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無師課堂階段小結
新學期伊始,如火如荼的無師課堂就拉開了帷幕,我們三年級的老師也不例外,精心準備導學案,培訓小老師,忙得不亦樂乎。我們三人講授的無師課受到了崔主任和王校長的肯定,使我們更有動力,更有信心!現將我的收獲總結如下:
1、理清思路
一節課要完成什么樣的任務,教師心中要有清晰的思路,并做好充足的課堂預設。學習目標有哪些、哪些需要明示、哪些隱含在學習過程之中、應該如何完成學習目標、課堂中會遇到哪些困難,這些都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只有教師充分預設,學生在課堂上才能主動、順利、精彩地推動課堂流程,完成學習任務。
2、備好導案
老師理清思路,就要開始備好課,首先預習卡設計要有梯度,要明白每個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然后開始設計導學案。老師做到心中有數,每位小老師主持那個環節,她的銜接語該怎么說。如果遇到突發情況,該怎么說,我們的導學案上,都應該顯現出來,給小老師參考。
3、悉心指導
“無師課堂”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教師不進入教室,如何指導學生?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先培訓班上的一部分學生,和他們一起研究,如何主持、如何評價、如何質疑、如何總結、如何溝通、如何檢測、如何引領,等等。之后,再分階段、分批次地和其他學生交流。
4、自主管理
學生畢竟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很容易管不住自己。在交流時偶爾分神、觀看展示時精力不集中,這些都是常見的情況,會導致課堂學習效果不佳。在“無師課堂”中,課堂是學生的,他們在“自主、自由”地學習,這些現象由誰來發現并制止呢?教師需要調動學生的管理積極性,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自己糾正問題。在課堂中,小組長的作用非常重要,他要管理好自己的小組,及時提醒走神或不認真的同學。同時,教師還要制定出合理的課堂評價標準,教給學生管理的方法。
5、學會反思
每次無師課后,我們都會在一起開展“反思會”活動,認真反思自己的每一節課,成功之處找經驗、不足之處找教訓。“反思會”同時也給給教師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和平臺。在“反思會”上,教師不但會反思自己,還會與其他教師分享心得,或者對其他教師提出意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教師對自己的課堂難以做出客觀評價,這時,其他教師以“旁觀者”的角色出現,會為他提供很多的幫助。
我們教師在反思的同時,也要教會學生進行反思,下課后我及時和幾位小老師,及時溝通,首先肯定學生的這節課表現,然后評一評這節課誰表現最好,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處理,下節課如果你來主持這一環節,你會怎么辦,學生在交流中,思想碰撞,也有很大收獲。
無師課,讓我們的課堂更加開放,讓我們的學生更加自信。
篇2:備戰無師課堂階段小結
新學期伊始,如火如荼的無師課堂就拉開了帷幕,我們三年級的老師也不例外,精心準備導學案,培訓小老師,忙得不亦樂乎。我們三人講授的無師課受到了崔主任和王校長的肯定,使我們更有動力,更有信心!現將我的收獲總結如下:
1、理清思路
一節課要完成什么樣的任務,教師心中要有清晰的思路,并做好充足的課堂預設。學習目標有哪些、哪些需要明示、哪些隱含在學習過程之中、應該如何完成學習目標、課堂中會遇到哪些困難,這些都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只有教師充分預設,學生在課堂上才能主動、順利、精彩地推動課堂流程,完成學習任務。
2、備好導案
老師理清思路,就要開始備好課,首先預習卡設計要有梯度,要明白每個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然后開始設計導學案。老師做到心中有數,每位小老師主持那個環節,她的銜接語該怎么說。如果遇到突發情況,該怎么說,我們的導學案上,都應該顯現出來,給小老師參考。
3、悉心指導
“無師課堂”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教師不進入教室,如何指導學生?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先培訓班上的一部分學生,和他們一起研究,如何主持、如何評價、如何質疑、如何總結、如何溝通、如何檢測、如何引領,等等。之后,再分階段、分批次地和其他學生交流。
4、自主管理
學生畢竟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很容易管不住自己。在交流時偶爾分神、觀看展示時精力不集中,這些都是常見的情況,會導致課堂學習效果不佳。在“無師課堂”中,課堂是學生的,他們在“自主、自由”地學習,這些現象由誰來發現并制止呢?教師需要調動學生的管理積極性,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自己糾正問題。在課堂中,小組長的作用非常重要,他要管理好自己的小組,及時提醒走神或不認真的同學。同時,教師還要制定出合理的課堂評價標準,教給學生管理的方法。
5、學會反思
每次無師課后,我們都會在一起開展“反思會”活動,認真反思自己的每一節課,成功之處找經驗、不足之處找教訓。“反思會”同時也給給教師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和平臺。在“反思會”上,教師不但會反思自己,還會與其他教師分享心得,或者對其他教師提出意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教師對自己的課堂難以做出客觀評價,這時,其他教師以“旁觀者”的角色出現,會為他提供很多的幫助。
我們教師在反思的同時,也要教會學生進行反思,下課后我及時和幾位小老師,及時溝通,首先肯定學生的這節課表現,然后評一評這節課誰表現最好,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處理,下節課如果你來主持這一環節,你會怎么辦,學生在交流中,思想碰撞,也有很大收獲。
無師課,讓我們的課堂更加開放,讓我們的學生更加自信。
篇3:小學四年級語文無師課堂計劃
上學期,我們嘗試了練習課的“無師”課,學生從不自信到敢于在站在講臺;從不知怎樣說到知道從哪講起;從課堂習慣混亂到有更好的改觀……這些嘗試為本學期的“無師”課開通了道路,本這學期我計劃如下:
一、多向榜樣學習。
1、我要通過“無師”課達標活動和教研活動向同行學習他們的優秀經驗,把這些經驗合理的結合用于我的課堂上。
2、沒有嘗試過當“小老師”的同學向已經有經驗的學生學習。主要是課堂的流程;每個環節的過渡語;展示時主展者的語言模式;幫展者的書寫速度及補充出題等。
二、繼續培養“小老師”。
本學期我要繼續培養各組的副組長共6名,以及與他們配合默契的幫展者6名,他們要借鑒原來組長的“主持”,平時的課上就給予指導鍛煉,我想兩周一次由他們6個對“練習課”嘗試一節,每人一個環節,下次上課時,每人嘗試主持下一個環節。
本學期我想讓原來的“小老師”嘗試1-2節新授課和講評課,副組長成員嘗試“練習課”。
三、對學生的指導要更細心。
課下與學生多做交流,和學生一起研究這節課怎么上,哪些學生適合于在什么環節及時出現,是以什么方式出現。如可以以質疑者的身份提出問題,可以是規律總結者的身份進行規律展示,可以是在重點知識過后及時提出讓學生進行交流鞏固、對子互助,可以在學生講解不下去的時候及時組織交流,設想學生在某處會出現哪些種情況?針對不同情況,怎樣解決?
四、需改進的具體方面。
1、規范學生的站姿站位,語言習慣,如:展示時不能多次看黑板,面向學生時,面帶微笑,認真傾聽。不隨意擺動身體,請同學回答問題時,可以直接用手勢。補充時可以這樣:我是這樣想的或我是這樣做的,我覺得那里可以這樣做等。
2、學生需要小組交流時,不要大聲喧嘩,凳子入桌下。
3、小組內的幫扶要鼓勵,使學生自覺主動。
4、學生需要挑人回答問題時,不能考慮好長時間,可以直接用手勢或眼神等。
5、鼓勵敢于質疑的同學,對敢于質疑并正確者可以采用多加2分的獎勵。
五、多一些反思。
每次嘗試“無師”課后寫出簡短的反思,學生也交流自己的不足和優點,幫助學生改正不足。
本學期,我一定認真反思自己的每一節課,成功之處找經驗、不足之處找教訓,讓課堂更加開放,讓學生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