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專題講座學習心得筆記
《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專題講座學習心得筆記
專題講座名稱
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
主要觀點記錄
一、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實行背景。1.教師職業是一個專業的職業,不同于其余的行業。2.小學教師專業保準是合格到的標準。3.為教師的職前培訓和職后培訓提供了目標參照。4.為我國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比準。5.在教師錄用等過程中需要這樣的一句。6專業標準在四大標準中處于基礎的地位。
二、遵從的原則:1.體現一定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2.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依據自己本國的情況以及不同學段教師的特征做出的標準。3.標準具有廣泛和專業性。4.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
三、研制的思路:在結合自己本國的實際和國外經驗的前提下制定的。
四、框架結構和主要內容:維度、領域和基本要求。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
五、基本理念:以學生文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生學習。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
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平等權利,年齡的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師德為先: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能力為重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終身學習學習先進小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范。
案例式學習心得
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對這些基本理念的認識,通過《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習,我在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啟發,感受良多,現將自己學習后的點滴認識與學員交流:《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為:以學生為本,以師德為先,以能力為重,以終身學習為典范。所謂的以學生為本,是指要尊重小學生權益,以小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回想幾年的教學實踐活動,本人還是很注重以學生為本的。在教學上,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主,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力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生欲望,從而很好地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其次,以師德為先,告訴我們要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今年的教學活動中,我始終堅持以德育為先,把德育滲透在數學與美術課堂教學中,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及時對學生進行自強自立教育,使學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學會獨立思考,不可以過度依賴大人。根據教學內容,我還對學生進行了誠實守信教育,鼓勵學生做錯事要勇于承認錯誤,不要隱瞞錯誤,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另外,我還結合平時的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了了努力學習,與人合作等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讓他們懂得與人合作的樂趣,懂得做什么事都要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第三,以能力為重,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做為一名資深年長的教師,我總是把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當成首要任務,不僅在工作之余堅持教育教學理論的自學,還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進行各種各樣的業務能力培訓,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實踐水平。在學中求進步,在進步中求知識,是我長期堅持的工作原則。
第四,樹立終身學習的典范。學習先進小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范。十幾年的教學經驗并不能滿足日新月異的教學變化,除了平時的業務學習,我利用網絡平臺,開通個人博客,加大與教師隊伍的溝通交流,為自己開拓自己的視野做了較多的準備。平時積極撰寫教學隨筆,教學教育論文,為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經過《中小教師專業標準》的學習,我相信以后的教學中,自己的工作目標一定會更有方向性及準確性。以后我一定嚴格按照專業標準的基本內容來要求自己,力求讓自己成為一位德才兼備的合格教師。
講座,教師,學習心得,專業
篇2:《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下班主任工作開展
關于《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下班主任工作的開展
摘要:班主任是中學教育工作中最前沿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履行中學教育與管理工作的專業人員。班主任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班主任還是班集體的領導核心和凝聚點,對班集體擁有絕對的組織和管理權力,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決策能力以及敬業精神如何,不但影響班集體的發展方向,而且對學生個體的道德素養、學習習慣、學習情趣以及學習成績等都會產生直接影響。因此,班主任要以《標準》為依托,開拓思維努力做好班級各方面的工作。
關鍵詞: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班主任;管理;協調;關愛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是國家對合格中學教師的基本專業要求,是中學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范,是引領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是中學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1]
《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條就是以學生為本,要求尊重中學生權益,以中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中學生的主動性。教育要遵循適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促進中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標準》第二條是以師德為先,要求教師要熱愛中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中學生,尊重中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中學生,做中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2]
中學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是最前沿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履行學校教育與管理工作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從而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班主任還是班集體的領導核心和凝聚點,對班集體擁有絕對的組織和管理權力,看這個班級是不是一個積極向上、團結互助的集體,首先要看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決策能力以及敬業精神。同時班集體的發展趨向又對學生個體的道德素養、學習習慣、學習情趣以及學習成績等產生直接影響。因此,班主任要以《標準》為依托,開拓思維努力做好班級各方面的工作。
一、班主任要以《標準》為準繩,進化思想、提升素質
(一)要有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奉獻的精神
做好班主任的前提是要做好一名教師,而對一名教師而言,熱愛社會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是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并且要有為這個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教育這個崗位上,刻苦耐勞,勤奮執教。社會各層次的人才都需要教師來培養,黨和人民把培養青少年的重任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有一顆火熱的心來熱愛教育事業,把孩子們教育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就是對黨的事業、對祖國建設的貢獻。
(二)要有清醒的政治頭腦和堅定的政治方向
現如今的社會氛圍,有東突分子的蓄謀破壞,有達賴的分裂活動,有*x的妖言惑眾,有來自資本主義的不斷侵蝕,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才能經得起這一切的考驗?作為一名教師就必須有清醒的政治頭腦和堅定的政治信念。如果思想信念不堅定,就沒有致力于教育事業的自覺性,也不會有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一心為教育事業而奉獻的精神,而堅定的政治方向需要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師在工作中要聯系教育實際,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和認識問題;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思路來對待和解決問題;用先進的*****來夯實和武裝頭腦,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三)要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化素養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模仿學習和被感化的關鍵時期,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這就要求班主任除了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還要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做一個學習型的班主任。從社會生活中學習、從雜志刊物中學習、從網絡信息中學習、從有經驗的老教師處學習,學習他們先進的思想和進步的理念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以雄厚的文化底蘊起到對學生的感染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使他們達到一種新的進步和超越。
二、班主任要以《標準》為依據,做好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篇3: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基本理念是什么
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教師專業標準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規范,是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是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教師專業標準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內容與實施建議三大部分構成。基本理念提出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以下是我對理念的基本看法:
一、師德要求
我們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復雜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在向學生傳播科學文化的同時,也在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做一個真正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有理想抱負的人。所以要求教師首先要具有遠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具有良好的職業理想并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并依法執教。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自己的整個人格在教育影響學生。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師本人是學校中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教師必須是一位愛國主義者,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我認為愛國是最大的德,是一種崇高的思想品德,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振興中華的宏偉目標的思想動力。教師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對待工作勤勤懇懇,為培養現代化的建設人才顯出畢生的精力,甘灑熱血育新人,這是愛祖國的具體體現,是一種崇高的道德品質。
二、學生為本
我們都知道,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應該站在一個戰略的高度,認真地學習研究當代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特點;研究少兒文化:了解孩子的思維、孩子的心理、孩子的語言特點為方式等等。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準則,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遵循教育教學的規律原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去設計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能恰如其分地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特點,讓學生擁有快樂的學校生活,在一種積極健康的狀態下茁壯成長。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權益,尊重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關心愛護他們,精心地培養他們,按著新時代發展對人才規格的新要求,把其培養成為獨立思考、不斷追求新知,勇于創造的一代新人。我覺得這是對學生最真切的愛。愛其心,愛而不寵,尊而不縱,學生如果體會到教師對她的愛,被這種愛所感動,那么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自己的整個人格在教育影響學生。。俗話說,只有好的品格才能塑造好的品格,教師應該從情感上、意志上、性格上好好地雕琢自己,讓作為平凡人的我們,細細地分析了解哪些品質、行為是為人師合適的部分而自己要求進來,也就是說教師自己也要自尊自律,進行自我教育了。
三、能力為重
教師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寬厚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以及把學科知識和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的能力;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良好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多方位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有一定的教育預見能力,獲取教育信息的能力,良好的表達能力,一定的教育指導能力應變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以及控制教育環境的能力。此外,教師還應當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體魄。總之,教師要研究學生,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四、終身學習
眾所周知現在的社會是知識信息大爆炸的社會,也是學習型的社會,終身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取得現代社會共識的建立在知識社會、學習化社會的深刻理念!知識更新的加快,就要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地學習先進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以寬厚的扎實的知識和專業技能,真正地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尤其是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并且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辦法,以教師創造性的勞動來實現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這一目標,并做終身學習的典范。
職業道德,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事業,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