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對兒子正強化教育

對兒子正強化教育

2024-08-01 閱讀 2556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淺談對兒子的正強化教育

兒子哲寶已經四歲,上幼兒園前都有婆婆在家照看,活動安排的挺豐富,玩玩具、看圖書、逛公園、逛菜場……看著孩子開心、快樂的成長我們由衷的高興,同時也感謝婆婆的辛勤照料。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身上不知不覺也出現了一些小問題。

案例片段一(哲寶一歲半時)

奶奶在做自己的事情時,總會拿出玩具讓他玩,所以玩玩具是哲寶每天的功課,哲寶每天都會把各種各樣的玩具從抽屜、茶幾底下、架子上、盒子里搬出來,一件一件的擺弄,然后丟在地板上,再去拿其他的東西……在很短的時間里他就會制造出一大堆的混亂。奶奶就隔著老遠遙控指揮“不要仍開來”“快撿起來”“再亂扔不給你玩啦”可哲寶還是一個勁的扔,越是說,她就扔的越起勁,還沖著奶奶笑。沒辦法,每天奶奶都等她玩好,追在后面收拾、整理,那真是件沒完沒了的事。

案例片段二(哲寶兩歲時)

吃飯撒飯粒,無論大人怎么批評,他都改不了這個毛病,有時甚至用腳把掉在地上的飯粒擦來擦去,弄得一地黏黏糊糊的。一天三頓飯,他有兩頓飯的時間要挨罵。有時候實在無招了,便咨詢了心理醫生也查閱了一些相關的資料,普遍建議:“當孩子再犯同樣的毛病時,你們不必去理會他。”

案例片段三(哲寶三歲時)

哲寶上幼兒園了,好奇心越來越強了,越是不讓干的事就越喜歡嘗試。有一次,班里學了故事《翹鼻子嚕嚕》故事中說:小豬嚕嚕覺得小珠子、小豆子挺好玩的就放進鼻子里結果拿不出來了,于是請來了醫生……兒子小的時候有過往鼻子里放衛生紙的前科,所以我特別怕他學嚕嚕就反復給他講了幾遍這個故事,希望他會從中得到教訓。兒子問媽媽:“為什么,能放進去拿不出來?"我當時怕他嘗試就再三強調反正不能隨便放鼻孔里東西就是了。誰知可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兒子居然將一個黃豆塞進了鼻子里,開始不承認塞了東西,后來感覺不適就哭了起來,估計自己也害怕了就說了實話。最后,在成人的引導下他自己噴出了那里黃豆。

分析與反思:

兒子小時候,奶奶說的“不要扔、不許扔”這樣的命令口氣對一歲半大的孩子根本無濟于事,語言的強化更加深了兒子仍玩具的興趣。哲寶年齡小,常常會像猴子掰玉米一樣,看見一樣新的就丟掉舊的,玩一路,丟一路。而當孩子玩好、丟好以后奶奶只是一邊抱怨一邊幫著把玩具“物歸原處”,孩子根本沒有意識到玩具不能到處亂扔,制造的“混亂”大人還要收拾、整理。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很短的時間里制造出一大堆“混亂”,這幾乎是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會碰到的問題。我們如果站在成人的視角,就會覺得家里被孩子弄的一塌糊涂,而如果我們了解兒童心理發展規律,能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孩子制造混亂的整個過程,你就會明白他們正是在這個“制造混亂”的過程中探索周圍世界的。他們經常是即興的、熱情的、帶著一種創造的情緒,看見什么都想摸一摸、敲一敲、摔一摔……很容易被新的東西所吸引,還會在擺弄玩具的過程中不斷產生新的想法。為此,我專門為兒子開辟一塊玩玩具的地方,和兒子一起把玩具一樣一樣的翻出來,再一樣一樣的裝進去。把玩具倒得滿地都是的時候我就對小家伙說:“哲寶,看,地上好多的蘑菇啊!”“小白兔采蘑菇啦!”看著我在地上一邊撿一邊說,兒子也開心的和我一起撿起來,嘴里也咿咿呀呀的說:“采蘑菇啦”!地上的“蘑菇”就這樣撿好了。再和兒子一起把玩具一件一件的放到柜子里“玩家送回家啦!”兒子漸漸的也知道玩具玩好要收拾、放好,還會說“收好,明天再玩!”

當孩子再用腳擦桌底的飯時,我便佯裝沒看見。幾天下來,媽媽發現兒子沒再用腳擦飯,立即表揚了孩子,“今天哲寶的鞋底沒有黏黏糊糊的飯粒,真干凈!”“哲寶的桌子底下沒有飯粒,看了真讓人舒服。”孩子見父母對自己擦飯粒的事不聞不問,不擦飯粒倒獲得表揚,便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掉飯粒,即使掉了飯,也會彎腰撿起,哲寶受表揚的次數越來越多。漸漸地,兒子在不知不覺中改掉了這一毛病。

富于好奇心是幼兒的一大心理特征,由于幼兒閱歷少,知識經驗貧乏,他們對接觸到的新鮮事物,往往愛提“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諸如“為什么魚要生活在水里?”為什么夏天熱、冬天冷?“為什么爸爸有胡子,而媽媽沒有胡子?”等許許多多問題。這表明幼兒已經有了活躍的思維。兒子把黃豆放在鼻孔中,不要簡單的說兒子越來越淘氣了,這正是幼兒好奇的表現。對此成人不能在言語上、行動上不自覺的壓抑,不對他們進行解釋甚至扼殺幼兒的好奇心。對待幼兒的好奇心和好問行為,一定要采取積極鼓勵的態度,嫌麻煩、責怪、置之不理都會將幼兒的求知欲扼殺在搖籃中。幼兒的好奇心往往缺乏明確的目的性,作為成人要積極引導。當得到答案后,孩子也就滿足了,不再追問了。

通過兒子的一些小經歷,使我懂得鼓勵、言語贊賞以及正確教育方法的作用。如果您為孩子的某個問題行為感到煩惱,先想想與之相反的良好行為是什么。只要孩子出現了這個良好的行為,只要孩子有些許進步,就值得表揚。并不需要孩子表現得很完美,或者做得和別的孩子一樣好才能給予表揚。對于寶貝來說,正強化的作用更重要要學會贊美和欣賞寶貝的優點。有的媽咪很愛寶貝,但是因為愛之深,責之切,會無意地說“你怎么這么笨!”“再哭,媽咪就不喜歡你了!”之類的話。大家都知道,懲罰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在成人的管理中,負強化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但是對于幼小的寶貝來說,由于對父母的愛還具有巨大的依賴性,負強化如果采取不當,會形成很大的心理陰影。所以,對于寶貝來說,正強化的作用更重要。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選擇恰當時機發揮評價診斷和調節功能強化和教育功能?

選擇恰當時機發揮評價的診斷和調節功能、強化和教育功能?

發布者:劉南明

教育評價的導向功能是指教育評價本身所具有的引導評價對象朝著理想目標前進的功效和能力,這是由評價標準的方向性決定的。因為在教育評價中,對任何被評對象所作的價值判斷,都是根據一定的評價目標、評價標準進行的。這些評價的目標、標準、指標及其權重,對被評價對象來說,起著“指揮棒”的作用,為他們的努力指定方向。被評價對象必須按目標努力才能達到合格的標準,否則就達不到合格標準,得不到好的評價。其中的評價目標是由目標制定者根據社會需要而制定的,是評判者對被評價對象應達到的社會價值的反映,也是社會需要的體現。總體來說評價教育辦得好與不好,關鍵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社會當前與長遠發展的需要,客觀評價上和微觀評價上都是如此。所以,評價的導向作用是一種社會導向作用。

通過評價的導向作用,我們可以引導某項教育活動朝正確方向發展。例如學校教師職稱評定中,多年來存在著重視科研成果、輕視教學的傾向,我們可以用加大教學權重的辦法來克服這種傾向。隨著時代的前進和教育的發展,教育評價的內容和重點也必須與時俱進地及時加以調整,這既是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也是發揮教育評價導向功能的客觀要求。

導向功能指教育評價本身所具有的引導評價對象朝著理想目標前進的功效與能力。教育評價可以通過評價目標、指標和內容體系為核心的導向機制的引導,為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指明工作方向,為學校指明辦學方向,為教師和學生指明教與學的努力方向。為此,教育評價的評價目標、指標和內容體系要體現教育的方向性和客觀性,符合現代先進的教育觀念與思想,體現國家教育方針,符合教育發展的實際。教育評價可以通過評價機構、人員為核心的調控反饋機制的不斷反饋調節,使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與教師的工作不斷完善,不斷地逼近理想目標,使學生的學習不斷地強化,不斷地改進提高。它可以通過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的技術方法體系,對政府部門的教育行政工作、學校辦學工作、教師與學生的教學工作,不斷地評價反饋、調節與控制,使教育活動向規定的教育目標逼近,教育評價導向功能是由評價目標、指標體系、控制反饋體系以及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的技術方法體系所決定的。其功能的充分發揮,在于使教育活動以教育目標為起點,以教育目標的實施過程為關鍵,以教育目標的最終實現為歸宿;在于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工作、學習和行為能夠通過評價不斷地接近于目標、達到目標,使取向目標的行為得到強化,背離目標的行為得到弱化;在于使教育評價對象思想上產生與形成自覺地按目標的要求和步驟而進行教育活動的意識。

教育評價的診斷作用是指教育評價對教育的成效、矛盾和問題作出判斷的功效和能力。科學的教育評價的過程是評價者利用觀察、問卷、測驗等手段,搜集被評價者的有關資料并進行嚴格的分析,它能夠根據評價標準作出價值判斷,分析出或者說出、診斷出教育活動中哪些部分或環節做得好,應加以保持和提高,同時也能指出哪些地方存在著問題,找出原因,再針對這些原因提供改進途徑和措施的過程。教育評價過程與如同看病就醫一樣,只有經過科學的診斷才能“對癥下藥”。教育評價的這一作用使其在提高教育工作質量上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教育評價的調節功能是指教育評價對評價對象的教育教學或學習等活動進行調節的功效和能力。這種功能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評價者為被評價者調節目標及進程。例如,通過評價,評價者認為被評價者已達到目標并能達到更高目標時,就會將目標調高,將進程相對調快;認為被評價者幾乎沒有可能達到目標時,就會將目標調低,將進程相對調慢,使之符合被評價者的實際。總之,要讓他們在不同水平上朝目標前進,避免發生達到目標者停滯不前、達不到目標者沮喪氣餒的情況。二是被評價者通過評價了解自己的長短、功過,明確努力方向及改進措施,以實現自我調節。

在教育管理中經常存在著各種調節活動。教育活動是否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是否具有達到目標的可能,若目標已經達到且還有達到更高目標的可能,或者達到預期目標的可能極小,甚至幾乎就沒有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都需要我們對目標進行必要的調整。這些信息的獲得依靠的正是教育評價。人們對下一步工作做出計劃的主要根據之一就是評價的結果。因此,教育評價是教育管理中一項應該經常進行的活動,以避免我們計劃不周或主觀判斷有誤而給工作帶來損失。

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