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課改學習心得:感受課改的成長

課改學習心得:感受課改的成長

2024-08-01 閱讀 5358

課改學習心得:感受課改的成長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標引路、三環五步”開放式課堂教學的學習和摸索使我明白了:教育要適合學生成長,適合人才培養。理想課堂是師生平等對話的課堂,學生問題發生的課堂,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思維碰撞的課堂,智慧生成的課堂,健全人格的課堂;促進教育公平,首先是促進課堂學習公平。這些理論和政策的確立對我們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我們要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課堂教學改革機遇,更要以百倍的勇氣去挑戰傳統教學方式,使四中的課改更成熟

回顧我們以前的數學課堂教學令人揪心!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教師累在滔滔不絕,學生苦在手忙腦茫;高密度知識灌輸,快節奏內容轉換,題海式習題鞏固;教師期期埋怨教學課時不夠,一心想著補課;學生終日抱怨學習生活乏味,一心想著放假。這是典型的高負荷,低收效的課堂。面對這樣的課堂教學現狀,我決心課改!

我們現在的課堂,教室里面拆了講臺,學生分為9個組,每組6人。我們的課堂是“學標引路、三環五步”模式。“學標引路”指,課前由教師制定學標,引導學生自學。學標內容主要是學習目標、預習設置、學習流程等。“三環”指,課前學生自學-課中學習展示-課后學習反饋;“五步”指,課堂上讀讀、講講、想想、議議、練練五個學習環節。每堂課都是由各科主持人主持課堂,課前分配課堂任務并在相應的黑板上展示重難點內容,課堂上按照學標內容的先后順序分組派代表進行講解,講解完后各組可以質疑、改正、提問、討論。學生討論后還是弄不明白的地方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點拔。

我所教的班級共54人,課前預習比較充分,大部分學生都能及時完成;課堂展示比較滿意,主持人課堂組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發言,但是個別學生由于膽子比較小,課堂上很少看到他們的發言,我相信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他們會慢慢改變自己的。這樣的課堂教學使班級學生更加團結,使組與組之間更具有競爭力,一個學期下來,我們班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主持人,像向石水、梅雪莉、張曉媚、李斯璇、向簫等,還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小組發言人,像張芳剛、譚葉慧、張蓉、張智慧、張畫、李水香、梅瀟等等。現在的每節課大部分學生沒有打瞌睡、玩小動作的壞習慣了,學生的基本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像普通話、粉筆字、鋼筆字,讀說能力等得到了鍛煉和提高。現在的學生也比以前懂禮貌多了,見到老師和陌生人都會主動問好。

通過實踐操作,取得了一點點成績,也積累了一點點經驗,同時也在實施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和困惑:

1.陳舊的教學觀念一時間難以改變,導致“時冷時熱”。

2.課堂學習學生不主動,仍然習慣于“聽課”,課堂合作、展示的氣氛不濃,習慣“單干”,學習效果不是很高。

3.認為合作學習就是6人小組討論,課堂安排合作的時間較短,合作內容缺乏合作價值而流于形式。有的合作過多過濫,無的放失;有的合作學習比較“突然”,學生無感可發,無話可說。

4.在實踐中,還發現教師制訂學標前準備不夠,首先是“目中無人”,制學標不能很好地備學生;其次是“手中無法”,不能很好地處理“三環五步”;再次是“胸中無案”。制定學標前不能做到胸有成竹。很多教師制訂學標只停留在學習目標和預習題上,對課中的“五步”和課堂學習生成欠考慮。

針對課改出現的問題我的改正措施是:

1.多上網查資料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多看山東杜郎口中學和岳陽許市中學的教學視頻;

2.平時多聽課學習,多參加學校的教研活動;

3.多寫教學反思和課改心得;

4.課前督促學生進行充分的課前預習,平時加強對課堂主持人的培養和發言人的訓練;

5.組織學生觀看課改示范課教學視頻。

篇2:小學新課改教學心得

關于小學新課改的教學心得

文昌市頭苑培基小學尤旺

自課改后,課堂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教師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敢于讓學生暢所欲言,盡量給機會學生展示自我。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做到以掌聲表揚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用積極的語言加以評定,多鼓勵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主合作與探究精神,以行動讓其感受到團結協作、互幫促進的重要性,讓學生在不斷學習中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總結文藝的規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不能只給一個答案,而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教給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獲取能力的手段,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把學生放在教育教學的“主體”地位。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創設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更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上的精神負擔,這樣一來,學生在對教師的熱愛和期盼中就能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更好地促使學生積極地學習。

要當好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就要充分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地投身新課改,作為當代新形勢下的教師更要不斷加強業務、理論上的學習,不斷地更新觀念,以新理念新觀點來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在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積極地參與各種教研活動,及時汲取營養,豐富自身的素質,力爭在新課改中有所作為。

新課改的核心是“注重教學過程,注意以學生為本、學生能力的培養。”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唯一的標準。我從事教育教學17年來,感悟深刻,下面我淺談下自己的拙見。

一、課堂上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教學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我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一來可以吸引學生學習聽課的注意力,二來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的過程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到了文本知識,從而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聯系實際,多激勵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若能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創設一個良好的思維活動空間,那么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中教師應是配角,而學生們則是主角,如何引導、啟發和點撥?能否真正把學生引到學習的領域,教師在平時的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收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教具,讓學生去熟識。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善于引導學生從生活現實出發,根據其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讓其發揮想象,積極活躍思維來解決問題。

三、注重過程教學

新課改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還包括技能、創設問題、思考與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價值觀幾方面。所以課堂教學要教給學生的應該是探究學習的方法,教給獨立思考、團結合作的意識。

篇3:課改心得我三精課堂實踐小結

不知不覺,從**年之初參加苗蔚林校長組織的“三精”活力課堂征文活動,進而參加在平明中學舉行的“三精”活力課堂活動活動,至今已將近一年。回顧這一年的時光真是過得很快,但卻又是歷歷在目。

一、“三精”課堂實踐持續用力

雖說苗蔚林校長的“三精”活力課堂出發點是在中學,其實在我們的小學課堂(特別是農村小學的語文課堂)也同樣適用,由于本人今年執教的是一、二年級語文,所以我們主要是在低年級語文課堂進行“三精”教學的實踐。通過實踐,我們發現無論是在低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中,還是在低年級的閱讀和口語交際教學中都可以踐行“三精”活力課堂的精髓,而且效果甚佳,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力。

二、向“三精”班級管理邁進

凡是在村小做過低年級班主任的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低年級的班主任不易做,也不宜做,特別是村小一年級的班主任更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了的,要是班級人數再多些(還有七、八個不夠年齡的學生),學校里再有個商店,那教室里的垃圾簡直就是“滿為人患”了。恰巧這些情況,我們今年都遇到了,要想把這樣的班級管理好,只是需要頗費些腦力與精力的。通過今年半年多的實踐與探索,我們發現“三精”課堂完全可以向“三精”班級管理邁進,班級的衛生和班風、學風也大有進益,成效很不錯。

三、再次研讀《困惑與執著》一書

“三精”活力課堂對于我們來說,畢竟還是“舶來品”,在操作與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還是有很多不解與困惑之處,更缺少高人在我們身邊以便我們隨時請教、請益,怎么辦呢?好在我們當初參加平明中學“三精”活力課堂時,苗蔚林校長贈予我們每人一本《困惑與執著》。有了此書,我們在實踐中遇到問題時,都可以向這位“無聲的老師”請教,而此書又是一本實踐性與現實性很強的著作,每每遇到問題,我們都可以從書中找到啟示,讓我們獲益良多。

“三精”活力課堂是扎根于農村教育現實而又充滿活力的一種課堂實踐,我們要想真正地領悟“三精”活力課堂的真諦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感謝《困惑與執著》一書,更感謝苗蔚林校長開創的“三精”活力課堂,讓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可以更好的前行,我們會因為一路由您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