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特殊孩子要特殊對待

特殊孩子要特殊對待

2024-08-01 閱讀 2086

特殊孩子要特殊對待

劉宇是本學期開學時剛剛轉來的一個孩子。以前住在東北,由于爸爸媽媽關系不好,爺爺奶奶帶他回到了老家,來到我們幼兒園。按年齡校長把他安排到了我們中班。實際上他一天學也沒上過。說實話,當時接受他時我有點不情愿。但我還是欣然收下了他。

為了讓劉宇盡快的適應新環境,我盡量和他多接觸,縮短與他的距離,給與更多的關心和照顧,讓他感到在幼兒園和在家一樣溫暖。讓他進園就有好心情。按說,他這年齡段的孩子,一日生活常規不應該再專門培養了,但是由于多種原因,他的許多做法和習慣不合常規,如:大小便不上廁所;不知道愛護桌椅、玩具;衣服、攜帶不會整理;有垃圾隨地亂扔等。對此,我沒大聲訓斥他,而是耐心的引導他,教育他該怎樣做,并組織我班幼兒學習了關于良好行為習慣的兒歌,隨時對他進行提醒,同時小朋友們也積極的幫助他。過了三個星期以后,劉宇亂扔東西的習慣改掉了,也變得有愛心了,和小伙伴有時能相處一會兒。對于他的點滴進步,我都及時的給與表揚。

劉宇平時愛與同伴打架,爭搶玩具、上課不專心聽講、過分好動、攻擊性強、損壞東西等。小朋友經常告狀,說:“老師,劉宇是壞蛋,他常搗蛋!”“他還會打人!”“老師,你罰他到反思角去”。他確實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孩子,活動中要有一人專門看管,要不,就不知會玩出什么新花樣。成為班中的特殊人物。不會與人合作;自制力差、易分心;感到被侵犯時以武力反抗;不愿安靜的坐在教室里;不時要站起來走動一下;好奇心強;什么都要動手;希望獨立;不愿受約束。這些狀況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多樣的。生理因素、家庭教育、生活環境等。卻反映了劉宇在園的獨立,孩子們無論干什么事都拒絕他,針對這種情況我實在無計可施,我曾一度想放棄他。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周一的早上,孩子們陸續的來到了幼兒園,在一聲聲的問候之后,我把孩子們安排到區域中去活動。“老師,你看”,隨著一聲清脆的叫聲,我回頭一瞧。是杉杉小朋友,她手里領著一個鳥籠,已快步如飛的來到了我的身邊。

這時,其他小朋友也都圍了過來,看著籠中的小家伙,韓穎說:“這只小雞真漂亮”。劉宇則說:“是一只可愛的小鴨,你看它嘴巴扁扁的,腳上還有蹼呢!”孩子們議論紛紛。我望著劉宇的臉,他讓我刮目相看,再調皮的背后,還隱藏著聰明與細心。我決定抓住其優點,因勢利導,我面帶微笑的注視著他,耐心地聽他講完,并伸出大拇指表揚了他。告訴他,要是把小鴨畫出來多好啊!回到座位上,他認真畫啊畫,畫了一群小鴨雖畫得不太形象,我還是表揚了他,并獎給他一個五角星。和他約定,上課時也要好好約束自己,不要再下座位亂跑。第二節課表現果然不錯。孩子的一些過分調皮的行為,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當然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有時,情況有了好轉,過陣子又會出現反復,如果一時松懈,就可能前功盡棄。因此,對待調皮的孩子,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只要有足夠的愛心、耐心和恒心,最終會收到“從量變到質變”的效果。

我想,特殊的孩子要特殊對待,不能輕易放棄,只要你把愛心和耐心全部奉獻出來,只要你有恒心,你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篇2:五月份幼兒園教師隨筆:學會冷處理

五月份幼兒園教師隨筆:學會冷處理

馮成文

近期我們幼兒中有一個孩子,每到用餐時間,就會說自己頭痛或者肚子痛,開始老師們都非常緊張,后來老師們發現他并沒有這些癥狀,開始老師認為是他不喜歡吃這些東西,都會哄他吃,但久而久之他就養成了這種習慣,吃飯時,老師也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他身上,對于別的孩子關注自然就少了。

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這個孩子似乎更加變本加厲了,這時我對我的教育方式進行了反思,大多幼兒都會有不喜歡吃的食物,這時他們需要我們的鼓勵;但這名幼兒每天都會有這樣的表現,因此我不應該使用這種方式進行教育,我想他大概是希望以這種方式引起老師的注意,而實際上他的目的達到了,這時他便更加猖狂起來。

對于這樣的孩子我突然想起了《保姆119》中的一句話“有時我們要更多關注那些做的好的孩子”,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哪些表現好的孩子身上,讓那些做得不好的孩子去像他們學習,相反的我這種方式,不光是縱容了不良的習慣,而且對于哪些表現好的孩子也極不公平。

于是我對這個孩子開始了一種“冷處理”的教育方式,對于他的用餐時的種種“壞毛病”我一概不理,并把注意力更多的轉移到那些做的好的孩子的身上,并表揚他們。過了一段時候后,這個孩子了解“壞毛病”是無法引起老師關注的,也就慢慢改變了,當他做好的時候我會給予表揚,讓他更有動力去進行改變。

篇3: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教學小故事

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教學小故事

我覺得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僅要把自己的禮儀做好,更主要的是讓我們的孩子也要學會做文明人。自己從每天入園開始就要求孩子問候要積極,并告訴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讓孩子要養成良好的見面問好的習慣。在園我所要求孩子只要是別人給你東西就要說謝謝,在園里孩子做的很好,只是在家到底做得怎么樣我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家長聊天在制定,我們的孩子把這些好習慣帶回家了。原來是有一次星期天孩子在家吃飯,媽媽給這位孩子盛好了飯,孩子主動和媽媽說了聲謝謝,當時這位媽媽就特別感動。作為一名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付出總是不要求回報的,可是孩子的一聲謝謝是真的觸到了媽媽心底的那根弦,讓媽媽激動的不行。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我們班小孩總會在不小心碰到別人后及時的說聲對不起,在別人幫助自己時說聲謝謝。當我看到自己所帶的孩子能自己和善的解決一些小事時,心理特別高興。尤其是當我和家長聊天時會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說;“我家的孩子經常幫我整理東西,說是老師說的自己的東西要整理好,不要影響別人.還有的說:有時我不小心把垃圾弄掉在地板上孩子也會及時的告訴我垃圾掉了。當我躺倒家長的這些話時自己別提多高興了。自己也因為能成為這一群孩子的老師而感到高興

教師,幼兒園,小故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