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語文協同研修學生習作激勵方案

小學語文協同研修學生習作激勵方案

2024-08-01 閱讀 5445

**年小學語文協同研修學生習作激勵方案

文昌市第二小學符朝淑

一、課題的提出

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我們的習作教學存在著許多缺點,主題單調乏味,千人一面;內容千篇一律,空洞無物;語言眾口一詞,老調常談……學生的習作缺少童心、童真、童趣。許多孩子面對習作無話可說,許多孩子懼怕甚至討厭習作。教師為應試而進行的機械模式化訓練,讓學生缺少獨立思考,缺少個性展現、缺少真情流露。**年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小學階段習作目標中明確提出:“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反復琢磨,就可明白課標旨在對語文教育人文性的充分關注,即對習作個性化的充分強調這一精神實質。

二、研究內容

如何有效落實第二學段習作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建立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作文教學新體系。在習作中讓學生說真話,發(fā)真情,做真人,有創(chuàng)意有個性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研究目標

總目標:構建“個性化快樂習作”的作文訓練模式,引導學生開闊思路,讓他們不拘形式真實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

中年級階段目標:

創(chuàng)設寬松的習作氛圍,培養(yǎng)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能不拘形式原汁原味地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并啟發(fā)學生修改自己的文章,使他們在樂中作文、需中作文,化難為易,變苦為樂。

四、研究具體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使學生想寫。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以“談談心”、“聊聊天”、“說說話”、“分享見聞”等來表述作文的要求。在談論未來生活話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種和諧平等的對話氛圍。這種氛圍使學生愿意把自己真實的見聞和想法表達出來。此外,利用語言或音像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圖片或作品欣賞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生動的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創(chuàng)設情境等,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生習作興趣,讓學生有感可發(fā),有情可抒。

(二)、重視口語交際

平時口語訓練我注重學生的口語向書面語轉化,這不僅僅局限于口語交際課上,還體現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經常是給學生一種句式,讓學生練說。我每節(jié)課讓學生進行精彩三分鐘展示,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文章拿來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讀完后我讓能力好的學生進行復述內容,能力差的學生我會讓他們說自己印象深的詞或短語并造句。注重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具體做法如下:

1、要求孩子們在說話、回答問題的時候,把語句說通順,說完整。用詞準確,能用上課文中或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

2、上好每節(jié)口語交際課,課堂上讓每一個孩子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努力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孩子們的說話欲望,讓孩子們愛說、樂說、會說。

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具體做法如下:

1、培養(yǎng)孩子們能把一件事情寫具體,寫完整。要求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2、培養(yǎng)孩子們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留心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積累好寫作素材。

3、結合所學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加強小練筆的訓練。

4、指導寫好每個語文園地的習作。

(三)、讓孩子讀書,進行文學熏陶

“問渠清得哪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而文學是一種底蘊,會讓你在不經意間從筆尖溢出。

1、閱讀積累

(1)以課堂為“主陣地”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40分鐘的課堂,學生一天的時間大部分在課堂上。立足課堂,重視課本的閱讀教學是我們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眾多專家深思熟慮、精挑細選出來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上乘之作。我們要求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要書聲瑯瑯,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要扎實落實語言文字的訓練,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要緊扣單元訓練重點,讀寫結合有效指導單元習作。在閱讀教學中,借助課文這些經典之作,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學習寫作方法,是提高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2)以課外為“百寶箱”

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語言積累僅僅靠課內是不夠的,課堂之外有萬水千山,課本之外有萬紫千紅。葉圣陶先生在50多年前就說過“但憑一部國文教材,是夠不上反復歷練的。所以必須在國文教材以外再看其他的書,越多越好。”

2、生活積累

“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潑潑的流個不停。”創(chuàng)作的源泉來自于生活,沒有生活的閱歷寫出的作文猶如干枯的鮮花,浮夸的假花,缺少自然情感的清香之氣。

(四)、開放

篇2:小學寫作小論文提高小學生習作水平

小學寫作小論文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習作水平

五華縣雙華鎮(zhèn)第一小學陳麗珍

[內容摘要]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本文主要通過指導學生如何從生活實踐中尋找寫作內容,積累寫作素材,指導學生從作文的不斷修改中得到總結和提高,變壓力為動力、興趣,切實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增強學生寫作能力。

[關鍵字]尋找積累修改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一提寫作文,學生就犯難,不知如何下手,從何寫起,即使七拼八湊地勉強完成了一篇作文,也是內容空洞、語言乏味、條理不清。那么,我們該如何增強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呢?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著重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一、指導學生尋找寫作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寫作興趣,就寫不好一篇作文,即使叫學生硬著頭皮寫,也只不過是東拼西湊,草草了事而已。要寫好作文,就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老師要做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者、誘導者、激發(fā)者。學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除了課堂,還有課外,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啟發(fā)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經常組織學生參加能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中有趣的人和事,比如我在教《窮人》這一課時,相機返顧列夫

篇3: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習作水平

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習作水平

遼源市西安區(qū)實驗小學王晶瑩

書籍,使人充實,給人力量,讓人自新,催人奮進!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高尚。原國家教委主任柳斌說過:“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fā)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應試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書籍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智慧的源泉,是人類的營養(yǎng)品。正因為如此,它才成了“人類進步的階梯”。小學生從小就應攀著這個“階梯”,浸沒在書香園地中成長,從中陶冶高尚的品性,鑄就美好的心靈,吮吸知識的瓊漿,豐富人文底蘊,提升人文素養(yǎng)。通過對《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績,下面對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和課題研究的一些工作進行總結:

一、準備階段:

(一)調查研究,確立研究課題

**年開始,我們就進行了“十二五期間”科研課題的立題的準備工作,通過對于不同年級學生課文閱讀情況的調查,發(fā)現課外閱讀的數量很難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一是缺乏足夠的時間,二是缺乏家長的支持,三是缺乏適合的書籍,四是缺乏科學的方法。所以學生沒有足夠的語文知識的儲備,沒有語言的積累,沒有廣闊的知識視野,所以限制了習作水平的提高。根據以上情況,我們選擇了《加強課文閱讀指導,提高習作水平》的研究課題。

(二)學習教育科研的方法,提高教師研究意識。

組織實驗教師學習了“實驗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使實驗教師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保證了課題研究的科學性。組織了實驗教師廣泛閱讀相關的教育教學書籍,查閱了大量與課題相關的資料,使每一個教師都了解關于課外閱讀方面全國的研究現狀,為提高我們課題研究的學術性提供了參考;組織教師研討課題的實驗方案和研究計劃,明確實驗的意義、目的。明確了課題研究的變量關系,使全體教師增強了對課題研究工作的認識,提高了有目的操作自變量的意識,提高教師進行課題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三)課題組成員分工合作,指定各項研究計劃和實驗方案。

學期初擬定的課題研究計劃,并且將課題進行了細化,分工到人、職責明確。我主要負責組織老師們共同制定總的研究計劃,撰寫課題總結,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匯總,有的老師負責研究閱讀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