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興趣
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與變化,可以不斷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并對新的問題產生極大的興趣。因此,采取新穎的教學手段,靈活的教學方法,是我們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本因素。
1、創設學習情境。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而小學生的認識又處于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且兒童的學習是以無意注意為主的,我們應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結合教材內容及其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創設形象生動的學習情境。如講正比例應用題,利用桿高與影長的正比例關系去測算電線桿和大樹的高度,就是設法創設一個學生迫切需要解決新問題,樂于探求新知識的情境。設置懸念、講故事等方法都可以用來創設學習情境,對刺激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求知的欲望,啟迪思維,培養學習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在教學中重視操作。心理研究表明,小學生的認識是從操作開始的。在教學中,如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踐,通過擺一擺、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學到新知識。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可讓學生先畫一個圓,再把圓剪下來拼一拼。這樣既集中了他們的注意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這樣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在教學中強化競爭意識。好勝心也是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他們在學習中往往爭強好勝,成為“優勝者”是他們的目標之一。因此,教師要很好地運用學生的好勝心理盡量把競爭意識引入到教學中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中可經常組織各種形式的比賽,如低年級的”開火車“口算比賽,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勇奪小紅旗“等等,通過比一比誰的解法妙,賽一賽誰得分高,調動學生動手動腦,踴躍參與活動,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篇2:運用簡約式教學方法高效教學解決問題
運用簡約式教學方法,高效教學“解決問題”
摘要:本文借助許衛兵、徐長青等教育名家的教學理論,運用各種有效的實驗方法,通過對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班級進行對比實驗研究,對所產生的數據進行科學分析研究,論證了小學低、中年級的數學科教師能對“解決問題”、“用數學”等低中年級的問題解決的相關內容進行簡約教學,使學生輕松快樂地學好學會解決問題,樂意用學生自己的方法去研究和解決學習中、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起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簡約式教學、解決問題。
小學生學習數學,不應該只是重重復復地計算加減乘除,更重要的是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所掌握的技能,去發現和研究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學生自己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問題解決本來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學習活動,應該成為我國小學數學學習的主要形式之一,并處于小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核心。”現行教材也比較注重這個問題,無論是低年級還是中年級的每一冊書,“用數學”、“解決問題”的內容編排都占了很大分量。
但是,我們很多一線的教師,卻都和本人一樣,直接、簡接地了解到很多低中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用數學”、“解決問題”這些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和已掌握的方法技能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都是感到“難、累”,要背誦好多好多的關系式,要做好多好多的類型題練習,到考試的時候還是傷腦筋,不是這題錯就是那題錯。因為這些題多數都是占分比較多的大題,扣得多,得分自然就不高,中等程度以下的學生出現這種情況的現象就更加普遍。
簡約教學,是指高度概括性的教學設計與實踐過程,它不僅表現在形式上簡潔與明了,更體現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思維訓練上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用著名教師徐長青老師的話講,就是“從冗繁走向凝練,從緊張走向舒緩,從雜亂走向清晰,從膚淺走向深邃。”他提出了令青年教師豁然開朗的“三不講”、“三講”的原則,即“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能會的不講,學生怎么也學不會的不講”;“講易混點、講易錯點、講規律方法”。
在聽了著名的小學數學特級教師徐長青的《退中的數學》一課和他的《我的簡約教學》的講座之后,我豁然開朗:我們完全可以學習徐長青老師的方法,對低、中年級的學生進行問題解決的簡約教學,使學生輕松快樂地學好學會問題解決,利用兩到三學期時間進行效果追蹤、方法改進,如能得出好效果,就在同行推介。為此,我們成立研究小組,開展了“低中年級問題解決的簡約式教學效果研究”小課題:
(一)本小課題研究范圍的界定:
研究對象