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寫字識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寫字識字能力
和培養識字寫字的習慣
1、提高教師及家長對寫字教育的認識
寫字不僅僅是所有老師的任務,更是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各方面力量所共有的責任。因此,學校自身要重視寫字教育外,還應加大對寫字訓練的宣傳力度,利用學校廣播、召開家長會等。向學生家長宣傳寫好字的重要意義,讓他們自覺地配合學校督促子女寫好字。
2、培訓師資,提高教師書寫水平
抓好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書寫水平,這是改變目前我校寫字教學現狀的關鍵之一。如把粉筆字作為評價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把鋼筆字作為教師備改檢查的重要項目,予以高度的重視;制定教師書寫行為獎懲條例,將檢查和評價的結果與獎懲掛鉤,該獎則獎,該罰則罰。
3、規范學生的書寫工具
一、二年級學生用鉛筆,三年級以上學生用鋼筆,或毛筆。小學學習階段不提倡學生用圓珠筆寫字。加強學生的書寫指導,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強調寫字姿式,始終把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放在首位。
4、開展豐富的訓練活動
(1)學校要設置獨立的寫字課程。建立每天20分鐘天天練制度,校內10分鐘,校外10分鐘。“天天練”不求寫字的數量,只求寫字的質量。
(2)開展以寫字為內容的活動課教學。如講練字的故事、書法示范、書法作品欣賞、交流寫好的字、評選寫字狀元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嘗到寫字的甜頭,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同時幫助學生感受寫字背后的文化內涵。
(3)給予學生表演展示的機會。學校校園和教室里要辟有“寫字評比專欄”和“寫字作品展園地”,學校還可以組織優秀作業評比,學生書法表演賽等等,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充分地展示自我,發展自己的特長。
5、改革寫字測查與評價
一是抓好學生寫字過程的檢查。主要做到“三看”:一看執筆的姿勢;二看寫字的姿勢;三看寫字的質量。這樣檢查是日常隨機進行的,學期末則要全面檢查,記下檢查結果。二是改革對寫字的考試形式。把寫字作為一個單項的學習內容,納入書面考試。語文、數學等各科試卷上都要設置寫字分數,甚至要有專項的寫字考試題。三是落實對學生寫字水平的評價。在學期末的學生“素質報告單”上,要專設“寫字”一項,從“平常檢查”和“寫字考試”兩方面,對學生寫字水平進行客觀評價。
漢字藝術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門古老、傳統而又充滿魅力和審美情趣的藝術,在科學發展的今天,更需要我們通過加強寫字教育去傳承和發揚,去探索,去追求,去感受漢字獨特的藝術美。
師資培訓,圓珠筆,家長會,鋼筆字,粉筆字
篇2: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
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
臨高一小謝麗紅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學生的識字量為3000字,其中要會寫2500個漢字。而低年級要求學生認識1600~1800個漢字,其中會寫800~1000個漢字。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多識字、少寫字,而且把識字集中在低年級教學。可見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難點。”本人認為,識字過程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識字和用字相結合的方法,開展識字教學。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把識字作為小學低年級教學中的重點,那就得在識字上下工夫。可單純的識字、寫字又顯得枯燥無味。而對于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居多,且家庭條件相對較好,孩子可以說是家里的“小皇帝”,嬌慣成性,在一、二年級就讓他們從事與游戲、積木、唱歌、跳舞等大相徑庭的識字活動,對孩子們來說,簡直有種“逼上梁山”的感覺。這給小學低年級教師出了道難題,識字量之大,教學時間之少。如何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呢?新編《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文這門學科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因而在教學中,作為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多關愛學生,多為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覺得學習是一項有趣的事情,主動去學、樂于去學。我想,要達到這一步,就得從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上去考慮。
2.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3.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游戲中學習,在玩中思考,玩中創新。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篇3: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2.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3.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