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認為應該評價低年級學生識字能力?
您認為應該如何評價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
發布者:劉麗華
暨南大學為學生開設了一門選修課:寫字,算1個學分。一位老師對此喜憂參半:學生有心練字是好事,但等到大學才回頭補課,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我們已經丟掉了對一個人從童年起就應系統地進行啟蒙訓練的好傳統。
計算機日益普及也對寫字訓練形成巨大沖擊。有些人認為沒有必要學寫字,任何字體都可以用電腦設計,于是放松對寫字的要求,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是學生學習語文和其他課程,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熱愛祖國文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備熟練的寫字技能,并有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是現代中國公民應有的基本素養,也是基礎教育課程的目標之一。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近日特地提出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在重視學生掌握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的同時,仍要高度重視和加強寫字教學,要把寫字納入課程表。一年級是寫字教育的起點,從這個階段開始認真抓寫字教育,對對孩子的幫助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將從以下幾方面落實寫字教育。
一、示范引導,規范教學
語文學習講究潛移默化,尤其是對小學一年級學生,他們注重形象思維,教師作為引導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課中看不到板書是不正常的,示范是寫字教學的先導,教師在寫字教學中應規范板書好每一字,作出正確的示范引導。
范字對學生學寫字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有作用。教材中每課都有五至六個字要求學生會寫,而我讓學生先認讀,觀察字形,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的。目的是讓學生整體感知記住字形,把字寫正確。沒必要作過多的字形分析。然后就開始在帶田字格的小黑板上規范指導書寫,向學生示范書寫每個字的全過程。在范寫過程中結合生字教基本筆畫名稱,每個筆畫我都認真示范起筆、運筆和落筆;在示范中教給學生筆順規則、間架結構以及寫在田字格中的正確位置。
有時候我一個字還寫好幾遍,一邊寫一邊說:“這個字老師沒寫好,我再寫一遍。”目的是讓學生象我一樣認真地寫每一個字。老師嚴謹的態度成了學生的表率,他們也不會隨隨便便去寫。我還用范字跟他們所寫的字比較,比較運筆、結構等。實驗教材不僅每課后有“我會寫”的寫字練習。“語文園地”也有“我會寫“或“比比寫寫”的練習,都要求學生在田字格中規范地寫字,所以老師正確而規范的示范指導顯得尤其重要。
二、美感熏陶,激發興趣
一手漂亮規范的字,可以給人有愉悅之感,可以這么說看一手美觀的字跟看一幅漂亮的畫的感受是一樣的。小學課程發展與改革的目標之一是:“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與訓練,調節小學生心理與生理機能,開發形式多樣的教學形式與活動,來促進小學生裝的素質發展,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要求。”畫畫是小孩喜聞樂見的形式,也是符合其身心發展特點的。因此,我把寫字教學與畫畫結合起來,不僅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下樂寫、愛寫,還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興趣。《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我們一年級所要求寫的漢字大部分都是象形字、會意字,而它們與畫密切相關,本身就象一幅美的畫。由于象形字跟圖形在形狀上相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看圖比較從而認識了生字,并且興趣很高,我就趁機啟發引導學生:同學們都喜歡畫畫,其實寫字就跟畫畫一樣,要認真觀察字形特點,注意間架結構以及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才用心地照著“畫”好每個字。我還作了比較,把一些不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的字,如寫得太大或太小的字與范字;寫得“東倒西歪”的或隨便了事的字與范字作比較,讓學生辯別哪個字寫得好,學生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而美好的事物誰都喜歡,加上新教材的設計特別好,每個“我會寫”練習中的每個字都附帶描紅練習,在描紅的基礎上再自己練寫,慢慢地潛移默化他們就摹仿得跟范字很接近了。我還經常使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生字的書寫過程,學生都愛看,還不由地說:“真漂亮!”寫字興趣也濃了。此外,我還鼓勵學生參加校書法興趣班,進一步感受我國漢字的形體美,提高寫字興趣。
三、嚴格訓練,培養習慣
由于在幼兒園里因為沒有進行正規的寫字教學,很多小孩剛上小學時,書寫姿勢很不正確,有趴著的,有歪著腦袋的,低著頭的,等等,而寫字好壞的一個很關鍵問題就是寫字姿勢與習慣。所以我特別關注學生的寫字姿勢,這對處于生長發育的時期的小孩來說尤其重要。正確的寫字姿勢,比較有利于把字寫端正,而且還有利于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有利于保護視力。為此,我還編了很多兒歌口訣,如“手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本子一尺,身體離桌子一拳”
篇2: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
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
臨高一小謝麗紅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學生的識字量為3000字,其中要會寫2500個漢字。而低年級要求學生認識1600~1800個漢字,其中會寫800~1000個漢字。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多識字、少寫字,而且把識字集中在低年級教學。可見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難點。”本人認為,識字過程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識字和用字相結合的方法,開展識字教學。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把識字作為小學低年級教學中的重點,那就得在識字上下工夫。可單純的識字、寫字又顯得枯燥無味。而對于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居多,且家庭條件相對較好,孩子可以說是家里的“小皇帝”,嬌慣成性,在一、二年級就讓他們從事與游戲、積木、唱歌、跳舞等大相徑庭的識字活動,對孩子們來說,簡直有種“逼上梁山”的感覺。這給小學低年級教師出了道難題,識字量之大,教學時間之少。如何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呢?新編《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文這門學科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因而在教學中,作為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多關愛學生,多為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覺得學習是一項有趣的事情,主動去學、樂于去學。我想,要達到這一步,就得從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上去考慮。
2.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3.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游戲中學習,在玩中思考,玩中創新。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篇3: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2.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3.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