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總結:幼兒一日生活中環節過渡存在問題和困惑

總結:幼兒一日生活中環節過渡存在問題和困惑

2024-08-01 閱讀 3090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總結:淺談幼兒一日生活中環節過渡存在的問題和困惑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全部的課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

是課程”。我的理解是,幼兒在園里的每時每刻,每個活動,都是教育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幼兒園的課程應該滲透到一個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去。

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教師比較重視一天的課程環節,上午兩個活動,下午一個活動。上

午最好能一靜一動,保證幼兒園的戶外活動。然而卻忽視了各個環節之間的過渡。那么怎么

樣才能讓幼兒“有所得”的過好這一個環節呢?這是我的困惑,相信也是所有老師們的困惑

困惑一:過渡環節需要安排活動嗎?

我的理解是過渡環節是兩個活動之間存在的小段時間,比如幼兒中飯前的時間,飯后的時間

等。有些老師往往會覺得這些時間段孩子們表現的特別瘋,教師特別吵。如果老師能組織一

點活動孩子們可能會“定”一點,然而我也覺得幼兒園的游戲活動,不僅僅可以是老師組織

的活動,也可以是孩子們自發組織的活動呀?而且結合我們班級的情況,我們班的孩子已經

升入的大班,孩子們完全有能力自己來組織自己喜愛的活動,孩子們互相間的交談游戲對他

們人際交往,社會性的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呢?老師能不能放下架子,和孩子

一起加入到孩子們組織的游戲中去呢?

困惑二:如果是教師組織活動,應該怎么組織?

也許有的老師也會認為這種“自由活動”,太吵,太亂,那教師該如何有效的在過渡環節組

織活動呢?我也是我的困惑。希望老師們可以在教研活動中組織相關活動,相互討論,解答

這個問題,幫助我提高教學能力。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篇2:總結:幼兒園一日生活過渡環節優化策略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總結:幼兒園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的優化策略

幼兒園的教育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那僅靠兩節課或一個活動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

把一日生活看作是一個教育的整體。因此,必須遵照“幼兒園每項活動都是課程,一日活動都是教育”,

發揮生活過渡環節與其他活動的互補作用,做到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學習聯系生活、利用生活

,使一日生活成為一個真正的教育整體。

一、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過渡環節雖然只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其中一部分,但是,它已成為一日活動中教育幼兒的重要環節,因為

在過渡環節中處理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各項活動的有效進行。如果精心設計、靈活指導,

科學合理地安排好、組織好過渡環節,最終達到優化一日活動,則有利于幼兒的全面和諧地發展。但目前

我們對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過渡環節不重視。主要表現:

(一)教師忽視過渡環節的教育意識。

1.教師忽略了幼兒之間和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人際關系。如在剛來園時教師缺少對幼兒情緒上的觀察;或

在其他的環節中沒有及時或缺少與幼兒溝通;還有教師沒有給孩子一個自主和諧的空間,要么是強制性的

,要么是自由散漫、無序的氛圍。

2.教師在過渡環節中對教育價值的忽視。如教師缺乏對幼兒生活護理能力和習慣方面的培養。在生活過

渡環節中,我們教師很少關注幼兒出現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習慣上的問題,而隨機進行教育與培養。而且教

師與幼兒都把過渡環節似為自由活動的時間,教師在這些時間里往往因為忙于其他的事物而淡化了對幼兒

的觀察、指導,出現了幼兒自由散漫、任其玩耍的現象。

(二)過渡環節的形式單一。

教師在過渡環節中往往出現單一的活動,如讓幼兒看看碟片,或玩一些積木,或讓幼兒玩一些自帶玩具,

那么有玩具的幼兒在一旁玩,而沒有玩具的孩子,他們沒理由接近帶玩具的孩子,除了用羨慕的眼光看別

人玩之外,無所事事或經常會聚集在一起,無序地你追我跑,非凡輕易發生意外。

二、優化幼兒園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的策略

(一)營造和諧的氛圍是優化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的前提。

1.豐富幼兒情感,建立親密融洽的師幼互動關系

現代教育特別強調師幼間的互動關系,它是尊重幼兒主體地位、尊重幼兒情感獨立、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重

要因素。情感影響著幼兒智力和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興致勃勃、有愉快的情緒的兒童樂于與同伴交往,

而幼兒之間友好、融洽的相處,會使他們獲得滿足感,產生愉快的情感,這種情感又可作為幼兒以后行動

的動機。

幼兒年齡的不同,愛的需要也是不同的。教師就應該以不同的愛撫慰每個孩子的心。小班、小小班的孩子

年齡小,他們更多的需要是關愛,教師通過摟摟、抱抱,讓寶寶感受到母愛般的溫暖;而中班、大班的孩

子則更多的需要是自主、有序、和諧、交流的氛圍,讓他們通過說悄悄話、談心等給孩子們以鼓勵和幫助

,讓孩子體驗到親切的母愛。

2.創設社交環境,建立友好和睦的同伴互動關系

《綱要》中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

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幼兒只有在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才學會共同生活、相互合作。作為教師

應該在過渡環節時間里,盡量多地為幼兒提供交往的環境和機會,不斷豐富幼兒與同伴交往的環境和內容

,如:一起照顧自然角、玩結構游戲、桌面游戲、民間游戲、一起散步、與成人同伴自由交流、進區角活

動等,讓孩子在共同生活、探索、游戲中學會友好、文明交往。

(二)設計適宜的活動是優化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的核心。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過渡環節可以分為長時的和短時的。長時的包括來園活動、午睡前的活動、離園前

的活動;短時的包括每個活動后的間隙時間,如盥洗、排隊、點心后等。

1.長時過渡環節適宜的活動。

(1)來園時過渡環節以自由游戲為宜。

來園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開始,良好的開端能使幼兒愉快的進入集體活動。由于幼兒來園時間不一,情

緒不同,因而來園活動應以分散、自由的游戲為宜。如,讓幼兒進入易收拾、整理的區域活動,“走棋子

”、“壘高”、“夾玻璃球”等等;還可以讓幼兒一起照顧自然角,觀察種子發芽了嗎?長高了嗎?為它

們澆澆水、曬曬太陽,給魚兒、烏龜、小蝌蚪等換水、喂食,并進行觀察記錄,這樣引起幼兒對自然角動

植物變化的興趣和管理的積極性。從而讓幼兒在自由的活動中既得到了知識,又增進了同伴之間的友好相

處。

(2)午餐時、后過渡環節以安靜游戲為宜。

幼兒午餐后到午睡前這段時間以靜為主,以動靜交替的原則開展活動。由于午餐后和午睡前不能做激烈的

運動、過于興奮的活動,又要便于教師能很好的管理幼兒。我們可以先組織用完餐的幼兒進行安靜活動,

如提供幼兒圖書、手工紙、易整理的玩具安靜活動。等極大多數幼兒用完餐后,教師再合理、多形式地組

織開展其他活動,如組織幼兒到戶外散步,看一些有意義的碟片,還可以組織幼兒玩“過南山”、“接龍

”、“拍大麥”等民間游戲,這樣既避免了劇烈運動,有助于消化吸收,又減少了靜等的時間,使幼兒始

終愉快的活動。

(3)離園時過渡環節以易組織的游戲為宜。

孩子在幼兒園與老師、同伴生活了一天,老師應該讓孩子帶著愉快的心情離開幼兒。在離園時孩子少,也

是教師最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作為帶班老師更應該重視組織好那些沒離園的孩子。此時,我們可以組織

幼兒玩一些易收拾、整理的玩具,欣賞故事,另外還可以組織一些不受時間、人數、場地限制的、便于收

攏的游戲,如“荷花、荷花幾時開”、“我們都是木頭人”、或音樂游戲等,讓孩子們在有趣的游戲活動

中等待父母。

2.短時過渡環節適宜的活動。

短時的過渡環節時間比較短,應該把孩子快速地集中,可以組織一些靜止游戲為宜。

在一日活動中有許多零散間隙的短時的過渡環節,如盥洗、排隊、點心后等,孩子們總有先后,我們應盡

量減少不必要的等待。教師可以以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游戲,如手指游戲“金鎖、銀鎖”、“手指變

變變”、“老虎和獵人”、“青布白布”等,邊念歌謠邊游戲,還有猜謎語、唱歌、詞語接龍、我們都是

木頭人等,給人的感覺是活而不亂、靜而不死。在游戲中,孩子們減少了等待,老師也能很快地集中幼兒

的注意力,作好一個活動向另一個活動的和諧過渡。

過渡環節是貫穿于一日活動的重要環節,過渡環節以各種豐富的游戲活動來開展,即豐富了幼兒一日活動

的內容,減少了等待,又幫助我們建立了良好的常規,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發生。它使幼兒的生活顯得更

加豐富多彩,促進幼兒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態度、認知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