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寒假支農支教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書

寒假支農支教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書

2024-07-31 閱讀 1548

一、活動主題

心系三農放飛夢想

二、活動目的

通過此次寒假支農、支教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希望能夠號召起包括參與隊員在內的廣大大學生對于“三農”問題的廣泛關注,加深他們對于農村現狀的認識,為“三農”事業的建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從而影響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促進“三農”的發展。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磨煉隊員個人意志,提升隊員個人能力,塑造團隊精神,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實現自我價值,放飛夢想。

三、活動時間

*年1月12日至1月20日

四、活動地點

陜西省延安市大貶溝光明小學

五、前期工作

1、*年10月我支農促進會在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為延安市光明小學貧困生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愛心募捐活動。

2、*年12月25日我會派出六名隊員將募捐到的2026元善款送至光明小學貧困學生和家長的手中。同時我們與該校有關領導達成一致意向,建立了社會實踐基地,為本次寒假支農奠定了良好基礎。

3、*年11月26日至今,我們一直與光明小學校長及當地有關部門保持聯系,商議和討論本學年寒假支教的相關事宜,截止12月30日,雙方正式達成合作關系。

六、招募下鄉隊員

1、宣傳及報名

*年12月13日至15日

2、面試

12月15日晚展開面試(面試主要是一個互相認識、交流的過程)

3、復試

下面是對隊員要具備的基本條件的要求:

①認同新鄉村建設理念,了解支農調研的目的與意義。

②心態端正,不貪圖名利,以一顆赤子之心深入農村,能吃苦耐勞,戒心浮氣躁、傲慢懶散,不怕臟、不怕累,熱忱、執著。

③尊重農民,尊重當地風土人情。保持較中立的態度,不介入有關矛盾,不將有關矛盾激化。

④保持敏感度,注意不斷學習地方表達方式、習慣用語、密切關注有關問題、現象,可學習當地語言與農民進行交流。

⑤隊員之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群策群力,激情與理性相結合,做最壞的心理準備,向最好的方向努力,共同搞好新鄉村建設活動。

七、下鄉前的準備

1、向隊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講述支農歷史、學習支農紀律、交流支農經驗、講述安全常識等

2、將14名隊員進行分組,分為支農、支教、調研、文藝四個小組,確定各組組長以及骨干人員

3、隊員根據分組準備下鄉所需要的材料

八、啟動儀式

1月5日下午邀請團委、社聯等相關負責老師以及新老支農隊員共同啟動此次寒假支農支教活動儀式,支農、支教隊員進行宣誓

九、下鄉安排

1、時間安排

①1月12號,由隊長組織隊員自城院出發。

②1月12日到達目的地,安排好食宿,并與當地居民、村委會及學校負責人進行溝通

③1月13日正式開展活動

④活動為期10天,1月20號組織隊員集體返回

2、活動內容安排

①支教活動

通過當地學校對當地小學生進行課外輔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向他們傳遞新思想,廣泛開展以“愛國”、“感恩”、“夢想”、“勵志”等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②支農活動

幫助農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體驗農民生活的不易,珍惜糧食,學會勤儉。走訪農民家庭、了解當地經濟,并向當地村民推廣科學致富之道。

③調研工作

逐村逐戶調研民情、社情,記錄并保存第一手調研文字、影像資料。調研工作可針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醫療問題、經濟現狀等展開。

④文藝演出

組織文藝演出,邀請當地學生、村民參與演出,學習、發揚一些當地的傳統文化節目,舉辦一臺豐富多彩的文藝晚會,豐富當地的精神文化生活。

十、活動總結

1、評選各年級學生當中成績優異者并為其頒發獎品。

2、評選隊員中表現突出者及優秀組織者為其頒發獎品并在全隊進行通報表揚。

3、召開一次有隊員、學生和村民參加的總結大會,總結此次活動的經驗教訓。

十一、后期安排

1、召開全體隊員會議,總結此次活動的經驗教訓

2、向院團委就此次活動做總結報告,聽取老師意見。

3、就調研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向老師請教,完善調查報告。

4、開展宣傳工作,將當地現狀反饋給全院師生。

十二、財務預算

項目

金額

路費

100元*14人

伙食費

10元*10天*14人

文藝演出

300元

紀念品

300元

保險

15元*14人

合計

3610元

策劃書:支農促進會寒假支農、支教延安隊負責組

*年12月10日

篇2:寒假支農支教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主題

心系三農放飛夢想

二、活動目的

通過此次寒假支農、支教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希望能夠號召起包括參與隊員在內的廣大大學生對于“三農”問題的廣泛關注,加深他們對于農村現狀的認識,為“三農”事業的建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從而影響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促進“三農”的發展。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磨煉隊員個人意志,提升隊員個人能力,塑造團隊精神,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實現自我價值,放飛夢想。

三、活動時間

*年1月12日至1月20日

四、活動地點

陜西省延安市大貶溝光明小學

五、前期工作

1、*年10月我支農促進會在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為延安市光明小學貧困生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愛心募捐活動。

2、*年12月25日我會派出六名隊員將募捐到的2026元善款送至光明小學貧困學生和家長的手中。同時我們與該校有關領導達成一致意向,建立了社會實踐基地,為本次寒假支農奠定了良好基礎。

3、*年11月26日至今,我們一直與光明小學校長及當地有關部門保持聯系,商議和討論本學年寒假支教的相關事宜,截止12月30日,雙方正式達成合作關系。

六、招募下鄉隊員

1、宣傳及報名

*年12月13日至15日

2、面試

12月15日晚展開面試(面試主要是一個互相認識、交流的過程)

3、復試

下面是對隊員要具備的基本條件的要求:

①認同新鄉村建設理念,了解支農調研的目的與意義。

②心態端正,不貪圖名利,以一顆赤子之心深入農村,能吃苦耐勞,戒心浮氣躁、傲慢懶散,不怕臟、不怕累,熱忱、執著。

③尊重農民,尊重當地風土人情。保持較中立的態度,不介入有關矛盾,不將有關矛盾激化。

④保持敏感度,注意不斷學習地方表達方式、習慣用語、密切關注有關問題、現象,可學習當地語言與農民進行交流。

⑤隊員之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群策群力,激情與理性相結合,做最壞的心理準備,向最好的方向努力,共同搞好新鄉村建設活動。

七、下鄉前的準備

1、向隊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講述支農歷史、學習支農紀律、交流支農經驗、講述安全常識等

2、將14名隊員進行分組,分為支農、支教、調研、文藝四個小組,確定各組組長以及骨干人員

3、隊員根據分組準備下鄉所需要的材料

八、啟動儀式

1月5日下午邀請團委、社聯等相關負責老師以及新老支農隊員共同啟動此次寒假支農支教活動儀式,支農、支教隊員進行宣誓

九、下鄉安排

1、時間安排

①1月12號,由隊長組織隊員自城院出發。

②1月12日到達目的地,安排好食宿,并與當地居民、村委會及學校負責人進行溝通

③1月13日正式開展活動

④活動為期10天,1月20號組織隊員集體返回

2、活動內容安排

①支教活動

通過當地學校對當地小學生進行課外輔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向他們傳遞新思想,廣泛開展以“愛國”、“感恩”、“夢想”、“勵志”等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②支農活動

幫助農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體驗農民生活的不易,珍惜糧食,學會勤儉。走訪農民家庭、了解當地經濟,并向當地村民推廣科學致富之道。

③調研工作

逐村逐戶調研民情、社情,記錄并保存第一手調研文字、影像資料。調研工作可針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醫療問題、經濟現狀等展開。

④文藝演出

組織文藝演出,邀請當地學生、村民參與演出,學習、發揚一些當地的傳統文化節目,舉辦一臺豐富多彩的文藝晚會,豐富當地的精神文化生活。

十、活動總結

1、評選各年級學生當中成績優異者并為其頒發獎品。

2、評選隊員中表現突出者及優秀組織者為其頒發獎品并在全隊進行通報表揚。

3、召開一次有隊員、學生和村民參加的總結大會,總結此次活動的經驗教訓。

十一、后期安排

1、召開全體隊員會議,總結此次活動的經驗教訓

2、向院團委就此次活動做總結報告,聽取老師意見。

3、就調研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向老師請教,完善調查報告。

4、開展宣傳工作,將當地現狀反饋給全院師生。

十二、財務預算

項目

金額

路費

100元*14人

伙食費

10元*10天*14人

文藝演出

300元

紀念品

300元

保險

15元*14人

合計

3610元

策劃書:支農促進會寒假支農、支教延安隊負責組

*年12月10日

篇3:寒假三下鄉支農活動策劃書

寒假三下鄉支農活動策劃書

活動口號:走進農村、點亮青春、關注三農、塑造自我

活動時間:xx年1月16日――xx年1月26日

活動地點:沈陽市遼中縣養士堡鄉、河南省(待定)

活動內容:關注農民,關注農村,調查和反映民意,考察當地農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了解當地教育情況,并對學生學業進行輔導;表獎“先進個人”,宣傳慈孝思想;舉行文藝晚會,豐富農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活動參與人數:20人左右

活動參與人員:沈陽農業大學支農隊部分隊員

活動主辦單位:沈陽農業大學校團委、

活動策劃承辦單位:沈陽農業大學社團聯合會

沈陽農業大學三農問題研究協會

沈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三農問題研究協會

一、活動地點介紹:遼中縣隸屬于沈陽市,位于沈陽市西南部。東依燈塔市,南瀕渾河與遼陽縣相望,西鄰臺安縣、黑山縣,北接新民市,東北與于洪區毗連。養士堡鄉位于遼中縣城北8公里處,是遼中縣一個近郊鄉?,F轄10個建制村,21個自然屯,版圖面積87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6萬畝,總人口1.6萬。農作物以玉米為主。

二、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的內容是以支教、調研、文藝服務為主,主要目的有:①通過調查走訪的形式,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整理分析,給當地農村科學發展出謀劃策,更好的促進當地科學農業的發展,切實讓農民認識到科學在三農問題中的重要性;

②給當地中小學生義務輔導功課,同時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樹立崇高的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立志為家鄉的美好奮斗;

③豐富村民的娛樂生活,發展當地文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一些娛樂活動,調動村民的積極性。

三、活動具體內容:

1、宣傳。進行必要的宣傳,快速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主要方式為張貼海報及發放宣傳單等。爭取在當地部門的支持下在村公路路旁建立一到三個宣傳欄,宣傳我們寄去的農業科技、法律、國家政策等村民實用的有關資料。以本村為基點,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向周邊農村進行適當宣傳,同時結合當地媒體對此進行更深一步的社會性宣傳。

2、調查研究。分成若干個小組,列出必要的調研提綱,組員內部分工合作。通過與村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了解當地信息,如經濟、文化等等,并及時以科學的方法整理匯總,資源共享。同時發掘本地文藝人才,了解民風民貌。

3、支教。①依據當地中小學生的大致情況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支教計劃,實施的時候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的調整變動;支教過程中向當地中小學生傳輸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進行愛國愛家教育;②積極發掘當地大學生,鼓勵他們加入我們,為家鄉的發展出謀劃策;③適當地聯系當地教師,學習經驗,同時從思想上轉變他們的教育觀念,在應試的同時,讓他們更多的重視對學生精神、興趣的培養;④開展一定規模的生活或社會常識培訓,提高當地村民的生活質量。

4、文藝晚會。組織召開表彰大會兼文藝晚會,主要是當地中小學生,下鄉隊員也要積極參加。觀眾為全體村民,并邀請當地媒體對此進行報道。也希望能受到其他大型媒體的關注,把對農村的關注推向整個社會。

5、總結表彰。除了每日正常的工作總結之外,還要定時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專門地進行一定的表彰鼓勵。表揚先進,鼓勵落后,調動每位隊員的積極性,以便更好的開展各項活動。

四、具體職責劃分:

為使下鄉期間的工作有秩序地開展,活動順利地進行,我們可以將職責進行詳細的劃分:

隊長――統籌各項工作,協調內外關系,做好表率工作,監督各個活動的進展。

副隊長――輔助隊長的各項工作,并候補其他隊員的工作,負責每位隊員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安全員――全力負責全隊人員及活動參與人員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杜絕任何安全隱患。

紀律員――負責每日的隊伍紀律,督促大家樹立時間觀念,發展團隊精神。

財務總管――對本隊的財務進行嚴格的管理,記好每一筆收入和支出,并監督大家節約使用每一點資源。

后勤總管――做好幕后工作,讓大家可以安心的開展各項活動。

攝影人員――及時準確的捕捉精彩鏡頭,提供豐富的圖片材料,為以后的宣傳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專門負責人――主要有調研負責人、支教負責人、文藝負責人,各個負責人開展自己工作的同時,要積極與隊長及其他負責人溝通交流,從全局出發,安排好各項活動。

五、日程安排:

6:30起床

6:40―7:10晨練,安全員點名,跑步,喊口號,唱支農隊歌

7:10―7:40吃早飯

7:40―11:30具體活動

11:30―12:00處理個人事物

12:00―12:30吃中飯,互通線索,共享信息

12:30―13:30午間休息

13:30―17:50具體活動

18:00―18:30處理個人事務

18:30―19:00吃晚飯

19:00―20:30理論學習

20:30―22:40晚間討論會議

23:00休息

六、下鄉紀律:

第一、吃飯住宿坐車必須要給錢,不能接受任何吃飯邀請和饋贈。

第二、艱苦奮斗,坐最便宜的車,吃最簡單的飯,絕對拒絕生活的奢華,以此來鍛煉自己;回來后力求保持紅軍作風,改造自己的生活習慣。

第三、隊員必須服從統一的組織管理,服從集體的決定,不得擅自行動。

第四、下鄉隊必須做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勞動光榮。

第五、隊員必須注意維護本團隊形象,不準吃零食;維護大學生的形象,不做與身份不相符的事情。

第六、安全第一,尤其保證女生的絕對安全。行動至少兩人一組,女生需男生陪同,不準隨意脫離隊伍,不準擅自行動,服從隊長安排。

第七、要有統一的標志,服裝要符合農民的接受習慣。

第八、今日事今日畢,每人每晚休息前提交隊長一份總結日志,返校后每人需交一篇總結。

第十、要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大家互幫互助。

第十一、注意言行保持中立,不介入村內糾紛,不輕易許諾,但有諾必行。

第十二、隊員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尊重當地人民,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七、資金預算:

前期培訓宣傳費用:100元

伙食費:3*20*10=600元

住宿費:5*20*10=1000元

交通費:30*20=600元

獎狀及獎品:150元

其他不可見支出:150元

合計:2600元

八、活動預期效果:

⑴各項活動順利開展,各項任務基本完成。并與當地村民及中小學生建立良好的感情,與當地政府建立適當的聯系,樹立當代大學生的良好形象。

⑵對當地的三農情況有很大程度的了解與認識,搜集大量的理論材料,為回來后的總結交流提供充分的資源條件。

⑶一定程度上推動當地的精神文明建設,為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一份貢獻。讓農民認識到知識的力量,讓他們更多的了解中央的優惠政策,并更多的了解致富的途徑,爭取在提升精神文明的同時提高經濟收入。

沈陽農業大學三農問題研究協會辦公室

xx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