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音樂常規(guī)培養(yǎng)有效措施

音樂常規(guī)培養(yǎng)有效措施

2024-08-01 閱讀 1146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淺談音樂常規(guī)培養(yǎng)的有效措施

音樂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老師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怎么樣可以保證音樂活動開展的活躍有效,又不失其秩序感呢?說白了就是,如何讓我們的音樂活動收放有序呢?幼兒園音樂活動開展的難點就在于形式既要多樣變化,讓孩子們在音樂活動中被多樣的形式感染而活躍起來,又要保證活動開展的收放有序,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活動效果。讓音樂從始至終貫穿整個音樂活動,音樂常規(guī)在整個音樂教學活動過程中,就起了既重要又微妙的作用。

音樂常規(guī)培養(yǎng)有哪些具體可行的措施呢?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嘗試了幾項有效的常規(guī)培養(yǎng)措施可以跟大家分享、交流。

一、集體歡快音樂變換節(jié)奏拍手引入

在音樂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孩子們在活動前聽音樂進入活動室這一方面習慣不是很好,總是亂糟糟的,教師總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平穩(wěn)孩子們的興奮情緒,使其進入到正常的音樂教學游戲活動狀態(tài)。也許是因為前一游戲活動結(jié)束后,孩子們的身心還處于比較興奮的狀態(tài),總不能較快的靜下心來進入到下一預定的音樂活動中。經(jīng)過反復的思考,我覺得有必要設(shè)定一定的音樂教學活動常規(guī),讓孩子們有序而又自然地進入到音樂活動中來,我嘗試過多種不同類型的律動進音樂活動室方法。舉例如下:01

篇2:注重音樂常規(guī)和指揮:打擊樂也有春天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注重音樂常規(guī)和指揮――打擊樂也有春天

教學案例:

案例背景:

我們班的小朋友總喜歡在表演區(qū)敲敲打打,最新投放的自制樂器架子鼓更是吸引小朋友,小朋友們很喜歡在表演區(qū)邊敲邊唱歌。他們也很喜歡聽著老師彈琴拍手、跺腳、點頭。小朋友們也都體驗過秋雨打在臉上的感覺,透過窗戶欣賞過大大小小的雨。在《你好,秋天》主題中我們進行了一堂打擊樂《下雨了》深受小朋友喜歡。

案例描述:

在進行音樂《下雨了》活動時我先請小朋友們用拍手的方式表現(xiàn)大小雨,用一個手指到五個手指逐漸增多拍,小朋友們感受到聲音的漸強。立刻告訴我先是小雨后是大雨。除了拍手還可用什么表示?小朋友說:跺腳、拍腿、拍肩……各抒己見,我們一下子收集了許多利用聲勢表現(xiàn)大雨和小雨的方法。我們先用拍手的方式表示小雨、再用跺腳的方式表現(xiàn)大雨,大家都很投入地跟著音樂一起表現(xiàn)大雨和小雨。

當小朋友們一起用聲勢表現(xiàn)音樂后,我出示了鈴鼓和碰鐘。由于我第一次給小朋友使用樂器,所以我先請小朋友們自主選一樣樂器自由玩耍,但當看到我的手握成拳頭的時候小朋友就得將樂器放在膝蓋上。小朋友們都能看懂指揮,我指揮他們時大家都收放自如。

接著我們一起分辨哪種樂器更像大雨的聲音,哪種樂器更適合小雨的聲音,最后我們分成大雨組和小雨組用鈴鼓、碰鐘一起跟著《下雨了》的旋律有節(jié)奏的演奏。李馨跟旁邊的邱子博說:“在幼兒園真好玩呀”!我們也都沉浸在打擊樂帶給我們的快樂之中。

案例分析:

音樂是人類的第一種語言。節(jié)奏是音樂的靈魂。由于打擊樂是一種本能的、原始性的音樂,深受每個孩子的喜愛。而且打擊樂活動能同時滿足幼兒觸、視、聽覺的感受。同時打擊樂也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有很多老師對打擊樂的教學理論知識的缺乏、打擊樂活動中幼兒的紀律差較難組織、樂器的種類少破損多等原因?qū)е吕蠋煵惶敢馍洗驌魳方虒W活動。但通過孩子們的表現(xiàn)得知,只要能夠訓練良好的音樂常規(guī),增強打擊樂理論和實踐的知識,打擊樂活動將會受到更多老師和孩子的青睞。

活動反思:

小朋友看到樂器一個個都很興奮,如果越是不讓他們動,他們越是想動,我先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每個人拿樂器玩,但一定要看指揮,手心張開樂器可以響,手握拳頭樂器要安靜。演奏和結(jié)束的手勢小朋友在游戲中學會,還有節(jié)奏不是亂敲,而是跟著節(jié)拍敲,這也需要老師的引導。小朋友在游戲的潛移默化中就學會了如何看指揮。小班幼兒對音樂的強弱很感興趣,但也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下雨了》就是一個很好的強弱變化的音樂。小朋友通過拍手的輕重表現(xiàn)還共同探索不同的聲勢表現(xiàn)強弱。小朋友的自由探索加上老師的引導,打擊樂其實學起來很簡單。總之,做音樂教學的有心人,注重音樂常規(guī)培養(yǎng)和正確發(fā)揮指揮的作用,相信打擊樂也會有春天。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