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安靜傾聽良好習慣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件
小結: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安靜傾聽的良好習慣
幼兒升到大班以后,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強了,他們每天已入園,就湊在一起聊天。上課時,老師剛開個頭,小朋友就七嘴八舌,你爭我搶的說個不停,而且你越壓制他們,就越適得其反,孩子太多難管理,讓我總覺得教室里亂哄哄的。我分析主要的原因還是孩子的良好傾聽習慣還沒有培養(yǎng)好,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我設計了幾個活動來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安靜傾聽的良好習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晨間談話“早釋放”。
每天早上入園的晨間活動時間,我都先進行晨間談話,我根據(jù)幼兒入園時的情緒和與家長的溝通,引導幼兒與老師進行互動談話,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早早釋放自己的內心,把自己想告訴小朋友的話說出來,讓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讓他們放下思想,與小朋友融在一起。
二、課堂教育“多引導”。
針對班大幼兒多,孩子愛插嘴的問題,我在上課時首先有意識的制造一些驚喜來引起小朋友的注意,用激勵的言語吸引他們安靜下來傾聽老師講話。比如上科學課時,一開始我先戴上一頂魔術帽,小朋友看到老師戴著奇怪的帽子,一下子目光就聚攏過來了。我再用輕輕的聲音說:“小朋友猜測老師這節(jié)課要干什么?”小朋友好奇的想想說:“不知道”“那老師給你們變魔術,你們想不想看?”小朋友聽了,可高興了。“那你們可不要說話,都瞪大眼睛看,老師是怎樣變魔術的,好嗎?”小朋友一聽,都高興的坐端正,閉上了自己的小嘴巴。在提問時,我注意引導小朋友舉手發(fā)言,誰不舉手搶著說,老師就不叫他,同時鼓勵幼兒聽別人把話講完再舉手。最后,在課堂上注意讓幼兒復述老師或小朋友說過的話,看誰用心去聽別人說話了。一段時間后,孩子們漸漸習慣了舉手才能說話,插嘴的小朋友愈來愈少了,課堂紀律也好轉了。
三、餐前活動“大比拼”。
針對幼兒喜歡表現(xiàn)、喜愛表演的天性和大班幼兒的語言水平,每天午餐前洗完手后,我在餐前活動的十分鐘時間里,安排了聽故事再復述故事和講故事比賽活動,讓幼兒學會傾聽故事,學會復述故事,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傾聽習慣和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聽故事再復述故事比賽主要看誰能把老師講的故事復述出來,復述的好的小朋友,獎他一朵花或一枚貼紙。講故事比賽主要看誰講的故事完整、流利、普通話說的好,最后排出名次分別予以獎勵。在傾聽別人講故事時,我不斷提醒他們要做一個文明小觀眾,尊重別人,安靜傾聽,聽完再挑幾個文明小觀眾當評委,評比出講得好的小朋友。幾個星期下來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說話的邏輯性強了,傾聽和評價的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
四、午點之前“悄悄話”。
每天下午睡覺起來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急忙打不起精神,有的坐在座位上無精打采,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接著睡,不愿吃午點。針對這種情況,午睡起來后我先給他們留十分鐘時間做“說悄悄話”的游戲。我先讓一個小朋友給我說一句悄悄話,然后我把小朋友說的話用啞語表演給其他小朋友,讓他們猜說的什么。一開始小朋友說悄悄話時教室里安靜的鴉雀無聲,而表演時我搞笑的動作和夸張的口型把他們笑的前仰后翻,接下來我讓小朋友來表演,小朋友笨拙的動作同樣也激發(fā)了小朋友安靜、仔細傾聽別人說話的欲望,還調節(jié)了氣氛、驅走了幼兒的困意,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我自己也覺得這個游戲的開展,讓每個幼兒都體驗到了分享和傾聽的樂趣。
幼兒教育是用心去感化孩子,在游戲中去引導孩子接受正確的東西,在點點滴滴的滲透中讓他們自己去改變自己。所以,不要過分的約束孩子,給孩子一點自由,讓孩子大膽說話,孩子才能大膽做事。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件
篇2:小學養(yǎng)成良好習慣,爭當校園之星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入手,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圍繞“養(yǎng)成良好習慣,爭當校園之星”主題,積極開展“校園之星”評選活動。通過活動,鼓勵學生面發(fā)展,優(yōu)化個性,培養(yǎng)特長,樹立優(yōu)秀的學生典型,展現(xiàn)先進學生的良好形象,在學生中進一步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讓廣大小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有效地激勵全體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充分展現(xiàn)學校的德育成果,營造催人奮進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評選對象:全校學生
三、評選類別:
“校園之星”包括“文明之星”、“紀律之星”、“讀書之星”、“學習之星”、“體育之星”、“勞動之星”
四、評選條件:
(一)文明之星:
1、穿戴干凈整潔,衣著大方,在校園內不隨便取下紅領巾。
2、語言文明、舉止有禮,不說粗話,不打架,不罵人,不叫他人綽號,不隨地亂扔雜物,有良好的衛(wèi)生行為習慣。
3、能和同學友好相處,知道謙讓,樂于助人。
4、課間活動遵守秩序,不玩危險的游戲,主動維持班級秩序。
5、愛清潔,講衛(wèi)生,不亂丟紙屑果皮,無亂擦亂寫亂畫現(xiàn)象,能主動撿拾校園內果皮紙屑。
6、待人有禮貌,見到老師、客人能主動敬禮、問好。
7、尊重家長,離家或歸家主動與家長打招呼,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8、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形象文明、健康。
9、能為班級做事,工作認真負責,工作能力較強并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
10、在班級能起到文明示范作用。
(二)讀書之星:
1、閱讀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能在班級或學校起發(fā)揮“課外閱讀”的模范帶頭作用。
2、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堅持每天讀書半個小時以上。
3、經常向學校閱覽室、班級圖書角、等借閱書籍。
4、閱讀興趣濃厚,有專門的讀書筆記,能堅持做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手抄報辦得好。
5、閱讀量大,閱讀范圍廣泛。
6、堅持誦讀古詩文經典誦讀內容。
7、積極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讀書活動或征文比賽,成績突出。
(三)體育之星:
1、熱愛體育鍛煉,有一定的體育特長。
2、在體育比賽中成績突出。
(四)學習之星:
1、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tài)度端正;
2、上課勇于發(fā)言,學習積極主動,勤學好問,刻苦鉆研;
3、學習方法得當,勇于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4、能保質保量完成各科作業(yè),書寫美觀,整潔且正確率高。
5、有自覺讀書習慣,能協(xié)助老師營造濃厚學習氛圍。
6、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優(yōu)異。
(五)勞動之星:
1、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熱愛勞動,不怕苦,不怕累。
2、在值日中認認真真做值日。
(六)紀律之星:
1、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包括仰山小學一日常規(guī)。
2、具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3、不給本班減分。
五、評選辦法
(一)以班級為單位,每月開展評選“班級之星”活動。
1、由班主任根據(jù)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根據(jù)學校活動進程由學生依次民主推薦或者通過考試評出本月“文明之星”、“紀律之星”、“學習之星”、“讀書之星”“體育之星”和“勞動之星”。
2、被評上星的項目獎勵一顆星,并把結果公布在班級的光榮榜上。
3、期末,各班根據(jù)教室內爭星欄板上學生得星的多少,評出班級的班級之星。
(二)以學校為單位,每學期評選一次“校園之星”。
1、每學期末,各班根據(jù)星級學生光榮榜上誰得的星星最多,推薦30%學生為本學期學校的“校園之星”。
2、獲得校園之星的學生將由學校授予“校園之星”榮譽稱號,并頒發(fā)證書。
3、另外,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的團隊精神,每班根據(jù)各組得星的多少評出一個明星小組,組長將被命名為“學校優(yōu)秀班干部”。
3、將獲得“校園之星”榮譽稱號的的學生名單、明星小組名單和優(yōu)秀班干部名單公布在學校櫥窗里。并對他們進行表彰獎勵。
六、評選活動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視“校園之星”評選活動,認真組織開展工作,要以該項評選活動為契機,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在廣大學生中樹立榜樣,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激勵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
2、各班主任要把“校園之星”的評選活動作為實施班級管理、建設班級文化的切入點來抓好、落實好,要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評選條件,明確個人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并在學習與生活中積極地付諸于實踐。
3、學校和班級在“校園之星”的評選活動中,堅持公正、公平的原則,評比的目的主要在于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和競爭意識,故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現(xiàn)先進典型要及時表揚并加以宣傳,擴大典型事跡在集體中的影響力。
更多文章
小學六一兒童節(jié)活動方案范本
小學秋季開學典禮方案文本
小學開展讀書節(jié)活動方案
文苑小學20**第一學期現(xiàn)場繪畫大賽活動方案
小學“揚帆中國夢共筑生態(tài)家”生態(tài)文明活動方案
精選小學開學典禮方案策劃范本
小學少先隊暑假活動計劃范例參考
小學20**年秋季象棋比賽活動方案
小學清明節(jié)活動方案20**
4月12日小學植樹節(jié)活動方案
第十五個“中小學教學常規(guī)月”活動方案
20**小學植樹節(jié)活動方案
20**小學雷鋒日活動策劃方案
20**小學五一勞動節(jié)主題活動策劃
小學20**年“學雷鋒”活動月活動方案
篇3:小學文明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以*****為指導,充分認識新時期學校教育中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真貫徹《小學德育大綱》、《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文件要求,通過扎實細致、持之以恒的“好習慣我知道――好習慣我能行――好習慣伴我行”養(yǎng)成教育活動,促進學生行為習慣、個性品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目標任務
⒈突出進行做人習慣養(yǎng)成教育
低段:要求學生衣著整潔,語言文明,會用禮貌用語,講普通話,能與同學友善相處,尊敬師長。
中段:要求學生做到誠實,不說謊話,團結同學,尊老愛幼,衣著美觀,語言文明,不說臟話、粗話,熱愛集體。
高段:要求學生做到言談舉止符合學生身份,衣著得體,樂于關心別人,具有強烈的愛心,為人正直。遇到挫折不灰心、不氣餒。
⒉突出進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低段:要求學生按時上學,不逃學,上課專心聽講,回答問題聲音響亮,書寫工整,寫字姿勢正確。
中段:要求學生上學不遲到、不早退,課前能準備好學習用品,善于觀察、思考,樂于動手,會傾聽別人的發(fā)言,作業(yè)認真整潔。
高段:要求學生有病有事要請假,放學后能按時回家,課前預習,課后認真復習,勤于自學,能采取多種方法閱讀,善于總結。
⒊突出進行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低段:要求學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勤剪指甲,做到飯前便后要洗手,認真做好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愛惜糧食,不做有危險的游戲,不吃零食,不亂扔果皮紙屑。
中段:要求學生節(jié)約水電,平時做到早晚刷牙,堅持做好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注意安全,防火,防水。
高段:要求學生不比吃穿,不亂花錢,堅持參加體育鍛煉,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防觸電、中毒,遵守交通法規(guī),保持教室、校園整潔。
⒋突出進行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低段:要求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值日工作,能主動拾果皮紙屑。
中段:要求學生學會洗碗、掃地等家務勞動,衣服物品擺放整齊,能學會簡單的種植,能認真做好值日工作。
高段:要求學生學會收拾房間、洗衣等家務勞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勞動,經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保護環(huán)境。
三、教育原則
針對小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特征和青少年成長規(guī)律,“好習慣伴我行”養(yǎng)成教育活動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促進青少年學生主動發(fā)展,增強主題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深化校園文化建設。力求使優(yōu)美的校園文化充分發(fā)揮培養(yǎng)人、熏陶人、養(yǎng)成自覺維護的行為效果,拓寬養(yǎng)成教育與環(huán)境教育的內涵。同時,積極利用節(jié)日、紀念日、重大儀式等,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活動。
2.注意教育疏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努力使青少年既知道該怎么做,又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喚醒大家的習慣養(yǎng)成意識,使他們將自己的行為自覺地納入到遵循《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要求上來,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堅持正面教育。要在班級、年段、學校等不同范圍內樹立學習的榜樣。
4.注意教育對象的層次性。在目標統(tǒng)一的前提下,根據(jù)“低起點、小坡度、分階段、分層次”的原則,對不同年段的學生,在認知與行為上由大化小、由小化細,由易到難、先急后緩,從有形到無形,從校內到校外,形成縱向呈系列、橫向相關聯(lián)的訓導目標。
5.力求教育觀點的一致性。要以《規(guī)范》、《守則》等為依據(jù),把養(yǎng)成教育的任務分解和落實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學校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校內外各種活動之中,使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與各年級德育目標、內容要求、實施途徑有機結合起來,協(xié)調和調合諸教育因素,達到教育效果的整體優(yōu)化,努力做到學校與家庭的有機銜接。
6.抓好六個結合。通過言傳與身教相結合,教育與訓練相結合,養(yǎng)成與矯正相結合,以及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與學校中心工作相結合,與學雷鋒、爭做文明青少年相結合,與轉化后進生相結合,與其他教育活動相結合,不斷深化活動的順利開展。
四、活動安排
第一周:
教育主題:向不文明行為告別
⒈制定活動方案
⒉出一期櫥窗。辦班報。
⒊各班召開班會,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查找自己身上存在的不文明行為。上交班會紀實。
第二周:
教育主題:我的事情我來做
1、根據(jù)各年級的具體要求(附后)為學生制定出評()分標準,發(fā)放到學生家長手中,由家長為學生打分。
2、學生行為規(guī)范達標班級的評比。(即紀律紅旗班、衛(wèi)生紅旗班的評比。)
第三周:
教育主題:我學習我快樂
1、根據(jù)各年級的具體要求(附后)為學生制定出評分標準,發(fā)放到學生教師手中,由教師為學生打分。
2、召開班會,交流自己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開展一次優(yōu)秀作業(yè)展覽。
第四周:
教育主題:文明行為向我看齊
1、語言美
各班利用晨會時間,再學文明禮貌用語,并在實際生活中,學會使用這些禮貌用語。
2、行動美
(1)升旗奏國歌時,脫帽肅立,行隊禮或注目禮,會唱國歌。
(2)*、做操時,做到“靜、快、齊”
(3)不打架、不罵人,進老師辦公室,先敲門,聽到“請進”或看到示意方可進入,
(4)出入教室不擁擠,慢步輕聲靠右行。課間守秩序,做有意義的活動。
(5)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撿到東西交給老師。
(6)學校來客人時,主動給客人讓路,主動問候客人。
(7)主動承擔班級、學校的勞動任務,不怕臟、不怕累。
(8)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主動撿拾垃圾,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環(huán)境。
(9)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規(guī)則,做文明的小乘客、文明的小顧客、文明的小游客、文明的小觀眾。
3、學校將舉行一次“文明在我們身邊”征文,書畫()作品大賽,并舉辦展覽。
五、其他要求
1.制訂方案,科學實施。各班要結合實際,科學制定活動方案,。堅持從每一天抓起,從每個孩子抓起,從每件小事抓起,讓好習慣伴隨每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2.宣傳發(fā)動,全員參與。要充分依靠櫥窗、班報、等形式,有效組織和引導討論,發(fā)揮正確輿論的導向作用,人人樹立“行為規(guī)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觀念,形成“人人關心養(yǎng)成教育,人人都抓養(yǎng)成教育”的教育氛圍。好的做法要積極向新聞媒體投稿。
3.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學校將把開展文明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活動納入學校教育的重點工作來抓,擺上議事日程,做到長抓不懈。各班要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全員參與抓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的工作網絡,加強考核,落實獎懲措施。
4.抓好評價,強化考核。學校將把貫徹落實德育工作會議作為經常性的檢查、督導內容,采取定期與不定期、全面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的辦法,及時了解班級教育活動情況。積極將文明習慣養(yǎng)成教育活動與“學生行為規(guī)范達標班級和示范班級”的創(chuàng)建工作結合起來,建立學校德育工作考評制度,并把檢查督導和考評結果作為評比文明班級的重要依據(jù)。要通過檢查督導推出一批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