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有絕招教師自我安慰妙招
生活像鏡子,你笑它也笑。所以,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樂觀的、向上的、正面的態度對待生活,那么,你就會天天都高興,天天都是燦爛的陽光。用心理快樂法去面對生活,就會天天都快樂。
精神勝利法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衛機制。在事業、愛情、婚姻不盡如人意時,在經濟上得不到合理的對待而感傷時,在無端遭到人身攻擊時,或得到不公正的評價而氣惱時,在因生理缺陷而遭到嘲笑而寡歡時,不妨用阿Q的精神調適一下失衡的心理,營造一個和諧、豁達、坦然的心理氛圍。
難得糊涂法這是心理環境免遭侵蝕的保護膜。在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上糊涂一點,無疑能提高心理承受率值,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困惑。有這層保護膜,會使人處驚不亂,遇煩惱不擾,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去對待各種生活的緊張情況。
隨遇而安法這是心理防衛機制中一種心理的合理反應。培養自己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古人說:“吃虧是福”,生老病死、天災人禍都會不期而至,用隨遇而安的心境去對待生活,將會擁有一片寧靜清新的心靈天地。
幽默人生法這是人心理環境的空調器。當受到挫折或處于尷尬緊張的境況時,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維持心態平和。幽默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它能使沉重的心境變得寧靜、豁達、開朗。
宣泄積郁法心理學家認為,宣泄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人悲傷郁悶時不妨與異性朋友傾訴;也可以進行一項自己喜歡的戶外運動;或在空曠的原野上大喊大叫,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宣泄積郁。
音樂冥想法當出現焦慮、憂郁、緊張等不良情緒時,不妨做一次心理按摩,即音樂冥逛維也納森林,坐上郵遞馬車……也可以躺在床上,伴隨著音樂,極力冥想藍藍的天空,寬闊的大草原,心里回歸一次大自然。
篇2:優化教師能力打造高效課堂提高人文修養做一個幸福教師
優化教師能力,打造高效課堂、提高人文修養,做一個幸福教師
摘要:課堂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深化,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是教學的最高境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優化能力,才能駕馭課堂,打造高效課堂。提高人文修養,變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做一個幸福教師;拓展教學理論學習,提高課堂掌控能力;優化實驗的設計和改進能力,運用多媒體進行實驗教學的能力,對實驗的指導能力,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能力;提高課堂觀察能力。
關鍵詞;高效課堂、人文素養、實驗能力、掌控能力、觀察能力
課程改革走到今天,新的形式和方法層出不窮,開辟了課堂教學的新空間,豐富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我校實施“五步三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在實驗中,認識到教師能力是決定高效課堂的高效性的決定因素。我認為打造高效課堂,化學教師需要優化以下幾點能力:
一、提高人文修養,做一個幸福教師
高效課堂是教師和學生煥發生命活力的樂園,是對傳統課堂的揚棄,提倡建立一種師生真正平等、交流無障礙、氛圍融洽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每一節課都是教師與學生生命活動的一部分,也是自我生命價值和自我發展的體現,課堂教學對教師、學生都具有個體生命意義。與其他行業的道德相比,教師的職業的特殊之處,就是愛心、表率與自我發展。教師要熱愛所教的學科,在教學中進行情感傳遞,將自己對學科的探索和追求的精神,熱忱和感受隨著教學內容一道帶給學生,以撥動、引發、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漣漪和共鳴。高效課堂中,教師角色的轉變要求教師的素質和修養應該有多方位、多層次的提高。尤其要教師擁有較高的人文修養。教師依托較高的人文修養能把握社會發展趨勢,勇于接受新事物;有利于教師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擁有取之不竭的教育資源;擁有較高的人文修養的教師,在化學課教學中,不僅能使學生獲得某種自然、社會和思維領域的規律性知識,而且還可以給學生以人文方面的啟迪和美的享受,教師的影響能更多地滲透到學生生活的一切領域。在高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中,教師要敢于表達自己的教學理念,塑造自己在高效課堂中的全新角色,在教育教學中成長,變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做一個讓學生愉悅,自己幸福的教師。
二、拓展教學理論學習,提高課堂掌控能力
高效的教學取決于高效的課堂組織管理。高效課堂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以學生活動為主,是一種多個群體參與、共同活躍的教學狀態。課堂教學掌控不當會使教學流于形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一方面蘊含著教師的預設引領;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與教師、同伴、文本課程等之間的對話,在互動中分享經驗、融合視界、建構知識的意義,溝通彼此的理解,提升生命的境界。這兩方面是一對矛盾體。怎樣處理互動生成、價值引領這對矛盾體,需要教師具有較高水平的課堂掌控能力,即具備互動生成基礎上的課堂價值引領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既要兼顧全局,又要關注個性張揚。高效課堂教學要求教師面向全體,關注每一個學生,需要教師綜合個體的信息形成全體的學習需要,做到全局兼顧,同時針對學生個體的差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師常常是源于個別的學習需要,并把這種需要推向全班學生,同時把對全班的學習要求推及到學習個體。較高水平的課堂掌控能力是在鼓勵學生個性張揚的基礎上追求整體的進步發展。怎樣提高教師課堂掌控能力?教師要系統地學習與“參與式”教學相關理論,進行行動研究與實踐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三、優化實驗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知識,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掌握科學方法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化學實驗教學在打造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高效課堂中實驗教學是開放的,對教師的實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具備基本的實驗教學技能上,還要突顯幾種能力。第一,教師實驗的設計和改進能力。教材中的實驗設計不能滿足高效課堂教學。在實驗方式上不斷變換其表現形式,如將一些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增加分組實驗、對比實驗;設計的實驗方案必須安全、方便、節能、少污染。設計中關注小組學生實驗能力的差異,尤其要差生也活動起來,讓他們全身心參與實驗與探究,滿足差生的心理需求,同時也讓差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實驗發展、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轉化差生。如探究溶液的酸堿性實驗,除了教師準備溶液外,鼓勵學生自選、自帶溶液、組間交換、互補實驗。這樣的實驗設計和改進不但滿足了學生的問題需要,讓學生學習源于生活,回歸生活,覺得知識即有趣又有用,有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和知識的掌握,更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實驗改進時,注意就地取材,把生活中廢舊材料,廉價材料進行簡單加工,或利用生活中和手邊易得材料、物品進行有意義的組合,指導學生自制實驗儀器,建立小組實驗箱。
第二,運用多媒體進行實驗教學的能力。教師要努力提高對多媒體實驗課件的設計、制作和選擇、使用的能力。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實驗的可見度、突出重點、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作為演示實驗的重要補充。利用多媒體中的課件可以通過“特寫”使學生清楚地觀察,利用“回放”來延長實驗時間,讓學生獲得更多信息。
篇3:開展小課題研究提升教師幸福指數
開展小課題研究,提升教師幸福指數
海口特校杜蘭英
**年11月20日上午,我參加了海南省特殊教育師徒結對子總結大會,在會上有幸聆聽了省教培院王女老師的講座《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通過學習,不僅讓我了解了如何開展小課題,讓我體會最深刻的是開展小課題的重要意義。
為什么要進行課題研究呢?課題研究有什么重要意義呢?王老師給列舉出了很多答案:教師自身專業成長的需要;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塑造學校整體品質的需要;提高教師幸福指數需要等等。在這么多的意義中,也許有些教師會不懈,什么專業成長,教學質量,學校品質。有種種情況讓這些意義變得都不太有意義。比如:某某教師沒有幾年就該退休了,談什么成長?比如有些教師對自己要求又不高,無所謂什么教學質量;至于學校品質就更不用說了,老師們大多會膚淺的認為那是校領導的事,與我何干。由此,課題研究的以上意義也就變得不太有意義。唯獨一條:提高教師幸福指數是最有說服力的。
幸福是每個人都追求的,教師也不例外。在繁雜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如何找到幸福感?我想課題研究應該是理想的途徑。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幾十年下來,上課、下課、批改作業。不停的重復著這些事情。有些小循環或固定上某個年級,某一學科的教師,就在不停地重復著那些內容,甚至帶幾個平行班還得同一天里講同一個內容。如此這般,怎能不枯燥不乏味,怎能不產生職業倦怠該,幸福從何來?
要想從教學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小課題的研究就是不錯的選擇。在重復的工作中找規律,找經驗,整理成文。解決一個個自己平時困惑的問題,給自己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依據,讓后來者找到可以借鑒的方法,體現自我價值,獲得成功的喜悅,幸福感油然而生。
因此,要想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提高幸福指數,遠離職業倦怠感,課題研究是不二的選擇。
課題研究,海南省,幸福感,說服力,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