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對教材適當拓展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對教材適當拓展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2024-08-01 閱讀 8379

對教材的適當拓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川省涼山州會理縣沙壩初級中學譚榮

摘要:對教材的適當拓展,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觸動了學生學習態度和審美情趣的變化。課程實踐一度時期后,我們又被新的經驗、新的模式所束縛,忽略了文本蘊涵的價值,疏于對文本的拓展開發。我們應該克服職業倦怠,加強學習思考,不斷實踐創新,勇于反思自己,勇于否定自己,善于提升自己,與課程、與學生共同成長。

關鍵詞:教材;拓展;反思

四月中旬,就要教學七年級下冊自讀課文《竹影》了。在以往的教學中,對自讀課文的教學,基本上采取文學常識介紹、整體感知、理清結構、品析詞句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讀一讀,體會一下就結束了。從心理上不夠重視,教學上淺嘗輒止,效果不是很好。教學設計前夕,我翻閱了以前的教案,總覺得缺少些什么。

我想,書法國畫作為中國的國粹,農村學生知之甚少,而自己又有這方面的愛好。何不以課文教學為導線,對文本加以拓展,適當進行中國畫常識及國畫欣賞的教學,既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又可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愛國情懷。思之再三,我決定試一試。

第一課時,我首先介紹了作者豐子愷多方面的卓越成就,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接著引導學生品讀課文,分組自主研討探究,體會文章的童趣、情趣和美感。第二課時,由父親對中國畫的介紹順利過渡到中國畫常識的教學,先從寫意畫入手,介紹了中國畫特有的工具、寫意畫的基本技法、中國畫多點透視注重神韻的特點,并進行了現場演示講解,學生表現出了很高的興趣和熱情;第三課時,采用多媒體教學,搜集了大量的國畫圖片,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畫的不同形式,欣賞寫意畫與工筆畫的不同美感,感受不同時代意識和審美標準在畫作中的展現,展示了齊白石、張大千等著名大師的傳世佳作,講述了他們刻苦求學創作的故事。學生是那樣的專注、那樣的投入,我想,這可能是由于精美的畫作深深地吸引了他們,他們的心靈被悠久的傳統文化、大師們高尚的精神所觸動。

《竹影》一課的教學結束了,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在此后的時期里,學生們表現出了對傳統文藝的興趣,有的在習作中流露出學習中國畫的向往,有的購買了相關的書籍欣賞傳閱,學生作業的書寫規范了許多,黑板報、手抄報更加注意裝飾了……

對教材的適當拓展,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竟然觸動了學生學習態度和審美情趣的變化,我不由得認真審視自己一度時期的教學工作: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有十余個年頭了,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而且更要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的培養。

課程改革之初,我們參加各類培訓,加強課程理念的學習領悟,加強教材課標的學習,努力走出前期教學思想和模式的桎梏。而新課程實踐一度時期后,我們卻又被新的經驗、新的模式所束縛。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充分關注各級的考核評價,在“教學成績這顆大樹”下駐足徘徊,苦苦尋覓。我們高度重視知識能力的反復訓練,對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目標的達成則重視不夠,為了教課文而用課文,忽略了文本蘊涵的價值,疏于對文本的拓展開發,忽視了周邊美好的風景,這確是舍本逐末。長此以往,勢必使我們的教學越來越僵化、使我們的課堂越來越沉悶、使我們的工作越來越低效。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誠然,教師工作極強的周期性和事務性,容易使人產生職業倦怠。然而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應該加強學習思考,

不斷實踐創新,勇于反思自己,勇于否定自己,善于提升自己,讓每一堂課都是一次全新的心靈之旅,讓每一天都收獲新的精彩和感動,與課程、與教材、與學生共同成長。

篇2:蘇教版三年級(下)語文教材分析

蘇教版三年級(下)語文教材分析

二、教材編排

本冊課本主要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6)”、“課文”、“習作”和“練習”組成。

全冊課本安排了8個單元,每單元安排“課文”3~4篇,共26篇。每單元安排“習作”l篇,共8篇。每單元安排“練習”1個,共8個。

1.關于課文。

全冊教材安排課文26篇,其中韻文2篇。所編選的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為學生學習祖國語文,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促進全面和諧的發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從內容看,既有反映歷史人物的課文,如《李廣射虎》,又有展示當代人物精神面貌的課文,如《微笑著承受一切》;既有贊頌革命英雄人物的課文,如《菩薩兵》,也有表現少年兒童日常生活的課文,如《雪兒》、《趕海》;有的課文主要介紹風景名勝,如《美麗的南沙群島》、《廬山的云霧》,有些課文則主要介紹自然科學常識,如《恐龍》、《海底世界》等,從體裁看,除記敘文,還有詩歌、童話、民間傳說、寓言故事等。以上特點,不僅能讓學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識,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還能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擴大他們的閱讀視野。

本冊的生字均安排在課文里。生字安排繼續采用“識寫分流”的辦法。全冊共安排生字388個,其中要求會寫的為245個,另外的143個生字只要求認識。所謂“只要求認識”的生字,在本冊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認準字形,能初步結合詞語理解字義,主要幫助學生掃清閱讀課文時的障礙,不列入生字考核的范圍。每篇課文安排生字6~21個,其中要求會寫的字都在課文后面的田字格中一一列出;只要求認識的字則列在田字格的上面。課本最后按課次安排了生字表,以便復習、鞏固。

本冊教材所列出的常用的多音字,均在其右上角加*以示區別。多音字仍然只在要求會寫的生字出現其他讀法時列出,也仍然不計人生字總量。

本冊課文篇幅短小,語言規范,便于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復述、口語交際等訓練。插圖精美細致,饒有童趣,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

每篇課文后面的作業題一般安排了如下內容:

一是朗讀、背誦、默讀、復述等常規訓練,意在讓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書,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繼續培養語感,并增加其規范化語言的積累。

二是要求學生用鋼筆描紅。以每課要求會寫的生字為內容,提供鋼筆書寫的樣字,意在讓學生扎扎實實地練好寫字的基本功。

篇3:小學信息技術教材再處理初探

小學信息技術教材再處理初探

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大安鎮中心小學常安武

摘要:對信息技術教材進行再處理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項重要而必需的工作。同時,也是教師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這些年,我校使用的是**年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教材,本文就我在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教材再處理方面的一些探索與體會與各位同仁交流。

關鍵詞:網上沖浪多媒體電腦powerpoint金山打字通中國教育網少兒信息港

教材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無論從事哪一門學科的教學,一個不愿照本宣科的教師在他教學活動中都會對教材進行創造性地加工、再處理。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計算機軟硬件升級換代更是日新月異,而紙質教材的編寫、印刷周期較長,教材也不可能被頻繁地改編,信息技術教材的編寫速度落后于信息技術的發展步伐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加上,各個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軟硬件環境亦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對教材進行再處理就成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項重要而必需的工作。同時,它也是教師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

繼承是創新之基礎,對教材的再處理要在準確把握原教材的編寫理念和知識要點的基礎上進行,這樣才可以避免教材再處理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對教材的再處理應當從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出發,以期達到課堂教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統一的目標。

這些年,我校一直使用的是**年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教材,以下是我在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教材再處理方面的一些探索與體會:

一、合理調整,改變教材的編排順序。

教材中的知識編排順序固然有它的內在邏輯,但未必都符合所有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實際進行適當調整。我在進行小學信息技術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三課《網上沖浪》和第四課《網上學英語》兩課的教學時,發現農村學校的大多數學生由于家庭條件局限上機操作時間僅限于學校的信息技術課堂上,即使是五年級學生也有很多人仍然不熟悉鍵盤輸入,導致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中輸入網址時有困難。學生好不容易才把網址輸入正確,在瀏覽網站的過程中,一不小心把網頁關閉了,又要重新輸入一次網址,學生課堂上用來輸入網址的時間過多,而沒有充足的時間在網站上進行網上學習。我于是將第五課中“如何使用收藏夾”和第八課中“如何巧記主頁地址”兩部分知識調整到第三課中來講解。這樣,學生先記住了網址,輸入速度就提高了,正確打開網站以后立即把網址收藏起來,避免了學生誤操作造成重復輸入的困擾。這樣,他們感到學習輕松多了,學習效率也大幅提高。同時,有了前期的學習,我在講第五課和第八課的相關內容時,只需要用很少的時間復習一下就行了,教學難度降低了許多,學生知識掌握得也更快、更牢固。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

各個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資源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凡是本校不具備的資源,就需要靈活應用現有資源來替代。在一堂課上,教師只要能夠達到教材要求的教學目標,實現教材的重點、難點突破,就是一次成功的教學。教師需要保證的是教學要和教材的知識點相一致,而不必追求和教材敘述細節的絕對一致。

比如,小學信息技術教材四年級下冊整冊講述的都是利用多媒體電腦娛樂和學習。教材敘述中提到了許多學習光盤和輔助軟件。我校雖然配備了大量的用于教師教學的光盤和軟件,但沒有和信息技術教材敘述完全一樣、用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光盤和軟件。按照教材所講學生每人一套光盤在電腦光驅上來播放學習,學校根本無法提供那些和教材相配套的、數量不菲的光盤和輔助軟件。對此,我先鉆研教材的編寫意圖,該部分教學的重點是要學生學會利用多媒體電腦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服務,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使用光驅播放學習光盤,只是一種學習的形式和手段,至于光盤的播放方法,教師完全可以通過示范講解讓學生輕松掌握,而不必讓每位學生都親自操作。因此,我課前從網上將免費和收費的學生自主學習資源下載到本地電腦,再分發、安裝到學生機上,學生上課時在本地磁盤上播放即可,不僅播放流暢,而且資源更豐富。除了教材上列舉的語文、數學、英語和作文學科的學習資源,還有音樂、美術、科學、信息技術等學科的資源。經過我的悉心準備,課堂上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教學效果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