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7件事》讀后感
《優秀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讀后感
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錢蕾
名師的風采總是那么的吸引人!記得**年,還是上班的第一年,就在我對教育教學專家長什么樣,特級教師都有誰還一無所知的年代里,第一次聽到了竇桂梅老師的課。那時的我就被她對一節課的深情和投入,在課堂上展現出的激情、智慧深深地吸引、折服。時至今日,當時聽課后激動的心情還記憶猶新,我對她的崇拜也是有增無減。所以當看到作業要求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竇桂梅老師的專著。拜讀著竇老師的《優秀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越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她的人格魅力,教學造詣……越加地佩服之至。
摘抄:
在這本書里,竇老師結合自己成長的經歷,加上自己對“優秀”的理解和思考,她向我們呈現了一些關鍵詞。我把它視為竇老師多年在語文教師這個專業領域總結出的經驗之談,這些肺腑之言我把它摘抄如下:
1、永葆激情
這是一種生活姿態,不因年齡的增長、環境的轉換、地位的升降而改變,最終內化為一種精神氣質。
2、張揚個性
人云亦云,老生常談不談。創意教學,形成風格。
3、業精于勤
每一種幸福的背后,都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成長需要機遇,但機遇絕不能依靠等待。于無聲處,與不為人知處,默默努力,靜靜成長,機會總會對你傾心眷顧。
4、讀書養氣
不僅靜默涵詠、靜思體悟、更要高聲吟頌、激情噴涌。鍥而不舍,孜孜以求,涵養浩然之氣。
5、合作共進
溝通心靈、理解他人;傾聽意見,分享經驗;心有多寬,路有多遠。
6、內省致遠
以澄澈之心求灑脫之態,與繁瑣事外求自由寧靜。
7、海納百川
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誰走在前面,誰就是我的老師。
8、公共情懷
拒絕坐井觀天、目光窄仄,關注時事,放眼世界,緊跟時代文明的腳步。
9、筆耕不輟
這既是積累經驗的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閱讀和思考的強勁動力。
10、關注細節
語文課就是一堆細節。
11、善待教材
我們無權選擇課本,但我們必須清楚怎樣使用它。
12、尊重寫字
字,人的第二容顏。漢字是尊嚴,書法是國粹。學好漢語,當從寫好第一個漢字開始。
13、黃金分割
教師要勇敢地拒絕各種“看起來很美”的形式,考慮怎樣實現“講”與“不講”的黃金分割。
14、理性視點
我們應關注的是學生的真實收獲,而非評委們的打分牌。風行的理念,不是唯一的判斷標準。(本人特別同意這一觀點)風起云涌之時,要用理性的視點坐看潮起潮落。
15、把握自己
永遠把自己定位在教育海洋中一枚微不足道的海星,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篇2:《成為一名優秀語文教師》讀后感悟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語文教師》讀后感悟
自從事教師這一行業,愿望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老師,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夠獨當一面,受到學生喜愛、家長認可的優秀的教師。優秀的語文教師,一定都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文學修養,這與愛讀書、常讀書是分不開的。有句話說的好,“讀書學習是教師永遠的備課”。同時,言傳身教,我們教學生讀書,當然自己要先讀書。在這個學期,我閱讀了首都師范大學首都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教授張彬福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怎樣成為一名優秀語文教師》。這本書中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對我今后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優秀的語文教師需要具備許多素質:熱愛語文教育,有高度的職業認同感、職業信念和追求,視語文課堂教學為一種生活,教書育人;自覺提升專業素養,具備足以從事教學活動的專業技能;善于借助教學科研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努力使學生獲得最大化的學習收獲;有面對問題和困難迎難而上的勇氣;有敢于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探索的膽識;有善于運用智慧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追求;有堅持真理、不斷創新的品格等等。要想都做到,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起碼對于此時此刻的我來說還需要歷練。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
首先,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一定是有思想的教師。所謂有思想,就是有自己的信念,有語文教學追求目標。任何一種教學行為都體現著一種理論或理念,不管行為者自覺不自覺。我需要不斷提示自己在語文教學的探索和實踐中自我學習,提煉自己的觀點,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
其次,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一定是善于積累、習慣自我反思的教師。這里的“善于”和“習慣”兩個詞不容易做到,都需要下些功夫,而這正是優秀語文教師的必修課。所謂“善于”,指不僅注重積累,而且“會”積累,會用自己的眼光識別有價值的東西,并將之熟記在腦海中。所謂“習慣”,就是已經成為一種自覺,只要上課,之后都會“回想”“總結”其中的優劣得失,堅持那些合理、有效的行為,修正那些不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教學規律的做法。
書中對于語文教師應該讀的書給出了一些指導意見。語文教師在職業生涯中要讀六類書。第一類是語文教育史,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要了解自己所教的這個學科的歷史,以史為鑒,才能更加清楚哪些是需要傳承的精華,什么是要剔除的糟粕。第二類是學習理論,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等一些學習理論足以引導我們去探尋語文學習的規律,去回答“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語文”的問題。第三類是文學作品,它們是語文教師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愛讀書,不僅要反復讀名著,也要關注文學創作的發展和文學研究的動態,還要閱讀新的文學創作,吸納多元的文學作品。第四類是語文學科教學論,選一種比較具有權威性的進行精讀,以便在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中形成語文學科教學的基本理論框架。第五類是專業雜志,關注本專業最新研究成果和動態。第六類是雜書,雖然不直接與語文教學相關,但是觸類旁通,讀得多了也會受到啟迪,同時能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開闊見識。
這本書給我的教學指明了方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的收獲,在我未來的教學生活中,我會一如既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遨游,爭取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