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閱讀小論文信息技術促使學生愛上語文閱讀

小學閱讀小論文信息技術促使學生愛上語文閱讀

2024-07-31 閱讀 1417

小學閱讀小論文“信息技術”促使學生愛上語文閱讀

內容摘要: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教育信息技術具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多媒化的特點,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能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得到優化,它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更是為社會培養創造性人才的需要,可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促進師生信息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閱讀興趣閱讀能力自主學習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重難點之一。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在于要學生孤立地理解一篇篇文章,而是以它們為例子,在閱讀中學會閱讀,練成熟練的閱讀技能,培養正確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面對今天的小學生怎樣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從而實現這一目標呢?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1要貫徹上述教育思想,僅僅靠傳統教學中的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幾十平方米的教室空間,可憐的幾十分鐘,往往是難以完成使命的。教育信息技術具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多媒化的特點,可以集廣博、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的多樣性于一身與其獨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人與人,人與電腦互動的靈活性,加之可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等優越性,最能為小學語文教學展現廣闊和美好的前景。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更是為社會培養創造性人才的需要,可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促進師生信息素養的提高。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廣與普及,信息技術以其形象而直觀的聲像、圖文和視聽,促進了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促進了教學過程的優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愉快地接受、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長期以來,小學的各科教學無不把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不例外,但一直只是停留在手段單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色彩單調,畫面缺乏活力,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閱讀教學收不到好的效果。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在色彩、動畫及表現手段上比其它教學手段更加形象、生動,立體感強,特別是聲音、圖象給人以極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特瑞赤拉在說明人類的記憶與感官之間的關系時指出:人們一般可以記住自己閱讀到的10%,自己聽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既看到又聽到的50%。他的結論,說明了從記憶角度考慮,在學習過程中同時使用聽覺和視覺,能明顯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記憶效果,而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正是讓學生同時使用視覺和聽覺來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課本提供的最多也只是一幅彩色的畫面,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在信息技術參與下的閱讀教學則不然,它可以利用軟件制作多媒體課件,產生生動有趣的畫面,再配上音樂,使學生大開眼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良好的視聽效果。如在教學《翠鳥》一文時,為孩子們出示了豐富多彩的翠鳥課件:羽毛顏色豐富,動作、神態逼真。這時,孩子們各個瞪大眼睛,盡情地欣賞著眼前的翠鳥,還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似乎置身于翠鳥的世界。這時讓學生討論回答:“你們看到了翠鳥身上有哪些顏色?”這下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學生們紛紛發言。接著又問:“翠鳥在捕食小魚時是怎樣做的?”孩子們又投入到積極的討論之中,孩子們在高漲的情趣中,輕松地理解了“鮮艷、蹬、叼”等詞,讓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主動地感知理解了語言文字,所以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適當的利用多媒體營造生動多彩、逼真入情的情境,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篇2:小學語文閱讀論文引領低年級學生走進課外閱讀世界

小學語文閱讀論文引領低年級學生走進課外閱讀世界

《課文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了具體的規定:“小學生要擴展自己的閱讀面,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背誦優秀課文60篇。”“小學第一學段要求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閱讀教學的有效補充。只有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才能使學生吸收和儲備大量的優美語匯,拓寬知識面,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從而具備較好的語文素養,提高讀書能力。

雖然《新課標》對閱讀有具體的規定,但由于受到到社會環境、學校環境以及家庭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課外閱讀普遍呈現出無序、低效、失衡的狀態,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方法,閱讀的能力參差不齊。根據調查,大部分低年級學生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大:閱讀時間偏少,閱讀方法單一,閱讀習慣欠佳,閱讀內容不精,學生的閱讀面狹窄,課外閱讀內容趨向娛樂化,閱讀面不廣。大部分學生的課外閱讀以教輔類書籍為主,有部分學生只滿足于入眼不入腦的淺表性閱讀,滿足于過眼云煙式娛樂性閱讀,滿足于缺乏精神營養的快餐式閱讀,如《爆笑校園》《塞爾號》等等,而對那些真正能滋養心靈的經典書籍卻很少問津。綜上所述,低年級孩子還徘徊在閱讀的門外,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引領小學生走進課外閱讀世界迫在眉睫。

一、明確引領課外閱讀的目標

1、通過對我校學生閱讀能力的現狀調查、了解,從新的視點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喜歡閱讀,學會閱讀,享受閱讀。

2、讓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拓寬知識面,,融會貫通,提高課外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

3、通過研究實踐,探索出一套有效提高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基本方法和具體措施。

二、把握課外閱讀引領的措施

(一)營造班級閱讀氛圍,吸引學生課外閱讀

我建立了班級圖書角,孩子們還紛紛捐書充實圖書角,與大家分享。同時在班上開展“每日兩讀”活動,即“晨間交流讀”、“午間休閑讀”。早晨8:00到8:15這段時間,學生可以上臺朗讀或者背誦自己喜歡的美文,童話故事,古詩,名言警句。下午課前是學生自由閱讀的休閑時光。閱讀方式靈活多樣,可以自己讀,可以和同桌一起閱讀,還可以和興趣相投的同學一起賞讀,選擇或交換喜歡的書籍讀。

例如:孩子們非常喜歡每日“兩讀活動”,早晨,我剛走到教室門口,就看到孩子們爭先恐后上臺大顯身手,有的搖頭晃腦朗誦詩歌,有的繪聲繪色講故事,有的故弄玄虛在給大家出謎語,有的得意洋洋繞口令,可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下午的休閑讀課更是孩子們盼望的快樂時光,他們有的擠在圖書角前選擇讀物,有的自由地穿梭于教室,尋找同學手中喜歡的書籍,一看到喜歡的馬上湊過去津津有味地看起來,書籍主人也熱情的介紹書中的內容,教室里非常熱鬧,孩子們美其名曰“課外書閱讀超市”!

(二)有效推薦閱讀書目,指引學生課外閱讀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推薦讀物。低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少,形象思維發達,可以推薦適合其閱讀水平的彩色注音版讀物。體裁可以是寓言,童話,兒歌童謠,科學小故事等。

2、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推薦讀物。小學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強,愛表現的心理特點,渴望神秘、冒險、刺激、仰慕機智、勇敢、愛思考、愛科學、愛幻想等,可以提供《科學實驗王》、《福爾摩斯探案集》、《吹牛大王歷險記》、《哈利波特》、《金銀島》、《魔法學校》《會飛的教室》、《十萬個為什么》、《綠野仙蹤》、《成長的花季》等書,讓他們選擇。

(三)緊扣教材文本,引領學生課外閱讀

篇3:小學語文課堂高效閱讀模式實踐與研究

小學語文課堂高效閱讀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新課程改革進行了很多年了,大家都在不斷創新,不斷探索,力求摸索出一條學生學習語文的更好的途徑。每一個新理念的提出,總是代表某個時期最新的教學思想。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愿意接受最新的教學理念,并且有條件不斷地實踐,不斷地總結。

一、“和諧高效”課堂應該具備科學、民主、積極、開放、適性和高效六大要素。“科學”是指依據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尊重教育教學規律,符合學科學習特點,正確體現新課程“三維”目標;“民主”是指在課堂上人人平等,每個學生的機會都是均等的,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尊重教師,教師愛護學生,師生平等對話、互相合作、共同發展;“積極”是指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有良好的學習愿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有良好的思維品質;“開放”是指打破單一的課程觀、禁錮的教材觀和機械的學習觀,課內課外相結合,把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思想和現實生活的“活水”引到課堂上,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地方;

“適性”是指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要適合學生實際,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原則,處理好教育教學關系,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適合天性的教育,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高效”是指在單位時間內教學效果好、目標達成度高。

二、在和諧高效教學教學理念基礎上,我們修正了“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