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白板與學科課堂教學融合應用探索與思考
電子白板與學科課堂教學融合應用的探索與思考
摘要:電子白板是電子技術、電子通訊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融合,成為人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智能平臺。電子白板設計的互動理念,以及電子白板技術本身的互動性和操作性特點,作為一種變革性的技術手段,促進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對于電子白板如何與學科課堂教學進行深度的融合,是廣大一線教師在白板應用中關心的問題。我校于20**年夏裝配了46套華師京城電子白板班班通,實現了全部教學班級的班班通。本文根據近兩年來,我校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應用電子白板,在實踐中探索、思考電子白板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應用。總結了電子白板在學科課堂教學上應用價值,反思了電子白板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學科教學;深度融合
在當今時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教育領域日趨廣泛的應用,都對教育改革與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以下簡稱電子白板)的出現,是對沿襲已久的黑板+粉筆+板擦“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的一場革命性突破,順應了信息化發展的趨勢,意義重大而深遠。
電子白板是電子感應白板與白板操作系統的集成,是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與電子通訊技術的有機融合,電子白板設計的互動理念,以及電子白板技術本身的互動性和簡易操作性特點,作為一種變革性的教學手段,它的使用將促進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為了進一步推動教育信息化,我校于20**年夏裝配了46套華師京城電子白板班班通。從開始使用至今,我校先后組織全體中青年教師進行了五次不同層次的電子白板培訓,每學期的第一個月進行電子白板技能測試,每學期的第二個月以教研組為單位舉行電子白板與課堂教學融合比賽,每學期末,將教師應用電子白板授課情況進行量化并計入教師個人綜合量化。經過三個學期的努力,我校中青年教師使用電子白板授課已蔚然成風,每位教師用電子白板班班通授課時數已經不低于學期授課總時數的三分之二。結合我校教師的應用情況,現將我校電子白板與學科課堂教學中融合的實踐與探索總結如下,與各位分享切磋。
一、高效課堂需要電子白板技術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代教育日新月異的變革要求,電子白板的應用既是對傳統教學的繼承又有創新,有利于構建高效、生動課堂[1]。電子白板具有人文性的操作界面、易掌握的操作方法、桌面便捷的快捷鍵圖案以及書寫自如、交互性強的功能特點,利于教師進行信息化課堂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也使學生在技術促進抽象知識形象化的過程中,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要領,同時在課堂交互學習過程中,也能夠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意識和實踐能力。
(一)“一板多用”能夠滿足教師課堂教學的設計需求
電子白板實現了白板與計算機之間的雙向交互通信與操作,它既是計算機觸摸屏幕,也是投影儀顯示屏幕,更是教師能夠自由書寫、標注的“黑板”,但相比之下,其多了黑板的存儲、記憶功能,增了投影儀屏幕的交互、隨時編輯功能。教師可以在透明頁上利用感應筆進行板書設計,整理知識點,更可以進行草稿演示。講課中,教師和學生即興而發的、值得探討的知識,隨時可以在板書頁上涂鴉。除了透明頁,白板系統靈活的處理了課件播放時與其他頁面的切換,教師可以隨即播放上傳到資源庫的PPT、Flash以及音視頻,也可以便捷的點擊切換按鈕返回板書頁。如此,教師的課堂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講述課件,而是能夠像在傳統教師那樣無拘束的書寫,使教師真正融入到了教學情境中。
篇2: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運用體會及發現問題
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運用的體會及發現的問題
摘要:本文對電子白板的使用和運用在課堂情況做了總結,對其在課堂中的作用做了詳細介紹,對高效課堂起到的作用了闡述。
關鍵詞:高效課堂電子白板教師學生
電子白板是當前課堂教學環境中技術(包括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視音頻技術等)的最佳集成者。電子白板明顯地比多媒體教室的裝備更勝一籌。而且,電子白板可以安裝在各類實驗室、計算機網絡教室、語音實驗室、電教教室和電子圖書館等處,可以大大加強這類基礎設施的教學功能。如果將電子白板與大屏幕多媒體投影結合使用,則可以加強大型講堂或階梯教室的教學效果,使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靈活多樣。
20**年9月,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電子白板培訓,當時的我十分好奇,那個老師所用的是一個大屏幕和我們平時教室里用的不一樣,可以用筆控制屏幕上所有工具、按鈕。通過幾次操控練習,我基本掌握了電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并把這項媒體較好地應用到了課堂教學中。通過這次白板課的研究,我深深地體會到在平時教學中,電子白板教學以其"萬物于眼前,觀古今于須臾"的特質,使豐富的教育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充分利用,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精彩。電子白板的應用,給教學錦上添花。
在這幾個月里,結合電子白板在課堂中的應用,體會如下:
一、靈活運用電子白板,打造高效課堂
電子白板有豐富的功能,這些功能可以較好地解放教師,使得教師不必埋頭于制作課件,在白板前用電子筆輕松地點點、畫畫、描描就可以塑造一個省時高效的課堂。
1、白板的簡單操作方法,節省了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使用電子白板容易對材料展示過程進行控制,教師不必到主控臺前操作,就可控制演示材料的播放,這使得課堂中教師的身體語言得以充分發揮,也避免了課堂上由于教師往返于黑板與主控臺間分散學生注意力的問題。教師又重新站在了講臺上,在電子白板上自由地板書,教師不再是“鼠標的點擊者”,學生也不用再當“錄音機”。最重要的是,老師終于可以重新站起來和學生面對面地交流了,一個眼神、一個手勢等多種方式與學生充分互動交流,演繹精彩課堂。
2、白板的拖拉功能,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電子白板的運用過程中,如果過分突出教師的“表演”,必然導致學生缺少必要的課堂思考與討論的時間,缺少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便被教師自覺或不自覺地剝奪了,學生就會缺少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拉緊了學生和媒體之間的距離,電子白板與眾不同的就是具有拖放的功能,可以隨意拖動器件,配上表演者的講說,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更好地理解所做的實驗,還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是以往教學過程中所不能達到的課堂效果,我覺得這環節非常成功。
篇3:交互式電子白板互動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變遷
交互式電子白板互動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變遷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簡單。互動技術,從交互層次更好地突出了技術所具有的特征,充分體現了信息技術的顯著特征,成為新的關注熱點。互動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交互式電子白板這一互動技術的發展,給中小學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變遷,本文從電子白板互動技術在課堂教學幾個層面應用的角度對互動技術給課堂教學帶來得有效變遷作了粗淺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字:互動技術課堂教學變遷
一、互動技術的發展
互動技術是指利用相關硬件和軟件,實現人與計算機之間信息傳遞和交流的技術。現在隨著數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交互過程已經從單一的硬件觸摸式交互(如鍵盤、鼠標、觸摸屏等)方式逐步向更加自然的,非觸摸式的多元交互方式方向發展。
教育領域的互動技術是指利用一定的教學工具提高教學方法和技能,促進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進行組合,基于學校活動的互動技術。目前結合教育領域的互動技術分為物化形態的硬技術和智能形態的軟技術兩種互動技術。比如現在在教學中應用得如火如荼的電子白板硬技術,通過電子白板的音視頻、錄播、資源共享等功能,實現了電子白板互動硬技術在學校的有效體現;而通過電子白板的硬技術,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設計,利用互動媒體技術、互動觸控技術、互動智能技術在傳統教學方式上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變遷,形成新的教學方式和互動技巧,就稱為互動技術的軟技術。
互動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個體在線互動、個體離線互動、群體離線互動、群體在線互動幾個發展過程,目前呈現個體離線互動向個體在線活動發展,繼而向群體在線互動發展的趨勢,結合教學實踐活動來說,目前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模式就很好地詮釋了互動技術的發展趨勢。
二、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互動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變遷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互動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
目前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存在品種多、功能全等特點,但也存在品牌多、質量良莠不齊等特點,但都不外乎于電磁感應白板、壓感式電子白板、紅外對管技術白板等幾種類型,其互動技術及功能主要歸納為4類。
第一類是屏幕寫畫功能,拿起白板的一支筆就可以隨時在屏幕上書寫,延續了教師邊講解、邊書寫的授課習慣,且書寫的內容能以數字化的形式保存。
第二類是工具類功能,包括聚光燈、遮罩、放大鏡、計時、字幕、圓規、尺子等,工具類功能技術門檻較低,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但僅依靠工具類功能遠達不到白板的互動性課堂。
第三類是對象拖拽、翻轉等操作功能,白板中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多媒體都是作為對象在頁面上呈現的,可以在播放和編輯狀態拖動對象,在動態中促進學生認知。
第四類是屏幕錄制存儲功能,課堂上即時產生的動作能被保存和即時回放。
以一節高年級的英語課為例,來說明電子白板交互技術的應用。這是一節高年級英語新授課,課堂詞匯量很大。如何幫助學生掃除詞匯學習障礙,盡快順利過渡到后面課文學習和閱讀拓展應用是該環節的難點。為此,教師根據白板的拖曳和聲音鏈接功能,設計了一個檢測學生對詞匯的讀音掌握的練習,即將新單詞和音標打亂順序排放,然后讓學生選擇點擊一個音標,根據聽到的讀音找出對應的單詞,并將該單詞拖到相應發音的音標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