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老師支教敘事農村美術教育短板
農村美術教育的短板簡單的說存在于三個方面。即:意識、師資和教學條件上。
一、農村美術專業教師極其貧乏。
為什么用‘貧乏’一詞。其實可以從兩方面理解:第一層意思是說農村非常缺乏專業的美術教師,拿我在鄉來說,有二十幾所農村小學,但有過美術專業老師只有兩三個。第二層意思是講,在農村小學,有些教師本身就是美術特長出生,或者對于美術有特別愛好,卻沒有得到發揮,似乎有點“英雄無用武之地”。他們在學校里,很少會被安排擔任專職的美術老師,通常是除了語數外之外再加一些美術課,頂多也就是擔任學校的美術輔導老師,負責組織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負責輔導學生參加各種與美術有關的競賽。他們的專業一直得不到發揮,時間長了,他們的專業素養也得不到提高。
二、客觀條件的限制。
1、農村受條件限制,很多的材料和工具無法實現。
由于用量少,農村很多的商店都買不到和美術相關的工具和材料,如基本的油畫棒,水粉、水彩……等都沒有,更不要說價格比較貴的國畫宣紙和工具。和基本上也無法去上這類課,如剪紙等。其次,家長對學生學習美術的意義認識不足,對孩子支持不夠,多數孩子連買基本的彩筆,鉛筆的錢都得不到。
三、學生學習態度和習慣影響美術教學。
1、在農村,由于教學管理不科學,不嚴謹。造教師是不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很多孩子做事馬虎、拖拉。工具經常忘不帶、作業不能及時完成!
2、由于對美術教學沒有得到教師的重視,學生也就對于美術的學習抱著不屑一顧的態度了。偶爾教師精心準備一節課,卻往往被學生的“漫不經心”所攪黃,恐怕以后就再難有好好上美術課的念頭了。
看來,上好美術課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既需要老師的不斷努力,學校的認真執行,也需要社會對藝術教育的重視。要改變現狀,需要大家付出許多努力才行。
篇2:農村支教工作敘事寫在支教日子里
暑假自從接到工作調動的那一刻,瞬間我的淚在眼眶里直打轉。我非常舍不得離開工作十幾年的校園環境,舍不得離開朝夕相處的同事,更舍不得離開還在學校就讀的女兒和一起工作的老公……縱使我有一萬個舍不得,我還是必須要離開。調整好自己后,31日準時報道。不知不覺在這里已經度過了兩周,兩周的時間足以讓我對這個學校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來時的不安和焦慮現在已經煙消云散了。
新接的班級聽同事說成績是全鄉倒數第一的班級,是個爛攤子。我不怕,進教室我仍然鼓勵我的學生:全鄉倒數不要緊,那只代表過去,重要的是今年我們如何努力,如何奮起直追,把失去的再補回來,只要你們用功了,付出了,就一定會改變現狀,在不久的一年里,一定會碩果累累。老師有信心跟你們一起努力,一起加油。學生好像明白老師的意思,學習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扭轉,學習態度很給力。老教師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是我們80后望塵莫及的。他們早自習,中午全在教室坐班。任憑滄桑的歲月在他們頭上留下了幾根白發,他們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吃苦耐勞,即使多做了也任勞任怨,從不叫苦。真的是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用他們的話說,同事能在一起共事不容易,互相幫助,我們要也非常理解你。溫暖的話語讓我心存感激,謝謝你們。我們的騰校長,在家是模范,在學校也是模范,每天7點到校,把我們的校園,大到清潔區,小到每一個角落都清掃一遍。中午1點鐘進教室輔導,每周的課務一點也不少,既教數學又帶英語,以身作則,以校為家。騰校長對我們的寬容理解支持,如父母般的關懷讓我們一行支教的老師深受感動,今后我們只有好好工作來回報學校。
村小的教室,沒有電腦,沒有多媒體,沒有無線,只有粉筆和黑板,條件雖然很艱苦,但同事的貼心,領導的理解,讓感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真是應了那句古話:數挪死,人挪活。
活在當下,珍惜今天,知足常樂,也許你現在擁有的正是別人夢寐以求的。支教的生活,讓我快樂多多,幸福滿滿。**年9月14日周一11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