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英語課堂有效性
如何確保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課堂是一切勞動的成果體現(xiàn),因此保證一節(jié)課的實際效果是重中之重,課堂是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如何確保英語課堂的有效性呢?我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1.通過集體備課,了解本單元的重點及難點,及重難點的講解方式,確定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學生應掌握的程度,把握好易錯點,確定個體學生清單,哪類學生應該掌握到哪種程度,做到心中有數(shù)。
2.確定板書內(nèi)容,板書要精確體現(xiàn)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要精心設計。
3.要列一個簡單的教學流程來指導自己的教學。
4.課堂中所用的教學資源提前準備。
二、要確保課堂的實際效果。
1.課堂落實到位。要做到一課一測,一個知識點一測。
2.課堂活動要嚴謹而有序,不能為開展活動而浪費課堂有效時間。活動要真正利于教學而不是為了活動而活動。
3.知識語言要清晰明了,易懂。
4.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并讓學生進行會話表演,使學生在半真實的情景中理解、運用語言,使學生情緒高漲,印象深刻,更牢固的掌握知識。
5.要多給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提高學生聽課能力。
6.要多注意學生的聽課情緒,眼中始終有學生,會用眼和學生進行交流,目光多停留在程度較差的學生身上。
7.明確告訴學生的聽課重點及難點,及本節(jié)課所掌握的內(nèi)容。
8.要有小結,善于總結,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
9.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時時調(diào)動學生的聽課情緒,要讓學生永遠充滿著激情。
10.對于目標學生即學習英語有點款困難的學生,要反復提問。
11.知識點的導出,要讓學生自己尋找總結,培養(yǎng)學生學的能力。
12.要注意課前熱身,課前可讓學生輪流用英語講一個小短文,或講一個英語小笑話。
13.初三課堂,要讓學生前后聯(lián)想歸納,把所學知識重新加以歸納整合,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14.要講--背--練結合,使學生容易消化,容易吸收,做到學以致用。
15.易錯點可通過ppt反復操練。
三、要有高質(zhì)量的反思。
課后一定要堅持集體會課,總結課堂的不足和亮點,及時作出調(diào)整和改進,讓自己的課不斷進步,不斷成熟。
本學期,我們英語各個備課組突破的主題是:
七年級如何守住達標課堂,如何完善提高
【背景】七年級開始上自主達標課,達標課要上出精彩,上出特色。
措施:
1.要不斷的培養(yǎng)小組長,高標準,嚴格要求。
2.教師一定要善于引導,注意學生的活動形式,要多樣。
3.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亮點,善于表揚,激發(fā)興趣。
4.對于每個對話內(nèi)容,教師一定要提前安排,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
5.注重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
八年級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背景】再有四個月就要轉(zhuǎn)入初三,學生的能力需要提升,尤其是閱讀能力,因此,八年級英語組準備從完型填空這一關入手,突破這一難題。
措施:利用周二下午閱讀課,組織學生看完型填空題,篇數(shù)為3
篇2: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
談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教學
首弓小學高彬
近期,我在一篇雜志上看到一位名師講到:“語文教學要回歸本色,即追求平實、平常、真實的語文課堂,以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性教學”。個人覺得說的很到位,受她的啟發(fā),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開始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現(xiàn)結合我平時的課堂教學,談談自己對課堂有效性教學的認識和體會: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有效教學。知道了什么是有效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好理解了。我認為“有效教學”并不是難懂的新概念,教師以樸實、扎實、平實的教風使教學有效果、有效率,學生學習有效益的課堂教學,就是有效教學。就語文而言,如果賦予它更寬的外延那就要從三個層面去理解:1、對教學目來講,它是有效果的,能實現(xiàn)預期目標的,是有效率的。2、從教學的意義來講,特別是語文課堂教學,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師生能獲得共同發(fā)展是有效果的;3、從主體發(fā)展的層面來講,它是有效益的,符合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特征。一句話,關注全體學生,以學生為本,是語文教師追求有效性課堂教學的前提,實現(xiàn)有效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
其次,要研究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程改革后的語文課不好教,難就難在如何體現(xiàn)語文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效統(tǒng)一,難就難在如何把握教學目標與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關系上。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我自己作了這方面的嘗試:
1.從“實”出發(fā),設計教學流程。現(xiàn)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研究,本身就體現(xiàn)了從“實”出發(fā)。語文有效教學應在課堂實施中應該求真實、求樸實、求扎實,體現(xiàn)一種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和實實在在的教學作風。這里的“實”還應體現(xiàn)在教師教學前需結合實際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結合班情、學情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提高語文課堂有效性的前提。這個前提是看得見的、摸得著的東西,體現(xiàn)“實情”能給予課堂教學最大限度的指導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教學設計。
2.扎實學習,領會教學目標。注重學習,把握并落實好教學目標是實施語文有效課堂的保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jīng)六年了,從通識培訓到學科培訓,再到提高培訓,可謂是進行了一次大洗腦。教師必須加強學習,不僅要學習課標,還要學習教材。如:不同學段對識字寫字就有不同目標要求
篇3: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聾校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淺談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聾校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廣東省中山市特殊教育學校何霓
摘要: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信息技術的圖像、色彩、動畫的手段,會使得聾校的課堂教學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yǎng)和個性塑造的過程。
關鍵詞:聾校語文;課題教學;有效性;信息技術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xù),取決于教師示范能充分發(fā)掘?qū)W生的興趣點,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nèi)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xiàn)實效。聾生由于生理的缺陷,他們都是通過眼睛認識世界、學習知識,單一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簡單的手語交流已經(jīng)不能高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利用信息技術的圖像、色彩、動畫的手段,會使得課堂教學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yǎng)和個性塑造的過程。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調(diào)動聾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蘇霍姆林斯基任務:“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境界中,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在《太陽》一課,筆者搜索了太陽的一些介紹,針對題目引發(fā)聾生發(fā)揮想象課文有可能寫什么內(nèi)容,學生毫無鼓勵的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如:太陽能給人們帶來哪些好處?沒有太陽,人類會怎樣?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冬季,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觀察畫面,激發(fā)聾生探究精神,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勞動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觀察在學生的智力發(fā)展中占有何種地位。從觀察中不僅可以汲取知識,而且知識在觀察中可以活躍起來,知識借助觀察而“進入周轉(zhuǎn)”,像工具在勞動中得到運用一樣。如果說復習是學習之母,那么觀察就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一個有觀察力的學生,絕不會是學業(yè)成績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學生。教師如果善于幫助學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識來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觀察,他就能使學生的“舊”知識變得愈加牢固。這對于用眼睛獲取知識的聾生更是如此。
在《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一課,筆者在多媒體課件中出示了茄子和冬瓜的圖片讓聾生觀察兩種植物的不同。聾生很快就能說出茄子和冬瓜大小、顏色上的不同,再深入引導,聾生繼而發(fā)現(xiàn)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冬瓜的皮上有細毛。這時適時指出,可以用我們的兩只眼睛,觀察到物體之間不同之處,觀察于我們,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知識。因此,在聾校的教學中,觀察對于聾生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觀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
三、利用信息技術圖文結合特點,幫助聾生理解課文,提高課堂效率
在語文教學中,有些重點詞語、關鍵句子和主要段落的內(nèi)容對于聾生來說比較抽象,課堂中如果只局限于干巴巴的手語講解,并讓學生死記硬背,即使學生記住了也不會很好的運用,更談不上提高課堂效率了。在課堂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信息量大、聲情并茂的特點以及快速、方便的有點,在課前可先把一些課文內(nèi)容制成圖文結合、視頻文字結合的多媒體,把抽象的內(nèi)容變成直觀的畫面,增加語文課堂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從而幫助聾生理解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