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教育工作感悟愛與和諧:永不停止追求
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是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終生執著追求的目標,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認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就是把豐富的精神生活、純潔的道德、健全的體格和諧結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融為一體的人,是把對社會的需求和為社會勞動和諧統一起來的人。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實施全面和諧發展教育,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機地相互聯系并相互滲透的統一的整體。
我們倡導建設和諧社會,與蘇霍姆林斯基倡導的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無疑具有內在一致性。那么怎么培養呢?
高爾基說:“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魯迅先生說過:“教育是植根于愛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教育的源泉。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同學貼心。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也是師德的核心內容。
在我的班級里,有一位叫*X的學生,他純樸善良,大方,困難的家庭條件又使他自卑,造成了他情緒不穩定,學習成績也不穩定。有空的時候,我就和他聊天,問問他的學習情況,平時,我活動的時候,叫上他,有時候,讓他再給我幫一些小忙。這樣,他與我關系特別近,喜歡聽我的課,問我一些自己困惑的問題,思想認識有了一定的提高。期末結束的時候,他悄悄送給了我一盞燈,并寫到:“老師,當燈光照亮你的時候,就是我想你的時候。”我的眼睛濕潤了。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學生成長的重要保證。教師的人格之光對學生心靈的燭照深刻且久遠,甚至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具有現代人的素質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識淵博的學者形象,要有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要有堪為師表的高尚品德。二我只有堅持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底蘊,完善人格修養,并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而應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師。只有從內心里把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平等起來,才能恰如其分的融入到學生之中。
愛與和諧,是我永不停止的追求!
*總理曾說:“國家興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壞在于教師。”“無論是做教師,還是做人,都應該有一顆同情心、一顆愛心。”“教師不僅可以影響一個學校的孩子,還可以影響整個社會。”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樂教勤業,是師德規范的最高境界,即和諧的境界,此時不但與學生的關系融洽,在自身的事業上也有所感悟升華,同時,也是作為和諧社會中的一個小部分,并與周圍環境和諧,在自身內心求得和諧。
愛與和諧,是我永不停止的追求!上一篇|下一篇|閱讀全文(14)|回復(1)|贊(1)|編輯
訪問腳印(最新55個)蔥花雞蛋餅悅者一簫一劍點贊悅者回復寫回復>>
蔥花雞蛋餅(VIP用戶)發表于:**/6/221:07:48
愛與和諧,是我永不停止的追求!
回復1
發表回復
昵稱:您現在是未登錄狀態,請登錄
123
隱藏(僅管理員可見)
驗證碼:如果看不清數字或字母?請點一下換一個!
版權所有:鄭州教育信息網地址:鄭州市南陽路314號郵編450053豫ICP備10019805號-1
市教育局辦公室:66976996傳真:66961519信息中心:66955375機房:66995447傳真:63951012
篇2:青春?感悟主題演講比賽策劃書
一、活動宗旨:
1豐富同學課余生活,活躍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各系之間的友好關系,體現我們學生風華正茂的精神狀態。
2加強各系學風建設,培養進取精神。
3提高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開拓同學們的思路,提高演講水平。
4發揮社團作用,加強社團建設。
二、活動背景:
1為迎接十一月中旬的“大學生文化藝術節”,我們社團將舉辦一場演講比賽來增光添彩。
2新生入學不久,朝氣蓬勃,學習、表現欲望強烈,對社團活動有著很高的熱情。
3當今社會新事物層出不窮,大學生獲取信息資源渠道多樣,同時又有自己的見解。
4演講與辯論協會近幾年得到很好的發展,同學們對演講比賽極為關注。
5我校很重視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石家莊學院團委及教育系的大力支持也是我們舉辦這次演講比賽的一個重要契機。
6演講與辯論協會吸納了一批新生力量,人力、物力充沛,團結一致,利于大賽的順利進行。
三、活動目的及意義:
1展現石家莊學院學生的風采,激揚青春。
2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度,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培養合作意識,弘揚社團文化,增強學校的文化氛圍。
4通過舉辦此次活動提高同學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增強自信心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
5加強交流,拉近各系同學之間的距離,促進院系友誼,營造和諧校園。
四、活動對象:石家莊學院全體學生,每系報名兩人,系內可自行選拔,領隊一人,報名表見附錄。
五、活動時間和地點
時間:11月20日
地點:另行通知
六、宣傳方式:展牌,小黑板,條幅
六、所需器材:音響,相機,計算器,紙筆,計時器,裝飾
七、比賽規則:
每位選手進行五分鐘演講,選手上臺即計時開始,剩余三十秒計時員提示,結束時停止演講。
八、比賽要求:
1、各院系參賽者仔細閱讀比賽須知,熟悉賽會的日程安排。
2、各系同學自行安排演講內容,必須原創。
3、各參賽隊員及組織人員務必于每場比賽開始前15分鐘到達比賽現場,比賽開始5分鐘后未到隊視為自動放棄。
4、各參賽隊遵守賽事各項時間安排,如遇特別問題,及時與社聯和演辯協會人員聯系,以便協調安排,保證賽事的順利進行。
5、遵守賽會的紀律及規則規定,在每場比賽之前做好細致的準備工作,以利于選手在比賽中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6、比賽期間,各參賽隊不要與評委接觸,如想表達對賽事的意見,請與演辯協會成員聯系。
7、各院系可專門組織本系同學觀看本院部選手參加的比賽,并可組織、準備適當的宣傳用具、標語口號等,但不得影響比賽現場的正常秩序,不要喊口號或喝倒彩。在賽場聽從主持安排,遵守賽場規則,保證賽場衛生,所有影響比賽正常進行的行為,組委會都有權阻止并要求其離開比賽現場。
九、比賽流程安排:
1、布置會場,接待評委嘉賓。
2、主持人開場白,由演辯協會一成員演講后比賽正式開始。
3、比賽中段,進行一段文藝表演。
4、比賽繼續,結束后有老師點評,登記員算分數。
5、由評委嘉賓為選手頒獎。
6、歡送老師同學,整理物品清理會場,演辯協會成員開會,總結經驗教訓。
十、活動準備及應注意的問題及細節:
1、由演講與辯論協會給各系發出邀請,邀請并通知各系參加演講比賽,通知內容包含比賽的報名表、比賽時間、賽制、比賽規則、評分標準等。
2、各系在12號之前將報名表交到演辯協會
3、比賽中的工作人員有演講與辯論協會社員擔任,包括計時員、主持、場控和記錄員等共十人。
4、邀請評委,聯系外聯,聯系文藝演出人員。
5、做好前期準備(提前先申請好教室,布置賽場,準備計時軟件,打印評分條邀請確定嘉賓等)
6、安排好秩序維護人員。
7、愛護好教師公共器材,保持教室衛生,在活動中一言一行符合大學生的行為
8、不做損害學校名義、損害他人的事情
9、做好嘉賓和評委的接待工作
10、比賽時派部內專人做好賽況記錄
11、比賽后進行活動總結,為下次舉辦提供經驗
十一、參賽隊伍注意事項
1、各參賽隊員及組織人員務必于每場比賽開始前15分鐘到達比賽現場,比賽開始5分鐘后未到隊視為自動放棄。
2、尊重比賽規則、主持、評委,不得擾亂比賽秩序,否則取消比賽資格。
3、選手衣著莊重、大方。
4、比賽隊員必須帶學生證參加比賽,上場前會有工作人員檢查上場隊員是否與該隊所報成員相符。
十二評委、嘉賓及評分方式
1、評委:由老師、大二大三演講與辯論協會成員及大眾評委組成
2、嘉賓:教育系及團委老師,各系學生干部、社團聯合會及校學生會干部3、評分方式:采取百分制,評委分數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的平均分為最后成績。
十三、獎項設置:
一等獎一名
二等獎兩名
三等獎三名
以上獎項頒放榮譽證書和獎品
十四、評分方式:詳見策劃書附件評分表
十五、預算:
材料:策劃書邀請函評分表共70元
器材:氣球條幅展牌130元
獎品:證書獎杯禮品150元
水:45元
總計400元
十六:主辦單位:石家莊學院團委社團聯合會
承辦單位:石家莊學院演講與辯論協會
附件一:評分表
附件二:注意事項。
附件三:比賽活動人員安排。
附件四:邀請函1、2。
附件五:報名表。
附件一:評分表
評分表項目演講內容
語言表達形象風度演講時間滿分4530205滿分標準積極向上、文字精練,邏輯性強,口齒清楚,富有感染力,語調與形態動作協調一致儀態端莊,神態自然大方節奏時間掌握恰當得分
附件二:注意事項(緊急預案)
一、各參賽隊員及組織人員務必于每場比賽開始前15分鐘到達比賽現場,比賽開始5分鐘后未到隊視為自動放棄。
二、尊重比賽規則、主持、評委,不得擾亂比賽秩序,否則取消比賽資格。
三、選手衣著莊重、大方。
四、比賽隊員必須帶學生證參加比賽,上場前會有工作人員檢查上場隊員是否與該隊所報成員相符。
附件三:比賽活動人員安排
1、主持組:李玉松魏月芳
2、記時組:王創業、俱偉明
任務:擔任比賽的計時員,確保記時準確
3、記錄組:趙春蕊、張蕊、
任務:1)賽前登記各系選手及領隊姓名。
2)登記到場評委及點評嘉賓姓名。
3)記錄全程比賽的情況。
4)計算比賽的分數,保存評分表。
4、后勤組:俱偉明、甘星雨、何蘇嬌、李向濤、趙春蕊等
任務:1)布置會場
2)維持會場紀律,處理突發情況
3)負責攝像或錄像
5、禮儀組:趙雅平、劉亞超、陳靜云、魏月芳及大一同學
任務:1)確保比賽邀請的評委及嘉賓邀請函發出
2)接待評委、嘉賓及各參賽隊
3)確保嘉賓及評委所需的評分表、筆等物品
6、宣傳組:陳靜云、趙春蕊、王健偉、陳銘芳、趙雅平、鄧聰慧、
任務:確保賽前展牌、小黑板、條幅的宣傳工作。
附件四:邀請函1、2
石家莊學院演講比賽邀請函
系學生會:
為了迎接十一月中旬的“大學生文化藝術節”,活躍各系文化氛圍,團結各院系同學,豐富院系文化生活,拉近各院系同學之間的距離,營造我校文化氛圍,展現各系學子風采,提高演講水平,開拓學生視野。團委社團聯合會誠邀貴系參加演講與辯論協會舉辦的石家莊學院演講比賽。本活動將本著公平公正的宗旨,以提高同學們的語言表達、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為目的。望貴系予以支持并積極參與!
石家莊學院團委社團聯合會
演講與辯論協會
*年10月28日
邀請函
您好,團委社團聯合會誠邀您擔任演講與辯論次協會舉辦的石家莊學院“青春感悟’’演講比賽的評委,期待您的光臨。
演講與辯論協會
*年11月4日
附件五:報名表
院系負責人聯系方式選手聯系方式聯系方式
篇3: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感悟古詩蘊含美
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感悟古詩蘊含的美
四川省蒼溪縣運山鎮小學校文篤勛伍雪琴
【內容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日趨常態化。小學語文學習中,古詩詞以它優美的韻律、工整的結構、精煉的字句、美麗的意境被喻為語文課文中的璀璨明珠。在教學中我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精選各種材料,整合多種媒體信息,讓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得到延伸,超越課堂,超越時空。用圖文聲像并茂,直觀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啟迪學生的思維,去展示詩歌的音韻美、結構美、詞句美、意境美。讓詩詞獨有的詩情畫意躍然紙上、縈繞在學生的腦海中。讓這顆璀璨明珠大放異彩,照亮學生的心靈,給學生美得啟迪。
【關鍵詞】:信息技術感官延伸詩情畫意美的啟迪
科技的速猛發展,促進了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推動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進步,實現了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在教學實踐中的日趨常態化。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展現出它無窮的魅力,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信息技術實現文本、圖形、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的有機整合,讓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得到延伸,超越課堂,超越時空。圖文聲像并茂給學生提供了比傳統課堂豐富得多的感性材料,讓學生的思維活動變得活躍而流暢。讓教學過程的生動性、直觀性、形象性得到進一步提高。實現了教學手段的多元化,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活動的效率。也有利于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學生的智力,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質,推動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語文學習中,古詩詞以它特有的優美的韻律、工整的結構、精煉的字句、美麗的意境被喻為語文課文中的璀璨明珠。詩人用慧眼發現生活中的美,用詩歌的聲韻描繪生活展示生活中的美,那美輪美奐的詩情畫意令人神往,給人美的享受,給人人文積淀的同時也陶冶了人的情操。成為語文課本中當之無愧的璀璨明珠,為了讓這顆璀璨明珠大放異彩,照亮學生的心靈,給學生美的啟迪,克服古詩詞教學中感性材料不足,學生生活經驗缺乏,課堂容量不能滿足學生的難題,在教學中我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選擇應用與古詩相關的文本、圖形、聲音、動畫、視頻的多種媒體信息,精選各種材料,適當地巧妙地整合到古詩詞教學活動的相關環節中去,讓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得到延伸,超越課堂,超越時空。用圖文聲像并茂,直觀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去展示詩歌的美,讓詩詞獨有的詩情畫意縈繞在學生的腦海中。詩歌展示的詩情畫意既讓人神往,又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變得更加活躍而流暢,很自然地把詩情畫意美融入現實生活之中,讓詩歌的美得到升華,給學生以美的體驗和享受。這里僅把自己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借助現代用信息技術之優勢,優化古詩課堂教學的實踐,展示古詩詞的美所作的幾點嘗試與同行分享:
一、配樂朗誦,欣賞古詩的韻律美
例如:在教學(唐)李白《贈汪倫》這首詩時,一開始,在電子白板上展示放大課文插圖。用多媒體播放古箏名曲《高山流水》,作為背景音樂再配上標準的詩朗誦。悅耳、悠揚的古箏,由高亢莊重的和弦開始,以雙手交替演奏的繁響,描繪出高山聳立的巍峨氣魄。接著以雙手交替的加花嫻熟的演奏手法,高超的演奏技巧,引出小溪潺潺流水之聲。描繪出清風拂弄著松柏翠竹時嬌微搖擺的形象,給人以清新秀麗,歡快舒暢的感覺。營造出熱烈歡快的氣氛。好似涓涓細流匯集而成滾滾飛瀑,直瀉深谷,聲響轟鳴。展現出祖國錦繡河山宏偉壯麗的磅礴氣勢和到處充滿生機的興旺景象。烘托出詩歌中汪倫和李白這對古代朋友朋友情誼深厚綿長如潺潺流水、滔滔江河。詩亦歌,歌亦詩古代詩歌的特色深深地吸引和感染了學生。欣賞兩遍詩朗誦后,接下來邀請學生一起伴樂朗誦這首詩,學生從朗誦的互動活動中自然而然地體味到了古詩的韻律美。讓課堂洋溢著語文的靈氣和美感,令人如沐春風。開篇時的畫面揭示了課題,配樂朗誦給他們美的享受。學生不但注意力集中很快地進入到學習狀態,而且從學生十分投入的表情上就知道他們被詩歌的美妙的韻律陶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