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談幼兒園一日生活環節感想

談幼兒園一日生活環節感想

2024-08-01 閱讀 6828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談幼兒園一日生活環節的感想

生活環節是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幼兒一日生活的養成有助于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發展。由此可見,幼兒一日生活環節中的點滴小事對于孩子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教委領導的組織下,我們一起觀看了視頻中幼兒園里幼兒的一日生活情景。看后我恍然大悟,原來平時我們給孩子的束縛太多,孩子們的一日生活也可以在有秩序的情況下變得如此豐富多彩,而不是一味的按部就班。

首先展現的是入園好時光。核心理念是要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來到幼兒園要有一定的安全感,能積極愉悅的參加入園活動。怎樣才能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呢?就是在于老師們平時怎樣和孩子進行溝通教育。視頻中,幼兒來到幼兒園在老師的引領下觀看圖片,看圖片里的小朋友是怎樣疊衣服、疊口罩、疊圍巾的。之后老師和孩子一邊說兒歌一邊疊衣服,孩子們從中找到了樂趣,而不是單純的去疊衣服。細想我們平時是怎樣做的,我們只是幫助孩子脫下衣服然后代替他們疊好,久而久之就有了依賴。我們的工作量增多,從而覺得工作枯燥、乏味。

趣味點名環節。幼兒每人扮演一種小動物,老師點幼兒的名字,點到的幼兒要說出自己是一種什么動物,然后模仿該動物的基本特征。這樣既鍛煉了幼兒的積極參與的表現能力又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使得點名環節更生動有趣了。想想我們的點名,平時只是形式,毫無興趣可言。

趣味盥洗。核心理念是懂得盥洗對身體健康的好處,并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感受盥洗所帶來的舒適和愉悅的心情。視頻中的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唱著兒歌輕輕松松就把小手洗干凈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在盥洗過程中就把衛生習慣慢慢養成了。在今后我們和幼兒盥洗時也要吸取別人的優點,爭取把好的習慣引領到我們的孩子身上。

溫馨用餐。在進餐過程中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喜歡吃多種食物,不挑食。視頻中的孩子在吃飯時會自己介紹今天的飯菜,說出它們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好處,孩子們吃得很開心。看到這里想起我們的孩子在吃飯時的種種,要想有好的改進不去反復的重復現狀,就要在今后的一日生活中下足功夫,使之眼前一亮。

看了以上的幾個案例,使我真正明白了一日常規并不是只用來約束和管教幼兒的。而是在活動中協助幼兒能更好的融入到集體生活中,讓幼兒能自由的投入、參與、嘗試到日常常規中。活動時要挖掘孩子的亮點,注重孩子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每個孩子的事都不是小事,老師要耐心的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每個孩子的進步都要盡收眼底,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為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日常行為習慣,我們要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結合一日生活環節進行數學教育

結合一日生活環節如何進行數學教育

小二班林桂芳

**年4月14日參加了由海口市教育局組織的“國培計劃送教下鄉”的培訓活動。從海南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丁金霞園長的講座中,使我明白了不僅只有五大領域可以互相貫通,任何的一個領域學科都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設計一節活動課時,可以把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或者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物品帶到教學活動中,使孩子能再寬松、愉悅的環境下掌握知識。下面我將舉例說明我是如何結合一日生活環節進行數學教育的。

例一:在組織小班的數學活動《小魚游泳》中,我會根據活動的目標,1、要引導幼兒學習分辨“1”和“許多”的量。2、引導幼兒了解“1”和“許多”的關系,知道“許多”是由很多個“1”組成的。并結合生活中或身邊的事物進行數學教育。我會利用室內的環境,讓幼兒認識1和許多。比如:班上有一位老師,許多個小朋友。一個大皮球和許多小皮球。一塊大積木和許多塊小積木。一把大椅子和許多把小椅子。還可以利用室外的環境,讓幼兒認識1和許多。比如:一棵大樹和許多小樹。一朵大花和許多的小花。一棵大青菜和許多的小青菜等等。

例二:在組織小班的數學活動《秋天的水果》中,我會根據活動的目標,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大的物體,學會比較大小。2、通過觀察比較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體大小的相對關系。我會結合幼兒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讓他們進行比較,比如:教室內娃娃家里的布娃娃,有大的有小的,可拿實物讓幼兒先觀察然后進行對比,要幼兒學會比較大小,還可以讓幼兒觀察教室里的物品,請幼兒說說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誰比誰大,誰比誰小。比如:幼兒身上的衣服和老師的衣服比,誰的大?誰的小?老師的手與幼兒的手進行對比,還可組織幼兒通過玩游戲來比較大小,一邊說一邊加上動作。讓幼兒在游戲中通過直接感知和比較的方法,使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充分體現《指南》精神--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師范大學,幼兒園,海口市,國培計劃,教育局

篇3:讓小班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提高語言能力

讓小班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提高語言能力

什玲中心幼兒園小2班林海燕

語言是接受知識的工具,沒有這個工具我們就很難獲得廣泛的知識。語言又是幫助我們更好與人交流生活的工具。陶行知所說“生活教育”的主要精神是:生活有教育的意義,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決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脫離生活。因此語言來源于生活,也必將回歸于生活,這讓我認識到讓生活發揮教育的作用,把生活中可用的作為學習語言的教育內容的可行性。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正處于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期,幼兒的語言教育更應該結合一日生活多練習。作為教師應利用一切積極因素和機會,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使他們能樂意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幼兒在生活中積累運用語言的經驗,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一、幫助幼兒積累詞匯

1、把新詞和幼兒“一日生活”聯系起來,讓幼兒進一步掌握和理解新詞。

現在的孩子們喜歡幫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了,如:戶外活動完,孩子們喜歡幫著搬玩具筐,幾個孩子搶著搬或各往一處使力,玩具筐,沒法搬動,這時我引導孩子一起使力,往同一方向搬,并告訴他們這叫“齊心協力”,有了實踐對詞語的理解,幼兒記得很牢,在下次搬玩具筐沒法搬動時,有的孩子就會說:“要齊心協力才能搬得動!”其實語言學習它是一個詞語、句子信息量的不斷積累過程,只有在孩子們的頭腦中不斷積累詞的信息量,孩子在運用語言的時候爆發力才會很強。

二、在“一日生活”中為幼兒創設語言表達的機會

1、注意引導幼兒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進行語言交往。

小班幼兒年齡小,很多小朋友剛剛脫離家庭生活的懷抱進入一個陌生的集體環境中,他們和老師、同伴都處于一個熟悉的過程中,因此,要對他們進行語言教育只有“讓教育存在于不教育中”,也就是讓他們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習得。比如,在接園時我先跟幼兒打招呼”小朋友們早上好”,然后引導孩子學習跟老師打招呼”老師早上好”,孩子們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就學會了“老師早上好“并能老師表達,除此之外還有鞠躬、用微笑和用手勢等來打招呼的方法,對于內向不愿開口的孩子,我會鼓勵他:“如果下次你能說‘老師早‘我會非常高興的”,就在打招呼這件事情上,我相信會給孩子們有所幫助的,因為,他們了解了同一個意可以用不同方式表達,這對他們以后語感的提高是有促進的。另外,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吃、穿睡、入廁等活動中,注意給幼兒提供語言交往的機會,使全班幼兒在飯前、睡前及脫衣前都可以用語言來了解對方的需要,給予幫助,增強對同伴的親切感、責任感、加深友誼。

2、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

首先創設平等和諧的氛圍,讓幼兒有話愿意講。幼兒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由于環境的變化和同周圍人的生疏,就容易“沉默寡言”,有的與老師、同伴雖已很熟悉,但也常常不愛交談。因此,我們要努力創設家庭式的氛圍,與幼兒平等相處,尊重每個幼兒,積極鼓勵,引導幼兒說話。尤其當幼兒主動與教師說話時,教師總是認認真真地聽,熱情地與幼兒對話,并能善于將話題稍作延長,幼兒解除了緊張心理,就越來越敢說,越來越愿意說了。。

3、通過游戲促進幼兒的語言能力

小班的體育游戲中常常結合了朗朗上口的兒歌。兒歌一般比較短小精悍,很適合小年齡孩子,能讓孩子感受語言的措辭美。而體育游戲中的兒歌不僅具有了短小精練的特點,由于它結合了體育游戲的生動、有趣,幼兒在游戲中潛移默化的就學會了,這樣有利于幼兒學習兒歌,從而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如:體育游戲《小白兔和大灰狼》中,是讓幼兒學習兔跳,游戲中的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由于此兒歌淺顯易懂,而且兒歌中“白、來、菜、愛”字壓韻,讓幼兒感覺到兒歌的韻律美,又結合游戲,幼兒就很快學會了兒歌,很久不念,只要玩到此游戲就會念了。而且兒歌中的“蹦蹦跳跳”一詞結合游戲中的兔跳幼兒很好的理解了詞意,也幫助幼兒積累了新詞匯。

總之,只要我們做一個教育的有心人,然后持之以恒,孩子們的語言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幼兒園,陶行知,可行性,林海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