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結:區角活動對幼兒發展作用

小結:區角活動對幼兒發展作用

2024-08-01 閱讀 2547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小結:區角活動對幼兒的發展作用

區角游戲是眾多游戲中的一種,是幼兒所喜愛的游戲活動,也是幼兒期待的活動。區角游戲可以使幼兒自身的各種能力獲得練習和發展,它可以陶冶幼兒的情操,也可以發展幼兒的個性,并且從中吸取周圍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識,在區角游戲實踐中,我深深的體會到,區角游戲是促進幼兒身心發現的重要手段,并且對幼兒的成長起到主導作用,現總結如下:

一、游戲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的教育作用

1、區角游戲是符合孩子心理發展的需要。由于好動好模仿是孩子天性,他們往往可以通過游戲,來滿足他們渴望參加成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欲望,例如,有的孩子渴望自己也是一名小老師,可以給小朋友上課、講故事、教小朋友唱歌等等,可是老師往往回忽略孩子這一愿望,但在區角游戲中,又恰好的彌補了這一缺陷,在各種區角游戲中,孩子們自由展示,從而推動了孩子心理向前發展。

2、幼兒通過對成人的模仿活動也增添了幼兒對社會行為的認識,發展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如在娃娃家中,幼兒可以通過做客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來反映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交往關系,培養了幼兒關心他人,尊敬長輩的優良品質。又如在小超市里,幼兒可以通過問價,進行討價還價,扮演售貨員怎樣為顧客服務等系列活動,發展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并且在交往中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注意力、思維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3、游戲可以豐富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由于幼兒好動好想象,他們是各種玩具和游戲材料的主人,他們可以模仿建筑工人搭建樓房、架橋梁,拼鐵路,可以用自己的小手粘貼畫,剪紙,模仿醫生看病,模仿交警指揮交通等,在游戲中插上想象的翅膀,盡情的享受創造的快樂。

二、老師如何正確指導幼兒游戲

1、老師要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時間、場地、環境和足夠的玩具。比如在表演區里,放置各種頭飾,服飾,玩家等要一一陳列出來,便于幼兒取放,為幼兒節省了時間,也便于幼兒自由的玩。同時在KTV中區角中,放置足夠的打擊樂器,話筒,錄音機,面具,化妝盒等便于幼兒創造性的表演。在美工區里投放幼兒的代表性作品,供幼兒欣賞,借鑒,還可以投放小剪刀、膠棒、橡皮泥、棉簽、蛋殼、毛線等供幼兒操作。總之要充分利用場地和空間為幼兒創設游戲的環境和條件。

2、作為老師應適時的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作為游戲的伙伴,首先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尊重幼兒,并且在游戲中起到指導的作用。比如在益智區里,幼兒玩奪紅旗動物棋五子棋時,先指導幼兒了解游戲的規則和玩法,幫助幼兒克服難關,讓游戲順利開展。比如小班的孩子年齡小,更需要老師的幫助和指導,在游戲娃娃家中,老師可以充當游戲的主要角色媽媽,可以讓幼兒扮演爸爸取買菜,讓姐姐看孩子,給孩子喂飯等給幼兒具體的指導,既可以使幼兒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又可以使幼兒看到老師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從中讓他們格外的興奮。

3、老師作為旁觀者時,要善于觀察幼兒的表現,適時的教育和給予幼兒適當的幫助。在游戲中,老師要相信幼兒,把主權交給幼兒,讓他們自由的發揮個人所長。在游戲中,幼兒最關心的是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如在主題角色今天我值班中,我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自己選擇角色,有的幼兒喜歡扮演美容師,有的喜歡當警察,有的喜歡當售貨員,廚師等等,一定要切忌指派,要讓幼兒自己選擇,模仿,生活在想象的世界里,享受自我享受的快樂,愉悅、盡情地享受成人的生活。這時老師要當旁觀者,對有困難的幼兒給以及時的幫助,對表現好的幼兒給以鼓勵。支持,切忌在旁觀時不要過分的干擾幼兒游戲,負責會適得其反。

總之,在區角游戲中,老師要引導幼兒在做中玩、玩中學,真正發揮區角游戲的主導作用,通過游戲讓幼兒掌握知識,學習技能,學會做人,使幼兒身心都得到發展。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小結:通過嘗試區角活動培養幼兒主體性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小結:通過嘗試區角活動培養幼兒的主體性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兒童的發展,兒童發展的核心是兒童主體性的發展。主體

是有意識、有意義并在社會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的人。因此人即主體,主體即人,人

能全面利用客觀世界又能全面超越客體世界,進行自我創造。幼兒主體性是指幼兒在

參與活動中作為主體所具有的特征和屬性,但是幼兒的主體意識不強,主體性發展程

度較低,而且幼兒主體性的發揮易收環境的影響。不過,幼兒期的主體性發展卻是將

來發展的“星星之火”,我們要創造條件去發展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當孩子們想探知“電話為

什么會有聲音卻看不到人”“為什么鐵塊會沉而木頭會浮”時,不如順應幼兒的天性

,讓他們親自動手進行嘗試,這會比教師費盡苦心地解釋更容易讓孩子們領悟,并獲

得直接的體驗與感受。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就是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機會、工具、用

品、材料,盡量讓每個孩子都動起手來。種植、飼養、采集、記錄、統計、小制作、

小實驗都是有趣的動手活動,在操作中,幼兒感知了事物的特征,積累了經驗,發展

了興趣,也培養了求知欲和動手探索的良好習慣。

一、為幼兒創設民主、自由的嘗試區角游戲氛圍發展幼兒主體性。

幼兒的主體性易受環境的影響,是勇于實踐的探索者,他們在生活中經常表現出

積極主動的探究和認識周圍世界的強烈愿望。俗話說得好:“孩子聽過的容易忘記,

可孩子看過的、做過的卻終身銘記。”因而我們在創設嘗試區角游戲時盡力為幼兒提

供一個豐富有序的物質環境,并創設一個良好的精神環境。教師與幼兒的之間的關系

是平等、和諧的。幼兒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慢慢學會理解尊重同伴,了解同伴的需

要,學會與同伴合作,運用嘗試區角游戲的優勢在于能開展分組活動、自由活動和個

別活動,讓幼兒個性得以充分展現。

二、珍視幼兒的好奇心,創設豐富多樣的嘗試區角游戲活動促進幼兒主體性發展。

好奇心是個體對新異刺激的探究反應。對于幼兒來說身邊的世界是那樣陌生和神

秘,寶貴的好奇心是幼兒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們學習的原動力。真正的探究學習

是幼兒積極主動地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因此,我們十分注重為幼兒創設各種

條件讓他們參與實踐探究活動,使其在與成人、同伴的交往,合作中積極地與周圍的

環境,材料相互作用,從而激勵幼兒主動探究,提高其探究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幼兒

的探索行為也很多,當然其中拆、毀物品的現象屢見不鮮。像男孩子玩汽車時總愛把

汽車拆開研究一下它是怎樣工作的;洗手時總愛弄的渾身是水,因為濕濕的兩只手一

拍會有水花濺出來;想為金魚換水卻把魚缸打破……面對幼兒出現的一系列的問題我

們不是一味地指責、忽視、干涉他們,而是把這些現象看作是幼兒跨入探索世界的表

現。我們創設各種嘗試區角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發展主體性。如創設玩水區,讓幼兒

做“會浮的針”、“誰主沉浮”、“會轉的乒乓球”、“水的壓力和張力”等游戲,

使幼兒了解虹吸現象;知道了哪些東西會沉哪些會浮,通過自己動手把混雜在一起的

各種材料用最快的速度分開放置;會用天平來稱量各種糧食;能用各種方法探索圖形

的等分等等;這樣的收獲數不勝數,我們還會將一些拆卸玩具也放入科學區供幼兒組

裝,滿足他們卸裝的欲望,并能從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通過為幼兒創設了自由、直覺的嘗試活動,使幼兒主體性得到發展。在進行游戲

時我們能及時與幼兒交流,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面對幼兒的一個個問題,我們

總是積極回應、注意傾聽,做孩子忠實的聽眾,采用直接回答、大家一起收集資料解

答問題、啟發幼兒思考、鼓勵他們自己尋求答案,正確解答他們的問題。使我們的游

戲不斷深入,新游戲不斷生成。

三、通過發揮教師主體性來發展幼兒主體性。

教師主體性與幼兒主體性之間是息息相關的、相互促進的。通過這些年對嘗試活

動的實踐研究,嘗試理念已經深深地扎根于我園教師的腦海中,每次創設環境設計活

動都能與嘗試理念結合,通過教師自身的一言一行、通過科學游戲等手段,創造性的

運用各種方式來影響幼兒主體性的發展。通過發揮教師的主體性為幼兒創設了寬松、

自由的氛圍,幼兒能自主地游戲、學習、交往,需要和意愿得到了充分的滿足,主體

性得到潛移默化的發展,學習的主動性得到增強,興趣得到提高,情緒情感也處于積

極探索的愉悅狀態。

對幼兒來說,周圍的世界是那樣神秘、新鮮和美妙,在他們心中充滿了好學求知

的渴望。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自主的活動,只要可能,就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實踐環

境中或在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模擬研究”實踐情境中開展學習活動,既擴展視野,增

加知識,又發展興趣和愛好,形成健全的人格。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