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讓繪畫不再是簡單復制
總結:讓繪畫不再是簡單的“復制”
今天,終于將《指南》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輕輕合上書,我并沒有結束一件事情的輕松感,相反的,震撼一波接著一波的向我襲來:我是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嗎?我真正的去觀察、了解過每一個孩子嗎?我真正地去尊重、順應孩子們學習和發展的特點規律了嗎?過往的一幕幕不斷的閃現在我的腦海中:
美術活動開始,“今天我來教小朋友畫蜻蜓”,“今天我來教小朋友畫房子”,“今天……”每一次的美術活動都是在重復的單一的形式:用彩筆繪畫。
美術活動中,老師在不厭其煩的教著:“畫小雞要先畫一個圓圓的腦袋,再畫一個橢圓形的身體,再……”;“畫蜻蜓要先畫兩個圓圓的大眼睛……”,然后孩子們開始模仿老師的范畫,有的孩子遲遲不肯下筆,“你趕緊畫吧,其他小朋友要畫完了。”怯怯的聲音響起來:“老師,我不會畫。”老師的聲音立刻提高一個八度:“你怎么不會畫?剛剛老師教的時候你干什么去了?肯定沒有認真看,所以才不會畫的。好好看著,老師再畫一遍。”孩子終于慢騰騰的學著老師的樣子畫了起來。所有孩子畫出來的畫幾乎一模一樣。
美術活動結束了,老師將小朋友一字擺開,巡視一番,然后拿起幾幅跟老師的范畫畫得特別像的開始點評:“小朋友們看,這幾個小朋友畫得特別好,顏色按照老師的要求涂得很漂亮,畫的布局很合理,大小關系處理的也很好……”
以上的種種現象和問題,都反映了在幼兒藝術教育領域中,教師往往把藝術技能的習得、藝術知識的積累作為藝術的主要目標,而忽略了幼兒感知和體驗、想象與創造等本體藝術能力的培養;在藝術教育內容的選擇上重視技巧學習,而忽視了幼兒自身特定的生活經驗、愿望和情趣;在藝術教育方法的運用上忽略了幼兒內在的體驗。那么兒童藝術教育的價值到底是什么?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教育中具體怎樣來做呢?《指南》就像大海航行中的一盞明燈,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首先教師要為幼兒創設豐富的藝術環境。富有審美情感色彩、符合幼兒審美趣味的生活環境,可以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興趣和敏感性。教師應該讓幼兒去感受、發現和欣賞周圍環境中一切美的事物,發現美的特征,從而激起他們審美欣賞的興趣和進行藝術創作的動機。
其次是引導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外在形式特征,注重幼兒自主感知、想象和感受,鼓勵幼兒發現一個屬于自己的意義世界。例如:可以和幼兒一起談論著自己見到的事物,鼓勵并尊重幼兒用語言的、身體動作的、表情的表達方式,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師給予積極的回應。
再次是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和豐富的物質材料環境,如在美工區給幼兒提供各種顏料、筆、玻璃球,珠子、豆子、可操作性的廢舊物品等,每天給幼兒提供一定時間的自由創作時間等等。尊重幼兒自發的、有個性的藝術表現和創造,例如:在創作過程的評價上,可根據幼兒興趣性、主動性、創造性、專注性、獨立性、堅持性,對材料的探索與操作等方面進行評價,只要有任何一點進步,都是值得欣賞和鼓勵的,而不用“像不像”、“對不對”來評價幼兒的藝術表現與創作。
以上是我學習《指南》的一點心得體會,在以后的藝術教育上,我們要起到啟發和輔導的作用,給幼兒留出創造的空間,充分發揮幼兒想象,拓展幼兒的思路,提高創作能力,并對他們做出鼓勵性的評價,使每個幼兒都有信心走好藝術的第一步。
篇2:總結:小班幼兒繪畫興趣班之我見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總結:小班幼兒繪畫興趣班之我見
這學期,我們小班年級應廣大幼兒家長的要求,開設了繪畫興趣班。開班之初我們心里還是有很多擔心的,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階段是否能進行這一項活動呢?最終會不會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呢?伴隨著這些疑問,很快,這一學期的繪畫興趣班已經進行了十幾節課了,通過孩子們的表現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而且有的家長也告訴我們,孩子一次比一次畫的好。通過這一學期的教學,我認為,要將小班幼兒繪畫興趣班操作好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對幼兒正確的認知
老師首先要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個正確的認知,對他們的能力有個正確的認知,這樣才能根據這個正確的認知來擬訂繪畫興趣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故此,在老師們的共同商討后,這學期的小班繪畫興趣班教學目標確定為:1,能根據老師給的底畫進行描畫。2,能較準確地區分顏色。3,能進行色塊的涂抹并掌握一定的技巧。這是技能上的目標,在情感體驗上的目標,我們認為一定要突出“興趣”二字,讓孩子喜歡畫畫,體驗畫畫的樂趣。另外,考慮到孩子小,我們在授課時間上也作了規定,不得超過一小時,避免孩子疲勞操作,影響身心健康。
二、良好的心態
對待小班孩子的繪畫操作水平及效果我們都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耐心地做好孩子的繪畫技能的啟蒙工作,讓孩子們產生成就感,既而提高孩子們對繪畫的興趣,切不可急功近利,橫加斥責,更不可在心中把他們與較大孩子的繪畫技能相比較。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孩子的每個錯誤,發現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家長也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做到隨時鼓勵孩子的進步,不攀比,不打擊,讓孩子輕松體驗涂鴉的快樂。
三、得當的教學
在教學中我發現,在教學選材上,如果我們運用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圖案,可以更加提高孩子們的繪畫興趣。在教學方法上,用生動易懂的語言來代替晦澀難懂的術語,會更加直觀形象地完成教學目標,孩子也輕松愉快。如,《漂亮的裙子》一課我是這樣引導的:“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有個叫麗麗的小朋友想要一條漂亮的裙子參加演出,可是這條裙子沒有顏色,一點兒也不好看,麗麗可著急啦!我們一起來幫助麗麗,把裙子變得漂亮起來好嗎?”“看誰的裙子的顏色最漂亮(顏色搭配要鮮艷),而且不能弄臟裙子(保持畫面整潔),麗麗才會更開心哦!”在語言上我們避免發生硬的指令,而用“比一比,看誰的小畫筆最厲害!”“有的小朋友要加油咯!”“你畫的真好!如果顏色畫重一點,滿一點就更好了!”等激勵性的語言,如果再有“小紅花”的獎勵,那孩子們的干勁就更大了!
以上是我這學期帶小班繪畫興趣班的幾點心得體會,從效果來看,我們當初的擔心是多余的。只要有了正確的認知,保持良好的心態,再運用好的教育教學方法,我認為,在小班開設幼兒繪畫興趣班是完全可行的!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3:總結:幼兒美術繪畫活動中組織與實施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總結:幼兒美術繪畫活動中的組織與實施
幼兒園的美術繪畫活動是一個很好的開發開發幼兒創造思維的過程。
我班已是大班上半學期了,每次上美術課教師總是絞盡腦汁給幼兒準備一幅好看的范畫。今天我給孩子們準備了一幅《海里的魚》,于是開始一步步的教授著幼兒開始學畫。首先請幼兒看示范畫,提問:小朋友在畫看到了什么?幼兒異口同聲的回答是魚。于是接下來我便開始示范畫魚的步驟,畫好后又給整幅畫面作了示范,最后幼兒開始作畫。這樣的步驟對幼兒的學畫得到了幫助,看幼兒的畫面上都有跟教師畫的一模一樣的魚,布局也跟教師一模一樣,畫面雖然很完美,但看上去好像又缺少了一點什么?對了就是幼兒的創新之處,缺少了幼兒畫的童趣。對于中班幼兒來說,不僅僅只能處于模仿狀態,他們對每幅畫應該有自己的創意所在,有他們自己的理解在。
于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森林醫生》的美術繪畫活動中,我不再刻板的模仿示范畫,而是把主體部分稍作講解并示范,其余的都讓幼兒自由想象去貼加使畫的內容更加豐富。這次活動下來我發現除了教師示范過的部位是一樣的,其余幼兒自己貼畫的內容豐富多了。張舒雯說:“森林里有好多漂亮的小花和小草,所以我在大樹旁邊畫了美麗的花和草。”郭書齊說:“森林里還有小動物的,你看我畫了小兔子。”
在第三次《我的夢想》的美術繪畫活動中,在幼兒畫之前讓幼兒說說長大后的夢想,很多幼兒的夢想都是當警察、老師、飛行員,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只參與了幼兒需要幫忙的地方并作出指點,可以看出幼兒的畫面都加入了自己的思想,畫面非常的豐富,但還是能看出主題《我的夢想》。
從三次活動中可以看出如果教師示范了畫面的內容,幼兒一定會認真的去模仿畫面中的內容,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里跟教師一模一樣的那就是最好的。但在之后的兩次活動中教師沒有可以的去作示范,從畫面的內容可以看出他們加進了自己的創意和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且畫出來的東西很富有童趣。所以我覺得在美術繪畫活動中,教師的范畫程度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做好幼兒美術繪畫活動中的組織與實施。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