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中常規管理幾點思考
淺析小學教學中常規管理的幾點思考
二(2)班
科任韓錦疇
一所學校,要使教學工作能夠順利高效,就必須進行完整、科學的教學常規管理。那么,在實施新課程、推進新課改的今天,怎樣去進行教學規范化管理,積極推進教學改革,有力地促進學校教育的均衡、和諧和可持續發展呢?筆者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制度的健全要強化“兩個并重”
1.制度的制定與完善并重
(1)制度的制定要具備三性?!皼]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抓好教學常規,必須有一系列科學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必須具備以下“三性”:首先,是目的性。學校教學常規是規范教學要求、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抓好教學常規管理有助于促進日常教學、教研的正常開展。因此,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目標明確,要求具體,操作性強,講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做到寓服務于管理,變檢查為指導,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管理的積極性,自覺做好各項教學常規工作。其次,是校本性。制度是各項工作按相關要求執行,最終達到目標的有效保證。因此,要確保所有工作井然有序朝著既定目標前進,最終達到既定目標,就必須有一套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制度。因此,學校要結合自身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查漏補缺,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制度,尤其是常規教學檢查制度、考勤制度、安全衛生管理制度等,以促進教學教研的優化。第三,是人文性。教學常規,說到底都要貫徹到教師身上,要教師去落實。從這個意義上說,抓教學常規管理的核心是教師,抓常規就是抓教師。因此,在制定實行一些常規管理制度時,學校應盡量堅持人文性的原則,切實減輕教師的額外負擔,尊重教師,關懷教師,隨時聽取教師的意見,使教師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認可。這樣,教師才會以積極的工作、認真的學習來回報學校,理解和配合學校的工作。
(2)制度的完善要與時俱進。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教學常規管理也有一個不斷發展和優化的過程。常規總是某一特定階段的產物,一旦教與學的具體情況發生了變化,那么常規的形式和內容就必須隨之變化,就必須重新修訂。常規的管理和執行也是因人而異、“因情有別”的。盡管我們的教學常規是統一要求的,但在具體處理上,我們還應把青年教師與骨干教師適當區別開來,把不同學科區別開來。就學生而言,對低、中、高年級也應該有適當的差別。執行過程中做到讓教師參與常規檢查,調動大家共同遵守常規,且注意讓學生參與管理,形成教、學、管的良性運行機制。
2.落實與反饋并重
落實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的目的,并不是走過場,為“檢查”而檢查,增加教師的負擔,而是通過檢查總結經驗、發現不足,促進教學更加優化。因此,實行教學常規檢查必須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1)制度落實要持之以恒?!暗嗡軌虼┦?,靠的就是持之以恒。抓教學常規管理最忌時冷時熱,有始無終。對待教學常規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應一抓到底,絕不動搖。首先,嚴格制定各種制度,保證常規管理持之以恒地進行。如嚴格落實教學常規隨時檢查制度,發現問題限期改正,對教師的日常工作實行“即查即結”,獎優罰劣。落實各項常規活動評比制度,定期舉行優秀教案、優質課、優秀學生作業展評等,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當然,只靠領導去管還是不行的。同時,我們還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方式方法,從思想上引導:作為教師沒有持之以恒遵守“規矩”的毅力,就很難使自己形成嚴謹踏實的教風;作為學生沒有自覺守“規”的恒心,同樣很難使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求實治學的品質。這樣,便會慢慢地使教師和學生達成共識,形成持之以恒嚴格向常規要習慣、要品質、要質量的觀點。
管理制度,教學,課程,學校
篇2:鎮鄉村少年宮教學常規管理細則
宜陵鎮鄉村少年宮教學常規管理細則
1、全體工作人員必須有高度的集體意識,服從分工。
2、任課教師必須提前至少十分鐘到教室候課,要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輔導。做到不遲到,上課期間不抽煙,中途不隨便離開,不提前下課。
3、教師在課堂上必須使用禮貌語言、職業語言、講究語言藝術,搞好組織教學。對學員堅持正面教育,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
4、教師要經常對學員進行思想教育、行為規范教育和安全衛生教育,必須保持良好的教學秩序。
5、任課教師須根據本班學員具體情況定好課表,并按課表上課,不得隨意調課、代課。如因特殊情況確需調課,代課,必須事前向培訓部報告。
6、教師要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不得無故缺席。
7、教師在教學方面要善于總結經驗,同時做好教學成果匯報的準備工作。
篇3:課堂教學衛生節節抓教學常規管理主題活動方案
課堂教學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基本途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要講究教學衛生,促進學生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果。本學期我校三月份的教學常規評比活動將從課堂教學衛生抓起,注重板書衛生、語言衛生、教師授課的位置衛生、學生的良好學習衛生習慣等。通過此活動的開展借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衛生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有效地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強化教學效果。
一、活動遵循的原則:
1、教學內容科學性,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應當是正確的、可靠的科學知識。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發育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注意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力求通俗淺顯,逐漸加深,從感性上升到理性,以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到較多的知識。
2、教學方法適應性,改進教學方法對預防疲勞有重要意義。教師可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簡練、清晰的言語,生動、形象的表述,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利用圖表、模型、實物等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運用電視、計算機等現代化多媒體手段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注意力,增強感官認識和記憶,并能開發思維。
3、學科知識的交叉性,教師可依照大腦皮層鑲嵌式活動的特點,各學科之間交叉授課,避免單一課程的單一刺激。不同性質的課程輪換,腦力與體力活動交替,是減少疲勞發生、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活動評比要求:
1、嚴格執行教學計劃,按規定講課授課,不擅自加快和增多教學進度和內容。
2、教師講課要重點突出,語言力求清楚,要采用啟發式。
3、按時上、下課,不拖堂。課間讓學生走出教室活動,得到充分休息。
4、教師上課要注意學生的用眼衛生,注意糾正學生閱讀,寫字時的錯誤姿勢。教師要留神觀察學生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況。
5、教師板書字體規范、畫面要端正清楚,應左右兼顧,不要寫得太小太草。
6、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學生每天學習時間(包括自學與課外活動)不得超過6小時。
7、按時認真做眼保健操,摸準穴位,動作準確,努力提高眼保健操質量。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由該堂任課教師注意監督檢查。
8、堅持做到"二要二不要"。"二要":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眼睛和書本的距離要保持一尺;續看書一小時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遠處眺望一會。"二不要":不要在光線暗淡和直射陽光下看書和寫字;不要躺在床上和走路時看書寫字。養成用眼衛生習慣。
9、班主任定期調換學生的座位,預防近視或斜視。
二、活動形式
由教學領導隨堂聽課、課間抽測的形式進行。
三、活動時間
三月中旬
四、參評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五、活動評比表
附表1
“課堂教學衛生節節抓”
教學常規管理主題活動評價表
龍潭區第九小學校
授課教師
授課學科
班級
評估者
評價時間
年月日
項目項目分值
評價內容
等級分配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教學思想(10分)
1、面向全體學生,優、中、差兼顧。
5
4
3
2
1
2、結合教材,注意思想品德教育。
5
4
3
2
1
教學內容(20分)
3、教學目的明確,體現三維目標要求。
5
4
3
2
1
4、正確把握教材重點、難點。
5
4
3
2
1
5、教學內容正確,無知識性錯誤。
5
4
3
2
1
教學方法(35分)
6、遵循教學原則,靈活選用教法。
5
4
3
2
1
7、提問富有啟發性,促進學生智力發展。
5
4
3
2
1
8、練習設計科學,利于鞏固新知。
5
4
3
2
1
9、新舊知識聯系,注意知識的生活化。
5
4
3
2
1
10、媒體使用合理、科學,操作規范。
5
4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