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測試方法我創新教學常規管理主題活動方案

測試方法我創新教學常規管理主題活動方案

2024-07-31 閱讀 6813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各樣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新教材不斷涌現,教師的教學方法逐步多樣化,而隨之而來的教師對學生的測評方法也逐步走向靈活化,在實踐中我們也發現多數教師針對班級的不同情況,采用了多樣化的測評方法。為使教師優秀的測評方法能夠推廣開來,為進一步促進教師測評方法趨于成熟,本月的教學常規活動,我們制定了“測試方法我創新”評比活動。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將教師們的測評方法加以總結、進一步改進,從而推廣應用于教師中。同時通過靈活多樣的測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一、活動遵循的原則:

1、可行性,出題的內容、題型要具有可行性。

1、真實性,要求教師測評過程、測評的結果具有真實性。

2、創新性,本次測試無論從內容形式還是方法上要具有創新之處。

3、實效性,采用的測試方法要具有實效性,便于教師操作。

二、活動評比要求:

1、全體教師要根據自己所教學科內容選取有代表性的測試內容。選取的測試內容要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反映出教師的教學質量。

2、教師要針對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特點選取適合本班學生的測試內容及方法。

3、選取的測試方法要有創新之處,同時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4、此次活動要填寫好“測試方法我創新”活動表。一方面對自己的測試方法進行簡要說明,另一方面對自己采用的測試效果進行分析總結,同時為自己的測試方法起一個名字。

5、測試活動結束后要上交活動表,和測試中的過程性材料。(試卷、成績表等)

三、活動時間安排:

五月上旬活動準備、五月中旬進行測試、五月末分析總結

四、參評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五、活動表:

“測試方法我創新”教學常規管理主題活動之教師測試方法表

實驗教師

測試班級

測試學科

測試內容

測試方法簡要說明

使用此測試方法效果分析

為自己的測試方法起個名字

篇2:課堂教學衛生節節抓教學常規管理主題活動方案

課堂教學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基本途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要講究教學衛生,促進學生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果。本學期我校三月份的教學常規評比活動將從課堂教學衛生抓起,注重板書衛生、語言衛生、教師授課的位置衛生、學生的良好學習衛生習慣等。通過此活動的開展借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衛生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有效地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強化教學效果。

一、活動遵循的原則:

1、教學內容科學性,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應當是正確的、可靠的科學知識。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發育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注意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力求通俗淺顯,逐漸加深,從感性上升到理性,以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到較多的知識。

2、教學方法適應性,改進教學方法對預防疲勞有重要意義。教師可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簡練、清晰的言語,生動、形象的表述,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利用圖表、模型、實物等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運用電視、計算機等現代化多媒體手段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注意力,增強感官認識和記憶,并能開發思維。

3、學科知識的交叉性,教師可依照大腦皮層鑲嵌式活動的特點,各學科之間交叉授課,避免單一課程的單一刺激。不同性質的課程輪換,腦力與體力活動交替,是減少疲勞發生、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活動評比要求:

1、嚴格執行教學計劃,按規定講課授課,不擅自加快和增多教學進度和內容。

2、教師講課要重點突出,語言力求清楚,要采用啟發式。

3、按時上、下課,不拖堂。課間讓學生走出教室活動,得到充分休息。

4、教師上課要注意學生的用眼衛生,注意糾正學生閱讀,寫字時的錯誤姿勢。教師要留神觀察學生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況。

5、教師板書字體規范、畫面要端正清楚,應左右兼顧,不要寫得太小太草。

6、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學生每天學習時間(包括自學與課外活動)不得超過6小時。

7、按時認真做眼保健操,摸準穴位,動作準確,努力提高眼保健操質量。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由該堂任課教師注意監督檢查。

8、堅持做到"二要二不要"。"二要":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眼睛和書本的距離要保持一尺;續看書一小時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遠處眺望一會。"二不要":不要在光線暗淡和直射陽光下看書和寫字;不要躺在床上和走路時看書寫字。養成用眼衛生習慣。

9、班主任定期調換學生的座位,預防近視或斜視。

二、活動形式

由教學領導隨堂聽課、課間抽測的形式進行。

三、活動時間

三月中旬

四、參評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五、活動評比表

附表1

“課堂教學衛生節節抓”

教學常規管理主題活動評價表

龍潭區第九小學校

授課教師

授課學科

班級

評估者

評價時間

年月日

項目項目分值

評價內容

等級分配

得分

教學思想(10分)

1、面向全體學生,優、中、差兼顧。

5

4

3

2

1

2、結合教材,注意思想品德教育。

5

4

3

2

1

教學內容(20分)

3、教學目的明確,體現三維目標要求。

5

4

3

2

1

4、正確把握教材重點、難點。

5

4

3

2

1

5、教學內容正確,無知識性錯誤。

5

4

3

2

1

教學方法(35分)

6、遵循教學原則,靈活選用教法。

5

4

3

2

1

7、提問富有啟發性,促進學生智力發展。

5

4

3

2

1

8、練習設計科學,利于鞏固新知。

5

4

3

2

1

9、新舊知識聯系,注意知識的生活化。

5

4

3

2

1

10、媒體使用合理、科學,操作規范。

5

4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