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園小班班級小結

幼兒園小班班級小結

2024-08-01 閱讀 3134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幼兒園小班班級小結經過了一學期的適應期,我班在課改工作方面已逐步走向成熟化。本學期我們分析本班孩子情況,根據《綱要》和新教材要求,開展了“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水果樂園、好吃的食物、新年快樂等主題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幫助幼兒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讓他們學會了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

幼兒園小班班級小結

爆竹聲聲辭舊歲,在新年的鐘聲中,我們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二00五年,在過去的一學期中,我們小二班小朋友逐漸告別了稚嫩,在學習和生活自理能力上都有了較大進步,并建立了良好的常規和積極向上的班風班貌。本學期來在校領導的指導下、在老師、保育員的協力配合下,本班圓滿地完成了園內各項工作,使班級幼兒在各個方面逐步走上了正軌,并在德、智、體、美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回想這半年來我們付出的艱辛和努力,看到今天孩子們取得的進步,心中感慨不已,更多的是充滿了甜蜜。現將班級各項工作總結如下:

一、班級可喜成績:

(一)進一步領會《綱要》精神,實施課改工作。

經過了一學期的適應期,我班在課改工作方面已逐步走向成熟化。本學期我們分析本班孩子情況,根據《綱要》和新教材要求,開展了“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水果樂園、好吃的食物、新年快樂等主題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幫助幼兒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讓他們學會了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同時,我們利用走廊、班級角落為幼兒創設了區域,提供了豐富的教玩具,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我班的區域創設在學園環境創設評比中獲得了二等獎。

(二)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建立合理、有效的班級常規。

小班上學期,孩子年齡小,自制力差,在常規培養方面我們三位老師在制定計劃時把常規培養劃入本學期工作的重點。為了讓常規培養更合理、有效,我們總是先找出已有常規存在的弊端,以及必須改善的一些常規,將兩者進行有機整合,形成一套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科學合理的常規體系。通過對幼兒常規各方面的反復訓練與教育,班級幼兒能做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對人有禮貌,樂意幫助他人、愛護公物,使用玩具輕拿輕放,活動后能主動將玩具歸放整齊等。本學期我們班參加了年段的自理能力比賽,孩子們表現了自己穿衣服、褲子、鞋襪等技能,獲得了同事和家長的好評。開展“小組長”的活動,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和責任意識。

為了鍛煉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培養主人翁意識及養成文明協作的好習慣。我們班級開展了“小組長”的活動。即每組推選一名幼兒任小組長,為全組幼兒服務。提醒幼兒及時將椅子歸位;幫助老師分發剪刀、油畫棒、圖書等學具;勸阻同伴的不良行為……等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對幼兒今后的學習有積極的影響。我們要求每天有三位幼兒輪流講述新聞,事先與家長聯系好,請爸爸媽媽在家指導,并把幼兒講述的內容體現在家園互動,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的講述情況。這樣既鍛煉了幼兒的膽量,又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主動和家長進行溝通聯系。

我們除了通過電話、面談、家訪等形式和家長溝通,還采用“愛心流言條”的方式和家長取得聯系。由于有一部分幼兒都是保姆或老人接送,教師和父母見面的機會很少,有的家長工作忙,有時連電話都聯系不到,留言條的方式有利于老師和這些家長之間的聯系。

二、存在的不足:

(一)生活方面

大部孩子經過半年的生活習慣的培養,他們自理能力都較強,具體表現在:大部分幼兒都能完成自己的一份飯菜,并做到飯后漱口、擦臉;部分幼兒已學會了自己穿脫衣褲、鞋襪;還有部分能力強的幼兒會自己使用便紙。但還有部分幼兒經常會小便在身上,還有幾個年齡偏小的孩子,自理能力、行為習慣都較差,這是我們班級的薄弱環節,下學期我們要重點抓好的。

(二)游戲方面

游戲是孩子的主要活動形式,孩子都喜歡游戲。但有很多孩子在游戲中,往往自我為中心,不會顧及別人,經常會為玩具爭吵,我們小班這種情況尤為突出,所以下學期我們在這方面要多多培養,讓他們學會“協商、合作、交往、分享”。

(三)學習方面

在學習活動中,大部分孩子能安靜地學習,但有少部分幼兒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具體表現在:大部分幼兒學習時,極個別幼兒不懂得學習,在一旁做小動作、講話的現象嚴重,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班級的學習氛圍。另外,有幾個幼兒明顯坐不住,對學習活動缺乏興趣。因此,導致了班級的整個學習活動停滯不前,沒有明顯的進步。

(四)運動方面

我們班的孩子大部分都較好動,所以走、跑、跳等動作發展都較好,但孩子隨意性較大,比較自由,有點“放得開,收不攏”的感覺。下學期我們將繼續常規方面的培養。通過總結本學期的工作,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下學期我們定會繼續努力,把班級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教育小結:小班行為習慣培養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教育小結:小班行為習慣的培養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幼兒園學會知識并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幼兒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好習慣的養成會伴隨著人一生的發展,在幼兒階段,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加強對他們的養成教育的培養,使他們形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他們一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包括很多內容,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生活習慣的培養則顯得尤為重要。涵涵是家中的獨生女,家里大人都很寵愛她,生活上過度照顧,所以養成了一些嬌氣的性格。在幼兒園涵涵還算是個聽話的孩子,但她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做每件事情都特別慢,尤其是吃飯,每次都是最后幾個吃完的。

有一天,涵涵又吃到最后幾個了。我不時地用眼神提醒她,她卻絲毫沒有反應,我給她講道理,但是沒有效果。怎么辦呢?我環視了一下四周,看見涵涵最感興趣的娃娃家里有幾個小朋友玩得正熱鬧。于是,我的主意來了。我走到后面的娃娃家,對其中一位小朋友說了幾句話,然后快步走到她身邊,輕輕地對她說:“二寶,涵涵在玩娃娃家,他剛才告訴我,還缺一個人來當媽媽。你快吃飯,跟他們一起玩,娃娃家的寶寶們還沒吃飯,你快給寶寶們做飯去好嗎?”二寶往后看了看,連說“好”。

終于涵涵開始大口大口地吃飯了。本來不多的飯,很快就被吃完了。最后涵涵來到了娃娃家,經過老師的幾次引導,她吃飯越來越快了。老師的教育不能只依賴于說教,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利用幼兒的興趣和關注點進行引導,使其在適當的條件下轉變自己的行為。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其感興趣的地方,從而改正了她吃飯慢的毛病。這種做法既不影響孩子的情緒,又讓孩子樂于接受,還滿足了她的游戲欲望。

因此,作為老師我們應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加以反思,不斷嘗試用積極正面的方法鼓勵幼兒吃飯,從而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獲得積極正面的情緒體驗,老師也能組織好幼兒的各項活動。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篇3:教育小結:在桌面活動中培養小班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教育小結:在桌面活動中培養小班孩子的語言表達的能力

剛入園一月的小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是比較薄弱的,有的能力稍強的會用一些簡短句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老師,我要滑滑梯”;“老師,我要喝水”;“老師,我要尿尿”;“老師,要干什么呀?”……有一部分孩子往往是詞不達意,要我們用心去猜、用心去理解、并用心去與孩子交流、溝通,并在與孩子的亦師亦友的交流中,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完整表達、說完整的一句話,句子由簡單、到漸長……,有的甚至惜字如金,任憑你千言萬語的誘哄,他(她)就是緊閉雙唇、悶不出聲,讓為師的我們“哎――!”聲連連。

當然,已經工作了整26年的老教師的我,是不會就此望而卻步的,我手持手機“咔嚓咔嚓”時不時的捕捉著孩子們在桌面活動時的專注與生動有趣的場景,耳聞著孩子們在活動時――自然、淳樸、親切、發自內心的交流與互動的童言稚語,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當然這互動中也少不了“陳媽媽”我呀。梅慕溪走到我身邊,一手拉著我的衣服,一手指著她搭出來的房子,一邊用她那清脆婉轉如鶯啼的聲音說道:“陳媽媽,陳媽媽,你看我搭的房子,很漂亮的,我開了門”,我順口接道:“你開門出去干什么呀?”溪溪說:“我開門出去玩呀!”“哦!,那就去玩吧!”我的手機也攝下了這一幕,過了一會兒,她又“哚哚哚”跑過來說:“我把門關起來了”,我依然順口接道:“關了門要做什么呢?”她“嘿嘿嘿嘿”笑了幾聲說:“關了門,就睡覺了唄!”說完又回到她的桌面活動中去了。王譚昕用她那稚嫩的小手托著用橡皮泥做的東西,輕輕地走到我身邊,細聲細氣的說:“老師,這是我做的小蝸牛?!蔽业拖骂^,仔細瞧了瞧,說句實在話,我真看不出來是什么,但我沒有否定她的想象與表述,我知道在孩子的世界里是充滿童話色彩和幻想的,于是我點頭夸贊:“哇!你會做小蝸牛啦!真棒!”陳可妤得到了我的肯定,樂顛顛的回到她的位置上,又把她的小蝸牛在手里把玩了一會兒,跟身邊的朱墨、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