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自卑心理怎么辦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孩子有自卑心理怎么辦
操場上,一群孩子在玩拍皮球的游戲,很多孩子都大方地展示自己拍球的技能。角落里一個叫佳佳的孩子遠遠地看著指導老師,當他的視線與指導老師的視線相遇時,又很快地避開了。指導老師請佳佳也來展示自己拍球的技能,一群孩子立即說:“老師,他不會的。”佳佳也小聲地說:“我不會!”佳佳最終也沒有跟小伙伴一起玩球。
上面的例子,雖然不普遍,但在一部分孩子身上存在。這類孩子往往比較自卑,常常以消極的態?度評價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這類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往往也不佳,不太受其他同伴歡迎。那么,如果孩子有自卑心理,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一、給孩子足夠的關心
有自卑感的孩子,內心一般都很脆弱。作為家長,首先要做的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加倍的關心和愛護。除了言語,成人一個擁抱或是一次撫摸,都能使孩子感受到大人的關心、重視和關注,都可以讓他們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肯定自己的行為,從而克服自卑心理。
二、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有自卑感的孩子,自我認識不足,總是低估自己的能力,參與意識比較差,總擔心做不好,總怕別人笑,導致什么也不敢做。作為家長,在生活中,應該適當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比如讓他們幫忙拿一些東西,或者獨立地收拾玩具等。一旦孩子有一點進步,家長應該及時地給以表揚。
需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家長一定要用寬容的心去對待孩子的過失或缺點,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表現。不要因為孩子做得慢或是做得不夠完美,而取消孩子做事的資格,完全包辦。
三、引導孩子正確地面對失敗
有自卑感的孩子,一般都特別害怕失敗。作為家長,在引導孩子體驗成功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之處,每個人都會經歷失敗。失敗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家長也可以把自己失敗的例子講給孩子聽,以減輕孩子對失敗的關注。
關注幼兒教育,關注我們的孩子心里健康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農村學生自卑心理成因與矯正策略
淺談農村學生自卑心理的成因與矯正策略
【摘要】:本文通過探討自卑心理的產生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關鍵,采用多渠道的方法,矯正學生自卑心理,增強學生自信心,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
【關鍵詞】自卑心理心理障礙健康成長自信心
一、問題的提出
自卑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自我否定的情緒體驗。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為缺乏自信心,課堂上不敢發言,解題效率低;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謹小慎微、多愁善感,常產生疑忌心理,行為瞻前顧后等。自卑心理在整體上可概括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等自身因素評價過低和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兩個方面。
自卑感人人都有,特別是具有生活依附性的農村中小學生,由于心理調適能力較弱,自卑感可能更強烈。但是,當學生的自卑達到一定程度,影響到學習的時候,我們就稱之為心理障礙,這時候就需要給予矯正,否則,將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農村中小學由于經濟落后,學生的自卑心理在各種社會意識形態的沖突之下,顯得更為突出和加劇。為了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具針對性、時代性與實效性,切實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我們針對當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立足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行了有目的、有計劃的專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對策。
二、農村學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分析
通過大量調查研究,我們認為,自卑心理是學生心理特征的一個正常的組成部分,在個體的心理發展過程中,大約在4歲以后就會出現。自卑心理的產生,主要來源于心理上消極的自我暗示。其具體成因有多個方面:
1、個體心理缺陷。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只要處理得好,缺陷也能轉化為各種各樣的優越感。”如果排除生理上的某些不足所引起的自卑心理,那么,我們重點要解決的應該是學生心理上的自卑。
心理自卑多是交往受挫或對自我能力估計過低造成的。有的學生不能掌握正確的交往方式,在交往中蒙受羞辱,最后導致心理上的自卑。有的學生由于學習成績差,被歸結為自己不聰明或不用功,從而產生自卑、焦慮過重的心理負擔,使他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難以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陷入失敗的惡性循環之中。
2、家庭暗示。主要指家庭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引起的后果。有的學生因為家庭貧困,但大多數學生因為父母是農民,家庭教育簡單粗暴,缺乏正確引導,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負擔,如性格內向、膽小恐懼、害怕與人交往、學習沒有快樂感等。
3、學習誘發。有一個案例可以說明這個問題:某學生平時不愛學習,害怕學習,初一年級剛開始的時候,他的成績還算可以,進入初二年級后,成績已下降到班級后幾名了。教師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收效不大。進入初三后,總是遭到別人的責罵和白眼。到后來,家長和教師都有點放任自流了。沒有家長的鼓勵,沒有教師的疏導,在班級輿論的打擊下,使他徹底放棄了努力。這樣慢慢地形成了惡性循環,最后淪為一名自卑心極強的學生。
4、自主評價過低。很多學生對自己的評價不客觀,偏高了是自信,偏低了就產生自卑。特別是對待成年人的批評,他們所能做到的就是你越罵我笨,我就越笨,反正別人不會夸我的。這些不良狀況長期積累就導致學生自主評價過低,缺乏自信。
三、矯正農村學生自卑心理的策略
1、加強師生間的真誠溝通,建立新型師生關系。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是缺乏鼓勵,所以,要矯正學生的自卑心理,教師首先要成為學生“朋友”,讓學生覺得教師是他的“自己人”。通過師生間的真誠溝通和鼓勵,去了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