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您會與家長溝通嗎?》有感
讀《您會與家長溝通嗎?》有感
陳亞娟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但由于家長的職業(yè)不同、受教育層次不同,對待孩子的觀念也不同,要讓他們都能與幼兒園“步調(diào)一致”,真的很不容易。教師作為專業(yè)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有著共同的追求和目標。幼兒教師若能經(jīng)常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可以大大提高教育合力,增強教育效果。只有家園溝通流暢,才能共同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
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開學時的第一次見面,給家長留下良好的印象,為以后的溝通打下基礎。家長和老師的心情大都是一樣的,都想盡可能地讓自己的孩子或自己的學生能更優(yōu)秀,好上加好。教師首先要讓讓家長信服自己,他們只有在心里接受了老師、認同了老師,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給老師,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們也會盡心盡力地配合老師。二是要讓家長感覺教師親切、隨和、熱情、平易近人,把孩子交給這樣的教師會讓他們心里踏實。家長只有對教師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就為以后的溝通打下了基礎。
第二,與家長溝通時要以誠相待,以心換心。家長既然把孩子交給了教師,那教師就是家長最信任的人。家長若想了解孩子在校的一切情況,只有與教師進行溝通。當家長問到孩子的學習、生活等情況時,教師一定要以誠相待,不厭其煩。我班有一名叫語萌的女孩,開學時因為上特長班的事,她奶奶反反復復找了我許多次,一會兒上,一會兒不上,始終拿不定主意。看到這種情況,我利用一次放學后的時間,與孩子的奶奶進行了長時間的溝通。在交談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爸爸媽媽長年在外,孩子從小就跟著奶奶生活,孩子的奶奶不但怕對孩子照顧不好受兒子兒媳婦埋怨,又不想多花錢。聽完了孩子奶奶的訴說,我拉著她的手對她說:“奶奶,你放心,我理解你,你的兒子兒媳婦也會理解你。孩子究竟上什么特長班,就由孩子自己先決定一下,好不好?”于是,我把孩子拉到了跟前,征求孩子的意見:“語萌,告訴老師和奶奶,你喜歡干什么?”孩子說:“我喜歡跳舞。”于是,我對孩子的奶奶說:“阿姨,孩子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孩子平時在班內(nèi)就喜歡跳舞,你要選孩子感興趣的讓她學,好嗎?也請你今晚給她爸爸媽媽打電話,再商量一下,我們明天再決定,行嗎?”第二天早上,語萌和奶奶早早就來到了班級,她奶奶一見到我就高興地說:“老師,就讓語萌上舞蹈班吧,她爸媽也同意了。”接著,她就給孩子交了費用。臨離開時,孩子的奶奶對我說:“老師,謝謝你了,又給你找麻煩了。”從此以后,老太太見了我,遠遠的就打招呼,并讓孩子把在家里發(fā)生的事也講給我聽,她們完全把老師當成了一個知己,一個可以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第三,與家長溝通時要營造寬松的氣氛,與家長平等相處。全班幾十個孩子的家長,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脾氣,再加上職業(yè)的不同、文化層次的不同,他們與教師交談的方式、語氣等肯定也存在差異。有些家長條理清晰,有些家長嘮嘮叨叨;有些家長粗暴,有些家長文明……但是不管怎樣,教師都要表現(xiàn)得和藹可親,并耐心地誠懇地去傾聽,力爭把他們的困難減到最小。特別是對于有些氣勢洶洶蠻不講理的家長,當他們提出一些不符合教育行為及規(guī)律的觀點和要求時,教師一定要沉住氣,先讓家長把話說完,發(fā)完脾氣和牢騷,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靜的語氣與家長解釋、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對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體現(xiàn)出自己的寬容大度,贏得家長的好感,從而得到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誠心誠意,一心為家長所想,才能打動他們的心,使他們愉快地與自己合作。在溝通的過程中,注意營造輕松、隨和的氣氛,讓家長感覺到你是在和他商量、探討教育方法,而不是命令、指責。要尊重家長,把家長當作我們教育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多傾聽家長的建議,引導家長提出寶貴意見,答應家長只要自己能辦到的事一定會盡力而為,如果不能辦到的也要說明情況,爭取家長的諒解。在溝通過程中,只有讓家長感覺到得到了老師的信任和尊重,那就從感情上拉近了兩者之間的距離,以后的家長工作就好做多了。
第四,充分關注孩子,了解孩子生活中的細節(jié),與家長談及孩子的缺點時注意方式方法。老師與家長談話的核心都是孩子,作為老師,首先必須充分了解孩子的情況,這樣與家長溝通時就會是比較具體的,不籠統(tǒng)、模糊和泛泛而談,沒把握和不準確的不說,讓家長感到教師對孩子的關心和重視,感覺到教師工作的細致、認真和負責。
篇2:借助校訊通與家長溝通幾點做法
借助“校訊通”與家長溝通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校訊通家校溝通
摘要:“校訊通”,為學校與家長溝通架設了交流平臺,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架起學校與家長的情感紐帶。。隨著“校訊通”系統(tǒng)的不斷升級,功能的不斷完善,“校訊通”所帶來的家校教育合力將會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
做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班主任,我深深體會到和家長溝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又是最令人頭疼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由于年齡上存在較大差異,在開展家訪工作時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尤其在和家長交流時,往往有很多話要講,卻苦于沒有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自從有了“校訊通”,為我與家長的溝通架設了一個高效的平臺,我與到家長增進了解、相互信任,讓家長成為我強有力的后盾,讓家庭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延伸。
下面就自己使用中的一些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利用校訊通,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
家長最關心的莫過于他的小孩在校的各方面表現(xiàn)了,包括學習成績、學習狀態(tài)、紀律表現(xiàn)、出勤情況、生活情況、與同學關系等方面。班主任掌控著全班學生的各方面信息,及時將學生的在校情況發(fā)送給家長,讓家長隨時隨地全面地了解。班主任要抓住這一契機,及時與家長互動,凝聚家校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學生。家長在收到班主任的這些信息時,將會非常感激。不管班主任給家長發(fā)送的是小孩好與不好的方面,家長都很歡迎收到,并且愿意協(xié)助老師作好工作。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關愛每一廣泛學生,欣賞每個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本人經(jīng)常收到家長反饋回來的信息“謝謝老師的關心,給您添麻煩了。我會教育他的。以后還有什么問題,請及時給我信息。”等短信。
二、利用“校訊通”,發(fā)送平安短信。學生安全問題是學校、家長共同關心的頭等大事。安全問題時刻牽動著家長的心。隨著不同的時期,選擇不同的安全信息語發(fā)送給家長,讓家長關注,讓家長放心。比如:
雨天時期,給家長提醒:“近期雨天路滑,請家長給小孩買好雨具,避免小孩單手騎車,以免發(fā)生意外事故。”
流感時期,給家長提醒“受各方面的影響,近期學生流行性感冒的人數(shù)增多,為了讓您的小孩能健康快樂地讀書請您留意小孩的健康狀況,及時預防和治療。”
諸如此類,各種安全問題,作為班主任要隨時掌握,及時給家長反饋這些安全信息。本人也正是這樣做的,一年來班級沒有出現(xiàn)過安全事故,家長非常放心。
三、利用校訊通,架起與家長的情感紐帶。每逢節(jié)日,不忘給家長們發(fā)一條溫馨的短信,如:“月是中秋分外明,祝您天天好心情;皓月當寧灑清輝,美好事兒一堆堆: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團圓美滿,幸福安康。”、“您好!新春到了,在這歡慶節(jié)日里,讓喜氣圍同繞著您,讓快樂追隨著你,祝您與您的家人生活美滿,合家平安!”。這看是一條很平常的祝福語,卻傳遞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對家庭的關注之情,同時家長也會給老師回以同樣溫馨的祝福。如此一來,讓學校與家庭、老師與家長、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得到進一步的和諧,為今天順利地開展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篇3:老師與家長常溝通是教育孩子好辦法
老師與家長常溝通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
與家長常溝通,協(xié)作教育小學生對家庭長輩的情感態(tài)度的形成。小學生在學校接受了關于應該尊敬熱愛長輩和怎樣尊敬熱愛長輩的教育,更重要的要通過小學生與長輩的共同生活和交往實踐形成尊敬熱愛長輩的態(tài)度言行。如果家庭教育不配合、不協(xié)作,家長對孩子沒有尊敬熱愛長輩的要求,溺愛、縱寵孩子,小學的教育就將落空。如果家長教育不得法,也不會受到好的效果。因此,取得家庭配合、協(xié)作教育,是落實幼兒尊敬熱愛長輩教育不可忽略的一環(huán)。教師要通過家長了解小學生在家里的表現(xiàn),交換意見,溝通教育思想,取得共識,爭取家長的配合和協(xié)作。以尊敬熱愛長輩表現(xiàn)不理想的小學生為重點,與家長共同分析孩子的實際表現(xiàn)和特點,分析其情感特點形成的原因。教師要指導家長如果對孩子既嚴格要求,又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氣氛。教育孩子要尊敬熱愛長輩,并創(chuàng)設機會,引導孩子去實踐。教師要主動與家長經(jīng)常聯(lián)系,互相溝通孩子尊敬熱愛長輩的表現(xiàn)。教師利用班集體的力量,表揚孩子的點滴進步,鼓勵孩子做得更好。實踐表明,做好了以上三方面的工作,小學生尊敬熱愛長輩的工作才能有針對性,并落到實處,取得好的效果。
尊敬老人,意味著一種感恩,意味著繼承,更意味著一個人的人格健全。家長、教師必須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尊敬長輩的習慣,教育孩子關愛長輩。當然,我們也應該在孩子的耳邊叮囑他:要尊敬長輩、聽從長輩教導,努力做個爺爺奶奶心目中的好孩子。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應該讓這種美德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小學生,班集體,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