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10篇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幼兒教育隨筆10篇
1小椅子生氣了
平時,孩子們的小椅子都是整整齊齊地放在桌子底下,看書、畫畫的時候,孩子們就將小椅子拉出來,身體轉向桌子坐著;上課的時候再把小椅子轉向老師。盡管每次都告訴孩子們“要輕輕地拉出小椅子”,但他們卻總是弄出很響的聲音。這樣不僅很吵,而且會損壞椅子,長此以往,還會使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
一天,我要給孩子們講課了,他們興奮地站起來轉椅子,聲音還是很響。我靈機一動,大聲說:“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哭呀?”孩子們馬上平靜下來,教室里一點聲音也沒有了。過了一會兒,孩子們紛紛嚷起來:“誰也沒哭!”我搖了搖頭,一本正經地說:“怎么沒有,你們仔細聽聽,好象是小椅子在哭!”孩子們都趴在椅子上聽。調皮的一鳴奇怪地問:“小椅子為什么要哭呀?”“剛才,你們搬小椅子的時候,不是推就是拖,都把小椅子弄疼了,它就哭了。它說,不想跟你們做朋友了,因為你們一點也不愛護它。”我的話剛說完,孩子們便馬上輕輕地搬起小椅子,一鳴還悄悄地對小椅子說:“小椅子,你別生氣了,以后我一定輕輕地抱你!”
從此,孩子們搬椅子的時候,都是輕輕的了。
2我跟幼兒一起曬被褥
為了減少幼兒的發病率,加強幼兒的衛生保健,我們每周都要選擇天氣好的一天為孩子曬曬被子,消消毒,以便讓孩子在午睡的時候睡的更香、更甜。今天天氣很好,一大早就出了太陽,在早上到園后,王老師跟我已經把所有孩子的被子都抱到外面去曬了。
中班的孩子在身體力行的情況下已經能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更是為了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做能做的事情。于是我們決定今天中午讓孩子們一起來參與今天的曬被子,請他們協助老師把小被子抱進去。
孩子們聽說老師要請他們幫忙都蠢蠢欲動,都急于想加入到抱被子的行列中。為了不給孩子造成擁擠的現象,我們分小組進行,每組的小朋友排好隊后走到院子里,王老師有序將他們自己的小被子拿下來交與孩子手中,要求孩子慢慢走小心別摔了,同時雙手抱牢被子,不能將被子拖在地上弄臟小被子,還交給他們一個任務把自己的被子放到自己的床上去。
由于分工合作很快孩子們在老師的組織下拿好了自己的小被子,有秩序的回到了教室,一點都沒出現擁擠、推搡的現象,當然我們也沒有吝嗇贊揚。
經過陽光曬過的被子發出陣陣被子所有的清香,午睡間的空氣仿佛也變得清新了不少,孩子們躺在暖暖的被窩里,分享著自己勞動的快樂,在溫馨的午睡室里睡得更舒心,更香甜了。是呀,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在園學習好,更要照顧好孩子的一日生活,這是我們老師做好保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促進每個孩子身體健康重中。
3放開孩子的手
一天,戶外活動的時間到了,孩子們在興高采烈的玩著,我看到張文航小朋友熱的滿頭大汗,要求他把外衣脫掉,這時,他竟說不熱。聽到他的話后,心想:難道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還沒有學會解扣子,以前,每次脫衣服,都是讓別的小朋友幫忙,為這事,我跟他的奶奶說過幾次,但是收效不大,在放暑假前,又向他的家長提出了要求,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特別提出了要孩子學會穿脫衣服,看來,家長又沒按我的要求做,這時,我又故意說了一遍,要他脫掉外衣,他試著解扣子,可“笨拙”的小手盡管再努力也沒有將扣子解開。看到他今天的樣子,我非常著急,抽時間又跟他媽媽進行了一次交流,通過談話,我知道了,媽媽每天忙于上班,很少帶孩子,孩子一直由奶奶帶著,老人什么事情也不肯讓孩子做,把孩子該做的都代替了,時間長了,孩子自己也不想做事情了,所以到現在還不會穿脫衣服。又向他媽媽講了孩子在園各方面的表現,讓她知道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這時他媽媽讓我講一些教育孩子方法。
首先,告訴她在家中要為孩子提供做事情的機會,要真正讓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不會做的事情,家長要耐心的教他做法,而不能包辦代替。其次,為了提高孩子做事的興趣,可以采取表揚、鼓勵的方法,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可對他說一句贊賞的話,也可以給他一個甜蜜的吻,還可以抱一抱他等,來激發他做事的積極性。再次,可采取成人和孩子比賽的方式,例如:穿脫衣服、整理被褥、掃地等活動,這樣會逐漸養成孩子自己做事情的習慣。她媽媽聽了這些后,表示愿意嘗試這些方法。
經過一段時間后,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提高,現在不但自己能穿脫衣服,有時還搶著做值日了,可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是需要鍛煉的,只要為孩子提供動手的機會,每個孩子都會很優秀的。
4孩子需要分享
“啊,我的,是我的車!!”正在“停車場”玩的馬潤鑫叫了起來,我循聲走了過去,看見兩個孩子正在爭奪一輛玩具車。“怎么拉??”“老師,馬筱筠搶我的小汽車”“我也要玩這個車的,我也要!”
這就是經常發生在我們班的一幕幕搶玩具事件,也是我們最頭疼的事,我們班的小朋友平均年齡只有三歲半,而且都是嬌生慣養獨生子女,父母、爺爺奶奶的寵愛讓他們形成了倔強、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但是到了幼兒園里,和那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具數量是有限的。任何教玩具都需要幼兒輪流分享。如何讓他們學會分享,從而減少這種爭吵的發生呢。
經過和孩子們一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對故事、兒歌接受的很快,每次當我宣布要開始講故事的時候他們就會很安靜的用小眼睛看著我,于是我就想到可以利用兒歌、講故事的形式引導他們,讓他們從中學習分享,體會分享的快樂。有一次我講故事《大家一起玩》,讓他們學會講:“大家一起玩,你玩一會,我玩一會。”教育他們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不能爭搶玩具。
對于孩子們,最有效的方法應該就是游戲了吧。因此我就利用區角活動的時間讓幾個孩子在建構區一起搭積木,在娃娃家玩的時候,我讓孩子分角色扮演,分好工作,比如:讓馬亦心和李昊文小朋友專門負責廚房那塊,做好吃的點心,讓馬孟瀅小朋友哄寶寶睡覺,小醫院就有馬習鑫小朋友做醫生,給生病的寶寶看病,讓他們一起搭建玩具,分工合作,培養幼兒合作能力和體會分享的快樂。在去淘氣堡或是滑滑梯的時候我們也總是不忘提醒一句“注意安全,不能和小朋友搶著玩,要一個輪著一個!”
在小朋友離園時,和家長交流幼兒園里的活動情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里需要大家一起分享才能快樂融洽的生活、游戲。
經過一段時間我突然發現孩子們為搶奪玩具而爭吵的現象明顯比以前少了,雖然還是會有個別小朋友,但是我理解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還小,我們只有用博大的無私愛心去接受他們,包容他們讓他們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明白分享的快樂。
5孩子,你是最棒的
新學期開學已經快有一個月了,加入我班的孩子都很快的適應,他們的爸爸媽媽很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們,讓我感到很欣慰。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教育好孩子,孩子們也對我們老師格外親切,和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不再是剛開始哭哭鬧鬧不讓我們靠近的孩子了。他們會對我們說:老師,我喜歡你。和老師說一些很感動的話語。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班的靜靜小朋友,有一天吃午飯了,我給他們都分好了飯,孩子們都在安安靜靜的吃的挺帶勁的時候,靜靜突然說老師快坐下吃飯吧,我聽了這句話,心里熱乎乎的,孩子真的長大了,知道關心老師了。真的懂事了,耳邊時常聽到孩子們童真的話語,老師你也躺下休息休息啊!老師我幫你。。。。等等屢見不鮮的一些小事情,都會讓感動不已。孩子們都長大了,學會了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知道現在自己已經是真正的小班生了。加油吧,孩子們!老師希望你們每天開開心心,快樂成長!
6理解與自信
幼兒常以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作為認識自己、評價自我的標準。在幼兒園里,老師是幼兒的伙伴、朋友,孩子們喜歡老師,也特別在意老師對自己的態度、評價。為此,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責怪話就很容易傷害他們的自尊,正確、肯定的評價能形成幼兒積極的成功體驗,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引發他們無窮的創造力。而教師要做到恰當評價幼兒,首先就要理解幼兒。
有這樣一件小事,中午起床了,孩子們很快的整理好被褥、鞋襪,離開寢室。只有馬祥澤還在床邊低著頭吃力地系著鞋帶。我著急地走過去說:“馬祥澤你都上大班了,還不會系鞋帶?”話音剛落我便發現他的眼神黯淡了下來,默默地要離開。我馬上意識到剛才的那句話已經傷害了他。于是,我馬上拉住他,輕輕撫摸他的頭說:“你是會系的,對嗎?來,我幫助你,你一定會系得又快又好!”我們開始了練習,起初馬祥澤系一下看我一眼,好像在問:“這樣對嗎?”每一次我都對他投去鼓勵的目光,很快他便能又快有好的系鞋帶了。他眼中閃現出自信與成功的喜悅:“老師,我會了!”我也興奮地說:“對,你比老師系的都好!”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教師及家長的鼓勵和幫助,當他們做錯事或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時,成人對他們的評價、態度及采取的方式就顯得更為重要了。我們應該用一顆包容的心去理解孩子,使他們在成人的肯定中獲得自信,體驗快樂。
7善解人意的小淘氣
從教二十多年來,每年班里都有幾個叫人頭疼的“小淘氣”,平時喜歡追逐打鬧,惹是生非,上課時小動作不斷。我班的“小淘氣”也曾使我煩心惱怒。經過和他們的交往,我發現“小淘氣”極富有感情,當他們發現老師喜歡自己時,便能聽老師的話,所以我經常和他們一切玩、交談、拉手、摸摸頭,有時和他們一起玩孩子喜歡的游戲,很快的交上朋友,再以“悄悄話”的形式,向他們提出要求。多年的摸索,運用幾種方式,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1、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表揚。
2、多表揚,少批評。
3、抓住特點,循循善誘。
4、充分發揮故事的教育作用。
5、發揮“好孩子”的作用。
8家訪后孩子變了
最近這段時間,有很多小朋友來向我告智涵的狀,有的說他咬人、有的說他抓小朋友的臉、也有的說他搶玩具……,每次都是對他進行批評和教育,可是他根本不聽,仍然是我行我素。每天仍有小朋友來告狀,并且每次他都是不承認。最近幾天,我對他進行了觀察,有幾次就跟小朋友反映的一樣,只要有人接近他,他就會伸出手來傷害別人。
對他的這些行為,我感到很不理解,以前這個孩子是比較聽話的,能主動跟小朋友相處,還經常把家里的玩具帶到幼兒園跟小朋友一起玩。可是,這段時間他是怎么了?所以,我跟他進行了一次交談,首先,對他以前的表現進行了表揚,夸獎他是個好寶寶。并告訴他,如果再跟小朋友打架、搶別人的東西,老師會不再喜歡他,也沒有小朋友跟他一起玩了。這時,他告訴我,是奶奶讓他這么做的。聽了這番話,我感到有些生氣,心想:“成人怎么能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為此,我進行了一次家訪。原來這段時間孩子的父母忙于生意,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把孩子交給奶奶照顧,可是,奶奶怕孩子在幼兒園受委屈,就交給了孩子這些對付別人的辦法。我先向她講述了孩子這樣做的害處,又告訴她,孩子這么小,都有一顆純潔的心靈,他們根本不懂得故意欺負人,偶爾有小朋友打架,老師會及時了解情況,并對孩子進行教育,每一個孩子在幼兒園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聽了這些,他奶奶表示今后不再這樣教育孩子了。
從那以后,智涵變了,不再與小朋友打架了,并且也知道幫助別人了,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們要及時了解孩子的一些情況,并做好家園溝通工作,讓每個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9對搗亂幼兒進行正確引導
由于遺傳因素、家庭教養情況的不同導致每個孩子的個性存在明顯的差異,有些孩子性情乖巧、懂事。能討老師歡心,有些孩子性情乖戾,常令老師“頭疼”。教師不能因有這些孩子不“懂事”而把他們拒之門外,放任、放棄他們,而應一視同仁的對待他們,宜“收”不宜“放”。在集體教學活動中,不能讓他們獨坐一隅,而應想辦法將他們融入集體中,他們可以坐在較醒目的位置上,便于老師及時用無聲的語言提醒他們。有時候教師設計的集體活動枯燥乏味也會導致幼兒紀律渙散,因此,教師一定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生活經驗設計出富有趣味性、突出幼兒主體性的活動方案,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相信幼兒不良學習習慣的發生幾率會大大減少。
另外,在一日生活的其他活動中,不能隨意剝奪他們的參賽資格,而應時刻關注他們的行為變化,發現問題及時采取適當的教育措施。“收”與“放”是兩種相反相對的教育策略,自然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教師責任在于促進每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因此,沒有理由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10夸獎與批評
著名童話作家鄭淵潔曾說過這樣的話:要多夸孩子,要采取廣種薄收的方法來夸孩子,比如他畫畫時,你就夸他畫畫好,比如他唱歌時,你就夸他唱歌好,比如他折紙時,你就夸他折紙好。總之,你看他無論干什么你都夸,那他總有潛在的某一種天賦被你激發出來。“是的,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教師應用賞識的心態看待孩子,會發現孩子并非在所有的學習生活中都不專心,而是會在某些領域出人意料的特別專注,這就是孩子在某一方面呈現出來的強項。如有些孩子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神情特別專注,有些孩子在美術活動中始終能聚精會神個,有些孩子在音樂活動中思維一直相當活躍
篇2:幼兒教育隨筆:學習中互動互動中收獲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教育隨筆:學習中的互動互動中的收獲
我很榮幸能參加平湖市幼兒園教師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班(第一期)實踐培訓活動。第一階段的安排時間是:3月22日~3月27日,第二階段的時間安排在暑假是從7月5日~7月10日結束,培訓共計12天,每天的安排形式比較多樣,異彩紛呈。其中有名師的講座,有聽課、互動評課,有課題為主的研究等實踐活動。總的來說,對我自己的促動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培訓班的班主任是顧老師,開班第一節課是簡短的開班典禮,劉校長和龔老師為我們解讀了開班的背景、學分的獲得方式、方法和本此培訓的方案。接下來是顧老師組織我們66位老師組建成了六個團隊,并進行了一次有趣的自我介紹,讓我們互相之間有了認識和初步的了解。還以團隊互動討論的形式,研討培訓期間的規則和學習期望,每個團隊都有一個有深意的名字,如:滿天星、花兒朵朵、美麗相約、甜甜酒窩等。我很感嘆大家的智慧,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都能設計出這么漂亮的規則結構圖,還有我也很佩服那些上臺來對結構圖進行解說的匯報員,她們都能富有感情的、流利的,把各自團隊討論的結果表達出來。
這天下午,我們來到了行知幼兒園,活動主題是《走進課題聚焦課堂》,讓科研聚焦實踐,以課題研究課為研究載體,與課題負責人一起聚焦課堂實踐,追求真實研究,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除了聆聽課題負責人的課題管理經驗、課題研討方向和課題運作情況外,還聆聽了兩堂課題研究課展示。分別是乍蒲天妃幼兒園肖群老師的中班閱讀《色拉魔法店》,行知幼兒園華芳芳老師的大班美術《美麗的蝴蝶》。教師的課設計精美,樸實自然,我時常被教師的精彩設計所折服,被課堂的情緒所感染,同時也為幼兒思維的火花所欣喜。
接下來的一天,我們又去了具有濃厚的農村鄉特色的新倉幼兒園,參觀了幼兒園布置,讓我感收到了新倉幼兒園老師們的奇思妙想。并且還觀摩了三位老師執教的三個同課異構的音樂教學活動《蠶豆花》,緊扣本次探討的主題《音樂教學趣中求效》,活動形式是這樣的:課例觀摩――同課異構、互動參與――領域論壇、名師引領――分享智慧。執教老師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歡快旋律,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幼兒們體驗到了歌唱活動帶來的樂趣。活動中,老師的圖譜設計,運用游戲化的情景、運用各種演唱方式等方面,都體現了一個“趣”字。
在學習過程中,聆聽老師們的課,讓我認識到自己處理課堂的稚嫩與不足,名師的引領和梳理,分組研討和互動交流,又能讓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擊與迸發,培訓過程給了我太多的感悟與啟迪!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幼兒教育隨筆:用愛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
幼兒教育隨筆: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
吃過中飯,我組織孩子們進行飯后散步活動,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樓上走廊上,孩子們一邊散步,一邊欣賞著走廊上哥哥姐姐的畫,就在這時果果小朋友跑過來大聲告訴我:“蔣老師,蔣老師,媛媛她跑了……”可沒等他說完,媛媛便大聲哭了起來,我當時什么也沒說,只是用關愛的目光看著她,然后輕輕走過去,單腿跪下,伸開雙臂,作出要擁抱她的動作,正哭的傷心的她,見我伸開雙臂,馬上撲到我懷里,雙手緊緊抱住我的脖子,頭依靠在我的肩上,像是在外面受了欺負,回到母親身邊似的,而我也像是真的成了她的媽媽,輕輕的拍著她的背,不一會,她不哭了,輕輕地、委屈的告訴我:“老師,我沒有跑,我真的沒有跑……”哦!原來是孩子們冤枉了她啊!
事情過后,細細回味整個過程,讓我更深的體會到,很多時候,老師在與孩子的交流不要只相信語言的力量,同樣也不需要對一些小事追根究底,只需要立馬處理眼前的事情就可以了,當孩子因某些事情受到了委屈時,一個愛的擁抱更是甚過千言萬語,對于孩子來說,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得到老師和大家的理解,同情和撫慰。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里,讓我深刻感受到愛的美麗和偉大,一個深情的擁抱,更是對孩子愛的體現,只有用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才能敞開心扉的去接受你、接受你的教育。
在我們的工作中,愛更應是無處不在的,記得上學期剛開學那會,孩子們剛剛離開親人的懷抱,來到這么個陌生的環境,他們缺乏安全感,缺乏親切感,更是缺少愛的港灣,有的哭鬧著尋找爸爸媽媽,有的躲在墻角,默默的獨自等待,盼著爸爸媽媽的到來,有的拉著我的小手,一遍又一遍的懇求著讓我打電話給他媽媽,面對孩子們的這種種情緒,我只能一次又一次輕輕的將他們擁抱在懷中,剛開始他們在我的懷里是掙扎的、不安的,可我并沒有因此而讓他們離開我的懷抱,漸漸的他們會靠在我的肩上輕輕的哭泣,此時,我輕輕的拍著他們的背,親切的告訴他們:“寶寶乖,媽媽會來接的,老師會陪你的。”孩子們在我的懷抱中也深深的體會到了老師對他們的愛,漸漸的他們敞開了自己的心扉,接受了老師,接受了幼兒園,在我們的懷抱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美麗的夕陽是短暫的,但它卻把最美的一刻獻給的人們,幼兒教師的事業是平凡而不起眼的,但我們卻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每天我們總是會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在我們愛的教育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