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促進農村教師教育科研發展有效措施
談促進農村教師教育科研發展的有效措施
摘要:大多數的農村教師身處信息比較封閉落后的環境,教學信息的獲取與城市教師相比比較少,而且大多數農村認為:搞好教育,就是教好學生。學生的學業成績、升學率、考入縣城高中學生的數量是農村教師的教學之本。雖然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已經實施了好多年,但是大部分的農村學校,把學生的學業成績、升學率、考入縣城高中學生的數量作為每年考核教師、評優選先的關鍵,大部分農村教師把教學的全部精力都用在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上,“教育科研”對于農村教師顯得很陌生,他們認為這是教育家應該干的事情,自己只是一線普通的教師,由于每天忙于教學,沒有認識到、也沒有過多的精力去思考和學習,更談不上搞科研。本文從大量農村教師的教學科研實例來說明以下幾點:一、農村教師教育科研現狀的案例研究。二、課題研究是農村教師教育科研的自我成長途徑。三、信息技術是促進農村教師教育科研的高效方式、方法和手段。四、促進農村教師教育科研發展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教科研發展;有效措施
教育科研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提高教師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但農村中小學教師對教育科研普遍存在畏難情緒,不知從何下手,擔心教師搞教育科研出不了成效反而影響了教學。農村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村教師教育科研現狀的案例研究
(一)教育科研認識不足、意識欠缺、觀念上存在困境,而且農村教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夠
筆者是20**年參加工作來到現在任教的學校,這所學校在筆者來之前從未有過任何一位教師做過課題研究工作,就連教學論文、教學心得、教學反思也是寥寥無幾的幾位中年教師在搞,而且這幾位中年教師發表教學論文都是為了能夠晉升職稱。受條件限制教科研信息獲取方式單一,主要依靠主管的縣教育局下文通知,教師對外界的了解甚少。年輕男教師數量遠遠多于女教師,而且年輕男教師分配到偏遠山區,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耐得住貧困山區的寂寞和無聊、教學生活的簡單和重復、生存條件的艱苦,一部分教師心存不滿,不安于現狀,要么自暴自棄、要么放任自流、要么發憤圖強考取研究生盡快擺脫這種條件、要么辭職、要么跳巢,只有一少部分能夠放好心態。由于身處貧困山區,大部分的年輕男教師除了教學外,會把精力放在到處找對象上。因為教師的短缺所以大部分年輕教師參加工作時教學任務比較繁重,沒心情和精力投身于教學研究,而且覺得自己堂堂本科畢業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完全能夠勝任農村學生的教學,根本沒心情去進行教學反思。
就拿20**年參加工作的筆者來說,當初一起進校的6名年輕教師,基本都是雙班的主課教學,還都承擔班主任工作,筆者作為唯一的女班主任,教學任務繁重,根本沒時間和精力去開展課題研究。很多大學生不堪忍受困頓,出現消極情緒。有些難以與粗暴的農村家長溝通、難以適應當時的環境,感到無所適從。由于農村地區公共服務體系的不健全、物質艱苦、精神貧瘠、愛情無望、農村基層人際關系復雜,很多畢業的大學生的一腔熱情被現實抹殺的所剩無幾。況且由于從教于農村,導致很多農村教師對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夠準確,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教好學生,教學科研是專門研究機構與專業人員的事,和自己這個農村教師毫無關系。
(二)信息閉塞,信息獲取方式單一,課題研究流于形式,科研活動淺嘗輒止,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嚴重不足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人們通過Internet獲取豐富信息早已成為現象,但在農村中小學,由于受辦學條件、交通等的限制,教師們獲取教科研信息的渠道仍相當有限,有些學校教育教學理論書籍稀少又陳舊,教育科研方面雜志又寥寥無幾,因此根本談不上利用網絡等現代科研手段。
篇2:小學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
威海市碼頭小學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
為促進教育科研檔案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不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使教育科研檔案更好地為教師服務,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我校教育科研檔案工作實際,特制訂本制度。
一、立卷歸檔學校、區、市、省、全國級教育科研立項課題均要立卷歸檔。各級的立項課題結題二個月后由學校教科室負責人將所有材料(立項文件、課題申報表、實施方案、實驗報告或結題論文,以及調查材料等)立為一卷。
二、裝訂成冊檔案按文件內容進行分類并裝訂成冊,標題簡明確切,書寫整齊,編好明碼。
三、分類存放按明碼順序分類存放,擺放整齊,存放處有防火、防盜、防潮、防塵、防光、防霉、防鼠等設施。
四、保管期限省、國家級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永久,區、市級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長期,學校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短期。
五、借閱利用因工作需要借閱教育科研檔案,應履行借閱登記手續,用后及時歸還。查閱時不得污損、卷折,不得在卷內劃線、打圈、批注和涂改。若需要復印,請示有關領導批準后方可復印。
篇3: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徽寧路第三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標
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由校長主管,下設分管領導。通過制定學校科研管理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在課題申報、中期管理、具體實施、獎勵等方面更加規范。
二、學習制度
1、加強理論學習,以理論學習促進自己的觀念轉變和認識的提高,指導教育實踐和教育研究,為自己的科研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
2、學校為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創造條件,聘請有關專家來校指導課題的研究。平時加強與圖書館的聯系,及時為課題研究的進行提供相關的資料和書籍。
三、申報制度
1、學校及時發布區級課題的申報信息,并組織力量做好課題立項、論證等工作。
2、每年9、10月份,學校組織教師進行課題申報,并認真填寫校級課題申報表,申報者要比較詳細地寫出課題研究的方案,由學校審核批準為校級重點和一般課題。
3、學校要求全體教師積極投入課題研究,特別是骨干教師、青年教師(40歲以下),要做到人人有課題。
4、申報課題的形式可個人申報,也可以教研組申報,個人參與合作共同研究。課題的研究內容要貼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小而實,要服務于學校的重點課題。
5、一經申報,課題組的教師或個人要積極主動地進行研究,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上研究課。課題負責人對情報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課題一旦結題,要做好歸檔工作,按時完成結題報告。
6、課題實施時間超過一學期的,課題組要做好中期的自查及匯報。
7、學校每年撥出一部分經費用于教育科研,用于課題組購買圖書資料、問卷及資料的復印等其它所需的支出。
四、獎勵制度
1、為了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鼓勵廣大教職工參與課題研究,學校每一年舉行一次校教育科研成果評獎,經有關專家及科研小組評審,獲成果一、二、三等獎的,在考核中分別獎勵120元、100元、80元,鼓勵獎40元。
2、教育科研在市、區、校級課題立項成功,校方向課題參與者發放課題開題獎,獎額視參與人數而定。教科研榮獲市、區級成果等第獎的課題組負責人獎400元、300元,其他組員視承擔課題的多少獎200~100元不等。
3、在區、市、國家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獎勵為100元、200元、300元,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評為先進。文章在區、市會議上交流的獎120~160元。在校級匯報交流的獎30~60元。
4、教育科研獲獎的將記入教師本人的業務檔案。
5、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學校將評選教科研個人先進。
6、學校每年組織一次科研研討會,進行科研成果的交流。
7、教科研成果評獎必須達到以下幾點要求:基本按時,案幾劃完成課題方案;論文符合課題研究報告的基本內容和要求;論文具有客觀性、準確性、可讀性。
8、征文在區、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80元、100元、120元。
9、課件在校、區、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60元、80元、100元、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