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初中老師教育敘事我教育生活我美麗暢想

初中老師教育敘事我教育生活我美麗暢想

2024-08-01 閱讀 9978

暢想我的教育生活,好像我還從來沒有認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呢。沉下心來,梳理一下自己關于教育的所思所想,我的感受是這樣的:

一、班級管理

剛上班我就被安排當班主任,其實一開始心里對這份工作是抵觸的。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新上崗的年輕教師應該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自己的專業上。班主任的工作十分瑣碎,會不利于業務的快速成長。但是現在一年多過去了,馬上我就要把孩子們送入九年級,回首這一路走來,覺得自己非常幸福。

現在你是李老師,三年以后是一群小李老師。學校里的老教師經常會開玩笑說三年以后小李的班上會有55個“小李”。俗話說誰帶的班像誰。初中階段是一個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老師在這一階段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在學生的身上或多或少都能夠找到老師的影子。

在剛接班的那段時間,我每天都板著一張臉,經常批評學生。總是覺得如果不這樣做學生就不怕你,從而就管不住學生了。七年級上期的時候學生很怕我。在他們的作文里這樣寫到“老師張開血盆大口,眼睛瞪的像惡魔……”那個時候我也經常和辦公室的老師開玩笑說自己好像換了人格分裂癥一樣。一進入辦公室就有說有笑,一進入教室就像炸了毛的公雞,隨時準備進入戰斗狀態。

可能我所謂的“厲害”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學生也確實還算聽話,可是我覺得他們見到我就像老鼠見了貓,學生沒有幸福感,老師也感受不到教學的樂趣。從那個時候我就在思考,是不是讓學生怕老師就可以管好學生。作為一名班主任,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學生敬畏呢?

記得那是我帶著學生上的第一次公開課。那一天學習的是《走一步,再走一步》那篇課文。最后一個環節,我讓班里的小胖子上去朗讀他寫的作文。他作文的大概內容是:他因為體型較胖,課間跑操的時候總是掉隊。但是我卻從來沒有放棄他,為了班級的隊伍整齊不扣分,我就陪著他跑,實在跑不動了,我就在后面推著他。”那一次我們的公開課很成功。因為學生從他寫的作文里感受到了老師的愛與真情。從那時候開始我明白了,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要讓學生從心里敬畏你需要的是你的人格魅力,而不是外強中干。老師的人格魅力就在于能夠時時刻刻帶給學生正能量,能夠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正能量,能夠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立即出現在他們的身邊,為他們解決問題。“愛”才是一個班主任老師最美的名片。

二、語文教學

我剛剛站上講臺的時候,說實話,心理非常沒底。不知道現在的語文課要怎么教,也不知道現在的語文課是什么模式。但是我非常幸運,遇到了像高曉麗老師這樣走在語文教學理論前沿的同事。在她的帶領下,我知道什么是“教學評”一體化。我在一開始就能夠用非常科學的教學理論指導自己的語文教學。

七年級的時候,我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習慣。我一直堅持讓他們到講臺上回答問題。一開始非常耽誤時間,但是我覺得磨刀不誤砍柴工。經過一年的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并且都能做到在公開場合發言的時候自然大方,語言流暢。只要有中考的指揮棒在,我們的教育永遠是以應試教育為主。但是就語文這門學科來說,應試教育考察的內容并不一定是學生以后進入社會實用的東西。

基于我們學校的學生情況,我的語文課更注重的是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辦公室的老師常常在一起開玩笑說,雖然我們不能保證把人人都教及格,但是我們至少可以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那些孩子走入社會之后都能夠自信大方清楚明白的與人交流。語文學習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但是“教學評”理論幫我們找到了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有較大的提高。

但是沒有一種理論我們可以直接完全照搬照抄。在“拿來主義”的同時,又要時時變通。這就需要老師在課下多下功夫,多做研究。康明達老師在五月十號帶著團隊成員來到校進行課堂診斷。我講得是《端午的鴨蛋》一課。這節課上完后,團隊的老師給了我許多十分中肯的意見,僅僅是教學目標的敘寫,老師們都經過了大量的討論最終才制定出了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案。那一刻我才知道任何一個小的環節背后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想備好一節語文課不簡單;要想上好一節語文課就更不簡單了。

要說自己對未來工作的暢想,我想就是踏踏實實對待每一節課,每一個學生。把每天要做的小事都到完美,把傳道授業始終作為自身工作的第一要務。沉下心來,踏實做事,也許不用我們花費心思暢想未來,光明的未來就在不遠處等待!

篇2:適時教育更顯成效教學教學案例敘事

適時教育,更顯成效教學教學案例敘事

案例:

教育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的過程。我們做教師的在工作中就要注意從感情上與學生接近,尋找共同語言,學生犯了錯誤不能只是訓斥、壓服,而是要因勢利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心平氣和。這樣,激發了學生對老師的尊敬、愛戴、感激、信任,因而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作為教育工作的我們,對后進生多一份愛,少一份斥責,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收獲。

一次數學課上,班里有幾名男生偷偷地玩航模飛機,這幾名男生平時守紀觀念差,自我意識強,當課結束時,我并沒有指名道姓,而是事后,把這幾名學生找到辦公室,他們很緊張,認為準挨批評,可我避而不談,而是告訴他們,學校舉行小制作、小發明競賽,我打算以你們為骨干,帶領班里的同學一起進行小制作、小發明,他們先是一愣,繼而喜形于色。看到師生間的隔閡消除了,我說:“科技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要有適當時間、場合。比如:在球場穿背心短褲是美的,假如接待客人也作此裝束,還美嗎?小制作、小發明也是如此……當時,這幾名同學馬上承認了錯誤。后來這幾名同學的紀律明顯進步,學習也認真勤奮起來。學生對老師產生愛戴親近感,會對學習,紀律等方面帶來深刻的影響變化。

反思:

與優等生相比,后進生的自尊心更強。因為學習不好或不守紀律,長期受冷落、歧視,他們一般都很心虛,對外界極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層硬殼,但是這些孩子往往又是機靈、活躍、反映靈敏、動手能力很強的,在美術課的手工制作上會顯露出一定的優勢。由于紀律不好,公眾形象比較差,所以在優勢課上也會經常的犯些錯誤,但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仍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們犯錯,教師就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以誠相待,切忌當眾批評、挖苦或變相體罰,否則必定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增強轉化工作的難度。

常言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個善于把握德育機遇的教育工作者,他的德育工作總是充滿著朝氣與活力,總是富有時代感和預見性,總是事半功倍,成效顯著。對于課堂上發生的類似這樣的事件,教師只要抓住這個偶然的機會,把它作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契機,能充分利用偶發事件,開展教育工作,不僅會促使個別學生的轉變,而且會對其他學生也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效。

我們知道,孩子們最大的特點是凡事愛觀察,好發問,且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但由于他們的生活閱歷淺,很多事情都處在似懂非懂之中,這就要靠成人去正確引導他們,但若爭取單純的說教,會顯得枯燥無味,是不易被孩子所接受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其他孩子樂于接受的方式,將感情教育滲透進去。因此作為教師要具有熱愛教育、愛護學生、教學嚴謹、活潑開朗等良好品質,這對學生都是美好的熏陶。

孩子是變化發展的,教師的觀念是要跟得上孩子的變化發展的。只有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孩子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使其人格健全發展,我們就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為他們的成長導航把舵。

愛是人類一個美好的永恒主題。人類需要愛,社會需要愛,教育需要愛,孩子需要愛。切莫因學生的某些不足就對他們放棄培養和轉化。我們要正確認識他們,將融融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

錫北鎮東房橋小學潘亞君

篇3:教育敘事我教學工作中兩個小故事

我剛剛入職的時候,年輕氣盛,耐性極為缺乏,火氣也比較大,班內一個屢屢搗亂的學生又再課堂上說話,被我逮個正著,氣頭上,我讓他站了出去,而且一站就是一下午。最后,我和他之間起了言語沖突,影響很不好。

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鋒利的棱角已經慢慢圓潤起來,想起最近教學過程中的兩件小事兒,忍俊不禁,寫下來,偶爾回味一下。

有次上課,當時是講卷子,課堂氣氛很好,但是,當我提問一個平時上課比較積極,但是有點兒皮的學生回答問題時,他站起來就用嘻嘻哈哈的語氣和我說:“老師,為啥要我回答啊?!”。我當時挺生氣的,但是,我控制自己,壓下火氣說:“那好,老師換個人回答,你別后悔啊!”然后我就讓他坐下了。學生說那句話的時候,大概是沒想很多的,就是平時自認為的俏皮話說多了,一時沒剎住嘴,說完就知道自己錯了。等到我再講下面的題,再想請同學回答問題時,他的手舉得高高的:“老師,叫我回答吧,我知道錯了,讓我彌補下吧!”當然,我微笑著說:“好的。”

還有一次,講過一道題后,由于題目有一定難度,我讓學生再自己回味一下剛剛講過的題目,我站在講臺上看著他們,我一動不動站著,突然有個學生說:“看,老師睡著了!”接著另外一個學生說:“老師又不是屬驢的,怎么會站著睡覺!”接著班里哄堂大笑。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發脾氣,只是靜靜的看著他倆。很快,班里靜了下來,我說:“題目都訂正好了吧,我們來看下面的題。”而對于剛才的事,只字不提。很快,下課了,我拿起課本走出教室,在后門處,兩個學生攔住了我:“老師,我們錯了,你別生氣。”說著,兩人還鞠了個躬。我忍不住笑了出來:“行了,以后注意啊,要不以后我可不喜歡你倆了。”

寫下這些的時候,我的心情是燦爛的,我想,每位讀到我的小故事的老師,心情也會燦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