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體會: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工作體會: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黨的**大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提出來,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又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明確提出建設和諧社會,其中也包括學校的和諧教育。事實上,蘇聯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早就提出了和諧教育的一些想法。目前,新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既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
師生關系包括師生倫理關系和師生情感關系。當前,在學校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師生倫理關系方面的問題主要是:師生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比較混亂,學生權利經常得不到應有的保護。許多教師沒有把學生作為一個有獨立個人權利的社會人來對待,經常有意無意地侵犯學生的個人權利,特別是侵犯學生人身方面的權利和自由以及學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權利。忽視、侵犯學生的權利,必然會導致師生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紊亂。師生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紊亂,還表現為在學校教育中,教師為學生籌劃一切,包辦代替。這從表面上看是教師事事關心,實質上是忽視學生的獨立性,不讓學生履行自己的義務。不論是侵犯學生權利還是包辦代替,都不是恰當的師生倫理關系。
新課程的推進要致力于建立充分體現著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倫理關系。為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第一,樹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現代師生倫理關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師承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每個學生都有特定的權利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這種尊重既表現在對學生獨特個性行為表現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又表現在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學生自由充分發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
第二,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法制意識淡薄,認識不到學生擁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這是侵犯學生權利現象屢屢發生和廣泛存在的內在原因。所以,教師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識,明確師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同時,也要加強教育制度倫理建設,使師生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更加明晰并轉化為具體的制度規定,切實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
第三,加強師德建設,純化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一種教育關系,即一種具有道德純潔性的特殊社會關系。我們教師應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抵御不良社會風氣侵蝕的積極性和能力,同時,也要更新管理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從而為師生關系的純化創造有利的教育環境。
師生情感關系問題雖然比較受到人們的重視,并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但是,從整體上說,師生情感關系的狀況仍難以令人滿意,師生之間情感冷漠、缺乏溝通的現象比比皆是。師生之間缺乏積極的情感聯系,不僅使得一直為人們所珍視的師生情誼黯然失色,也使教學活動失去了寶貴的動力源泉。優化師生情感關系,重建溫馨感人的師生情誼,是師生關系改革的現實要求。
那么,新課程改革應追求一種什么樣的師生情感關系呢?我們認為,新型的良好師生情感關系應該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系。它是一種真正的人與人的心靈溝通,是師生互相關愛的結果。它是師生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的催化劑,是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性情和靈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種和諧、真誠和溫馨的心理氛圍,是真善美的統一體。創造這種新型的師生情感關系,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
第一,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要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聯系,教師必須真情付出,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于學業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我們相信,教師的真情投入,必定會得到學生的真情回報。
第二,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通過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情感體驗,改進教學活動,使教學過程充滿情趣和活力。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提高教學活動的吸引力,這是優化師生情感關系的重要策略。
第三,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得有內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教師情感關系的重要保證。為此,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擴展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總之,課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新型師生關系,為此,需要教師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學活動和完善個性兩個方面共同努力。
鞠永峰
篇2: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打造高效英語課堂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
羅浮中學李云開
摘要:《英語新課程標準》建議“英語教師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的潤滑劑。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態度及其授課內容的興趣。但是,如何才能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呢?這就需要在課堂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如果師生間出現感情上的隔閡,則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影響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是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英語教學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文就師生關系對英語教學的影響和作用進行膚淺的論述。
關鍵詞:英語教學師生關系和諧高效課堂
眾所周知,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形勢相當嚴峻。由于學生學習環境和自身基礎方面的原因,使他們一開始就對英語的學習缺乏自信。所以,如何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并且使他們能夠愛上這門學科就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課堂,則是師生關系得以體現的最佳舞臺,而這個舞臺不再是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而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精彩舞臺。英語教師,是一個很好的導演也是一個演員,同時還擔任著多重角色,是設計者、策劃者、組織者和指揮者,她既是嚴師又是朋友。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力求時刻創造這種輕松無壓力的氣氛,所以建立起一種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至關重要的。
1.“師生關系”的定義
“關系”是指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關系或心理距離。(皮連生,**:326)在學校,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我們幾乎天天上課與學生接觸往來,因此,“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里傳遞信息、溝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過程,是教育和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媒介。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我認為,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2.轉變師生觀念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轉變自己的觀念,放下“師道尊嚴”,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從以前的保管員、監察員、偵查員等多重角色中轉變過來,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與學生建立平等、互幫互學、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體驗成功學習的快樂,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不同于其它學科。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與創造性就更加突出。英語課強調每個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和行動都處于積極的、主動的狀態,從而使學生獲得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師應當尊重并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做到當堂知識、當堂消化,學生掌握的知識才牢固,英語課堂的效率也就真正提高了。
篇3:和諧師生關系讓課堂動了起來
和諧的師生關系,讓課堂“動”了起來
個性是創新的前提,個性與創新總是相伴而生,學生個性得到張揚的時候,創新潛能才能開發出來。課堂上學生是否能夠較好地張揚個性,這取決于學生對老師的喜愛,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小學生在這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如果教師平時總是笑容可掬,親切和藹,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并盡量創造條件與學生進行接觸、談心、游戲。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都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尋找解決困難的方法,而不是指責、批評、嘲笑、諷刺。這樣學生不管在課堂內外,還是學習生活中,時刻地感受到教師真誠的關懷和熱愛,他們就會產生喜愛、愉快、滿足的情感,并從內心升騰起對老師的信任和愛戴,從而喜歡老師以及他所任學科,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積極實現教師的期望。在課堂上,有促使他們自主學習的動力,給他們學習的自信和勇氣,讓他們大膽的回答問題,積極、熱情地參與課堂活動。這樣學生的創造潛能不但得到發展和展示,而且課堂充滿了創新活力,動了起來。
因此,相融、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個性得到張揚的同時又為創新創造了契機。讓課堂充滿了創新活動,讓課堂“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