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新型教師要有五氣

新型教師要有五氣

2024-07-31 閱讀 8097

新型教師要有“五氣”

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推進,保守的教育觀念、課堂模式、師生關系受到強烈的沖擊。筆者認為,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新型教師應該在“五氣”上下功夫,努力將自身打造成充溢正氣、富有才氣、彰顯魅力、引領時代的創新型教師。

正氣

教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真、善、美的傳達者,人類靈魂的塑造者,莘莘學子人生的導師和引路人。人們常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形容教師,其中的“身正”即意味著具有高尚的德行,一身正氣,這是為師的首要素質。面對各種利益的誘惑、多元思想的碰撞,教師尤其要具有浩然之氣,這樣,教師才干在知行統一中讓同學“親其師,信其道”。

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币獙崿F教育的“真”,披著偽圣、庸俗、狹隘的外衣去教育同學,這種教育就顯得慘白、虛偽,無疑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育人的角度講,教師對同學的影響是身教重于言傳??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蔽覀冏鼋處煹模欢ㄒ刈∽陨淼幕辏巫陨淼母?,恪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樹正氣,壓邪氣,淳師風,揚師德,依法執教,真正擔負起人類文化的傳達者、同學靈魂的塑造者的重任。

才氣

馬卡連柯說:“同學可以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隱惡揚善,但是不能原諒老師的不學無術。”可見,擁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對老師站穩講臺是多么重要!過去,我們常說:“要給同學一杯水,自身就要有一桶水。”如今,時代發展了,社會進步了,“一桶水”已遠遠不能激起飽受信息浪潮沖擊的同學的興趣。一個良師,足以讓同學回味一生;一個庸師,足以讓同學評判一生。每一個同學都希望結交德藝雙馨的老師,他對老師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甚至挑剔的。你的才氣將直接決定你在同學心目中的信任度、影響力以和信仰度。況且,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同學擇師而學的狀況將無情地擺在每個老師的面前,教師優勝劣汰、競爭上崗將成為社會發展的必定。

教師的“才”,最重要的是展現在課堂上。教無定法,同樣的課題、同樣的課堂,不同的教師,其精彩度、影響力絕對不一樣。假如你業務能力強,善于駕馭課堂,你可以像央視《實話實說》節目那樣,與同學進行平等對話,溝通心靈。假如你專業知識淵博,幽默風趣、嬉笑斥罵皆成妙語,你也可以像央視《百家講壇》欄目里的大師一樣瀟灑自如,妙趣橫生,讓同學被你的才智、才氣所折服。

做一名良師,做一名讓同學終身難忘的老師,應成為每個教師的自覺追求。要給同學一杯水,自身就要有知識的“源頭活水”。做到老,學到老,更新知識,創新理念,逾越自我,厚實為師的底氣。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干才氣橫溢,充溢魅力;才干激發同學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自覺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

書卷氣

朱永新先生指出:“一個理想的教師,一個要成為大家的教師,一個相成為教育家的教師,他必需從基礎抓起,扎扎實實多讀一些書?!币簿褪钦f教師身上應該多些書卷氣、文氣,少些酒氣、油氣、老氣、俗氣,這正是教師這一特殊職業的需要。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边@里的“氣”就是“書卷氣”。這是一種文化底蘊、智慧力量的自然流露。教師必需是博家、雜家,沒有上通天文、下曉地理之才,沒的博古通今之智,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書卷氣息,你又怎么能成為文化、文明的傳達者,心靈的塑造者呢?

新課程的開放性、研究性、選擇性、多元化、尊重同學個性差別等諸多特性使教師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作為教師,要敢于供認自身在某些知識和經歷方面的欠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縮短知識更新的周期。一次性學習的時代已經過去,教師必需耐久地學習,并且在讀書學習的同時不時進行理論研究、實踐反思和感悟積淀,才干學得真知,悟得真理,進而厚積薄發,才干成為博古通今、富有書卷氣的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給教師的建議》中疾呼:“讀書,讀書,再讀書,

篇2:《新型工業化規劃綱要》實施要點

《荊門市新型工業化規劃綱要》~年實施要點~年,我市實施《荊門市新型工業化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是,以*****總攬全局,進一步加大工業投資力度,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速度和效益、總量和質量、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一、~年實施新型工業化規劃綱要的工作目標~年,我市實施新型工業化規劃綱要的主要工作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85億元,實現利稅總額22.7億元,分別比~年增長18%和1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在規模以上工業中所占比重達到18%,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工業固定資產投資43億元,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由~年的5.2噸標準煤降至5.1噸標準煤以下;重點行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由~年的90%提高到91%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5.1萬噸以下,比上年下降0.7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由~年的95.5%提高到96%以上;重點行業廢水重復利用率由~年的84%提高到85%以上。二、改造提高傳統產業(一)化工業。完成中石化荊門分公司清潔燃料改造工程的100萬噸柴油加氫改造,加快實施600萬噸原油擴能改造工程,完成年輸油能力70萬噸的鐘荊原油管線建設。發展石化產品深加工,爭取年內啟動35萬噸烯烴轉化工程。磷化工重點發展高濃度磷復肥,大力開發磷酸一銨、磷酸二銨、npk復合肥等主導產品,建設洋豐10萬噸合成氨工程,積極推進大峪口配套合成氨工程,力爭高濃度復合肥產能達到185萬噸以上,所占比重超過30%。依托中國化建公司,開展低品位磷礦資源開發利用。(二)建材業。加快永興公司2500噸/日熟料、鐘廈公司*噸/日熟料等大型干法旋窯水泥項目建設步伐。積極爭取國家投資,推進磷石膏、粉煤灰等廢渣資源化,發展節能環保型建材產品,支持泰山公司紙面石膏板二期工程實施。在建設高強石膏粉項目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石膏粉精深加工。(三)農產品加工業。加快日月油脂10萬噸精煉油后續工程和中糧祥瑞油脂20萬噸/年菜籽加工項目建設,推進中糧祥瑞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新美香金銀花茶葉及綠原酸提取和廣源食品餅干、康輝休閑食品、奶制品等項目建設。通過對京山國寶橋米、沙洋洪森米業等企業技術改造,開發精米新產品,擴大無公害大米產量。(四)紡織業。加快鐘祥慶喜維新10萬錠環錠紡、京山偉嘉精梳氣流紡等項目建設。支持sms非織造布生產線整理改造,力爭盡快達產,提高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五)電力生產業。加快國電荊門長源發電公司2×600mw燃煤機組工程建設步伐,爭取年內基本完成主廠房建設。抓緊落實北山抽水蓄能電站新的投資業主,加快工程建設進度。推進碾盤山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做好鐘祥華山觀風力發電項目擴大加密觀測工作。三、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一)新醫藥。支持百科藥業完成布洛芬擴產改造,力爭年生產能力達到3000噸/年。加快托拉塞米、巴柳氮納、加替沙星等一批化學合成新藥的市場開拓步伐。加快人白細胞介素11衍生物、喜樹堿等一批治療重大疾病藥品開發與項目建設。(二)電子信息。支持表面貼裝晶體鎖相環、片式元器件封帶等國家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和省光電子信息專項項目建設和達產,加快聚合物電路保護元件等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三)新材料。重點開發和擴產銀基氧化錫和銅鉻25電觸頭、納米碳酸鈣、超細金屬粉體、無鉛焊料、高性能陶瓷纖維、油田化學品等新材料產品。四、扶持發展循環經濟引導和鼓勵企業開展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注重環境友好型技術和產品開發。繼續用好資源綜合利用減免稅政策,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扶持,調動企業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的積極性,不斷延伸資源梯級使用鏈條。加快泰山公司磷石膏制紙面石膏板項目的投產達產以及嘉信公司粉煤灰超細纖維造紙、脫硫氧化鈣等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和荊門電廠脫硫改造等項目的建設。適時啟動石化總廠第三臺cfb鍋爐改造項目以及硫石膏制石膏板項目,積極尋求磷石膏生產水泥外加劑等技術和項目,開展秸桿發電、木質聚合板材等項目的技術和前期準備。大力發展礦產資源就地深加工轉化,嚴格控制高品位礦石外輸。~年,全市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產值力爭達到14億元以上,萬元gdp能耗較上年降低3%。積極推進清潔生產和資源節約。貫徹《清潔生產審核辦法》,在中石化荊門分公司、京山輕機、葛洲壩水泥廠、荊門電廠等重點企業開展試點,對百科藥業、楚星化工、秦江化工、秦江水泥、鐘廈水泥重點超標排放企業進行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做好節能宣傳、節能新技術推廣應用和節能監測執法。推行工業節水新技術,提高廢水資源化率和再生水利用效率。落實市政府《關于加強磷礦資源管理和開發利用的通知》,抓緊編制《全市磷礦資源管理規劃》和《全市磷化工業發展規劃》,控制開采總量,規范開采行為,強化運銷管理,合理配置磷礦資源,優化產品結構和產業布局,整合涉磷企業,年內關停年設計開采能力3萬噸以下的采礦企業,通過收購、兼并或聯合推進礦肥結合、礦化結合、采選結合;通過選礦,充分利用中低品位磷礦資源,加大深加工力度,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五、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的要求,抓好工業園區建設。荊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要進一步提高引進外資質量,落實有關投資優惠政策,鼓勵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符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目錄的項目建設,突出培育和發展新材料、新醫藥、電子信息及環保產業,提高產品技術含量。鐘祥莫愁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沙洋經濟技術開發區要圍繞輕紡和農產品加工,推進產業集聚。京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要圍繞機電一體化,培育相關產業集群。抓緊荊襄工業園的申報工作,以大峪口礦肥改造工程投產和王集礦業重組改造為契機,抓好荊襄工業園的基礎設施建設。遵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托荊門石化,策劃建設荊門石化工業園,促進荊門石化工業由一企支撐向企業集群、由單一油品煉制向化工系列產品開發方向發展。六、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堅持以工業化推進城鎮化,提高城鎮化水平。加快荊門南城區建設步伐,推進中心城區向南延伸。積極引導鄉村企業向重點城鎮集中,城鎮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以高新區拓展、縣(市、區)工業

園區和城鎮工業小區開發為依托,配套完善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拓展城鎮建成區面積,增強城鎮人口承載能力。七、積極培育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大力培植優勢企業,爭取~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工業企業新增8家,總數發展到45家,其中中石化荊門分公司銷售收入過110億元,湖北洋豐集團過20億元,京山輕機過12億元,百科藥業、金龍泉集團、葛洲壩水泥廠等企業過5億元,新增大峪口化工、京蘭水泥、中糧祥瑞油脂、金龍非織造布、泰山建材等億元企業。依托重點骨干企業,培育和發展配套中小企業。加快實施品牌戰略,制定“*x”質量振興方案和名牌產品三年滾動計劃,在爭取湖北金龍泉啤酒保住國家名牌產品的基礎上,力爭洋豐牌磷肥獲得中國名牌產品認證,京山華貝、京蘭水泥、鄂中化工等6家企業產品獲得省名牌產品認證。培育和申報國家免檢產品和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爭取湖北寶源木業、京山輕機、國寶橋米、日月油脂等企業產品成為國家免檢產品。積極培育上市后備企業,重點對洋豐集團、日月油脂等企業按上市要求進行規范,促其盡快進入上市輔導期。八、搞好經濟運行調節抓好煤電運組織調度。多方尋求市外煤炭資源,抓好市內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減少外流。做好迎峰度夏錯峰避峰預案,科學、合理、有效用電。積極爭取鐵路部門支持,協助企業爭取更多運輸計劃。充分發揮水路運輸作用,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緩解運輸緊張矛盾。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抓好中小企業的創業輔導,積極推進創業輔導基地建設。加快全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步伐,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促進省“雙百”重點企業的發展壯大。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制訂我市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改善和優化縣域工業發展環境。在投資核準、融資服務、財稅政策、土地使用、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對中小企業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業一視同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積極推進市屬國有企業向混合所有制轉軌。抓好宏圖飛機制造廠破產重組工作,服務在荊中、省企業主輔分離改革,推進東光集團有限公司、凱龍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權轉讓與合資,深化荊襄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改革脫困,進一步解決企業改制中資產變現、職工安置、債務化解、證照辦理等遺留問題。推進技術創新。進一步落實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項目進口設備減免稅、利用國產設備抵免所得稅政策,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支持金龍泉、百科藥業等企業創建國家級技術中心,支持新美香、格林美、航特機械、日月油脂、龍源石膏等企業創建省級技術中心。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專項、中小企業技改專項、科技三項經費,建立和完善為廣大中小企業服務的技術中介機構,促進產學研結合,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大力加強項目建設。建立項目庫管理系統,增加和改進項目儲備。加強對中石化荊門分公司600萬噸/年原油加工擴能改造、國電長源荊門發電公司2×600mw燃煤機組工程、荊門1000kv特高壓變電站等重點項目的協調服務,確保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各類專項資金,支持優質項目建設。落實《荊門市促進投資的若干規定》,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力爭工業項目利用外資總額超過7000萬美元,比重達到85%。繼續開展銀企懇談和項目推介活動,推動銀企雙向互動,確保重點項目的信貸資金需求。加強企業人力資源開發。重點培養和引進高級專業技術人才、高級經營管理人才、重點學科或技術領域內的帶頭人、能領辦或創辦經濟、科技實體的人才和具有特殊專長的各類實用人才。完善和落實人才引進優惠政策,不斷改善創業環境。選派50名左右優秀技術人才到經濟發達地區考察學習,或到大專院校、國外研修深造。建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制度,完善專業技術人才管理制度。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市場化配置、契約化管理。研究和探索非公有制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的途徑和方法,建立市級企業經營管理人才信息庫。制定實施“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培養適應地方企業發展的熟練技工,造就一批高級職業技能人才。整合全市職業技術教育資源,推動學校與企業合作與互動,全面推進職業技能培訓。

篇3:中學創建21世紀新型學校規劃

第一部分:現狀分析

××中學是一所有46年歷史的普通完全中學。學校以“求實、創新”為校風,先后被命名為上海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示范學校、上海市德育先進集體、上海市軍民共建先進集體、上海市擁軍優屬模范單位、上海市中學社會實踐先進單位、上海市加強初中教育先進單位、上海市體鍛達標先進學校、閔行區文明單位、閔行區科技特色學校、閔行區綠色學校。

作為一所老學校,存在著不少發展中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校園建筑風格不夠一致、師資隊伍參差不齊、行政人員學科結構不夠合理、社區環境屬城鄉結合部。

1999年9月我校開始新基礎教育實驗,成為新基礎教育實驗學校。新基礎教育實驗已經在我校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取得顯著成效,在師資培訓、班級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相應進展。我校新基礎教育實驗組獲得區先進稱號,獲得了區成果應用一等獎等獎項,在全國性刊物《中小學教師培訓》《教育發展研究》等發表了新基礎教育內容的論文。

葉瀾教授說:“新基礎教育的理念要制度化?!币徊糠中禄A教育實驗學校,“一要找亮點,找現有的亮點,使這些亮點更亮;二要找可能的亮點,使學校不斷擴大亮點,自己感到一年一年在亮起來。××中學就有這個味道。”

我們對21世紀新型學校的創建構想是:“以先進理念為指導,以人本管理為目標,以人格塑造為抓手,以人文氛圍為基調,以信息技術為平臺,以家庭社區為拓展,以師資建設為主線,以教育科研為支撐?!蔽覀兊膭摻▽Σ呤牵骸鞍l揚傳統,正視現實;弘揚校風,求實創新;拓展亮點,整體推進?!?/p>

第二部分:創建規劃

一.創建目標

在實施新基礎理論本土化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始終把握實踐的重點,包括課堂、班級和學校。

(一)課堂――洋溢生命活力

張揚個性、鼓勵多元、提倡兼容、追求和諧

(二)班級――充滿成長氣息

1.凝聚力:具有自主管理能力的小干部隊伍;每個學生主動尋找為班級服務的崗位。

2.創造力:超越他人、超越自我、超越昨天

3.上進心:有切實可行的動態發展的班級目標,每一個學生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

4.責任心:每一個學生的一言一行能對班集體負責、能對自己負責。

5.時間觀:珍惜時間,珍愛生命

6.效率觀:講究方法,提高效率

7.寬容度:嚴于律己,寬于待人

8.成熟度:善于反思,調整對策

(三)學校――煥發勃勃生機

創設平等與民主、開放與創新的現代學校環境。學校的基本活動場要有利于師生的生存發展,讓學生喜歡學校,解決學生厭學問題。為師生創設一個主動發展的生存環境。

向家庭、社區拓展,不把教育教學局限于學校。完善家長學校、新生家庭訪問制、學校家庭聯絡手冊、社區服務、學生教育教學輔助基地的開發等。新基礎教育的理念將通過學生滲透到家庭、社區,學生將不僅僅是在學校習得新基礎教育理念,而且在家庭、社區也體驗、應用、推廣新基礎教育理念。

二.理論指導

產生于世紀之交的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理論,是一個系統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論。其鮮明的特點是理論先行、理論聯系實際,既“成事”,又“成人”。

為創建21世紀新型學校,我們必須要有“理論先行”的意識。將新基礎教育理論本土化,首先是理論的內化。并且要防止理論的窄化和泛化。

(一)凸現內核――三新

新基礎教育理論的核心是,以“三觀十性”為理念,以塑造新人為目標,以“三z”為培養模式,以創建新型學校為使命。我們要不斷加強對新的教育理念(三觀十性)、新的培養目標(新人形象)、新的培養模式的理解,并且轉化為我們自覺的教育行為。

(二)動態整合――創造

新基礎理論之新,既體現在其理論內核上,又體現在她的開放性和兼容性。這就需要我們創造性加以動態整合。

1.以時代精神作觀照(呼喚新人形象)

2.以生命哲學為底蘊(主動、整體、終身)

3.以信息技術為平臺(擴充容量、綜合滲透)

4.以事理研究為特征(研究性地教和學)

三.創建對策

新基礎教育關注的焦點在“人”:關心人、尊重人、改變人、完善人……因此,我們提出:人性化教學、人文化氛圍、人本化管理。

(一)人性化教學

“終身教育體系的開放化,學習就意味著不只是為了升學,還是為了生活質量、生命質量的提升。”這種大眾化的教育就體現了向生活世界的回歸。要關注生活世界和知識世界的溝通。

由此,我們提出課堂教學的人性化。我們理解的人性化教學,就是要以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來促進師生的生命活力涌動,以保證學生生命質量和學校生活質量的提升。

1.師生互動

教師愉快地教與學生愉快地學之間的互相促進

教師研究性地教與學生研究性地學之間的互相促進

2.生生互動

每一位學生的獨立思考與生生間的智慧碰撞

每一位學生的主動發展與生生間的優勢互補

3.自我互動

以獨特的感受解讀獨特的文本

以獨特的方法解決獨特的問題

這三種互動是多層~的有機互動。以自我互動為基礎,以生生互動為關鍵,以師生為提高。

(二)人文化氛圍

加強校風、班風、學風、教風建設。倡導進取精神、研究精神和人文精神。我們追求:求真、向善、愛美、樂觀的校園文化。其主要內容是:

1.關注人的命運、尊重人的價值、崇尚獨立人格

2.重視德性修養,注重內心感受,具有反思能力

3.挑戰自我、不怕挫折、主動發展、自我實現

4.具有審美眼光、向往和諧、追求完美

5.崇尚科學精神,培養豐富的想象、大膽的猜測、多元的思考

6.樂觀、豁達、大度;倡導人類意識、地球意識、宇宙意識

校園硬環境的建設:包括校園立體綠化設計,環保宣傳,金魚觀賞,愛國主義長廊、學生成長展示廊、科技宣傳畫廊、班級文化建設等等。

以信息技術為平臺;建設現代化的教室,多媒體電腦、實物投影等設備進教室。探索網絡環境下

的兩種學習模式,即“拾荒式搜索”和“以網絡為平臺,探究式學習”;借助信息網將外部世界引入學校,拓展學生的視野。

(三)人本化管理

新基礎理論關注人的主動發展,離開人的主體意識是不可思議的。

我們的辦學理念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學生的主動發展為本”。從精英式的關注少數出色的學生,轉換到對每一個學生的關愛。

開展自我發展評價,以喚醒師生主體意識,煥發師生生命活力:

教師自我發展評價――追求自我更新;學生自我發展評價――追求自我超越;行政自我發展評價――追求自我拓展。我們努力做到:激勵師生主動發展的動機、創設師生主動發展的空間、形成師生主動發展的機制。突出兩個“關注”:關注教師的自我更新,關注學生的成長需要。

關注教師的自我更新,加強師資自培工程

“我們期望的教師,他能夠做到系統深入研究,創新能力有很大的提升,風格特色形成,整個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并能自覺地進行自我更新。”

教育現代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具有多要素、動態化等特點。在各種要素中,現代化、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為了辦一流的教育,我校多年來一直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辦一流教育的切入口,在新型學校中我們特別是把教師骨干群體的培養工作列人“重頭戲”,以師資建設為支撐。

新型學校中的師資建設將是:以轉變觀念為前提,以學生本位為標尺,以聽課評課為杠桿,以課題研討為載體。

(1)“以轉變觀念為前提”。從“定位在‘默默奉獻,甘當人梯’上,只是為學生未來的創造服務”轉變為“認識教師勞動的價值在于創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本質,其勞動本身也內含著豐富的創造”。努力學習新基礎教育理論,實現“教書匠”向“教育家”的轉變。

(2)“以學生本位為標尺”。學生是構成教育活動復合主體的不可替代和缺少的一部份,不關注學生對教育活動的主動參與,不著力于教育過程中學生主動性的培養與發展,只把教育當作知識的記憶和技能技巧熟練的過程,是不適應學生為本的時代潮流的。為學生好差分級的標準是因為其忽視的恰恰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學生潛在可能性的發現與開發,恰恰是教育最有用武之地的真正的“舞臺”。

(3)“以聽課評課為杠桿”。新型學校的評課觀有如下特點:1、以新基礎教育的三層理念(教育價值觀、學生觀、活動觀)為評課的標準。2、以學會評價為評課的具體尺度:學會對課堂教學的由整體到細節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的理性思考;學會運用發展觀點來評價,也就是既要對客觀的事實作出判斷,又要能夠提出科學的理論依據,既要著眼于現在怎么樣,又要著眼于發展,將先進的教育理念體現為先進的教育行為。

(4)“以課題研討為載體”。根據新基礎教育理論的基本觀點,結合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確定開展深化課題研究。確立課題,就必須認真學習新基礎教育理論,熟悉新基礎教育的三觀十性;課題確立以后,必須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實踐安排、研究方案;在完成一個個的個案的過程中,加深對新基礎教育的先進性的了解與理解,課題的研究是對自己參與新基礎教育實驗的一種有效的驗證。

關注學生的成長需要,開展學生“成長”系列活動。

關注學生成長的需要,讓學生主動健康地發展,是葉瀾教授新基礎教育理論的核心內容之一。

學生成長活動系列設計主要是提供一個框架,留給師生極大的創造空間。新基礎教育實踐是“不斷創生的實踐,是富有生產能力的實踐?!笨梢月撓的昙壓桶嗉壍膶嶋H,不斷地細化和具體化。

本設計的三個方面:關注“成長”的主題教育,為了增加學生的實踐體驗;閱讀“成長”的系列書籍,為了增加學生的理性認識;記錄自己的成長故事,為了培養反思能力并且便于看到自己成長的軌跡。

以上三種活動形式,可以互相交替的。主題教育和閱讀書籍豐富了成長的故事的內容;成長的喜悅和困惑,又督促你去多讀書,也使主題教育變得多姿多彩。

四.推進步驟

(一)加強宏觀策劃

學校管理的宏觀策劃,是將“新基礎教育”理念轉化為先進的教育行為的重要保證。我們要以《創建21世紀新型學校――××中學三年規劃》為藍本,在實施新基礎理論本土化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把握實踐的重點,集中在課堂、班級和學校的發展目標上,將人性化教學、人文化氛圍、人本化管理落實到每個學期的工作重點中去。

借助“中期評估”的東風,發揮“評估指標”的導向作用,使“新基礎教育”研究向縱深發展。

(二)加強中觀調控

(1)有機滲透

不是把實驗當作額外的任務,而是將“新基礎教育”理念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層面。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來搞好“新基礎教育”研究。每年一至兩次的教育教學研討會都是圍繞該主題開展。學校的所有教育活動都要有機滲透這一主題。

(2)重心下移

在實驗推進的過程中,只有校長的意志,而沒有轉化為每一個基層的實際行動,仍然是無濟于事的。最終要落實到每一個班級,每一節課。因此,班主任、年級組長,科任教師、備課組、教研組等等是我們落實的重點。就教研組而言,要推廣到所有學科;就年級組而言,要推廣到所有年級。因此,要加強對組長的培訓。

(3)增強第一責任人意識

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各級各層的行政、班主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和科任教師都是相應的第一責任人。將新基礎教育理念不斷內化,并轉化為教師的自覺行動。

(4)形成骨干教師隊伍

搞新基礎實驗貴在平時的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