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創設科學管理模式,推進教改深入發展

創設科學管理模式,推進教改深入發展

2024-08-01 閱讀 6450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創設科學的管理模式,推進教改的深入發展

作者不詳

幼兒園好比一個“處處充滿愛心、時刻追求進步”的家庭:“孩子”是那些活潑可愛的幼兒,“母親”是鞠躬盡瘁、辛勤勞動的教職工,而“父親”則是指統籌安排、決策決議、勞心勞力的園務領導。“家庭”的管教管道、衣食住行等繁瑣事物正切實的反映出幼兒園工作的多面性、復雜性和細致性。如何使這個“大家庭”團結齊心、與時俱進?只有創設科學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努力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才是唯一之道。

1、積極投身人事制度改革,從源頭上抓管理。

管理的“中心”是人,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質,調動人的積極性。為適應gg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轉變用人機制,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勢在必行。新型的用人機制就是要讓“能者上、庸者下”,打破舊的“鐵飯碗”和傳統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局面。教育幼兒園于98年就實行了園長負責制,內部實行分層管理,責、權、利結合,并建立監督檢查系統,職責清楚、層層負責。崗位責任到人,經濟核算到組。在此基礎上,實行全員聘任制、轉崗聘用、優化組合等,這樣一來,充分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隨著教職工教育觀念逐步改變和教育思想的不斷更新,促進了園內保教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規范管理,健全機制,促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不斷上新臺階。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體,而教育活動的組織是實現幼兒園整體目標的手段。教師專業素質的強弱,直接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和發展,也影響幼兒園整體教育水平。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鍵和根本保證。

(一)抓好教師“思想陣地”建設。

首先從政治思想工作做起,加強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教育。定期組織教師參與政治理論學習,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如“演講會,討論課、職業道德知識競賽”等。幫

助教師深刻領會“規程”實質,端正教育態度,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質量觀和服務觀。同時,充分發揮黨、團支部、工會的作用,豐富教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及時了解他們工作、生活中的困難,為他們排憂解難。這樣,創立了良好的園所文化,增強了園內凝聚力。

要規范教師的行為,建立健全一系列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十分必要。以此使每一個人、每一項工作有章可行,有尺可度。比如考核制度,先確立考核標準與獎懲條例,采限自評、集體考核等多種方法,按月對教職工的思想品德、業務水平、工作能力等進行全面考核和評價。將教職工的報酬與工作的責、質、量、績掛勾,實行優績優得,責重酬厚。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使教職工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各盡其責、各顯其能。

(二)全面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1、根據每名教師的不同能力、性格及工作需要,幼兒園采取了“全局考慮,統一安排,合理調整”的用人方法。為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堅持實施“四結合”方式,即自學與集體學習相結合,專家講授與現場指導相結合,外出學習與園內相互觀摩學習相結合,學歷進修與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相結合。同時,開避孕藥一系列科學、規范、有序有崗位練兵活動,如優質課競賽、優秀論文和教案評比、藝術教育觀摩課、創設環境評比、六項全能競賽、教師繪畫及手工作品展等。這樣一來,多渠道、多層次,多途徑的提高了教師的知識水平,幫助教師掌握了先進的教育觀念,不斷轉化大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2、強化教學“中心”意識。在以班級為單位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創造條件讓教師主動發揮、大膽實踐:創設美化活動室、開辟多種活動區、組織幼兒參與社會實踐等。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了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的信心和實際工作的能力,強化了園內的教學“中心”意識。

三、講究管理藝術,以愛換心、不拘一格。

兒園教師是由女性組成的特殊群體,而且年輕教師占了一多半,感情細膩,爭強好勝,又極具自尊是其共同特點。孟子曾說過一句話:“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工作中,園領導把自己定位在與其他教職工平等的位置上,以愛換心,真心實意的去尊重每位教師,幫助教師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尤其對于年輕的教師,她們有活力、有自信、有能力,但缺乏工作經驗,這時候就要采取“引路子、交法子、壓擔子”等多種方法,積極創造條件為她們提供鍛煉、學習的機會,同時鼓勵她們把握機遇,展現自己。

另外,在實際工作中應十分注重對不同能力的教師進行不同指導。對有能力、有才干的教師大膽使用;對有過失的教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創造機會,讓她們及時改正;對優點和缺點各半的教師,安排在相應的崗位充分作用,“用其長,避其短”。并適時發揮群體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這樣一個既團結又有生機的集體在我園逐漸形成。

四、重視科研工作,發揮其強園、興園的作用。

幼兒園要發展,科研興園是必由之路。教育幼兒園堅持把科研興園作為長期的戰略任務來抓,并貫穿教育教學的始終。依靠和挖掘本園科研力量,組建園級、年級、班級三級網絡,每學年結全市、區、園科研課題,以年級組為單位設計具體方案。在參與科研時,領導堅持學在前、干在前,不斷學習專業理論,親自帶領骨干示范,鼓勵廣大教師參與其中,互相學習、交流。讓教師們從教育發展和自身發展的角度認識理解科研的緊迫性,喚起她們投身科研的積極性,從而全面提高了全園教師的科研能力。對于科研工作一方面要允許教師失敗;另一方面要熱情幫助教師克服困難,充分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為教師科研工作創造積極條件。對科研工作取得成績的教師堅持獎勵,使她們有一種成就感,從而發揮她們更大的創造性。同時,不斷給教師施加壓力,激發她們的創造潛力,增

強教師的進取心。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小學教改隨筆多彩呈現多元發展

本著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理念,我校在上一周五進行了多彩課堂博覽,從早上的第一節到下午的第三節,作為每個學科組推薦出來的一節課,都進行了集體備課,打磨過關,從某種角度來說,既是參展教師教育教學藝術的發展,也是教研組集體智慧的凝練。

所以,在我去掉上課的三節課之后,很高興聽了剩余的四節課,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欣喜和沖動,一種感覺油然而生,這就是多彩呈現,多元發展。

首先,明顯的沖擊性。讓我震驚的年輕老師透露出的少年老成,臨場駕馭能力的輕松。我聽到的四節課當中,三個老師是上班兩年的老師,一個是上班一年的老師,卻都能準確把握自己學科教學特征,能夠凸出學科教學核心教學功能,如王玉潔老師物理教學實驗的融入和應用;宋華坤老師重點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和地理事物因果關系思維導圖的形成;王倩老師以讀帶講,旨在培養學生語文的工具性和應用性;周念老師通過游戲性的參與性體驗活動,引領學生感知美的墻飾如何生成,并通過“留住故鄉的回憶”主題情境設計,讓學生自覺沉浸到作品的設計、制作、分享當中。一氣呵成,體現了作為教師主導的干練性。

第二,驚人的借鑒性。四節雖然學科不同,內容不同。但從教學模式上都注重課題的引入的快捷性,立足于問題化學習目標的生成,從而有效設置學習情境,推動學生一步一步參與到自學活動,展示交流活動,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對應學習目標的達成,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當堂檢測反饋性活動。體現了啟智課堂“以學定教”,重視以生為本的發展性,明確教師的作用是點撥促進學生在自我認同中提升。

第三,不一樣的使命性。作為學校展示課,從學校確定活動通知到上課,不僅時間緊,而且會不自覺的有不一樣的壓力,會渴望同事的認同,渴望盡可能展現自己的最高教學水平。不僅要讓自己和學生享受上課過程,也要讓聽課教師享受教學設計酣暢淋漓的風景。每位老師都在選題和課件制作等上精益求精,從課堂的操作和把控上可以想見付出的過程。

第四,獨特的成長性。也可以說旺盛的成長性,作為相對年輕的教師,我們曾經見識過他們新上崗時的青蔥,獨白式的教學活動,而現在已經能夠有效組織學生,讓學生在舞臺上綻放生命,多了一些傾聽。雖然在課堂環節的刪繁就簡,以及過渡轉乘和評價上還有一些青澀的舉動,但是也可瞥見迸發出的教育機智和從容,這是一種自我的喚醒以及對教育的敬畏和尊重。

總之,沉浸在這樣的課堂當中,傾聽心底兒震顫的感應,感覺到一種興奮和熱情,對比了想當年自己的影蹤,不得不喟嘆鮮活的時代律動,在告訴我們,與時俱進,共長共生,聽課給了我們不經意的觸動,參與其中,也就是成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