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改經驗交流文章踐行一導三學在教學中四個重要環節

教改經驗交流文章踐行一導三學在教學中四個重要環節

2024-07-31 閱讀 3543

資料新課程改革提倡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負擔。我校推行課堂教學改革以來,我們一直在探索適合我們自己學生的課堂教與學的模式,教學必須本土化,接地氣。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逐漸發現將導學案與小組合作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效果非常明顯。在教學實踐中逐漸拋棄了老師單純講,學生被動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逐漸形成了以學案為載體,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堂思考、討論、交流和探索;使學生們成為自主、合作學習的主人;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教師的授課更有針對性;生生、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導三學”教學新模式。學案導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正發揮著巨大效益。在此結合教學實踐就我校的以導學案為依托,構建小組合作式的常態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編制導學案是關鍵

學案是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要想編寫一份好的學案時應關注三個問題。要使學生學習有路子,學案中不僅要有學習目標,也要有學習過程。學案對于那些盲目不知如何學習的學生來說,應該是一條容易通過的學習之路。要使學生學習有勁頭,學習是漫長而又枯澀的活動。只有不斷的成功,不斷的達到目標,不斷激活內心的潛力,才能不斷地充盈自己的力量。設置學案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到“低起點、小臺階”,既能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輕松,又能體會到登上一個個臺階的喜悅,從而增強登上下一個臺階的信心和勇氣。要使學生學習有方法,學會方法,走遍天下。學案不僅要明確學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學案設計要明確指示如何讀書、如何讀圖、如何理解、如何記憶、如何思考、怎樣討論等學習方法。

二、精心組建小組是抓手

精心組織學習小組是有效開展合作式課堂教學的抓手。

開始,我們的合作學習只注重形式,把幾個課桌并在一起,幾個人圍坐在一起,小組活動時學生你說你的,他說他的,亂哄哄一團;也有一些人在課堂討論時,貌似激烈地和其他同學爭辯,可主題卻神游天外,甚至會有些同學就正討論的問題故意大聲爭辯,以顯示自己的存在,嘩眾取寵,根本沒有達到合作學習的效果。我們才發現合作式課堂教學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就了事了,這樣將會致使小組合作學習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隨著教改的深入我們逐步發現,小組的確立需要教師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綜合學生的性格、生活環境、學習能力、氣質類型等多種因素,并尊重學生的意愿。如全面型與特長型學生互補,形象思維型與邏輯思維型學生互補,動腦型和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優勢互補,優秀生與“后進生”知識互補,性格外向型與內向型學生互補等,做到小組內成員最大限度地優勢互補。據此將學生每4

篇2:小學教改方案

一、教改設想

一個人的一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老師所能夠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同樣也是有限的。然而人生路上,知識的需求是無限的。怎樣能使“有限”學習適應“無限”的需要呢?那就得尋求一種長效機制。

古人云“授之以魚,有如授之以漁?!比绻茉谙驅W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豈不是在送給他們金子的同時,也使他們具有了點石成金的指頭了呢。

二、教改目的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交給孩子們一把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

三、教改措施

1,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先學,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地學,而是在老師簡明扼要地出示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后,學生帶著任務在規定的時間內自學指定內容,完成檢測性練習。后教,也不是老師漫無目的地教,而是在學生充分自學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式的學習。當堂訓練,則是在先學后教之后,讓學生通過一定時間和一定數量的訓練,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課堂所學重點難點的理解。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這看似簡單的8個字,實際蘊含的理念是――老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學生學。只有真正做到“先學后教,以教導學”,才能取得佳的教學效果。

2,以學定教。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什么和怎么教,絕不是憑空可以規定的。他們都包含“人”的問題。人不同,則教的東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著不同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教什么,怎樣教?學生學什么,怎樣學?誰更重要?是讓學生圍繞老師,還是讓老師圍繞學生?答案應該是:以學定教,學情決定教情。即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確定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學校要求各教研組長帶領各教研組成員集體備課,設計,如何引導學生自學最有效?主要確定學生的自學范圍,自學內容,自學方式,自學時間以及自學要求。此外,學生自學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設計怎樣當堂檢測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學生暴露自學后可能存在的問題等等。也就是說,老師備課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根據學生的“學”來設定的。

3,老師創造條件,讓學生“有為”。在課堂教學中,人們習慣上認為,老師講得越多、越細、越深、越透,學生就學得越快越好。認為有老師在前面帶路,總比學生自己摸索著前進更快一些。實際上,這樣做容易養成學生思維的惰性。老師成了“傳聲筒”,學生則成了“啞巴”。其實書本上的大部分知識,學生通過自學就能解決。只要學生在課堂上自學、思考、討論、交流,所應掌握的知識就能吃透、消化。

其實“教”也是有講究的。教什么?怎樣教?學生會的就不要再教,學生不會的,盡量讓學生自行解決。老師少講、精講,辦做點撥性的引導即可。教的方法是,讓已掌握的學生先講,如果學生講對了,老師給予肯定;講得不完整,達不到深度,老師補充;講錯了的,老師更正??偟膩碚f是,老師要從“一線”退到“二線”,為學生自學,思考,討論,釋疑當好參謀。創造條件,盡可能地讓學生“有為”。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最終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4,不僅將練兵,還要兵教兵。教學中,老師不但要指揮學生自己練,還要發動學生教學生。卓雅收學生從來不設門檻。因此“學困生”比較多,這些學習上的“困難戶”由于基礎差,對敵識的理解往往很不充分。對這部分學生,老師在課后要進行單獨輔導。這樣一來,會給老師造成不小的負擔和壓力。好在學生多半是寄宿生。師生相處時間長。利用這個優勢,開展“一幫一”活動,讓優秀生和“學困生”結隊子,進行幫扶。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有效地解決“學困生”的問題,而且還促進了優秀生的提高。學優生要得幫助他人,自己就得充分地理解,學習上也有了緊迫感。能把自己理解的知識清晰表述出來,記憶會更牢固。

學生自學的過程,更是一種創新的過程。對學生來說,在沒有自學之前,知識一般都是陌生的,而經歷自學過程,得到對這些知識的感悟,是一種創新,然后再通過上黑板前書寫,和當堂作業,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又是一步的提升。對于這樣的課堂學習,學生會感覺特別緊張,絲毫沒有松懈的余地。能有效地掌握所學的新知識,就會有一促成就感,課后就會感到特別快樂。

采用以上教學方法,彰顯了一種理念:解放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不僅能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還使學生打破禁錮,創新思維,不拘一格,張揚個性。正如卓雅的校訓:“自主、大氣、創新、高雅”。

篇3:教改心得微講臺:提高作業效率小舉措

最近,經常聽見老師們抱怨你們回家作業的質量。同學們,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冷靜回憶,你是否覺得在家做作業的注意力及效率沒有在校期間高?

這種現象發生的最大殺手就是邊做邊玩,想想題目,不時還聽聽音樂或者吃吃零食等等。很大原因,思想上沒有約束,時間上沒有控制,滑到哪里就哪里。

上周外出參觀了浙江長興龍山中學期間,洋思中學的一位校長特別提到他們學校是如何提高學生在家作業的效率。我覺得,蠻好的。今天,借微講談的時間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有這方面需要的同學們,可以借鑒借鑒。

因為大家都有感受,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所以建議同學們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

具體做法:

同學們可以將一天的回家作業一項一項紀錄下來,自己在每一項作業后面先預估一下完成時間,如:7點至7點半完成數學等等。

然后,認認真真的按照你的預估表進行,相信,有了預估時間,一般思想上就會有約束,做起作業來相對會認真點,速度快些。當然,若意志不堅定的同學剛開始可以借助爸爸媽媽的督促來達到要求。

完成后,在預估欄后面再標上實際完成時間。

最后,自己對找、對比,看看你的完成情況。

一直堅持,你會發現,你的預估時間越來越接近實際時間,說明你做作業的專注度、作業的效率在慢慢提高。你對自己的理解及對作業的熟悉度也在慢慢提升。

同學們,有興趣的可以嘗試嘗試!希望,對你有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