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我對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新認識新感悟

我對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新認識新感悟

2024-07-31 閱讀 8525

我對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的新認識、新感悟

小學語文教材中精選了40首文質兼美的古詩,其語言凝煉含蓄,意境深邃優美,不僅給人以藝術的熏陶,更能啟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缎抡n標》的頒布無疑是為古詩教學打開一個新的天地,使古詩的學習回歸了本真。新課標注重的是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感受優美語言”,提倡讓學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而對詩句的本身意思只需要“大體把握”即可。所以古詩教學改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進行。

一、整合----增強學生感受

入選小學教材的古詩在文字上比較通俗易懂,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本的注釋來理解詩句應該說不難,但要學生較好地體驗詩人的思想情感,領悟深遠意境,就比較有難度。因為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大多是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是需要學生自己從中去感受,去反復體會的。限于小學生的閱歷和經驗制約了學生對美好情感、意境的體驗和領悟。我們在古詩的教學中可以將多種方式進行整合應用,如把圖畫、音樂、散文甚至是相關的生活場景整合到古詩的教學中去,這對學生獲得真切的感受是大有幫助的。如我在教學《春日》中“無邊光景一時新”一句時,學生對“景物一下子煥然一新”的字面意思能理解,但是他們缺乏相關的感受,不能在大腦中形成景物“一時新”的表象,也就是學生不能受到美好事物的熏染,不能體驗到欣賞美好事物帶來的愉悅情感。我就出示多幅圖片,讓學生找找能感受到“一時新”的圖。于是有的同學從茵茵綠草中感受到了“一下子煥然一新”,有的同學從大片金黃的菜花中感受到“煥然一新”。又如一位教師在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時,因為學生對“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兩句中詩人借景物抒發依依惜別的情感難以體會,所以也整合了圖畫和音樂,以幫助學生體會情感。再引導學生想象一下送別的情景,想想李白此時的心情,學生自然能強烈地感受到“李孟”之間的深厚情誼了,感受到李白送別老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最后回過頭讀讀這兩句詩,其借景抒情之妙自然也領悟到了。

二、設疑----引導學生探究

古代賈島和尚“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推”和“敲”一字之差,賈先生為何茶飯不思,值得后人深思,更值得我們在學習古詩時進行“推敲”了。賈島和尚反復琢磨“推”和“敲”哪個更好,他也是在進行探究。在新課程的改革中,我們積極倡導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習慣和能力。有的一首詩之精、神、韻就體現在一兩個字詞中,如《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句中一“綠”字,《江雪》“獨釣寒江雪”句中一“釣”字,《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句中一“裁”字,等等,在學習中是很有研究價值的。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詩句時,應該抓住這些字詞設置疑問,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如《泊船瓜洲》中我們可以問問學生,這“綠”是否換成“到”、“過”等詞,想想為什么呢?在《詠柳》中讓學生想想:“裁”是否用錯了?樹葉能是“裁”出來的嗎?在問題的刺激下,學生的心智高度集中,通過反復讀、悟,體會到“綠”不但是寫出了春天來了,更是讓人仿佛看見了江南大地一下子鋪上了一層綠色的地毯;體會到了“裁”字不僅寫出柳葉精巧細致的形態美,更是讓人感覺到春風就像一位心靈手巧的小姑娘,在裝扮著美麗的春天。這樣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不光是為了讓學生領悟詩句中字詞的精妙,更是為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習慣和能力。

三、活動----鼓勵學生創新

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古詩具有簡潔而意境深遠的特點,注重詩句的言外之意,這對于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不能不說是一個有益的契機。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創造力是沒法教的,所謂創造力教學,指的是學生要真正有被鼓勵并發表他們想法的機會,如此才能發展他們富于創造的才能。所以在古詩教學中引入活動,給了學生一個自由想象、自由表達的時間和空間,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大有幫助。

(一)演中創新

這里所講的“演”是指老師用表演的手段鼓勵學生體悟詩句的言外之意,進行聯想、補充和創造,鼓勵學生創新。如一位教師在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時組織指導一位學生演一演李白是怎樣送別老朋友的。這位學生在久久注視“天邊”之后,忽然用袖拂面,并作舉杯喝酒狀,還以指代筆在空中“畫”了起來。老師問他在干什么?他解釋說李白送別老朋友時,想起這一別后不知何時方能相見,心中自然傷感,會忍不住流下眼淚,所以用袖子擦眼淚。又因為李白是個豪放的詩人,心中有感,自然馬上要喝酒寫詩了。師生都不禁為他鼓起了掌。這樣的表演不是好看,而是讓學生對詩句進行深入地閱讀,展開了聯想,繼而進行了有創意的表演,真正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畫中創新

課堂上畫古詩是指以“畫”為手段,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一位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草》時,就引導學生畫一畫詩中描述的“草”。學生在細讀詩句后,有的畫了嫩黃色的草,說從“春風吹又生”這句中看出來這草剛長出來,應該是這種顏色;有的畫的草是斜著的,說是詩中寫“春風吹又生”,肯定當時吹著風,那么草肯定是斜的。學生在畫畫中主動地讀悟詩句,并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這自然是一種創新。

(三)寫中創新

在學生學習了古詩,對其形式、意境、構思等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再加以適當的點撥、誘導,觸發學生的靈感,讓他們學習詩中的寫作手法,對古詩進行改寫。例如,在《贈汪倫》一詩教學的最后,老師進行這樣的啟發:詩中送別的場面是如此感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離別的場面,同學轉學、親人遠行……在依依惜別之時,大家一定會有許多心里話想說,讓我們都來學學作者,把心里的話寫成一首送別詩贈給他。在老師的鼓勵下,學生的靈感得到激發,興趣盎然,躍躍欲試,紛紛模仿古詩書寫出自己的詩篇。我們不強求學生的詩作是否工整、漂亮,但是,這樣的學習過程,不正是他們一個自我超越、自我創新的過程嗎?

古詩的教學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整合、設疑、探究、創新四者緊密相聯,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運用,不要死搬硬套。讓我們的學生在整合、設疑、探究、創新的過程中體驗學習古詩的樂趣,體會擁用幾千年文化積淀的古代詩歌的韻味,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不斷創新。

篇2:古詩文誦讀比賽規則與評分細則

(一)活動目的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享受經典文化的熏陶和浸潤,從而進一步推動我校讀書系列活動的開展。根據本學期教學計劃安排,學校決定在近期舉行“詩韻飄香”第二屆古詩文誦讀比賽活動。

(二)比賽時間

12月27日中午12:20

(三)比賽地點

a樓三樓會議室。

(四)比賽內容和形式

參賽選手任意選擇一首古詩文,進行配樂朗誦。要求所選作品內容積極、健康,以傳統文化為主旋律。朗誦時能正確把握詩詞內容,字正腔圓、情感豐富,演繹出古詩詞的意境。表演形式新穎。音樂、服裝自備。

(五)參賽方式

各班級在全員參與的基礎上選拔2名選手參加學校比賽(不準突破),12月25日下午放學前將參賽名單及朗誦題目報教導處。12月26日課間操時間分組抽簽,決定比賽順序。

(六)獎項設置

比賽分低年級組(一、二年級)和中高年級組(三、四、五、六年級),分別按3:4:3的比例設一、二、三等獎。學校將組織評委對各選手表現進行賦分,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計入選手最后得分。

本次比賽,班級成績分別計入班主任綜合評估和書香班級評估中。

(七)主持人

褚婧雯、邵鈺翔。

(八)主持詞

王曉群

(九)評委

劉凌雷、馮清、朱笛、鞠娜、馬慧敏、東玲、馬艷麗

(十)計分

徐田田、孫玉清

(十一)配樂及音響

楊雪、劉暢

(十二)攝影

紀尊義

(十三)舞臺背景

紀尊義、王瑞芳

(十四)上下場安排

王洪芳

(十五)座區安排

陳曉

(十六)其他事項

1、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魅力,提高誦讀水平,每個班選派8名同學(不包括選手)到比賽現場觀摩比賽。12月27日中午用完午餐后,所有參賽選手和觀眾搬餐廳的圓凳,于12:10分由班主任或語文老師帶著按時到達會場。到場后班主任根據要求安排學生按順序坐好。參賽選手提前一個節目侯臺(做好上臺準備),朗誦完再回原位坐好。另外班主任要要求學生遵守會場紀律,不說話,不隨地亂扔東西,精彩之處可以鼓掌,每個節目結束要掌聲致謝。

2、參賽選手朗誦配樂請各班主任調試好后于12月25日中午放學之前發給楊雪老師,對于不能正常播放的音樂,楊雪老師負責及時通知班主任更換,以保證比賽順利進行。

本次比賽希望各班級班主任和語文老師高度重視,精誠協作,積極準備。

未盡事宜或情況有變動,另行通知。

臨沂杏園小學

*年12月12日

附:臨沂杏園小學“詩韻飄香”第二屆古詩文誦讀比賽比賽規則與評分細則

一、比賽規則

1、比賽采用10分制。評委打分保留小數點后一位數。去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分為選手最后得分。

2、可加音樂伴奏,不得使用視頻設備輔助。

二、評分細則

1、所選古詩文格調積極向上,有意境或感染力。(2分)

2、使用普通話,語音標準、吐字清晰、語調自然、語言流暢。(2分)

3、能熟練運用誦讀或演講技巧,情感與節奏把握恰當,聲情并茂,準確傳達出作品的韻味或意境。(3分)

4、服裝得體、整潔,情緒飽滿、表情自然、儀態大方、能恰當使用肢體語言表情達意,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3分)

篇3:經典古詩文朗誦比賽活動方案

“經典古詩文”朗誦比賽活動方案

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激發學生學習、積累古詩文的興趣,提高學生普通話的口語表達能力,接受傳統洗禮,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審美情趣,增強文化底蘊,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配合我?!白x書節”活動的開展,學校特舉辦此次古詩文朗誦比賽。

一、活動主題:誦讀中華經典,弘揚民族文化

二、活動目標:

1、弘揚我國民族文化,提高學生欣賞品味、審美情趣。

2、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厚校園人文底蘊,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誠實守信等良好品格,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提高學生的朗誦水平,激發學生讀書熱情,使學生養成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

三、參賽對象:一至六年級全體學生,每班參加人數不少于十人。

四、比賽時間:*年5月24日下午12:30

五、比賽地點:學校三樓多媒體教室

六、比賽要求及形式:

1、所選古詩文內容脫稿朗誦,三至六年級限時2-3分鐘。一、二年級可以適當縮短。

2、所選內容(經典古文、詩、詞)長短不限,古今不限,必須健康積極向上,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

3、參賽形式以朗誦為主,鼓勵形式創新,各班級可在朗誦的形式上有所創新,音樂、舞蹈、道具、服裝等均為綜合評分內容。

(但要注意,藝術表現形式只是輔助手段,不能喧賓奪主。道具、配樂等自備。)

4、朗誦要求語音清晰準確、抑揚頓挫、情感豐富、表情達意、儀表得體大方具有感染力。

5、各班級在*年5月23日上午前上報作品題目,用于主持人預報節目及解說。

6、比賽順序先高年級,后低年級;

七、評獎辦法:

1、評分采用十分制:

⑴、作品主題鮮明突出,內容積極向上(1分)

⑵、精神飽滿,姿態得體大方。(1分)

⑶、感情飽滿真摯,表達自然,能通過表情的變化反映詩歌的內涵。(2分)

⑷、朗誦熟練,聲音洪亮。(1分)

⑸、吐字清晰,普通話標準,能很好把握詩歌節奏。(2分)

⑹、能正確把握詩歌內容,聲情并茂,朗誦富有韻味和表現力,能與觀眾產生共鳴。(2分)

⑺、朗誦形式富有創意,配以適當樂曲或以其他富有創意形式朗誦。(1分)

2、獎項設置:

各年級設團體獎一名,發獎狀。

八、評委:學校領導

九、活動分工:

音響:許濤獎狀獎品:周悅計分:周悅

十、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