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字隨文學快樂識字
如何指導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字隨文學,快樂識字”
海口市桂林洋中心小學羅春容
由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勢的特征,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隨文識字”是語文新課程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提出的一種新思路、新舉措,將識字教學置于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提倡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這樣的識字教學由于有了一種特殊的語言環境的支撐,大大降低了學生識字的難度,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農村的孩子,家庭給予的文化熏陶少之又少,又沒受過正規的學前教育,他們所具備的學習能力相對低下。因此,對于我們農村教師而言,要引領這些孩子在課時內完成課程標準設定的識字任務,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關于識字教學的思考與探究,我一邊加強了新課程,新理念的學習,并不斷向有經驗的的教師請教,和他們探討,一邊在自身教學中實踐總結。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應對識字教學。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標在識字教學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讓學生達到這樣的要求,濃厚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在教學中把識字融入豐富的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在新奇有趣的識字場景中體驗識字的快樂。在教學中,我嘗試設計各種與生字聯系起來的游戲。
(1)編字謎識字。比如,我教“筆”字,“上邊竹子下邊毛,寫字畫畫離不了”。“回”字,“四周不透風,口字在當中”等等。小朋友聽后熱情高漲的猜,猜對后,興趣就來了這樣快樂的教學情境,喚起了兒童的學習興趣。
(2)玩游戲識字。如在教學形聲字時把偏旁和獨體字寫成許多卡片分給每個學生,請某個學生舉著手里的偏旁先站到講臺上來,問下面的學生誰來和我做朋友?輪流上來湊字。
(3)編兒歌識字。兒歌讀起來瑯瑯上口,饒有興味,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
(4)加減法識字。如:門+口=?,立+日=?等等,于此同時,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編題考老師,在課堂開展競賽,幫助學生記牢字形。
此外,我在教學中常用的游戲還有開火車、接龍、摘蘋果、猜字等。多種多樣的游戲會給學生帶來樂趣,使他們記住了生字。
二、生活化識字。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注意識字的意義和習慣,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出現率,從而鞏固生字。如找找廣告牌、包裝紙上有哪些剛學過的字?動畫片中經常出現人物的對話與歌詞,哪些字是認識的?為此,常有同學把新認識的商標,包裝袋等拿到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他新認識的字。此外,我還要求遇到不認識的字要多問爸媽、老師、同學。這樣,識字的機會就增多了。讓學生在發作業本的過程中認識同學的姓名也是識字的好方法。另外,我鼓勵學生在課外多看一些內容淺顯、圖文并茂的兒童讀物,如簡短的童話、寓言故事等,以鞏固識字,多認字。
雖然采用多種識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如何持久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過程中的紀律問題,識字后的鞏固率等等,這些都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有句俗話說得好“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在我們的不斷反思與實踐中,會讓學生快快樂樂識漢字,輕輕松松學語文,邁好語文學習的第一步。
農村學生隨文識字的關鍵在于教師要認清識字與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之間的辯證關系。識字的目的是為了閱讀和寫作,它為閱讀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提供條件,而通過閱讀和表達等練習又鞏固了識字。明確了這一點,就能使我們在農村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既貫徹識字為重點,把課文的閱讀練習服從于識字,又不忘識字目的,使學生所學的字詞在閱讀練習中得到進一步的鞏固,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從而為閱讀和習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總之,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而且各種教學方法層出不窮,作為農村教師的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努力尋求適合于農村學生的教學方法,讓農村孩子快樂識字、健康成長。
篇2: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
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
臨高一小謝麗紅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學生的識字量為3000字,其中要會寫2500個漢字。而低年級要求學生認識1600~1800個漢字,其中會寫800~1000個漢字。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多識字、少寫字,而且把識字集中在低年級教學。可見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難點。”本人認為,識字過程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識字和用字相結合的方法,開展識字教學。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把識字作為小學低年級教學中的重點,那就得在識字上下工夫。可單純的識字、寫字又顯得枯燥無味。而對于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居多,且家庭條件相對較好,孩子可以說是家里的“小皇帝”,嬌慣成性,在一、二年級就讓他們從事與游戲、積木、唱歌、跳舞等大相徑庭的識字活動,對孩子們來說,簡直有種“逼上梁山”的感覺。這給小學低年級教師出了道難題,識字量之大,教學時間之少。如何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呢?新編《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文這門學科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因而在教學中,作為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多關愛學生,多為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覺得學習是一項有趣的事情,主動去學、樂于去學。我想,要達到這一步,就得從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上去考慮。
2.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3.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游戲中學習,在玩中思考,玩中創新。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篇3: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2.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3.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