識進行補習,看書、做題、問題、討論,你爭我趕,唯恐掉隊。
三、打造一支思想過硬,作風雷厲風行的班干部隊伍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搞好班級工作,班主任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必須有一支響鐺鐺的班干部隊伍。一名好的學生干部,必須堅持正確的原則和立場,凡事一視同仁。只有這樣,才能弘揚正氣。建立班委后,要對他們進行培訓,統一思想,提高工作水平。召開全班民主生活會,采用1+1模式。即:自述這一階段工作的成績、失誤。班干部暢所欲言,提高了自己,又可以更好地服務他人。如此以來,班干部的整體素質和領導能力日益加強。正因為如此,同學們才公認班干部是思想過硬,是信的過的好同學,是令他們尊重,值得他們學習的好榜樣。
四、建立一套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多年的班級工作實踐中,我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使班級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1.建立班務日記制度
班務日記制度是一種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對班級日常事務進行管理和記錄的制度。建立班務日記制度,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全面發展。有利于促進班級風氣的優化。有利于對學生的操行評定,形成班級多渠道公開管理。有利于充分調動班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班主任改變瑣碎的管理為遙控式管理,從而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
2.實行遲到學生簽到制
改變傳統的點名方法,遲到學生在點名冊上簽到校時間,每周做出總結,對遲到兩次以上的學生予以提醒和警告。
3.班干部輪流值日制
改變班長統攬全局的傳統做法,實行班干部輪流值日制度,對班級每項工作分工負責。班干部在值日期間要詳實記錄學校對班級的考核結果以及班級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況,有問題及時解決,杜絕拖延,以督促全體同學培養更好的自律意識和自省能力。
4.激勵與鞭策相結合的制度
班主任應適時給予學生鼓勵,努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使任課老師每天能保持愉悅的心情,積極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樂中教,樂中學的環境。班會應適時舉行,多些表揚和鼓勵,少一點批評和處罰。
5.個性化管理
(1)笨鳥先飛的辦法。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超常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能登上塔尖,都離不開兩個字--勤奮。一個整體素質較差的班級體,要趕上乃至超過其他班級,就只有抽時間學,擠時間學習,勤學,苦學。班主任應激勵學生懂得天道酬勤。
(2)“1+0=0”的哲理。這里的1和0分別代表語數外高考科目和美術專業。對學生來說,偏頗任何一項的作法都是錯誤的。所以我們班在強調高考科目的同時還嚴抓美術專業訓練,為高考之戰備足糧草彈藥。
(3)一把筷子折不斷的啟示。一個班級的成長,任課老師的作用是關鍵。盡管班主任是班集體的核心人物,對于班集體的建設和學生個體的成長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光靠班主任單槍匹馬地干,是不可能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思想和創造力的。班級工作需要各任課老師的共同努力來完成。班主任要善于團結全體任課教師,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一個團結一致的教師集體。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教師集體是靠集體的智慧、思想和創造建立起來的。”沒有一個真正的教師集體,就不可能有統一的教育過程。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有意識地協調好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共同構筑教育合力,達到育人的目的。
五、把握好愛與嚴的尺度--愛而不害,嚴而不傷
“三分制度管理,七分感情管理。”沒有愛便沒有教育。班主任只有心里時刻裝著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理解和尊重。但光愛不嚴,打打鬧鬧,嘻嘻哈哈,則削弱了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最基本的尊嚴,將會導致班級管理潰散,造成學生任意妄為的嚴重后果。班主任對學生一味地嚴格,不給學生關懷、體諒,表面上看,學生非常聽話,有時甚至做得很好,但時間長了學生會有一種被壓抑的感覺,如果這種壓抑得不到有效的轉化,釋放,總有一天它就會像火山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班主任對學生不僅要給予關心、愛護、幫助、鼓勵、鞭策、指點、引導等,使師生之間關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管教,使師生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唯有做到寬嚴適度,愛與嚴統一,方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陳士平
篇3:班級管理工作心得體會:批評藝術
班級管理工作心得體會:批評藝術
批評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手段之一,作為一名教師,會經常面對犯錯誤的學生,當批評成為必須采取的手段時,教師仍需謹言慎行,現在,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中普遍存在嬌氣,承受力差等特點,因此,批評作為慎之又慎運用的教育方法。
教師首先要明確批評所達到的目的。在批評學生時,要針對學生的某一種錯誤而進行,而不同的錯誤與不同的學生,其批評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不同的。而不變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錯,避免以后犯同樣的錯誤。學生所犯的錯誤往往是缺少考慮,沖動或者偷懶等原因導致,教師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很重要。
其次,教師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個人的良好情緒是有利于批評的進行,所以批評前要先調整好心情心態,控制好情緒,穩定好自己的心情,去營造心平氣和的心境。只有心平氣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再次,批評前要營造一個和諧的、溫馨的環境。盡量不在大眾場合批評學生,在安靜的環境和學生單獨談心,維護學生自尊。教師擁有了批評的技巧,藝術,才使批評達到育人的目的。我經常運用的方法是給批評加進色彩,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能使學生不再畏懼批評,坦然接受批評。學生是成長的樹,加進色彩的批評就成了釋放麻醉劑的利刃,既削去歪枝斜杈又能呵護其心靈,維護其自尊。具體說明如下:
一、加入紅色的愛
紅色是溫暖人心的色彩,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尤其是犯錯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愛,這些學生往往愛沖動,自制力差。可是無論犯多大錯誤的學生也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愛,因此,教師面對他們可以疾言厲色,但必須以愛為基礎的。如果愛心缺失,批評的行為就會缺位。教師必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牢記失控的言行是放任情緒導致的。實際上,很多犯錯誤的學生心里是擔心的,恐懼的,甚至有的誠惶誠恐。此時,單一的嚴厲的批評容易激起他更大的擔心,恐懼,甚至是對抗,逆反。研究發現:在嚴厲的批評面前,教師和學生心里總會有不愉快,不情愿,大多數學生不能坦然面對。所以,懂得在批評中注入愛心的教師,她的語言一定是氣而不怒,眼神一定是怨而不恨,幾句由衷的話就會縮短師生的距離,如:孩子,我理解你,但是暫時不能原諒你的行為,過失。又如:孩子,在錯誤之前,你一定猶豫過,是你的弱點促使你犯錯......教師只有把批評看做是和學生的另一種交流,才有批評的效果。在加入愛的批評面前,學生的心會趨于平靜,頭腦會漸漸冷靜。為其改正錯誤打下基礎。
二、加入藍色的公正
藍色容易讓人想到大海,藍天,讓人心情豁然敞亮的色彩。公正是高尚師德的表現,是贏得學生尊重的重要因素。公正體現在調查分析貼近事實,不偏袒無偏見。公正還體現在就事論事,切忌翻舊賬,早已解決的問題不再提及,避免讓學生產生這樣的心理:老師從未原諒我的過錯。再努力也改變不了自己在老師心里的印象。甚至產生破罐破摔的想法。畢竟,犯錯的學生有許多的優點,長處。不要因他一時的錯而全盤否定,這才是公正。公正的教師會贏得學生的心,他會真正思考自己的錯誤。
三、加入黃色的剖析
黃色代表警示,是引起重視的色彩。剖析錯誤是批評的重要內容,是育人的重要環節。任何人在犯了錯誤后,總是找出種種理由說自己是正確的,因而很難接受批評。同樣,學生也不容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美國心理學家卡耐基說:“聽到別人對我們的某些長處表示贊賞后,再聽到批評,心里往往好受得多”所以,在中肯的分析中對其優點的贊揚是必要的。如:孩子,你一直善于動腦思考,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問題呢?什么想法或弱點使你一個好孩子沒能管住自己?在剖析中教會學生理智地分析問題,克制自己的情緒,克服自身深的弱點,提高他們的對錯誤的思想認識。
四、加入綠色的幽默
綠色是賞心悅目的色彩,具有批評藝術的教師一定是不失幽默的,幽默是教育智慧的體現也是愛心的體現。學生在黑板上寫了一行字,歪了,一邊高,一邊低,滿以為你會說讓他注意,以后把字寫得平直點,而你告訴大家說這個同學在描述一句詩:“一行白鷺上青天......”或者說:這些字在玩翹翹板呢!這一幽默式的批評更能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
批評加入色彩,其實加入的是教師對受教育的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尊重,影響,加入色彩的批評能使學生因錯而反思,因錯而成長,因錯而感恩,感恩教師的良苦用心,感恩教師的高尚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